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影視中的女特務,基本上都是這樣的:
一個合格的女特務似乎必須是錐子臉,大眼睛(眼寬為臉寬的 3/10),身高不得低於 1 米 65。而完美的女特務,除了硬體達標,還必須具備瞬間放倒一打壯漢的能力(無論是用槍、刀還是徒手),必須有顯赫的出身和教育背景,必須性格鮮明特立獨行、敢愛敢恨。
2011 年後,銀幕上的kmt女特務又紛紛被日本女特務替代。
這樣的
甚至還有這樣的
女特務定律
女特務必須年輕美貌且性感。這是 1958 年拍攝的《英雄虎膽》上映後女特務的基本要求。該片頭號女特務是胡敏英扮演的女匪首李月桂,她老奸巨猾,愛彈揚琴喜歡爵士樂,相當文藝,但真正奠定標準女特務形象的,是王曉棠扮演的年輕女特務阿蘭,她是中國電影史上迄今無法跨越的女特務高峰。
李月桂(胡敏英飾)和阿蘭(王曉棠飾)
但女特務第一次在國產電影登場時,形象與我們熟悉的女特務相去甚遠,1949 年拍攝的《無形的戰線》中,女特務被設定為一個迷惘女青年,既不壞又不妖冶。
於是,次年拍攝的電影《鋼鐵戰士》中出現了極其浪蕩、妖冶的國民黨女特務,這個由胡敏英扮演的女特務形象是這樣的:
這是中國女特務妖嬈放蕩形象的鼻祖。「旗袍、捲髮、紅唇、叼菸捲、穿高跟鞋、線條有胸有腰」成了WG前電影中女特務的形象標配。好在這個兩條細眉紋到鬢腳的誇張妝容沒有成為之後的定式。
不過,阿蘭的形象還是少數。1980 年代前的國產經典老電影中,多數女特務是中年婦女,如《羊城暗哨》中的八姑、《寂靜的山林》中的李文英,而《羊城暗哨》中的梅姨、《黑三角》中的於黃氏這種女特務頭子乾脆就是老大媽。
寂靜的山林》中的李文英(白玫飾)與《羊城暗哨》中的八姑(狄梵飾)
今天中年婦女或老大媽式的女特務雖然偶爾也會出現,但會把戲份讓給年輕美貌型女特務。而阿蘭式的一花獨秀已很難滿足觀眾需求,一部連續劇往往會出現兩個以上的美麗特務,為合理地塞進更多女特務,從80年代末開始流行kmt抗日女子別動隊,形成女特務組合。
很多諜戰劇中,由於我方偵查員都濃眉大眼、幹練果決、陽剛十足,敵方的女特務都會迷上我方偵查員。
最經典的版本是《英雄虎膽》中阿蘭對曾泰的愛慕,但阿蘭並不是第一個愛上我方偵查員的女特務。1957 年的《羊城暗哨》中,女特務八姑就愛上了偵查員王練,而《林海雪原》中則有蝴蝶迷不斷撩撥楊子榮。
《羊城暗哨》中的八姑與王練
今天的諜戰劇繼承發揚了女特務的光榮傳統,有時迷倒一個女特務仍不足以顯示偵查員的魅力,不少諜戰劇中我方偵查員往往能一次迷倒兩個女特務。
消滅暗戀自己的女特務多少有違人情,所以新版《英雄虎膽》中,讓阿蘭在絕望中自殺了斷,解決了不能喪失立場和覺悟,又避免直接殺死女特務傷害觀眾感情的矛盾。這是當代諜戰劇的基本套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銀幕上還出現了邦德式的我方偵查員。如《五號特工組》中原為kmt政府駐日本武官的男主角馬雲飛,在第一集剛出場 20 分鐘,就把赴任日軍上海xianbing司令部特高課課長的酒井美惠子在火車上給邦德了。
女特務必須有超現實的性感。漂亮並非關鍵。阿蘭身上的時尚、文藝,嫵媚、妙曼的身姿,慵懶而略帶桀驁不馴的性感,當時只有在女特務身上才能合法出現。阿蘭是超現實的性感。
女特務是性感引領者。1981 年版的電視劇《敵營十八年》中,女特務第一次引誘正派男主角把地點選在河邊,身穿當時尚屬暴露的泳裝,使勁對男主角拋媚眼。
今天的諜戰劇很少出現阿蘭式女特務,因為阿蘭式的柔弱、易支配、缺少野心並不符合流行口味,於是,全能型女特務登場。
她們能在嫵媚與剛健、馬靴制服與時尚達人、玉面佳人和冷面殺手之間自由切換,她們槍法百發百中,往往還能使暗器,她們肩負重任卻能自由行動,即便劇情需要她們父母雙亡也往往出身豪門。最新的女特務組合團體,至少一個是頂級海龜精英。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迷人的女特務
在男性心目中,最能體現東方女性之美的服裝是旗袍,但比旗袍更能襯託女性之美的,是中國影視為女特務定製的制服。對制服控來說,軍裝美女遠比護士裝、學生裝更具誘惑力。
軍人制服是危險和禁忌的象徵,而神秘情報機關則是最頂級的危險和禁忌。在危險和禁忌中與女特務醞釀發酵的情愫,註定最終不會有善果,但這種危險的情感遊戲,在觀眾入戲時,會有類似辣椒刺激味蕾帶來的欣快感。
為什麼經典的kmt女特務形象,幾乎都集中在 1945 年之後,最主要的原因是船型帽和掐腰、包臀的美式軍服抗戰結束後才全面普及,而此前國民黨軍的制服,無論是布料還是式樣都無法展現女性的妙曼身姿。
不過,現在女特務不必只出現在內戰期間了,因為內戰之前女特務的制服不好看的問題已被解決,因為kmt當時的軍服已經被富有想像力的編劇們改成了這種式樣:
芒果臺的「熱血民國偶像劇」則乾脆穿成這樣了……
今天的女特務大都能輕鬆消滅一打以上的士兵,而且往往擁有隨意殺人的許可證,她們的高危險係數,使得徵服難度遠非手無縛雞之力的阿蘭可比。從觀影角度而言,一個看起來永遠難以完成的任務,會產生強烈的心理學上的「蔡格尼克效應」。
所謂的「蔡格尼克效應」,是指未完成的任務會持續佔用人的認知資源,造成心理的緊張感和「後臺」持續加工,因此令人產生更深刻的印象。這可以解釋諜戰劇中懸念的魅力:懸念是驅動人們花費長時間觀劇的主要原因,只有看到結局才能帶來放鬆。人們對此欲罷不能,特別是故事的主角看起來是一個徵服難度極大的美女。
不但男性喜歡女特務,很多女性也喜歡女特務形象,因為女特務身份除了危險、刺激和榮譽,還是最理想的自我形象的投射——要穿旗袍穿旗袍,要穿制服穿制服,大多數時間都出沒於高檔消費場所,無論是戀愛對象還是鬥智鬥勇對象,都是魅力男子。
《潛伏之赤途》裡的張曉夢恐怕是最符合宅男心目中女特務形象的。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喜歡軍裝,但是,很少有人會不喜歡下面這種帶有強烈軍服特徵的服飾:湯唯在《色戒》中的風衣和旗袍同樣能滿足制服控的喜好,只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是違背了特務定律,讓我們的女特務愛上了敵人的特務,並且被敵人轉化。
哪來這麼多女特務!
真實的國民黨女特務是這樣的:
抗戰時期軍統青浦特訓班女學員畢業照
看看和「熱血民國偶像劇」中的形象相差有多大!
kmt在 1944 年-1945 年徵召的數十萬大中學生當中,女青年佔了約 10%。軍師以上機關單位,女兵有時比例甚至高達 10%。但她們主要在醫療救護單位,少數是在通訊部門,情報機關工作的只是極少數。
當然,也有極個別形象氣質比較接近影視劇的,如這位姜毅英,軍統少將,戴笠的得力門生,情人之一。
銀幕上的女特務們的黃金時期是21世紀初——由於正好趕上 21 世紀後海峽兩岸關係緩和,「kmt女特務」不必再是醜惡和道德敗壞的,而可以是技藝高強、身負家仇國恨的可敬形象。許多平常看來「濃眉大眼」的形象正面的女演員也紛紛開始扮演女特務。
但是,2011 年後,旗袍和美式軍服輪番換的kt女特務開始急劇減少,屏幕上越來越多的是和服與呢子軍裝輪番換的日本美女特務,而且往往會出現少佐級的高級女特務,她們不是土肥原賢二的弟子就是他的乾女兒。
日本有女特務嗎?
二戰時日本軍隊除醫療救護部隊外幾乎沒有女性,最著名的日本女間諜就只有川島芳子了。
不過,今天日本女特務的原型大多來自傳說中的南造雲子。
「南造雲子」(1909-1942),直屬日本大本營的特務,日軍駐上海xianbing司令部特高科課長,少佐。其人顯赫經歷在於 1922 年就被 1938 年後才有的情報學校錄取,再於 1926 年前拜入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土肥原賢二門下受教,並算定恩師 1931 年必能出掌關東軍奉天特務機關。
這個 1991 年在小說《帝國之花在中國》(作者「未名星」、「嘯川客」)中出現的日本女特務,經《青春》文學周刊、《政府法制》、《藍盾》、《章回小說》等刊物考據後,形象逐漸豐滿鮮活,然後出現在抗戰研究論文當中,最終成為今天抗日神劇中日本女特務的「真實原型」。
《五號特工組》中竹內雲子也以南造雲子為原型塑造而成
以此為藍本,一大批穿著各式各樣制服,手持各式各樣武器的日本女特務們,就在國內影視劇中橫行了。
加之近年來抗日神劇的泛濫,為了吸引眼球,擅演女特務的演員們,紛紛脫下kmt的美式軍裝,改穿日本軍服,繼續貢獻各種神劇。
當然,偶爾也有比較養眼的,比如《喋血滿洲》中的王菁華
和近年來頗多日本男演員來中國演抗日劇不同,幾乎所有影視劇中的女太君中,真正的日本人只有一個——田中千繪《義者無敵》、智者無敵》、《密戰太陽山》她已經演了三個女太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