專訪的特點及採寫技巧

2021-01-18 中國軍網

20世紀80年代以來,專訪作為一種獨立的新聞文體迅速發展起來,並越來越多的被新聞媒體所運用。那麼,專訪有何特點呢?作為新聞記者,又如何做專訪?

一、專訪的特點

專訪,即新聞專訪,又稱訪問記。是就特定的採訪對象進行專門訪問的紀實性報導。根據其報導的內容,專訪可分為人物專訪、事件專訪、問題專訪和風物專訪。專訪作為一種獨立的新聞樣式,既區別於消息,又區別於通訊,還與特寫不同。它比消息更具體、詳實、細緻,而且富有現場感。與通訊相比,更強調一個「專」字,內容更集中,更富有吸引力;它比一般通訊的新聞性、針對性更強;在寫作上,比一般通訊更自由、靈活。專訪有以下幾個特點:

1、專一性

專訪的特點在於一個「專」字,即 專門的內容、專門的採訪對象和專一的表現形式。在內容和選材上,是就一個事件或人物而進行的專題報導,突出專題性,回答「特定的問題」。無論寫人、記事還是記言,都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側面,這些側面是記者根據報導的需要,專門選擇的,目的性很明確,找誰談,談什麼,事先都要心中有數。在採訪對象上,它是專門對「人」採訪的,而且是事先經過選擇的「特定的被訪問者」「專門的採訪對象」。即便有的專訪是「記事」「記言」,也是通過對訪問與此有關的「特定的人」來完成的。另外,它的表現形式是專一的,標題或行文要顯示「訪」或「談」的字樣。

2、針對性和代表性

相對而言,專訪比其他體裁更有針對性,選擇的人和事及問題應具有明確的新聞背景、強烈的現實性,或者具有特定的新聞價值。訪問什麼人、提及什麼事,要求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一般選擇有代表性的人物,主題往往是回答和解決社會上人們近期關注的某些事物或問題。

3、特殊性

是指它的要素的特殊和特定性,專訪至少要有三個要素:人物、記者、現場。「人物」,即被訪問者,是個特定的概念,不是指專訪中的人物,而是專指被採訪的人,是構成專訪內容的主角。「現場」,即採訪現場,也是特指的概念,不是指再現新聞事實的現場。專訪「現場」是構成專訪內容的重要陪襯,使專訪增輝添色、生動真實。「記者」,指專訪者,包括記者、特約記者、通訊員。與普通通訊中的記者不大相同,「記者」在專訪的內容上起配角作用。

4、自由性和靈活性

在表現手法上,專訪既重視現場描繪,又強調氛圍臨摹,談話紀實比一般新聞通訊更自由、靈活。可以象寫消息那樣簡潔明快地表達,也可以借用散文的手法,將敘事、議論、描寫、抒情融為一體,盡情表現,營造一種記者、被訪者、讀者三方同在的時空效果和濃厚的現場氛圍。

二、專訪的採訪方略

相對於其他的文體,專訪的特點主要集中在一個「專」字上,而這個「專」字所體現出來的途徑就是「訪」,重點在「訪」。專訪的寫作是以成功的採訪為前提的,沒有成功的採訪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專訪。那麼,如何成功採訪呢?

1、用足功夫,有備而來

做專訪,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可以這麼說,專訪是否成功,關鍵就在於採訪。義大利著名女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以採訪世界風雲人物而聞名。法拉奇形容她每次作專訪前的準備狀態時說:「緊張得就像學生準備大考一樣,要讀大量的材料,要用幾周的時間來準備」。

在採訪前至少要作如下準備:

首先是被訪問者的情況、背景材料。要儘可能了解被訪問者的基本情況,如:年齡、愛好、性格、家庭等基本情況。

其次是與採訪有關的知識準備。作專訪由於是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話題,被訪問者所回答的內容或問題也必然會有一定的專業或職業特點,特別是一些專業技術、觀點、學術專訪,會涉及到不同領域、多種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內容。所以,記者在訪問前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掌握、了解、熟悉與採訪有關的知識、資料,才能使訪問順利、成功。

三是擬寫採訪提綱與設計所提問題。確立了專訪訪問對象後,首先要圍繞主題,擬定一份採訪提綱,以 免在和採訪對象談話時,泛泛而談。平時,我們所說的「不打無把握之仗」,記者「有備」而來,就是指記者要帶著事先準備好的問題,有準備、有目標、有計劃的採訪。這就需要採訪者事先設計訪問的問題、提問的順序、問題的分類和性質等。

2、採訪中如何提問

人物專訪的提問大體上有三種類型:漫談式、直指式和商量式提問。一般以直指式為主,結合其他兩種提問方式,提高訪問效率。訪問時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提問。採訪提問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注重採訪的第一個(組)問題。現場採訪中,採訪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往往很重要,它是打開採訪對象心扉的第一把鑰匙,關係到採訪能否順利進行下去。所以,必須對採訪對象的身份、背景、情況等進行了解、熟悉,使設計的第一個問題能問到點子上。

二是提問要語言通俗,簡潔明了。記者在採訪提問時,多用樸實自然、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使採訪對象可以準確理解,以便回答。另外,提問的問題要簡潔明了,切勿冗長。

三是提問要具體,有內容。提問要有分量,提出核心問題,抓住要害。提問的問題不要浮在面上,要提問得有分量、有深度、有內容,才能採訪到有重大新聞價值的素材。

3、找準採訪時機和場合

採訪時一定要注意與採訪對象商定適當的採訪時機和適宜的場合。根據採訪的內容選擇與問題、事件、人物有關的訪問場所。選擇的場所應使採訪對象感到親切、有助於記者和讀者理解新聞事實的環境。

相關焦點

  • 「小西」專訪 | 奮鬥的青春,是與你們一起
    決定擔任採寫組組長一職是廖晴爽在廣西大學新媒體中心裡作出的最重要的選擇,回想起這個瞬間她依舊很激動,「採寫馮君陽學妹獲得亞運會獎牌的加急專訪讓老師同學們認可了我的能力,來詢問我的想法,一年前拒絕周老師的情景還在眼前,這次終於有機會讓我說『好的』」。
  • 專訪《琅琊榜》導演孔笙:關鍵是態度
    孔笙說,《風起長林》延續了《琅琊榜》「古風古韻古文化」的創作特點,傳遞的是積極向上的家國情懷。  2015年,《琅琊榜》收視低開高走,播出後期可謂萬人空巷,也讓觀眾對續集的期望值迅速攀升。  近年來,影視劇製作水平整體不斷提升。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孔笙表示「壓力山大」,市場在變,自己也「悄悄在改變」,在調整。
  • 探析箏曲《行者》的演奏技巧與音樂特點
    通過對《行者》的演奏特點和音樂特點兩方面進行剖析,希望能夠為《行者》以後的演奏與理論研究提供借鑑與幫助。並對當今社會古箏的發展提出自己的思考。關鍵詞:《行者》;音樂特點;演奏技巧 前  言《行者》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現代創作箏曲,筆者有幸跟能夠隨魏軍先生學習此曲,通過演奏以及對作曲家魏軍先生的採訪,對《行者》這首作品有了更多的理解與感悟。
  • 新聞人物的採訪技巧與寫作藝術
    人物報導是新聞報導中一種不可或缺的報導體裁,甚至有很多媒體設立了人物專訪專欄,並且有些收視率高的電視欄目都是人物訪談類。人物專訪是記者通過對被採訪人的採訪交流,引出被採訪人的閃光點或是典型事跡、言論來體現媒體的指導性,典型、向上的人物報導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輿論導向的積極作用。
  • 日料中的微妙中國元素(含技巧特點)
    核心技巧:中日飲食特點日:食用刺身蘸取調料時千萬不可用筷子攪拌小碟中的醬油和山葵泥,在日本這是不禮貌的用餐舉動,也是不懂得正確品嘗刺身的表現。首先要欣賞具有美感的造型,等同桌在座的各位鑑賞完畢方可品嘗。
  • 外貿英語詞彙的特點及翻譯技巧
    外貿英語翻譯 一、外貿英語詞彙的特點 詞是語言中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結構單位,詞義辨析是英漢翻譯基本功,因詞義理解錯誤而導致的翻譯錯誤是外貿英語翻譯中最常見的錯誤
  • 專訪《美好的意外》桂綸鎂:結婚生小孩都要順其自然
    桂綸鎂接受鳳凰網娛樂專訪鳳凰網娛樂訊(採寫/小糊塗神) 文藝女神,是最常被貼在桂綸鎂身上的標籤,從出道作《藍色大門》中倔強迷茫的孟克柔,到《不能說的秘密》裡清新飄忽的路小雨,還有《女朋友男朋友》裡暴烈敏感的林美寶
  • 專訪李峰:中國富豪階層的三大特點
    專訪李峰:中國富豪階層的三大特點  年輕的富人喜愛投資股票和基金,最大需求是家庭保障和子女教育,高收益產品受寵  理財周報編輯整理  內地的富人最年輕  M:以您多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內地富裕人士近年來經歷了哪些變化?
  • 新聞稿件採寫的基本方法和新聞要素
    四、怎樣發現新聞點、採寫新聞稿件對於我們企業來說,我們每天所做的工作,在一定範圍內都可以稱作新聞消息。現在公司的工作上的事,比如培訓、檢查、糾察、黨建、窗口服務等等,都可以作為採寫新聞稿件的素材,所有的日常工作都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加工和寫作。
  • 日式風格裝修有哪些特點 日式風格裝修技巧有哪些
    日式風格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想要將房子裝修成日式風格,需要掌握哪些技巧?今日我們就來聊聊日式風格問題。 一、日式風格裝修有哪些特點 1、簡潔:日式風格,也稱為和風,追求的是一種休閒、隨意的生活意境。
  • 獨家專訪竇唯:從藝的人底線是不撒謊-搜狐音樂
    第1頁:獨家專訪竇唯 第2頁:《早春的雨傘》有明有暗 也有很多壓抑的情緒 第3頁:電子音樂是一個誤會 張薦是個弄潮兒 第4頁:迷上了踢毽子 開車是越來越痛苦的一件事 第5頁:藝術家的底線是不撒謊 志同道合者可遇不可求 第6頁:散盡愚娛待驚痛 和娛樂圈保持距離 第7頁:採訪手記 《早春的雨傘
  • 掌握風格特點,再學會這8個技巧即可
    在掌握其風格特點的情況下,再學會這8個姿勢和技巧即可。1、選景要簡單小清新的人像照在選景上都會比較簡單,以草原、樹林、海邊等廣闊又有大自然氣息的外景為佳,而且這以此類為背景時也可以藉助美美的景色來反襯人物,即便是簡單地坐在畫面中間也能拍出治癒感。
  • 【專訪】金牌導師告訴你:唱歌不是技巧的表現,而是情感的傳遞
    包小松,一個大家都熟知的名字!說實在話,音樂類型的綜藝已經經過了十年風雲,觀眾已經學會了聽歌,什麼叫有調跑調。
  • 孝中和總部喜迎天津電視臺專訪!
    隨機做出決定,今天一早便來到了孝中和總部,對劉軍老師和孝中和團隊進行一次更加深入的專訪,希望能夠把最實用、最便捷的中醫技巧通過電視媒體傳遞給更多的人。(孝中和古法熨透傳承人、石學敏院士親傳弟子:劉軍)    在劉軍老師的帶領下,電視臺的編導先後參觀了孝中和總部的辦公區及診療區。
  • 新高三:英語閱讀理解出題特點及解題技巧
    導語:2017年高考正在緊張的備考階段,高考英語的學習依然至關重要,不僅靠知識的積累和運用,同時也需要學習的方法和做題的技巧,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語的學習,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語複習資料和解題技巧,供考生們參考學習。
  • 採寫有人頗有微詞,是誰發現了雷鋒?
    採寫雷鋒有人頗有微詞 到達雷鋒所在的獨立工兵團後,記者聽取了連隊指導員高士祥的介紹,不過同時也聽說了一些不同看法。
  • 人物專訪寫作指南
    本文共計7215字,人物專訪寫作技巧。 人物專訪到底怎麼寫,才能顯得稿件立體,深度, 和紀實場景化是每個PR媒體從業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 《冬日計劃》黑客特點分析 使用技巧分享
    導 讀 《冬日計劃》中的黑客是非常厲害的身份,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黑客使用有什麼技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聖夜型烏莎哈」分享的黑客使用技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專訪"小鞏俐"周顯欣——一個走心演員談角色的誕生...
    周顯欣: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都有不可替代的個性,所以不同的人演繹同一個角色,演出來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如果一定要說優勢,我只能說那是每個人的個性和特點吧,就我個人而言,或許對事物的理解有一定的獨特性,使我演繹的角色會有屬於我的味道。走心?用心靈感知,用情懷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