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經典-五部最有格調的喪屍片
今年是韓國喪屍片大年,前有《王朝》第二季燃爆全球,後有《釜山行:半島》吊足胃口,再加上劉亞仁的《活著》,韓式喪屍的熱度、關注度始終在線。
喪屍片的類型邊界不算清晰,往往與恐怖、災難、科幻等題材混合,有時也能和喜劇片、文藝片產生化學反應,堪稱萬能片種。
不論怎麼混搭,「喪屍」總是影片裡最搶眼的元素,喪屍片也在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一些經典模式,比如:主體情節不外乎3點:
1喪屍的起源與破解
2逃亡途中的戰鬥廝殺
3末世環境與人性異化
喪屍片的奠基人是獨立電影大師喬治.羅梅羅。他1968年拍攝了《活死人之夜》,1978年拍攝了《活死人黎明》,1985年拍攝了《活死人之日》,通過「喪屍三部曲」一舉奠定了喪屍電影的基礎設定-像喪屍的運行規則、傳染邏輯,以及對抗喪屍的經典橋段等。
2002年上映的《生化危機》,讓喪屍片迎來大片時代。好萊塢一線演員,頂級團隊製作,經久不衰的六部曲,再加上同名遊戲的廣泛傳播,讓喪屍電影在世界範圍內保持了足夠持續的熱度。
溫情幽默的《殭屍肖恩》,制霸票房的《殭屍世界大戰》,開啟美劇紀元的《行屍走肉》等頂級製作陸續上映,讓喪屍片迎來第二波燃爆全球的熱潮。
2016年上映的《釜山行》,標誌著喪屍大片開始進入亞洲時代。日本隨後上映了《誰是英雄》,韓國的古裝喪屍劇《王朝》系列,更掀起了新一輪的喪屍片熱潮。
「喪屍」這個形象足夠有噱頭,用不了多少成本,就能帶來很強烈的感官刺激,這導致現在喪屍片越來越同質化,情節雷同、缺乏新意的製作比比皆是。
《釜山行2》的高清還沒出來(搶版千萬別看),《活著》又表現平平。等待之餘,小編從諸多小成本喪屍片中,挑選出5部充滿新意充滿特色的作品。
這些電影雖然比不了好萊塢大製作,但勝在小巧精緻、亮點突出,喪屍片愛好者一定不要錯過。
這是部新電影,儘管片名取得清新脫俗,內容卻血腥又重口,還充滿東歐人民特有的暗黑、幽默、惡趣味。
電影開篇先聲奪人,一隻火葬場的喪屍一下就把氣氛帶了起來……
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備受大胸困擾的美女,在男友和媽媽的陪同下到東歐一家整容院做縮胸手術,卻意外引發喪屍危機。
整部電影圍繞「整容院」這個封閉空間做文章,將前面提到的3大經典情節(喪屍的起源與破解、逃亡途中的戰鬥廝殺、末世環境與人性異化)與「整容院」完美融合。
電影充分利用了整容院的空間,主角一行人在醫療區、實驗區、天台、地下通道之間閃展騰挪,一路衝殺。
在逃亡過程中,醫療區主要負責噁心人,試想一下在整容、拉皮、孕檢、吸脂等手術途中,突然進來一群喪屍是啥感覺……,要麼直接遭受啃食,要麼身體與鋒利的器械、高強度的酸液親密接觸。
這節最噁心,血肉橫飛、腸穿肚爛,重口味愛好者必看。
實驗區主要負責解釋喪屍起源和引發內訌,因為牽扯疫苗嘛。這節最好玩的是那隻喪屍怪獸(看著像青蛙),即恐怖又蠢萌,呱呱在後面追,看著很兇猛,死得卻又猝不及防,十分歡樂……
人性異化這塊也很有意思,院長與醫師勾心鬥角互下黑手,腹黑員工覬覦女主美色而陷害男主,做陰莖增粗術的男明星陰差陽錯地把吊玩爆了……
影片節奏明快,氛圍抓人,內容上血腥與爆笑齊飛,結尾也暗藏深意。
《群鬥》是拿喪屍元素解構警匪片。
電影沒有講喪屍是如何爆發的,只是說,當警察小隊與黑幫團夥在廢棄大樓火併時,整個城市被喪屍攻陷了。
在更大的危機面前,兩夥死敵被迫合作,在封閉的大樓裡逃生……
整部電影其實在講:人的情感與信任,在極端環境中是如何保持「脆弱平衡」的。
故事開篇一名警察被暗害,他的朋友、情人、老婆在葬禮上悉數登場。
這場交鋒戲拍的很棒,女警察是死者情人,在葬禮上過分悲痛被隊長訓斥。死者老婆顯然也知情,她是個狠角色幾句話就把隊長的後路堵死,逼他給死者復仇。隊長即是死者的領導、朋友,又是出軌的知情者,自然心有愧疚,他想從長計議,但被死者老婆說得下不來臺,只得硬著頭皮復仇。
僅憑一場戲就把人物關係,個性特點全講明白了,也為後續的結果埋下伏筆,開場設計確實精彩。
警察小隊找黑幫拼命,為的是情感與信任,後期他們與黑幫合作,則毫無情感,充滿不信任,也正因為互有嫌隙,雙方都開始死人。
從一種極端走另一種極端,心理上的拉扯不斷加劇。
在喪屍的持續威脅下,警察與黑幫不得不建立脆弱平衡,因為只有放下嫌隙、通力合作才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兩波死敵在相互幫助中能產生革命友誼嗎?每個人抉擇都耐人深思。
這部電影裡警察和黑幫都是猛人,不論雙方火併,還是與喪屍火併,都相當過癮,強烈推薦。
影片名為《霸主》,實則暗合歷史上的「霸王行動」。
在盟軍諾曼第登陸前夕,主角團隊奉命搗毀一個德國的飛機信號塔,以減少盟軍登陸時的壓力。在奇襲德國基地的過程中,主角團隊意外發現一個驚天秘密……
整個電影不疾不徐,直到40分鐘才冒出喪屍。既然是二戰片,喪屍的起源自然是納粹的瘋狂人體試驗了。
納粹實驗,也不知為多少電影提供了靈感源泉。這個電影雖然點子不算新,但劇情一波三折,拍的很細膩,氛圍營造的非常好。
導演在主角團隊與納粹軍官之間,加了一個又美又颯的少女角色,打喪屍不再是重點,那只是渲染驚悚的手段,拯救萌妹子、幹翻法西斯才是王道。
這部電影雖然是小成本投資,製作卻十分精良,畫面很有質感。開篇的空戰戲絲毫不亞於好萊塢大片,刨去喪屍部分這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戰爭片。
尤其是電影開篇,主角團隊在飛行途中遇襲,被迫跳傘那段,震耳欲聾的炮聲、滿天開花的場景、飛機分崩離析的狀態,以及主角從高空一頭紮下來的那種天地倒錯的眩暈感……視效、代入感太強了,全片最佳,值得反覆看。
這部電影的海報,那張切.格瓦拉的殭屍照當年流行一時。後來因為犯忌諱被禁了,現在不好找了。
電影的故事情節也很荒誕:古巴突然爆發喪屍危機,很多人不知如何處理喪屍化的親人,主角胡安抓住商機,他夥同死黨開了個打喪屍公司,專門替別人解決問題。
終生一事無成的胡安不但迎來了事業巔峰,與女兒破裂的關係也得到彌合……
咋看片名和簡介,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政治諷刺片,諷刺卡斯楚治下的古巴病入膏肓、人吃人。
電影裡也確實有很多諷刺橋段,印象比較深的有兩處:
1諷刺古巴僵化停滯的醫療現狀
一個癱瘓多年的老頭被殭屍病毒傳染後,突然站起來攻擊主角胡安。旁邊的老太太先是大喜,說上帝保佑,老頭子你好啦,然後又過去拉架,對胡安說我先生一輩子為人謙和,從來不打架,肯定是在醫院吃過期藥吃多了,您別生氣……
2諷刺古巴兄終弟及的權力傳承
主角在影片裡接到過一個神秘電話,原來革命領袖卡斯楚屍變了,卡斯楚的兄弟請胡安去處理哥哥,胡安聽完大叫:那是你兄弟倆的事,和我無關……
影片拍攝於2011年,那時老卡還健在,可見古巴人民對高層權鬥毫不關心……
儘管片中諷刺梗很多,但這部電影絕不算政治諷刺片,它的內容要深刻的多,片中胡安曾說過這樣一段臺詞:
我是一個倖存者,在馬列爾、安哥拉、特殊時期和後來的劫難中,我都成功活下來了。這次我也可以。可能有人會看到我,和我一起並肩作戰。我在這很好,我也喜歡這裡。
這段話就是影片的核心表達。
胡安代表最傳統的古巴人,曬曬太陽釣釣魚,懶散休閒又樂觀。而馬列爾、安哥拉等名詞是古巴政權發展的濃縮史(與美國對抗、境外輸出革命、蘇聯解體後的崩盤危機)。
胡安是古巴歷史的參與者、見證者,他信仰過、付出過,面臨過各種危機,他過得一直不好,他周圍很多人都嚮往外面的世界,嚮往美國,但他卻從未想過逃離。
他愛的是這片土地,這個家鄉,與其他無關。
這部電影是吸血鬼片,只不過裡面的吸血鬼完全是按喪屍的路子拍的,故事劇情也和喪屍電影更貼切。
一位自稱「先生」的獵人,在吸血鬼危機中救了少年馬丁,二人朝傳說中的新伊甸進發。
當時的美國正被吸血鬼的攻擊下逐步淪陷,二人在旅途中不但要面對吸血鬼、暴徒的攻擊,還要對抗宣揚末日拯救的極端宗教組織-兄弟會。
《型柱之地》不是一部追求血腥刺激的B級片,是一個充滿文藝風格的末世公路片,講的是少年的成長。
文藝憂鬱的馬丁與勇猛老炮兒「先生」,一老一少、一文一武,組成末日CP。
在末日旅途中,少年馬丁一邊接受先生的格鬥訓練,一邊遭遇各色人物-仁慈迂腐的修女,歌聲甜美的孕婦,兇暴邪惡的士兵……
少年的青春悸動,愛戀感懷,對世界的認知,對信仰的篤定,對得失的拿捏,在一系列的衝突中被鍛鍊出來,而「先生」始終陪在他身邊,引導著他,守護著他。
影片的節奏張弛有度,氛圍渲染很到位,鏡頭捕捉也很精準,在BGM的烘託下,少年心理的細微變化,被非常細膩地展現出來。
先生這個角色塑造的超有魅力,他與馬丁就像一對父子,在末日時代傳承著人性的溫暖,文明的希望。
故事結尾,少年馬丁邂逅吧檯少女,先生盯著鏡子裡的自己沉思一夜,該放手了,先生不離開馬丁,馬丁永遠成不了先生。
他將象徵勇氣的骷髏項鍊留給馬丁,重新回到孤獨的曠野中。而少年秉承了先生的勇敢,與少女一起奔向前方。
他們的路或許會很長,但愛在心上,前方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