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總司令這個梗最先來自於郭德綱的相聲《東遊記》,內容大概就是:郭德綱說于謙的嶽父是蒙古國的海軍總司令,于謙疑惑地回答道:蒙古有海嗎?叫海軍總司令?臺下笑聲一片,於是大家就記住這個梗了。
在2018年1月就有一則新聞報導,在溫州外海,我國海軍成功救起蒙古籍貨船上的2名遇險人員。有人就納悶兒了,蒙古就還沒有海啊,怎麼會有貨輪呢?
人家蒙古雖然沒有海,但是真的有海軍,所以說做海軍總司令還是有戲的。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蒙古是一個內陸國家,沒有一片海,但是,人家卻有海輪,並且擁有海軍。
在2001年,英國人拍了一部紀錄片《蒙古海軍,盡在海上》,雖然時長只有27分鐘但將蒙古海軍的面貌全部呈現了出來。內容簡介是審視這個世界上最內陸國家的輝煌過去。不穩定的現在和雄心勃勃的未來,出品方為石蕊電影,導演羅伯特.肖恩。片頭還有蒙古海軍的軍歌,歌詞威武霸氣,大意為:我們是"蘇赫巴託爾"號的主人,我們是藍色之路的主人,我們穿過藍色的水,駕駛我們強大的船。
影片介紹道,蒙古海軍有7名成員,封面三人,佔了海軍總兵力的一半,人稱七武海,7個人包含一名海軍上將,一名上尉,一名指揮官,一名中尉指揮官和2名少尉,全是有軍銜的人啊,但卻只有一個人會遊泳,多名海軍將士表示想看到大海。3艘船,2門炮,便是他們全部的軍事裝備,雖然3艘船中只有一臺發動機,但是人家2個人左右一艘船,3個人左右一門炮,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了的配比。雖然他們從來沒有開著自己的船在海上行駛過,或者說從來沒見過海,但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職業,就像他們上尉說的:"有一天我會看到真正的大海,在我的想像中它是溫暖和平靜的,不像這兒的湖水,又洶湧又寒冷。"在這裡他們是無敵的,沒有他國海軍敵人可以入侵到這個湖裡,當然他們也出不去。
蒙古有一個叫庫蘇古爾的湖,面積有2700多公裡,離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大約180公裡,離最近的大海也有1800公裡左右。1930年,蒙古國迎來了"稀客"一艘來自蘇聯的運輸船,這可是蒙古邁入現代化以來第一艘船。庫蘇古爾的湖有一條河,河的下遊就是蘇聯的貝加爾湖,當時這條河就是連接蒙古和蘇聯的重要水上樞紐交通。蘇聯大哥送船的目的就是為了運輸石油,為了保證石油的安全,蒙古組建了蒙古海軍,這條船自然就成了蒙古海軍的旗艦,並採用了蒙古爭取獨立的重要人物蘇赫巴託爾的名字命名,叫蘇赫巴託爾號。運輸活動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
由於財政危機,蒙古政府在1997年對海軍實行私有化管理,所以蘇赫巴託爾號需要運送當地出產的羊毛,皮革和其他貨物至俄羅斯銷售等商業行為來補貼船隻的日常運作。除了運送貨物外,並無軍事活動。現在遊客可以買票乘坐這艘船在庫蘇古爾的湖上遊玩,從視頻中我們也看到,海軍的日常工作就是陪遊客跳舞,燒烤,生活是非常愜意的。
如今,蒙古海軍也就成了一個調侃的詞,諷刺別人吹牛。 除了蒙古海軍還有一個梵蒂岡空軍這個梗。梵蒂岡四面與義大利接壤,被稱為國中國,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國土面積僅為0.44平方公裡。估計飛機才開始起飛就得降落了,不能侵犯別國領土呀!但是一個國家想要正常生存在世界上,就得海陸空軍齊全啊,只是梵蒂岡的空軍太難了,真的很容易侵犯到別國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