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一點劇讀 ,作者牛角尖
「這種題材,說實話,一般的影視公司不敢做,太冒險了。」五元文化創始人、《白色月光》監製五百說道。
談及今夏播出的懸疑短劇,愛奇藝以《隱秘的角落》「先發制人」,隨後三大平臺相繼祭出「安全牌」,各持一部懸疑短劇——《白色月光》《摩天大樓》和《非常目擊》。這當中,優酷定製劇《白色月光》別具一格:該劇以主打「懸疑+兩性話題」的創作視角,在懸疑劇市場站穩腳跟。
目前,該劇在網劇市場位列前三,豆瓣8000餘人打下的7.0評分,雖不算高,卻也保持了一定的創作水準。
《白色月光》由五元文化出品,優酷、曲江影視聯合出品,五百監製,劉紫微執導,宋佳、喻恩泰、劉敏濤、黃覺領銜主演,以職場女強人張一偶然發現老公張鑫疑似出軌為出發點,講述一段離奇曲折、同時又引人深思的「婚姻故事」。
女性視角、兩性關係,加12集體量的創作手法,無疑是該劇最大看點,同時也是其區分於過往懸疑市場其他作品的重要因素。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表示,「女性向懸疑+12集短劇創作模式」是今年市場中的大風口,該劇也是優酷今年推出「她懸疑」劇場後的首個品牌作品。
某種程度上而言,《白色月光》已經不再是一部單純的懸疑作品,它的出現,也暗示著 國產懸疑題材正式進入細分階段。帶著些許問題,一點劇讀在該劇尚未播出之前,對話了該劇的相關主創,一探《白色月光》的創作心路,以及國產女性向懸疑短劇創作模式及未來發展前景。
女性+情感+12集短劇創作
《白色月光》的「風險性」
毫無疑問,《白色月光》的創作帶有一定的風險性。這種風險性,主要來源於題材層面的創新、敘事視角的變換,和12集短劇創作模式的成本和尚處於發展階段的短劇創作。
先從題材角度來看,這是一部頗為明顯的女性向懸疑短劇,故事的起源來自於妻子無意中發現丈夫手機上的一條「曖昧」簡訊。女性的「第六感」告訴妻子,「丈夫有事瞞著自己」。
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測正確,觀眾跟著女主張一(宋佳飾)的視角,共同扮起了現實生活中的福爾摩斯。故事懸念由此開始。主創團隊是如何讓觀眾一步步跟著劇情走下去的?導演劉紫薇給出了合理的解釋,「人物情緒推動故事節奏」。
回看《白色月光》已經播出的前7集,不難發現,整部劇的懸疑鋪設,都是以「人物情緒」為推動,張一懷疑丈夫出軌、進一步發現小票證據、詢問好友事發當天有沒有和自己丈夫在一起、發現丈夫送自己的耳釘是贈品、初步鎖定丈夫出軌對象……人物跟著情緒走,情緒反推劇情發展,這是《白色月光》區別於其他懸疑作品的第一步。
其次,則是以女性視角為出發點,張一懷疑丈夫出軌的一切來源,除了以曖昧簡訊為導火線外,女性天生的「第六感」是重要來源。劉紫薇說,這個故事的創作來源於身邊女性朋友的親口陳述,這才有了當前這部劇主打女性向的懸疑短劇。
「這12集特別專一地講「出軌」的事,完全從女性的角度出發,可能男生看完之後會有一些反應,覺得可能沒有那麼客觀,感覺比較主觀,(我們)就是想要這個感覺。」五百對該劇的「女性視角」創作來源,做了一些闡述。
區別於過往懸疑題材,《白色月光》還是一部體量僅12集的短劇作品。「2018年的時候我們就確定了要做短劇這件事」,五百說,「做長劇與做短劇的難度不同, 短劇的拍攝時間會相對更長。」
《白色月光》的拍攝花費了58天,約5天一集的創作時間也區別於普通電視劇的拍攝周期(3天/集)。換言之,這是一部製作成本升級的網劇創作。
「以往的劇可能都是靠大量的臺詞,將這件事講清楚。我們這部劇從創作初期,就是想儘量做一個創新,靠人物表演,靠視聽語言去推動劇情。」
目前,觀眾在《白色月光》中,可以看到 大量「電影」式的處理手法,比如以剪輯手法推動懸念疊加,張一想抽卻不敢抽菸的「聞煙」細節,以及冷色調的氛圍營造和大量手持攝影的表達方式,都是該劇區別於過往電視劇創作的表現手法,以及進一步提升了網絡劇製作水準。
除此之外, 《白色月光》在宣發層面亦做到了貼合時代女性的要點,「宋佳、劉敏濤本身都是很颯的姐姐,這是我們在宣傳中要放大的一點。」不撒狗血、不跟風出軌話題,是優酷基於宣發層面的另一層考慮,「小三雖然是熱點話題,但是我們不想把這部劇往這方面帶,我們想用女強男弱這個社會議題,和大眾共同探討『成熟女性如何營造自己、如何與外界自洽』這個話題。」
儘管做了充足準備,五百還是坦言,做這樣一個題材、一種體量的懸疑短劇,是件十分冒險的事情。「一般的影視公司是不敢去做這件事情的,包括在未來發行模式上,12集體量對於平臺來說,也比較吃虧。」
以女性視角為出發點,圍繞兩性話題做深度探討,《白色月光》正在完成一件此前市場中幾乎從未完成的事情。這樣的行動,勢必伴隨著一定「風險」,但其本身所具有的市場前瞻性,同樣值得探究。
國產懸疑劇細分化:
「她懸疑」作品正當時?
今年相對而言,是懸疑劇爆發的一年。在此前一點劇讀發布的《 愛優騰打響『懸疑短劇』之戰,她懸疑會是市場新風口嗎?》一文中,曾對今年市場中播出過的懸疑作品進行統計,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劇集市場1-6月播出過的懸疑作品數量佔據總量的30%,僅次於當代都市題材。
五百對當前市場中出現的這樣一個現象,做出分析。「懸疑是特別大的一個品類,我覺得90%的劇都是懸疑作品。」針對目前市場中出現過的懸疑題材,五百做了一個簡單的分類,「想看本格推理的、可能就是(白色月光)這類;想看人性泯滅、為什麼會殺人的,就會更加細分;還有一類,實際上是懸疑劇中的行業劇,比如《白夜追兇》,這部劇的作者對司法體系太熟悉了,除了他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寫出來,這就是懸疑·行業劇。未來,懸疑行業劇這個領域,也會更加細分。」
其實,從今年伊始, 市場中的懸疑作品已經逐漸「細分化」,大火的《隱秘的角落》就是五百口中想要看進一步「垂直化」的懸疑作品;優酷前段時間播出過的《女孩們在那年夏天》,則是基於五個女孩視角所創造出的「密室推理」型懸疑短劇,還有之前市場中曾經火過的《無證之罪》主打社會派推理,《白夜追兇》主打本格推理等。
女性向懸疑短劇,是各平臺目前基於懸疑題材推出的進一步「細分」作品。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強調,同甜寵、都市向作品一般,懸疑劇場女性用戶依舊佔據主導。為了證明此論點,她特意舉例優酷平臺,數據顯示,優酷平臺的女性受眾佔比超過50%,平臺的劇集用戶佔比達到54%,但「懸疑劇場」的女性能佔比近60%,這意味著女性用戶依舊是懸疑劇場的主導。
「女性用戶對懸疑劇的關注點,會更集中在推理、分析線索和抽絲剝繭的過程上;男性用戶則對於偵破案件中的槍戰、強動作、刺激、暴力性元素,更感興趣。」基於不同的追劇理念,優酷在今年也推出了一批具有主觀傾向性的懸疑作品,比如新成立的「她懸疑」劇場中,將會陸續與觀眾見面的《迴廊亭》《迷霧追蹤》《司藤》等多個女性向懸疑短劇。
「 女性用戶不再是陪襯性的功能性角色,她們將會以劇情的主要推動者身份出現,與觀眾共同探討愛情、婚姻、職場、中年危機、成長與社會生存等社會議題,並且會在激烈的敘事中,融入細膩的情感解讀。」
謝穎以在播的《白色月光》為例,張一的被出軌事件是該劇的核心事件,亦是全劇的敘事主體。但通過「職場女性被出軌」表層,大眾可以看到「女主外男主內」的畸形家庭面貌,以及中年職場女性在面對婚姻危機、家庭危機時,所面臨的來自社會不同層面的價值觀衝撞。這是《白色月光》當前最想告知大眾的價值觀層面的問題。
「女性真的非常不容易」,劉紫薇發出感慨,「一邊要顧家庭、一邊要忙事業。當兩邊都出現問題了,還需要去解決問題,去進一步了解自己,看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
今年是女性向題材瘋狂輸出的一年,從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到劇集市場播出《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女性向作品,女性30+、如何面對家庭與職場中的職業危機,女性成長話題、女性婚戀史,都在成為市場中的「熱門」風口。
據云和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精品短劇實現突圍進入頭部市場,以「短小精悍」的姿態,給了劇集行業一股強勢的衝擊。站在這一影視產業的新風口,曲江影視集團發掘影視劇「故事」本質,在網絡短劇領域積極發力和布局,首次嘗試精品短劇《白色月光》,不斷強化自身競爭力。
未來,曲江新區將繼續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市場環境,大力支持影視工作者大膽創新,貢獻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為西安乃至陝西影視產業注入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