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12月3日,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宣布,將取消其2021年在北美上映的17部電影的院線窗口期,這就意味著這些電影在北美院線上映的當天,觀眾也能夠在HBOMax流媒體平臺上播放,此舉在北美掀起了軒然大波。
所謂院線窗口期,就是對傳統電影院的保護措施,比如一部新上映的電影,它在影院上映的時間比網絡平臺早3~6個月,要等這段時間後才能在網際網路視頻平臺看到,這是好萊塢為實現版權利益最大化提出的概念。不少人擔心國內電影公司會不會馬上跟進效仿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很可能會影響或改變全球電影格局,也為電影院的擴張和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但從短期來看,「國內片方取消窗口期的做法是不現實的。」
諾蘭怒斥華納兄弟
就在華納兄弟宣布取消窗口期當天,美國電影院線股價暴跌,美國各家院線公司高管與製片方進行緊急對話,不但如此,有多位好萊塢著名電影人都聲討華納兄弟,諾蘭就是其中之一。
據報導,諾蘭認為,這件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爭議,是因為華納沒有告訴任何人,「在2021年,華納兄弟有了全球最頂尖的電影製作人、最大的明星,他們為一些影視項目工作多年,付出不少心血,而且這些項目本來就是大銀幕的體驗。」對於HBOMax,諾蘭認為是「最差的流媒體服務平臺」,他說:「一些頂尖的製作人和電影明星前一晚還以為自己在為最偉大的電影公司工作,醒來後卻發現他們正在為最差的流媒體服務工作。」
另外,與華納兄弟聯合製作了《哥斯拉大戰金剛》《沙丘》等影片的傳奇影業也對「取消院線窗口期」一事發出律師函。據稱,2021年華納兄弟出品電影陣容中的幾位頂級明星正在為此舉擬一份補償協議,因為取消院線窗口期將使他們的收入低於此前通過傳統電影發行獲得的收入。
據《紐約時報》報導,以即將上映的《神奇女俠1984》為例,華納兄弟在宣布該影片在HBOMax同步上映之前,分別與導演派蒂·傑金斯、女主角蓋爾·加朵的經紀人談判,兩方經紀公司都要求片商針對「造成藝人的損失」做出一些表示,因此談判結束之後,兩人分別獲得1000萬美元的收入,以彌補疫情之前本來兩人應可獲得的票房分成。
華納兄弟有自己的小九九
HBOMax是華納兄弟在今年5月27日才推出的流媒體平臺,它的誕生也預示著要和Netflix、Disney+在流媒體市場競爭,但Netflix是美國流媒體的老大,這些年來積累了豐富內容儲備,自製、採購,主推動畫、劇集、電影等都已形成獨有的一套體系。另外,HBOMax收費之高昂也讓北美用戶吐槽,它每月資費高達14.99美元,而同時期Netflix的基礎套餐每月為8.99美元,Disney+在北美地區的月費甚至僅需6.99美元。
資源儲備不如競爭對手豐富,收費又高了一截,因此,促使院線同步,院線電影能夠助力流媒體平臺,從而增加平臺的曝光量,吸引用戶訂閱就成了華納兄弟最簡單粗暴的辦法。
除了助力流媒體,北美電影市場受疫情影響,何時恢復正常依然遙遙無期,作為好萊塢頭部電影公司之一,華納兄弟手中握著多部超級大片和奧斯卡熱門提名影片的名單,但根據當下的形勢,保有量越大,積壓量就越大,如何將手中的片單尋找一個合適的方法解決,處理好資金流問題,實現儘快變現?多重壓力下,華納兄弟就拿「窗口期」開刀了。
也許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華納兄弟表示,取消窗口期的決定只針對2021年,目前預計不會持續到2022年和之後的年份。
國內「窗口期」在縮短
當華納兄弟宣布取消窗口期後,鄭州一位影院經理在朋友圈感慨,「傳統院線的好日子已經不復返了,看來以後電影院真要往新型社交平臺方向發展了」。
今年年初的《囧媽》免費在字節跳動旗下多家流媒體平臺播放後,23家院線聯合向國家電影局市場處提交《關於提請主管部門規範電影窗口期的緊急請示》,認為《囧媽》此舉擊破「現行的電影公映窗口期」。4月29日,國家電影局召開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表示要維護院線電影「窗口期」規則。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院線窗口期不會馬上消失,但越來越短是事實,即便沒有華納兄弟出頭,近年來電影院線的窗口期也越來越短,今年7月31日上映的動畫片《妙先生》,8月7日就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播放了,窗口期僅有7天。
11月,環球影業與另一家大型連鎖影院Cinemark針對院線窗口期達成了一項長期協議,將環球影業的新片從院線首映到線上播放的「窗口期」,由原來的平均90天縮短至三個周末。
從根本上說,窗口期是為了保護電影院線收益,代表片方、影院和流媒體平臺方之間的平衡和博弈,但當影片的票房產出價值達不到被保護的地步,或者三方主動牽手合作,放棄被保護權益時,窗口期便不再是電影上映前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