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北京奧運12周年紀念日,易建聯微博轉發《人民日報》回顧視頻,並且配上文字:「12年,眨眼而過,但卻歷歷在目!」2008年奧運,中國男籃的「黃金一代」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績,這也是中國男籃最輝煌的成績之一。
時間回到12年前,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第一次的經歷承載著全國上下的希望,中國隊尤為團結耀眼。其中,中國男籃的發揮非常好,打出了歷史最好的成績——姚明帶領中國隊打入八強,追平了中國男籃奧運的最好記錄,引來了滿堂的歡呼和喝彩。
012008年「黃金一代」:中國最好的男籃陣容
當年的陣容被稱作是「黃金一代」,姚明、易建聯、王治郅、杜鋒等運動員都是我國的當家球星。姚明帶領,加上易建聯和王治郅的組合,這三位都金國NBA的亞洲頂級內線,實力毋庸置疑。頭3位球星是中國的「夢幻內線組合」,時至今日也是很多球迷心中的最佳組合。
除此以外,還有很優秀的內線殺手——朱芳雨、劉煒、孫悅,都能在外線打出很好的配合。幾位球員正值巔峰時期,有著最好的實力儲備,在北京鳥巢的賽場上貢獻了很多場精彩的比賽。
第一場打安哥拉隊,中國男籃毫無壓力取勝。
第二場面對德國隊,當年諾維斯基正處於事業巔峰,而且德國隊內的中鋒還是全明星卡曼,這場比賽中國打得不容易,幾番焦灼過後還是贏了下來。
第三場對戰西班牙,常規時間不落在下風,直到去到加時賽被小加索爾的一記跳頭扳平。姚明賽後採訪說:「寧可斷一條腿,也很想把那一個進球防下來。」
最後一場迎戰「夢之隊」美國,此次對戰不僅是激動人心的一次比賽,更是中國男籃「黃金一代」的巔峰之戰。
當時,美國「夢之隊」也是有備而來的,他們被自家球迷稱為「救贖之隊」。2004年奧運,美國隊錯失金牌,在最後的決賽階段只拿走了統配。儘管派出了實力很強的鄧肯、艾弗森、馬布裡、詹姆斯、韋德、安東尼為首的「夢六隊」,但結果馬失前蹄,只拿了5勝3負的成績。
這是美國隊在世界舞臺上的一大遺憾,而2008年踏入北京奧運賽場,美國隊直接奔著奪回金牌的目標而來。
中國男籃本土作戰氣勢如虹,儘管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籃球隊伍,也拿出最充足的勇氣和最亮眼的實力。將兩者拿來比較,中國和美國有很明顯的差距,水平也不是在一個層次,但強悍的對手沒有打擊我們的士氣,男籃越戰越勇。
雖然最後落敗,但中國籃球隊貢獻了一場很精彩的比賽,得到了大家的讚揚和肯定。最後的結果是70:101,不敵由科比和詹姆斯帶領的美國隊,但要知道31分的分差是兩隊歷史最小的差距。
從1984年開始,中國隊在國際賽場上屢屢碰壁,特別是4次與美國隊交手,4次都落敗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作客迎戰美國隊,以49:97的成績落敗,49分這個分輸是中美交戰中中國男籃的最低得分。
自洛杉磯奧運會到雪梨奧運會,中國隊均很難能在美國隊的手下闖關。而北京奧運會的這一次比賽,是成績最好也精彩的一次比賽。有姚明坐鎮,與易建聯聯手,當年陣容的戰鬥力不是今天可以比擬的。
02姚明帶隊,易建聯做第二核心,王治郅進攻
作為中國男籃的核心,姚明是中國隊2008年徵戰奧運的領軍者,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姚明自身的實力可以把中國隊提升一個檔次,超強的中國球星在世界強隊面前也不顯得遜色。
當時,姚明的直接對位是霍華德和波什,而姚明的數據是佔優勢的。2006-2007賽季,姚明場均拿分25分9.4個籃板,而霍華德的數據時17.6分12.3籃板;2007-2008賽季,姚明場均22分10.8籃板,霍華德20.7分14.2籃板。綜合來看,姚明的兩項主要數據都更亮眼。
在此之前,NBA「大鯊魚」奧尼爾一直稱姚明是NBA的第一中鋒,霍華德還有點不服氣,而在北京奧運會上,霍華德面對數據也不能再說什麼了。
這一年,易建聯略顯青澀,是第一次代表國家隊出戰奧運會。他已經被選入NBA,雖然表現不如姚明亮眼,但依然是可圈。作為球隊的第二任隊長,阿聯是僅次於姚明的第二個的分店,也是防守端的大將。
時期數據是平均每場7.5次投籃,命中率是46.7%,每場平均得分9分7.5個籃板1.7個搶斷。
另一位球星是王治郅,他當時剛剛回到中國男籃,有著頂級的技術,也是國際舞臺的「常客」。不過,王治郅在2008年的中國隊中得到太多機會,因為有姚明和易建聯作內線的主要球員,他被調整為邊緣的輔助角色。
在對陣西班牙的比賽中,王治郅的表現很出色,多次打進關鍵性進球,是隊伍的進攻路線的開拓者。而其中也有一個很大的遺憾,那就是在最後的時刻被換下,這也是他職業生涯中遭受的一個大打擊。
無論如何,王治郅的數據還是不錯的,每場平均分7.7分3.8個籃板,每場投籃6.7次命中率47.7%。
03孫悅蓋帽卡特「死亡之扣」,敲開NBA大門
除了以上三位領軍者,同樣令人肅然起敬的還有孫悅,單從他的成績數據看,他難以追得上姚明和易建聯,但是孫悅在2008年「黃金一代」的地位無人可以替代。
身高2.05m體重100kg,孫悅在當年擔任的是後衛一職。他的速度、爆發力和突破技術,都是後衛陣容裡最強的人選。打球的時候,他不懼怕身體對抗,有一種一定要爭頂的不服輸的勁兒。
最令球迷印象深刻的就是卡特的「死亡之扣」,本來按照卡特的能力,這一次扣球的穩進的,但是孫悅用了最大的力氣蓋帽。而且1v1對抗霍華德,NBA的防守大師都不一定能在他的面前討便宜,而孫悅卻完成了封蓋。
霍華德衝進籃板內線,高高飛起,騰空之後快速運球投籃。而孫悅在一旁緊接著做動作,在空中對抗中完成了封蓋,這一刻中國的球迷開始歡呼。
無論是面對美國隊還是德國隊,孫悅的蓋帽表現一直都非常穩定。諾維茨基快速打反擊,爆發力極強,孫悅依舊能夠跟上速度送出「火鍋」。身高差巨大,但孫悅使出了真正的看家本領。
這幾次精彩的封蓋不僅為中國男籃增彩,還敲開了NBA的大門,憑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隨後進入了NBA。
中國男籃雖然在亞洲稱霸多年,但是亞洲比賽與世界舞臺之間的鴻溝很難跨越,始終難以在世界大賽上有突破。在1996年之後,三大中鋒的時代是中國男籃的鼎盛時期,最典型的代表戰就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
對戰西班牙、苦戰德國、頑抗美國,每一場打得很精彩。
反觀如今的中國男籃狀況,很多球迷只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現在的籃球隊比起08年的那支巔峰組合要遜色不少。本來以為北京奧運是中國男籃的啟航開端,就此崛起,沒想到後來跌入低谷,一代不如一代。
不過,江山代有才人出,每次回顧過去得到的最多是一絲安慰,真正能做實事的是展望未來。近期,CBA的更多比賽也開始了,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被挖掘,支撐起中國的籃球事業。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朱才瓊體育,更多體育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