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八尺的優孟是楚國的樂工。換在今天,就是娛樂圈的人了。他能說會道,猶善以笑談方式勸諫君王。
當時楚莊王養了匹寵物馬,平時給它穿錦衣、吃玉食、住豪宅……十分珍愛。因日子太過舒適,結果,這匹馬肥死了。楚莊王為此十分傷心,命令大臣們為馬服喪,並打算按大夫的禮儀安葬它。
這種有悖禮制的做法,自然遭到了群臣反對。然而,作為一言九鼎的國君,楚莊王根本聽不進他們勸告,堅持一意孤行。
優孟聽說後,去見楚莊王。他一進宮殿大門,就開始嚎啕大哭起來。楚莊王見狀驚問何故。優孟說,此馬乃大王心愛之物,怎能以大夫規格安葬呢?實在太寒薄了,當以君王禮儀待之方才匹配啊!
被重重反對聲浪吵的頭昏腦脹、隨時都準備殺人的楚莊王聞言大喜,心想鬧了半天,總算遇到個明事理的傢伙了,於是,就問優孟該怎麼個葬法。優孟掰著指頭說,大王應先為愛馬置一副材質俱佳的上等棺槨,再派軍隊的兵士刨墓穴,並請外國使者前來扶棺護送,然後去坊間捉些老弱病殘來背土堆墳,這樣,其他諸候國就都知道楚國人賤馬貴了,正好彰顯大王愛馬之心啊!
聽優孟這麼一說,楚莊王猛然如醍醐灌頂,連聲驚問:難道我真錯得這麼厲害嗎?那這事兒該怎麼辦才好?
優孟見楚莊王已幡然醒悟,這才切入正題,說馬既然是畜牲,就應該按照六畜來處理,把它作為食物,葬在人們的肚子裡。楚莊王覺得言之有理,點頭應允。
楚相孫叔敖知道優孟是賢德之人,平時十分善待他。臨死前,他特意囑咐兒子,日後要是窮困潦倒的話,可以去找優孟尋求幫助。孫叔敖生前雖貴為楚相,但為官清廉,也沒攢下多少家底留給後人,以至於死後沒幾年,他兒子就淪落到賣柴為生的地步。
優孟得知情況後,就囑咐孫叔敖的兒子在家待著,別出遠門。他回到家後,開始從穿衣打扮到言行舉止,刻意模仿起孫叔敖來。一年多功夫下來,他就學的惟妙惟肖、真假難辨別了。
這時,優孟覺得替孫叔敖後人說話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他借著一次宮宴機會,上前向楚莊王敬酒。楚莊王見到他頓時大吃一驚,以為孫叔敖復活再世,當場就要任命他為楚相。優孟假裝推託說,這麼大的事,得容他回家跟妻子商量商量才能答覆。
三天後,優孟回宮復命,楚莊王迫不急待詢問商量結果。優孟沮喪地嘆了口氣,說妻子死活不同意他當這個楚相。這真是咄咄怪事!普天之下,多少人為仕途爭得頭破血流,有的甚至飛蛾撲火一般搭上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放著高官不做,這太不可思議了!」楚莊王滿臉訝異,嘴巴張得像個「O」字。
見釣足了楚莊王胃口,急等著下文,優孟這才娓娓道來,說楚國今天之所以能夠稱霸,主要是孫叔敖生前廉潔奉公、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治理的結果。如今他死了,家中妻兒卻無處安身、肌不裹腹,窮得只能靠賣柴為生,這種官有什麼當頭呢?
楚莊王聞言,恍然明白了優孟假扮孫叔敖的真實用意和良苦用心,於是連連向他致謝,並將寢丘的四百戶分封給孫叔敖的兒子,這樣就可保孫家後人衣食無憂了。
能有優孟這樣能把道理說破天的好言官,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實至名歸。但話說回來,優孟也是生恰逢時,自古以來,冒犯天威者皆重罪,如果不是遇上楚莊王這樣還算開明大度的君主,就算他再長十個腦袋,恐怕也不夠砍。所以說,一個集體或團隊走向興盛,不是靠滿堂跪舔逢迎與違心附和,而是要有一個下敢進諫、上善納諫的健康環境。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