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看理想編輯部 看理想
兩周前,一個本來尋常的周末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球的烏龍事件。美國隊長扮演者克裡斯·埃文斯(Chris Evans,以下簡稱CE)在個人社交媒體上錯發了一張帶有自己隱私部位的截圖。
「Chris Evans」一詞隨即登上了推特熱搜榜,一場從歐美影迷開始的迷因狂歡迅速蔓延全球。一時間,各式各樣的段子、表情包層出不窮,網絡上還有人戲謔地稱這是「2020年發生的最美好的事情」。
意外卻又不意外地,大眾對於CE的手誤普遍持有友好的態度。
儘管他的行為難免被調侃,但網絡上並沒有出現針對他本人的人身攻擊。這件事只給美隊造成了「美好的尷尬」,甚至都不需要公關出馬。
心系政治的美隊事後發推:「既然現在我得到了你們的關注...記得在11月3日投選舉票!」
在感嘆大眾性意識的進步的同時,不少人聯想到了已故韓國女星崔雪莉。
雪莉生前曾因為主動分享無胸罩生活照到個人社交帳號而長期遭受網絡暴力。同樣是公眾人物暴露隱私身體部位,雪莉所遭受的卻是排山倒海的指責,這不免指向了社會為不同性別設下的雙重標準。
時評人陳迪在微博表示,「這個社會對男性真的很寬容,明明都是美人,雪莉卻沒機會得到一半的善意。」他的這條微博至今獲得了二十多萬的點讚,可以說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CE手滑事件無疑暴露出在公共場域中,兩性不對等的身體解釋權。另一方面,在這場「全球性狂歡」中,我們也看到了女性對男色不加掩飾的擁護。
這不禁令人思考,在曾經充滿「男性凝視」的娛樂領域乃至情色文化中,女性是否終於能「反客為主」了?我們該如何理解社交媒體上的「ghs(搞黃色)」文化?
1.
如何理解當代女性對男色的擁護?
古今中外,異性戀男性都是色情文化的主要服務對象。諸如AV女優,藝妓,脫衣女郎這些大眾較為熟知的風俗身份足以說明女性在情色文化中扮演著服務角色,因而長久以來,色情文化中女性作為主體的視角是極為缺失的。
從美隊的手誤上熱搜到表情包和段子滿天飛,出現了一種調侃的論調:CE的尺寸讓他成為了一個更完美的男人。
這種把尺寸視作構建完美男人的最後一步的論調指向了歷史悠久的「陽具崇拜」,它將性支配放在了男性性特質的至高點,甚至高於金錢和權力,是一種野蠻的崇拜。
然而,根據崇拜者的不同,其包含的性別秩序也有別。上野千鶴子在《厭女》一書中曾詳細剖析日本色情製品中的男根中心主義(phallocentrism)。
她認為,「對於男人,消費色情製品是一種儀式,這種儀式的核心,是讓他們被剝奪了一切社會屬性後還能恢復男性(特)性。」
CE的手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色文化中崛起的女性視線。
面對CE私密照的洩露,男性普遍失語,恰恰是因為相比於情色製品中男性主體的模糊,這次事件的男性主體十分明確,因而(異性戀)男性難以產生代入感。這時,長期在情色文化中處於被支配位置的女性則獲得了主動權。
《下輩子我再好好過》
顯然,CE不是唯一一個洩露過私密照的明星。儘管在這起事件中我們看到女性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但反觀女明星們的經歷,女性在情色文化中被歸屬到服務方的邏輯依然成立。
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以前也曾被黑客洩露過大量私照,但相比起CE,她的經歷帶來了更多的負面攻擊,而大表姐也不得不淡出一段時間,儘管那並不是她的錯。
由此,再聯想到韓國已故女星崔雪莉,她生前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不穿胸罩的生活照,因此一直遭受著蕩婦羞辱。
這些截然相反的輿論指向了社會給男性和女性設下的雙重標準。根植在色情文化中的陽具崇拜以及女性為性服務方的權力結構,都讓公眾默認男性可以展露出性慾,而不接受女性享受性的一面。
一旦有女性展露出這樣的一面,則會被劃分為「蕩婦」,並遭受猛烈的抨擊,而男性在公共場域內的性慾展露則安然無恙,因為這被視作是「正常」的。
CE手滑後,不少圈內人士表示了友好的安慰,例如他的弟弟就發推調侃說:「一個周末沒上推,我錯過了啥?」綠巨人扮演者馬克·魯法洛則發推說:「兄弟,川普在任期間,沒什麼能讓你真正丟臉。」
如果說我們從CE手滑事件中學到些什麼,那應是《破產姐妹》女星凱特·戴琳斯所說的,「公眾應該將對美隊的尊重和善意延伸到女性身上。」
2.
女性凝視
性是一個曖昧的話題。它一方面是個人隱私,另一方面也是正常甚至強烈的生理需求,因而性文化常以一種獨特的姿態存在於公共場域——儘管人們避免談論它,但所有人都對它感興趣。
情色行業無疑是滿足性需求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當下性文化最直接的表現之地。可以觀察到,目前的色情文化、色情內容依然以男性向為主導,許多色情製品中依然存在大量粗暴對待女性身體、男根中心主義、甚至是合理化強暴的情節。
在女性的性別意識逐步甦醒的今天,女性內容創作者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擁抱性,扭轉性的歧視,並且反抗以男性為主導的色情內容。
《紐約時報》2018年的一篇文章報導了美國情色行業的一些改變。
文章提到,技術的發展讓女性得以進入男性霸佔的情色行業,「上世紀 80 年代錄像帶的普及讓她們可以在自己家裡觀看色情錄像,不用再進入全是男人的黑漆漆的影院。最近,負擔得起的攝像機則讓她們有機會拍攝並導演自己的色情片。」
女性的加入終於讓色情文化的視野豐富了起來。
導演夏因·露易絲·休斯敦就表示,自己因為在成人商品店發現極少酷兒色情片,所以才決定自己當導演拍。不僅如此,還有更多不同身材的女性開始擔任色情片主角,來反抗一般色情片中「白瘦幼弱」的單一審美。
近年來,色情業發展成熟的日本也出現了很多女性向的色情製品。例如品牌Silk Labo,它們所產出的內容都非常注重發生關係時的氛圍烘託、男士的禮儀,甚至會有戴保險套的鏡頭,來凸顯對女性的尊重。
圖源:Unsplash
值得一提的是,主流影視行業中的女性創作者也一直在反抗喜歡拍攝女性身體的「男性凝視(male gaze)」現象。她們對待人物的鏡頭更有感情張力,並不停留在表面的肉體窺視上。
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熱播英劇《正常人》也有著非常多性愛情節和肉體描寫,但女性主創陣容(導演之一是女性、原作者以及性愛場景調節員都是女性)使得劇集脫離了粗淺的肉體展示,深挖了人物的情感進化。
比如,女主瑪麗安與男主康奈爾在高中時期相戀時發生關係的場景,就與他們在大學時期發生關係的場景非常不同。前者害羞、生疏,後者熱烈、熟悉。這些不同的場景也反映了二人關係的成長與變化。
《正常人》女主瑪麗安一直處於一種不自信的狀態
「女性凝視」不是反對一切對肉體的描繪,而是反對只描繪肉體,卻忽視人物內在感情邏輯的視角。
無論是《正常人》還是新興的女性色情製品,這些作品所展現的泛「女性凝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女性觀眾的話語權。
但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更加尊重女性視角的情色作品的出現應該是建立在真正的性別意識進步之上,而不應該淪為資本的另一種投機。
3.
「羅曼蒂克消亡史」
在今天的網際網路世界中,「ghs(搞黃色)」似乎成了一種獨特的全民娛樂方式。
從文化的角度出發,隨著消費社會的發展,性走入了世俗化的生產過程。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性變成色情。
本次CE的手誤,雖然不能算是一次有計劃的「生產」,但由於美隊本身是公眾人物,他的手誤也無可避免地被大眾「消費」了。
值得玩味的是,隨後有人發現,在社交媒體搜索欄上輸入漫威其他男星的名字會出現帶有「dick」尾綴的聯想詞。CE的一次手誤把其他漫威同事也「拉了下水」。
在資本主義的商品邏輯的滲透下,隨著大眾性意識的轉變,公眾人物在今天似乎不得不承擔起被公眾意淫、被消費色相的功能。這也成為了一名藝人的娛樂價值之一。
社交媒體的流行也讓色情內容以更碎片化和迅猛的方式傳播。此前,以「小黃圖」著稱的美國圖像社區Tumblr(俗稱湯不熱)因為全面整治兒童色情內容而一併下架了成人內容,遭到大批用戶的反對。
越來越多人對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的色情抱有接納的態度,他們認為不再羞於談論性慾是性解放的一種體現,但一些學者卻對泛娛樂化的性持有相悖的看法。
早在1967年,居伊·德波就在著作《景觀社會》中提醒到,在這個視覺愈發成為主要感官、由無數圖像與景觀堆積而成的社會裡,人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觀看」與「被觀看」的環境中。
這種「少數人表演,多數人觀看」的現象將人與人的聯結推向了消費關係,人們開始「偏愛圖像而不信實物,偏愛複製本而忽視原稿,偏愛表現而不顧現實,喜歡表象甚於存在」。在這樣的社會中,娛樂明星無疑是最有代表性的「景觀」,他們身上的一切都可以被觀看、臆想、消費。
以美隊手抖一事為例,從截圖,討論,製造表情包二次傳播,到全民狂歡,看客們完成了景觀社會中的一系列觀看活動,無論參與了其中的哪一環,他們都各自從中獲得了消費的快樂。
德國思想家韓炳哲在《愛欲之死》裡進而批判這種具有展示性質的色情,他寫到:
」色情的吸引力在於『將無生命力的性行為從有生命力的性愛中剝取出來』。色情的傷風敗俗之處不在於它含有太多的性內容,而在於它其實與性無關。「
他認為,愛欲應是具有自我否定性的、接納他者的一種行為,而消費行為的本質是一種享樂,是不具備否定性的。但是,「如今,愛被當成一種享受的形式被積極化了。首先,它必須製造出愉悅感......它必須免於受到傷害、攻擊、打擊等負面行為的影響」。
《下輩子我再好好過》
景觀社會中的消費關係強化了愛欲的享樂,削弱了愛欲應帶來的反思。在享樂中,人變得越來越自戀,正如面對色情製品時,人們只是在單方面地自我陶醉,與色情製品中的人物不會建立任何有來往的互動關係。
從這層意義上繼續延伸,其實綜藝世界中流行的「嗑CP」也是一種相似的消費行為——觀眾自發地解讀CP的互動,腦補他們的關係,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愛情代餐。「CP們」和色情製品中的角色一樣,是沒有反抗能力的文化商品。
「嗑CP」之所以令人慾罷不能,正是因為這種行為是觀眾單方面的消費,而消費是全然積極的享樂,觀眾通過「嗑CP」來規避真實愛情所包含的消極面。
情色文化的泛濫是愛欲消亡的一個信號。當現代人對愛欲的追求淪為對快感和認同感的追求,那麼就意味著我們正在滑向一個沒有互動,沒有消極,沒有反思,沒有生命力的同質化黑洞。
CE手抖事件在他公開接受採訪後告一段落,但恐怕以後他就不止「美國翹臀」一個名號了。
對於看客而言,這場「觀看的狂歡」過後,除了期待下一次「意外」的出現,還剩下了什麼?在網際網路、媒體、無窮無盡的影像當中,我們是否能逃離觀看彼此和消費彼此的空洞?
參考資料: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上野千鶴子
《景觀社會》居伊·德波
《愛欲之死》韓炳哲
Who gets to be sexy? | The New York Times(中文發布:好奇心日報,翻譯:熊貓譯社)
撰文:林藍
監製:貓爺
配圖:《美國隊長》《下輩子我再好好過》
《正常人》及網絡
原標題:《美隊私照事件:情色狂歡,是性的壓抑與愛欲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