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噸巨艦出塢首日,遇外艦來訪,中國百年前曾向該國購艦被拒絕

2021-01-09 虹攝庫爾斯克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9月26日中午,也就是國產兩棲攻擊艦舉行隆重的下水儀式,在船塢中下水後的第二日,巨大的塢門終於打開了,拖船拖曳著4萬噸的巨艦緩緩駛出船塢,進入黃浦江航道。

巨大的艦體幾乎塞滿了整個航道,直到拖船將其轉向頂靠在船廠碼頭,航道通行才得以恢復。

圖片:網友拍攝的下水的國產兩棲攻擊艦。

國產兩棲攻擊艦終於結束了船塢建造階段,進入了最後的舾裝階段。而就在兩棲攻擊艦出塢的首日,一艘外國軍艦湊巧經過了這一航道,成為第一個目睹這艘「光速建造法」打造的中國兩棲攻擊艦的外軍戰艦。

這艘幸運的軍艦就是智利海軍的「艾絲美拉達」號風帆訓練艦。

圖片:網友拍到的「艾絲美拉達」號駛過兩棲攻擊艦旁。

作為智利海軍對外交往的「明星艦」,「艾絲美拉達」號曾於1972年4月、1987年5月、1989年8月、1993年7月、2001年8月、2004年6月、2007年8月、2016年9月先後8次訪問上海,也是訪問上海次數最多的外國軍艦。這次是該艦的第9次訪問上海,對於這些智利水手來說,有幸成為了第一批看到中國兩棲攻擊艦的外國海軍軍人!

該艦於1954年建成,由西班牙仿造該國海軍"胡安·塞巴斯蒂安·德·埃爾卡諾"號風帆訓練艦建成,為鋼質4桅巴肯廷船型,帆面積為2500平方米。艦長109.8米,寬13.1米,吃水7米,滿載排水量3754噸,1臺柴油機,功率1400馬力,單軸推進,航速11節,續航力8000海裡/8節。艦員271人,可搭載80名學員。該艦是此類帆船中最大的一型,但是在龐大的兩棲攻擊艦旁卻顯得袖珍無比。

圖片:「艾絲美拉達」號船員仰望兩棲攻擊艦。

說到中國和智利海軍,最早的交際可以追溯到甲午海戰時期。那時候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將海軍建設的白銀拿去建造了頤和園,只為了給慈禧太后慶生,而為此停止了海軍外購軍艦。曾經遠東最強海軍的北洋水師也慢慢被飛速發展的技術遠遠甩在後面。

日本此時則是全國上下一心一意要吃掉清王朝一口肥肉,北洋水師是橫亙在其侵略路上的最大障礙,因此日本加快了海軍的建設,開始外購和自行建造新型戰艦,而大家廣為知曉的就是新戰艦「吉野」號。這是一艘性能先進的巡洋艦。

圖片:1904年狀態智利海軍「白朗古 · 恩卡拉達」號,比「吉野」號更強。

這時候,在中日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刻,有人建議到南美去尋購現成的戰艦,以充實北洋水師的實力。其中就有一條智利海軍的「白朗古 · 恩卡拉達」號,現代翻譯為「布蘭科·恩卡拉達」(Blance Encalada),和「吉野」號尺寸和規格很相近,火力還要更強。

該艦是智利和阿根廷海上爭霸期間,向英國以333500英鎊購買的巡洋艦。1895年服役,排水量4420噸,長110米,寬14米,吃水6.2米,航速22.8節,艦員427人,武器為2門單管40倍徑203毫米阿姆斯特朗P型艦炮,10門單管40倍徑152毫米阿姆斯特朗W型艦炮,12門單管40倍徑76毫米阿姆斯特朗艦炮,12門單管23倍徑37毫米霍奇斯基機關炮,以及5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船頭1具,側舷4具)。

圖片:1894年狀態的智利海軍「白朗古 · 恩卡拉達」號巡洋艦。

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政府才開始臨渴掘井,認為「海軍定須多備快船,方能得力」,命令李鴻章迅速從西方訂購軍艦。但此時英、德等歐洲國家對中日戰爭已經表示中立,只有智利政府願意向中國出售「白朗古 · 恩卡拉達」號巡洋艦。

李鴻章與駐英公使龔照瑗等曾極力謀求購得此艦,但因智利方面忽允忽翻,不斷漲價,及至最後竟表示無論中國出多少錢都不再出售,據西方人士推測,是日本從中作梗所致。購買這艘與「吉野」式樣類似的巡洋艦未果的事件,被後來中國的史家演義成「吉野」號原為中國所定後被日本搶購,由此訛傳百年之久。

圖片:日本海軍「吉野」號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惡狼。

當然,歷史不可能改變。智利的「白朗古 · 恩卡拉達」號巡洋艦最終沒有能夠駛向中國,遙遠的東方在甲午海戰後則開始了百年的變革,最終崛起的中國人民海軍已經成為了藍星上屈指可數的全譜系海上力量。

駛過中國兩棲攻擊艦的智利年輕水兵們,在其羨慕的目光背後或許並不知道這支強大的海上力量曾經在百年前向智利求購過軍艦,並被智利政府擺了一道。他們能夠感受到的是強大海軍所體現出來的蓬勃生機,以及隨後幾天中國軍人和中國人民對待客人那特有的熱情!

圖片:駛過上海楊浦大橋的智利海軍「艾絲美拉達」號風帆訓練艦。

相關焦點

  • 901補給艦罕見與054A同框:不愧是5萬噸巨艦,差距真明顯
    《901補給艦罕見與054A同框:不愧是5萬噸巨艦,差距顯現》 近日,根據央視的報導稱,在黃海海域,海軍組織艦艇編隊進行了海上綜合補給演練。在此次演練中,為提高艦艇編隊的協同補給能力,考驗補給艦的補給效率。出動了海軍現役最大,補給能力最強的901型綜合補給艦,首艦「呼倫貝爾」艦。
  • 萬噸大驅南昌艦現身北海艦隊宣傳片,媒體稱其將成核心戰力
    國產「萬噸大驅」055型飛彈驅逐艦首艦南昌艦入列人民海軍的消息始終牽動著軍迷的目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央視網旗下微信公眾號「威虎堂」5月25日發布消息透露:「近日,在北海艦隊發布的宣傳片中,出現了055萬噸驅逐艦航行畫面。
  • 055型萬噸大驅首艦南昌艦入列!人民海軍迎來第四代驅逐艦
    央廣網1月12日消息(記者孫利 李唐 朱西迪)1月12日上午,海軍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歸建入列儀式在青島某軍港碼頭舉行。獨家全景視角!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歸建入列,人民海軍首艘第四代萬噸大驅霸氣亮相!
  • 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
    「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是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傳奇,夾雜著爭議更讓英國人懷念和尊敬。雖然這級戰列艦一開始建造就有落伍之嫌,但在它的服役過程中也為英國海軍做出不小的貢獻。1811年3月13日,在利薩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的霍斯特上校率領的4艘戰艦的艦隊被數量兩倍於己的法國艦隊包圍,危急關頭,霍斯特在旗艦上打出旗語「記住納爾遜」,英國海軍官兵立刻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打垮了法國艦隊;1905年,已經是特拉法爾加海戰後的100年,在英國留學並且非常崇拜納爾遜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命令他的旗艦三笠號戰列艦升起當年納爾遜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曾經升起的Z字旗,指揮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打敗實力比自己高出一籌的俄國太平洋第二艦隊
  • 國產兩棲攻擊艦首航,身軀龐大或未超4萬噸,三大類科目待測試
    之前關於這艘兩攻的參數,包括排水量噸位、長度以及甲板面積等,大家都有很多猜測,甚至有很多堪稱「專業」的對比,而外界也普遍猜測這艘兩攻的排水量為4萬噸左右。
  • 075的2號艦也要首航了!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幾個月前就預測,075的2號艦有極大的概率在年前就會出海進行首次試航,目前看來這個預言又一次證明比較準確。現階段的075由於沒有在上面操作STOVL戰機,也沒有安裝輕型彈射器,因此在最初的階段,仍然是一種標準的直升機輕型航母加兩棲攻擊艦。
  • 世界十大兩棲攻擊艦:中國075型排名喜人,日本卻掛羊頭賣狗肉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隨著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下水成為新「網紅」,人們茶餘飯後對於兩棲攻擊艦這種類似於航母的「小平頂」興趣盎然。那麼世界上有多少種兩棲攻擊艦呢?十大兩棲攻擊艦是哪幾艘,中國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排第幾呢?聽筆者細細道來!
  • 最新照片,國產航母與075兩棲攻擊艦同一天掛彩旗,引發激烈討論
    而根據網上最新照片,這兩艘巨艦在同一天都有了喜人的新變化。據網上消息,9月23日,在大連船廠的國產航母002型與滬東船廠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在同一天曝出新照,並且兩艘軍艦上都新增了一個變化:在甲板的頂桅橫桁與尾棋杆之間都掛滿了彩旗,這引發網絡上激烈的討論,很多人猜測這暗示著近幾天在大連船廠002航母與滬東船廠的075艦要舉行一些慶祝儀式。
  • 巨艦大炮時代王者,一次齊射能打沉一艘驅逐艦,戰列艦到底有多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海軍歷史已經從「巨艦大炮」主義過渡到海洋制空權爭奪時代。新的時代帶來了新的王者,而新王登基總是伴隨著老王的退位。作為上一個時代的王者——戰列艦至今還給我們留下許多迷惑等待解開。作為許多海軍軍迷口中的「恐龍」,戰列艦確實名副其實擔得起這個名頭。如果說航母是恐龍中的腕龍或者梁龍,那戰列艦就是武裝到牙齒的霸王龍。畢竟就單艦戰鬥力來說,戰列艦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就拿戰列艦之王大和號來說,它460mm主炮一發穿甲彈就能擊沉一艘5000噸排水量的軍艦!戰力非常恐怖就好比重量級拳王一拳就能KO對手一般。
  • 中國海軍901型補給艦首艦已刷舷號?服役後中國遠洋補給能力將實現...
    摘要:近日有網友在某地看到了中國901型補給艦首艦已經刷上965的舷號,表明其即將正式服役,甚至還有消息稱這艘補給艦會被命名為「呼倫湖號」。901型補給艦服役後中國海軍的遠遠編隊補給能力將大大增強,很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901型補給艦編入航母編隊了。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1936年之後由於日本和德國積極備戰,美國於是也建造了2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4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和4艘「衣阿華」級戰列艦,這3型10艘戰列艦就成為了美國二戰時期對地打擊和艦隊防空的主力艦艇。1940年建造「衣阿華」級戰列艦時美國就已經徹底放飛自我了,這型艦的標準排水量一下子就飆升到了4.4萬噸,滿載排水量高達5.5萬噸,裝有最新的3座三聯裝MK-7型50倍口徑406毫米艦炮,最大射程42公裡。副炮為10座高平兩用的雙聯裝127毫米艦炮,此外還有一些40毫米和20毫米機炮用於防空作戰。
  • 003航母呼之欲出,軍迷發現長江口震撼一幕:075二號艦成功首航!
    據中國海事局官方網站發布的消息顯示,上海海事局12月21日15時26分貼出航行警告稱,滬航警0939黃浦江長江口12月22日試航船H24輪深水航道下行,22日8時30分至9時30分,106浮至101浮對進口船舶實施航行管制。
  • 圖紙上的巨艦:排水量8萬噸,巨炮8門,日本超級大和戰列艦
    而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海軍在發展思路上還是走「大炮巨艦」路線,儘管使用飛機為戰鬥力的航母也得到了重視,但這沒有影響日本發展大型戰列艦的決心。 在這樣的思路下,就有了大和號戰列艦這樣的怪物。 大和號是日本海軍最大的戰艦,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比如今我國的山東號航母還大。其裝備了3座3聯裝460毫米艦炮,炮彈重量高達1.5噸,其威力比今天一般的反艦飛彈還要大,能夠擊破當時各國戰列艦的裝甲。
  • 901型補給艦標準證件照,猶如海上城堡,怪不得能餵飽航母戰鬥群
    呼倫湖號大型補給艦(舷號:965),是我國自主研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綜合補給艦,是專門為中國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機動編隊提供海上伴隨補給而配備的。該艦突破了新型海上補給裝置研製、大型補給艦總體設計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補給方式多樣、補給能力強。
  • 【模型】大和號戰列艦
    相比於各種抗日神劇,真正的紀念70年前那最終的勝利日,就是儘可能的去了解那段歷史。本作是田宮經典款。大和號在倭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就像關公一樣,所以質量上乘。沒有複雜的結構,零件雖然少但是製作起來很順暢,組合度很好。PE上只是加了吊車雷達欄杆之類的,高射炮太多了所以偷懶用了金剛號的板件。據說現在富士美還出了上色版的,直接省去了噴漆步驟。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1859年,第一艘全鐵殼結構法國「光榮」號戰列艦出現,其排水量達到5630噸,不過這艘軍艦還是在木質船殼外釘上了鐵甲,並不是純金屬船體,同時還保有風帆,混合航速為13節,後來裝備了8門239毫米火炮和6門190毫米火炮。
  • 韓向英交付第2艘潮汐級補給艦 噸位不及中國901型艦
    根據「今日海軍」新聞網站報導,8月3日,由韓國大宇造船廠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海軍補給艦「急潮」號(RFA Tiderace)已經從韓國玉浦出發,開始航行駛向英國。「急潮」號是由韓國為皇家海軍建造的4艘補給艦「潮汐級」軍艦中的第2艘。
  • 我們的戰艦向太陽!中國人民海軍日照艦艦歌發布
    齊魯網5月29日訊2018年1月12日,中國人民海軍新型飛彈護衛艦「日照艦」正式加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日照艦是我國自行研製設計生產的多用途全封閉型飛彈護衛艦,具有較強的綜合作戰能力。這一消息,讓日照人倍感驕傲和自豪。
  • 075型2號艦首度海試 解放軍登陸能力大增
    據臺媒報導 解放軍第2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繼4月下水後才8個月,周二展開第一次海試。分析家指出,075型2艦的舾裝應該十分順利。相對的,075型首艦下水後略超過10個月,才在8月5日展開為期19天的首度海試。
  • 中國海軍071型船塢登陸艦首艦-998號崑崙山艦
    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舷號:998),是中國海軍071型兩棲登陸艦首艦,是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之前中國海軍最大的作戰艦艇。由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建造,是中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船塢登陸艦,於2006年6月開工,2006年12月20日下水,2008年服役於南海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