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一星地觀眾,高達81.7%,有一個高贊評論:讓你演的是韋小寶,不是猴!!!
不得不說,這評論真的挺狠的,局外人聽著都很尬,不知道用力過猛的製作方和參演者的心是不是已經結成了冰。
此刻,讓我們來回顧下,改編自金庸同名武俠小說《鹿鼎記》,不同時期的版本,給我們留下的深刻印象。
梁朝偉版本
《鹿鼎記》電視劇1984年TVB梁朝偉版本,豆瓣評分7.5分。
出演揚州妓女之子韋小寶一角是在梁朝偉22歲時,韋小寶出生市井、刁鑽聰敏;由劉德華飾演英明果斷的少年皇帝康熙,此劇是二人的經典合作之一。
金庸曾評價,「在所有由我的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中,劉德華和梁朝偉演的《鹿鼎記》是我最滿意的。」
完全演出了原著中韋小寶的神髓,被金庸贊為最傳神的小寶。
周星馳版本
《鹿鼎記》電影1992年周星馳版本,豆瓣評分8.1分。
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鹿鼎記》被觀眾喻為是最接近原著的經典版本。在王晶的超級惡搞中,周星馳的無釐頭把故事演繹得生動熱鬧,可謂「形神兼備」。
小時候看周星馳電影,只覺得很搞笑,其實另一面是具有很深的諷刺意味,受到觀眾的熱烈喜歡。我們看的無非是人物刻畫的生動形象,超出角色本身的意外驚喜,這樣的詮釋非星爺莫屬。
韓棟版本
《鹿鼎記》電視劇2014年韓棟版本,豆瓣評分6.4分。
這一版本是根據金庸2005年修訂的最新版小說改編,強化了韋小寶現實色彩的愛情戲,增添了大量官場與宮廷鬥爭的情節。此新版本表示不會惡搞原著人物和劇情,但也不會照搬照拍,經過近四個月的拍攝在橫店順利殺青。
90後看得比較多的一個版本,算是詮釋比較成功的一個韋小寶,人物特點絕對是有讓人印象深刻。
黃曉明版本
《鹿鼎記》電視劇2008年黃曉明版本,豆瓣評分5.6分。
黃曉明版本的韋小寶在愛與不愛之間,貶的佔據大多數。反而是飾演康熙帝的演技派鍾漢良,圈粉很多,飾演韋小寶的老婆也是各路大美女,應採兒、何琢言、胡可、舒暢、李菲兒、劉孜。
黃曉明飾演韋小寶爭議多多的一個版本,或多或少是有帶入一些黃曉明本人不被看好的色彩在裡面。
陳小春版本
《鹿鼎記》電視劇1998年陳小春版本,豆瓣評分8.8分。
網絡評論,陳小春版的《鹿鼎記》可以說是《鹿鼎記》中最為經典的一部。陳小春對「韋小寶」的刻畫已到達了一個頂峰。超自然的演出使得陳氏「韋小寶」成了一個不可超越的品牌形象。
這一版本抹去了書中具有諷刺和揭露特色的部分,替代的是以搞笑搞怪為主,看起來更輕鬆愉快。
豆瓣評分最高的一個版本,下飯神劇,陳小春的痞氣無賴韋小寶,馬浚偉的文弱康熙,堪稱可以跟梁朝偉版本一較高下。
太多版本的韋小寶,觀眾的眼睛,已經被練得雪亮。因為嘗過真正的甜點,如果用劣質糖製造的甜點,就不要怪觀眾不給面子。另一方面可能期望值太高,失望也就會被放得很大。正所謂,沒有期待,怎麼會有失落。
還記得張一山的《柒個我》中,一人分飾七角,個個人物都很精彩,形象分明,有看點。張一山在《餘罪》中的精彩表現,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青年演員張一山,而不是童星張一山。
《餘罪》上線72小時移動端播放量超過6千萬 ,上線7天播放量累計超過2億次 ,2016年6月16日播放量累計超過10億次,截止至2016年7月14日,播放量累計超過30億次 。
這樣的成績,肯定了張一山天生的演員痞子。
張一山版本的韋小寶,之所以觀眾不買帳,我自認為最重要的一個點,是因為低估了經典韋小寶在觀眾心裡紮根的鮮活形象,不是所有的經典都可以肆意改動,新鮮定位,韋小寶的人物形象站不住腳,一人垮,全盤皆是沙。
韋小寶以自己是"天下一大小滑頭"而自豪,恰如阿Q的"第一個能自輕自賤的人"。在韋小寶身上,可以讀到另一個阿Q,一個飛黃騰達了的阿Q。
"韋小寶當然不是什麼英雄,但他也不是一條惡棍。他不是君子,卻也不是壞人。說他目不識丁,卻又機靈善變;說他不會武藝,卻又逃功精妙;說他卑鄙無恥,卻又對康熙有點忠,對天地會有點義,對母親有點孝,對吳三桂的恨又表現出一點節。弄不好,這傢伙還可能搞出一個'忠、孝、節、義'的大匾來掛掛,叫你哭笑不得。"
誰是你心目當中最經典的韋小寶?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