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角鬥士【一生要看的500部電影077】

2021-02-07 考藝考

考藝考(微信號:kao_yikao)——國內領先的藝考微信公眾平臺

角鬥士 

Gladiator(2000)

出品:夢工廠/環球影業/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編劇:大衛·弗蘭佐尼/約翰·洛根/

主演:羅素·克勞/傑昆·菲尼克斯/

片長:155分鐘/171分鐘(導演剪輯版)

斬獲5座小金人的古羅馬版美式價值觀宣傳片。______

這部偉大的作品的發源竟然是來自一幅畫。

一個羅馬角鬥士站在競技場中央仰望著國王,等待他決定生死,國王伸出拇指,露出不可饒恕的表情,準備做出處死失敗者的手勢。這番場景出自19世紀法國學院派畫家讓·萊昂·熱羅姆(Jean - Leon Gerome)的名作《Pollice Verso》,而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拍攝《角鬥士》的靈感正是由此而來。在交出劇本之前,製作人沃爾特·F·帕克斯和道格拉斯·維克先向斯科特展示了這幅名畫。「他們走進我的辦公室,將一幅複製品放在桌上,」斯科特回憶說,「那畫面讓我想起羅馬帝國的榮耀和邪惡,從那一刻起我便被深深吸引了。」

拋開好人幹掉壞人、民主戰勝獨裁之類陳腔濫調的精神鴉片,影片最精華、最宏偉的場面來自於開場的遭遇戰:馬克西莫斯率兵大戰日耳曼人的激烈場景在英國法恩漢姆(Farnham)附近的森林中拍攝完成,劇組的拍攝時機恰到好處,因為英國林業委員會已經決定將該區域的所有林木全部砍伐,斯科特曾樂不可支的說道:「我很樂意並免費為你們把這片森林統統燒掉。」這段場景的拍攝為期4天,在特技總監尼爾·考博德(Neil Corbould)的監督下,弓箭手和射箭機共射出了16000支燃燒箭和1萬支常規箭。由於攝影師和攝影車無法跟上衝下陡坡和穿越樹林的戰馬,所以攝影指導約翰·馬西森將攝影機安裝在類似於單軌的鋼管上,沿地形運動的攝影機由此可以及時捕捉到排山倒海的壯觀場景。


經典臺詞______

Lucilla: Today I saw a slave becom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Emperor of Rome.

今天我見到一個比羅馬皇帝還強大的奴隸。


影評範本精選______

公元前27年的世界地理版圖如果可以像霍格沃茨裡的魔法那樣被裝裱在一個永遠具有生命力的相框裡,那麼這幅照片註定只有一個名字。是的,羅馬。

不可一世的奧古斯都大帝帶著他的羅馬騎兵將羅馬帝國的印記刻在了整個世界近五分之一的地域。埃及女王克萊奧帕特拉那條帶領她走向毀滅的毒蛇,見證了一個不可複製的帝國的誕生。羅馬。羅馬。羅馬。在任何一本世界歷史研究著作中,似乎很少有作者能夠免俗,在提及這個帝國的名字時,可以不像歌吟詠嘆調的那般,賦予自己熱情奔湧的慨嘆。

我相信很多熱愛歷史的人對於世界歷史最早的觸覺永遠發軔於羅馬帝國。這種感情,就如同在說起中國歷史時,只有說到恢弘的漢朝,你才會覺得所有的華章才正式拉開序幕。前幾天由這部電影說起,跟一個網友談了一會兒的羅馬史。我問,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你覺得羅馬帝國在你眼裡是什麼樣子的。他說,很簡單,那就是哪怕你從羅馬帝國的歷史中隨便截取一個小片段,你都會覺得,那就是一部史詩。

我突然在想,會不會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也有類似的想法呢。你看,他只是隨便選取了羅馬帝國全盛時期一個極小的元素,就打造出了這樣一部,狂攬200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音響,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視覺效果五項大獎的史詩傳奇——《角鬥士》。
  
I. 這其實絕非一首嚴格意義上的英雄讚歌 FACTOR:Home.My wife,my son,the harvest

這部電影的前15分鐘對於我而言純屬催眠。說來我一直都很喜歡戰爭片尤其是關於二戰的影視作品。但我又一直都是如此反感戰爭場面。這並不矛盾。在我看來,無論多麼傑出的導演,多麼燒錢的特技,都永遠免不了戰爭場面千篇一律的鮮血與殺戮的固定模式。當然,你不得不承認,我們崇尚畫面的雷德利.斯科特大導演在遵循規則的同時,將前十五分鐘的這一場著力於開門見山的塑造出麥希穆斯的英雄形象的戰爭,打造得著實氣勢恢弘,波瀾壯闊。

當然,我仍然不喜歡。

影片的最開始,是肅殺的戰場渲染。麥希穆斯手撫稻田的特寫,空氣中一切微弱的動靜似乎都清晰可辨。這個在整部戲中一直背負家仇國恨的男人一直笑容很少。這一刻,他的笑容簡潔而落寞的綻放在他的眼角裡

他念念不忘的永遠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大戰在即,相比於拿下這場對於整個羅馬意義重大的戰爭,他對於自己戰後可以功成身退回去安安靜靜的做一個好丈夫好妻子好農民顯然信心不足。

蕭瑟的寒風中,年老的羅馬皇帝馬卡斯安靜的注視著自己的愛將毫無懸念的拿下這場戰爭。這個個性耿直的皇帝當著自己對於繼承帝位已經急不可耐的兒子康莫德斯的面稱讚麥希穆斯說:「So much for the glory of Rome.」在他的眼裡,羅馬的未來,名叫麥希穆斯。

歷史上的羅馬帝國發展到五賢帝時期進入全盛。電影中的老皇帝馬卡斯就是歷史上五賢帝中的最後一位。五賢帝時期乃至整個羅馬帝國前期,新皇帝的產生基本上都是 前任皇帝在任期間選出賢能的手下作為養子,留以將來繼承大位。在影片中(當然,和歷史有出入),馬卡斯完全不需要做任何考慮,這位對自己對羅馬忠心耿耿, 並且還沒有被政治汙染的傑出將軍,就是他的不二人選。

故事發展到這裡,已經有了一點中國的古老傳說裡,堯與許由的故事的味道。傳說中由於許由賢能,堯曾多次想把君位傳給他。但一心只想做隱士的許由對於對治理天下毫無興趣,以至於後來再有人跟他提起,他為表決心與節操,竟至穎水邊清洗自己被汙垢的耳朵。

同樣的,麥希穆斯對政治缺乏熱情。在向馬卡斯敘述起自己的家庭時,他的話語裡飽含深情。他是一個戀家的男人,一個骨子裡,有著農民根基的將軍。他沒有時間去 找一條河水洗洗自己的耳朵,一直在外徵戰的他精準的記得他離上一次回家已有兩年八個月二十四天半的時間,而這一刻,他已經歸心似箭的在暗數著歸期。凱旋迴朝,無論是面對自己的頂頭上司,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羅馬皇帝馬卡斯,還是覬覦皇帝之位已久的皇帝的兒子康莫德斯,再或者是自己的同事,自己的舊情人,他永遠在堅定不移的表達自己的立場,那就是他唯一的期盼只有回家。

因為風格上的類似,《角鬥士》一直在不可避免的被拿來與《勇敢的心》作比較。只不過相比於《勇敢的心》對於華萊士的個人英雄氣質近乎歇斯底裡的渲染,《角鬥士》著實算不上一首嚴格意義上的英雄讚歌。和華萊士一心一意視解放蘇格蘭為己任相比,麥希穆斯更在乎的,則永遠是自己的家庭。整部影片,麥希穆斯復仇的主旋律永遠以妻兒之名,其次才是馬卡斯念念不忘的羅馬共和理想。可是為什麼,在我的心裡,麥希穆斯的形象比華萊士要高大很多。這個有血有肉的男人,他的隱忍,他的牽掛,他的私心,他的渴盼,一個並不絕對完美的英雄,卻構成了我心裡,對於一個悲壯英雄的終極定義。
  
II. 你不能決定一切。但你絕非,一切都不能決定FACTOR:but we can decide how we meet the end

帕西蒙是影片中一個很特別的角色。

他的第一次登場,應該算是這部題材沉重的影片為數不多的詼諧場面。這個裹著厚厚頭巾的老人表情冷漠語調高傲的指責他的生意夥伴賣給他的長頸鹿根本無法交配, 它們全部都是同志,並要求得到賠償。隨後,作為商業交易中的受害者,他得到了他的補償——這其中就包括麥希穆斯在內的眾多角鬥士。

在整個影片中帕西蒙基本上都是一個固定的鑽進錢眼裡的奸商形象。做生意他絕不允許別人佔他便宜,他不關心國家,不關心政治,不關心所謂的正義與邪惡,除了錢,他不信任任何人,任何事物;他全部的激情似乎就在於去教會他的奴隸們怎樣在競技場上取悅那些貴婦人來為他獲得更多的金錢。

所以很正常,當後來他回憶起自己年輕時曾經是羅馬競技場裡最好的角鬥士,甚至還親自見過羅馬皇帝馬卡斯時,麥希穆斯那一聲近似於爆發的仰天大笑,是一種冰冷的嘲諷與輕蔑。

但無論如何,帕西蒙對於生活,對於命運,卻絕對意義上的有著一個曾經讓整個羅馬競技場為之傾倒的最傑出的角鬥士才可能擁有的,深刻的理解。

麥斯穆斯在最開始被賣為奴隸時,始終不屑於成為角鬥士的一員。面對對手的挑釁他拒不還手,並聲稱自己不應該在這裡,他是一個懂得七門語言的文士,不應該與這些粗魯之人為伍。所以很難想像,如果不是帕西蒙的那一番啟發,麥希穆斯會不會就此在妻子兒子離他而去,復仇又似乎是如此遙不可及的絕望中苦苦掙扎,甚至悲涼死去。

在一次角鬥士表演開始前,帕西蒙走進關著他所有角鬥士奴隸的房間裡,對他的奴隸們說了這樣一番話。

「你們當中有些人,不願意上場搏鬥;另外一些則是不會搏鬥。大家都喜歡唱高調…除非真正輪到自己上場。你們聽:殺,殺,殺(畫外音)!把刀用力刺進敵人的身體裡,觀眾會因此向你賀彩,崇拜你。而你,也會開始為了喝彩聲,而愛上他們。最終…我們都會化成一堆白骨,可悲的是我們無權選擇命運。但有權選擇如何面對死 亡。唯有如此,才能像個人一般的…被人們追憶。」

麥希穆斯理應被帕西蒙的這番話震徹到靈魂的最深處。至少,從那以後,他選擇了像任何一個貧窮低微的奴隸那樣,為了生活,準確的說只是為了生存,而拼盡全力的去把刺刀刺向敵人的身體。

從將軍到奴隸,從奴隸到角鬥士,每一步他都是被逼無奈,但每一步,都對他意義深遠。

這位身經百戰的常勝將軍很快贏得了祖卡巴角鬥士競技場的芳心。麥希穆斯這個時候理應覺得,帕西蒙是對的。至少,成為一名角鬥士在為他贏來眾人尊敬與愛戴的同時,也終於為他獲得了機會可以重返羅馬,他復仇的夢想,終於得以照進現實。

III. 羅馬競技場——一個帝國的盛世奇觀 FACTOR:kill,kill,kill

羅馬競技場的存在告訴我們,至少就整個世界歷史而言,最早以及最專業的看客絕非出現在中國。而是羅馬。

角鬥士競技場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現在祖卡巴,麥希穆斯被賣為奴隸的地方。這裡競技場的規模和氣勢固然不能和恢弘的羅馬競技場相提並論。但這裡的貴族們對於觀看奴隸們之間的殺戮以及死亡的雅興,卻絕不遜色。

你很難想像這樣一群人。他們處於這個偉大帝國象牙塔的上層。他們對於鮮血與死亡扭曲且瘋狂的迷戀和熱愛,和這個帝國隨處可見的壯麗的建築一樣,是刻錄這個帝國存在的生動印記。

在影片中,競技場一個個性鮮明的標籤,就是每當競技表演開始前,響徹整個競技場那震耳欲聾的「kill,kill,kill」的呼喊聲。可以容納下五萬觀眾的羅馬競技場,貴族們集體而自發的用這樣一個簡潔利落卻極有力度的單詞,抒發他們對於即將到來的精彩表演的飢不可耐。

這是一群足以讓你不寒而慄的看客。不僅僅只是因為他們對於死亡的冷漠與麻木。和魯迅先生批判了一生的中國看客相比,這一群看客們,擁有著絕對強大的力量。

麥希穆斯的首演驚豔了整個羅馬競技場。同時,也徹底驚嚇住了一直以為麥希穆斯已經在黃泉路上與他的妻兒做伴的康德莫斯。這位在一瞬間由於過於突然以及龐大的的憤怒和恐懼而渾身戰慄的羅馬皇帝,在已經下令集合近衛隊的情況下,最終卻因為全場瞬間爆發的震耳欲聾的「live,live,live(勝者生存)」的聲音而不得不改變主意,甚至強顏歡笑的向麥希穆斯豎起大拇指。

那一刻,伴隨著和康德莫斯豎起的大拇指同時響起的羅馬競技場裡沸騰的歡慶聲,我承認我被徹底震撼了。康德莫斯終究是一個深諳帝國規則的人,他厭惡羅馬共和的 理念但他依然很早就說過,人民才是羅馬的一切。只有得到人民的愛,才算是得到了這個帝國。所以,就像露西娜對麥希穆斯說的那樣:「難道你不明白嗎,諸神已經赦免了你,我今天看到了一個比羅馬皇帝還要有權利的奴隸。」人民的力量,迫使康德莫斯不得不放過了自己視為心腹大患的死敵,而這,甚至並不能簡單理解成 羅馬競技場那五萬貴族對於正義的扼守和對皇權的蔑視,他們僅僅只是很簡單的想留住一個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生活樂趣的角鬥士英雄,好使他們今後來這裡的樂趣,可以延續。

而這,才是真正讓我震撼的地方。這一場面的內涵絕非高尚,卻濃縮了那個帝國的一角縮影。民眾,平凡而偉大的羅馬民眾,可以僅僅只是像想留住自家的一隻寵物的那樣,於無意識的集體意識裡,如此華麗的戰勝皇權。

我想,這或許也稱得上,那個帝國具有如此龐大吸引力的眾多因素中的,某一個方面。
  

IV. 復仇,及以永不曾死去的使命感FACTOR:This is not it

因為一眼就識破了康德莫斯弒父自立的事實,同時拒絕為康德莫斯效力,麥希穆斯不可避免的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他躲過了一劫,卻終究無力改變自己妻兒的命運。迎著鋪天蓋地的麥田,已是身受重傷的麥希穆斯飛馬返回家鄉。畫面的色彩變得極為豔麗,這是每次麥希穆斯想起自己的家庭時,畫面所固有的那種詭異華麗, 可以泛出毒素來的華麗。

他終究來遲了。當然,或者也可以說,他來得正是時候。在身受重傷的情況下,即使及時返回,他除了再貼上一條命,基本上,make no difference。

原本完整美麗的家庭徹底破碎。麥希穆斯餘下的生命裡,除了復仇,已被抽光了所有意義。再後來,他不止一次的夢回提基洛附近的山丘上自己那個簡單卻溫暖的小家,一次又一次向自己的妻子兒子喃喃自語,很快,我們就會重逢。

他早已做好了死亡的準備。即使最後的軍變沒有露西娜的出賣而取得成功,他也還是會義無反顧的走向死亡。哀莫大於心死,是啊,確實如此

復仇的火種從得知自己可以重返羅馬為皇帝進行搏鬥表演這一刻重新點燃。妻子,兒子,以及自己誓死效忠的前皇帝馬卡斯。麥斯穆斯安靜的對卡西蒙說,我想像你一樣,站在羅馬皇帝面前。

平靜的外表下,是波濤洶湧的心。

影片中我最喜歡的麥希穆斯的一個形象,定格在羅馬競技場中第二場搏鬥開始前。上場前卡西蒙對麥希穆斯說,他(康莫德斯)太清楚該如何操縱群眾。麥希穆斯憤怒的揮舞著劍說,馬卡斯奧利勒斯的夢想是建立一個新的羅馬,但新羅馬不應該是這樣的(This is not it!)!

這一刻,那個在影片的開頭高喊著羅馬萬歲一再表示自己會誓死效忠羅馬的英勇將軍重新回來了。他拒絕了馬卡斯的皇位,拒絕了和康莫德斯合作,他不關心政治,他最大的心願只是回家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從個人感情色彩的角度出發,這個劇本確實有讓人遺憾的地方。但終究,在一場如此艱險的搏鬥開始之前,麥希穆斯終 究沒有忘記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馬卡斯,沒有忘記讓馬卡斯為之付出生命的羅馬共和理想,更沒有忘記,自己肩上理應擔負的使命。這一切的一切,讓他義無反顧的打開了那扇,他明明知道將通往一場兇多吉少的命運的大門。
  
V. 隱忍而絕望的愛情FACTOR:except with you

這部電影的感情線很淡,但每一條感情線都寫滿了悽涼與悲壯。

影片中有一個很特別的設置,那就是康德莫斯對他姐姐露西娜的亂倫之戀。 我承認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很同情康德穆斯,他弒父的罪行固然不可饒恕,但可悲的是他沒有從自己的罪行裡得到一點好處。他一直都活在恐懼與孤獨之中,就像露西娜所說的那樣,他仇恨這整個世界,尤其仇恨麥希穆斯。因為他愛的父親愛麥希穆斯,他愛的姐姐也愛麥希穆斯。他愛羅馬,他渴望終有一天可以為這個他愛戀的帝國 傾注自己全部的愛。而他的父親卻帶給他殘酷的消息,那就是麥希穆斯才是這個帝國的法定繼承人。

他只是一個渴望愛別人同時也被別人愛的人。那些所謂的野心,所謂的陰謀,全都由此發酵。在他的姐姐露西娜即將外出與麥希穆斯會合策劃推翻他的政變的那個夜晚,康德莫斯疲倦的對露西娜說,生活就是一場夢。一場可怕的夢。而我,只能與你分享。

他最終死在了麥希穆斯的刀下。為了討好羅馬民眾,他選擇了一條比直接殺死麥希穆斯要複雜的多的道路,並最終,賭上了自己的性命。其實他想要的真的不多,無非 是以一個羅馬皇帝兒子的身份合理繼承這個帝國,和自己深愛的女子結婚生子,僅此而已。可惜,上天從一開始起就沒有打算給他任何一樣。而我,則習慣的把這理解為,命運。

我喜歡這部電影裡的幾乎每一個主要角色,但最喜歡的,絕對是露西娜

影片中另外一條感情線無疑是麥希穆斯和露西娜的愛情。這段感情交代得很模糊,只能從他們兩人零星的話語中推斷出,至少在八年前,他們一定是一對戀人。雖然我 比較傾向於相信,八年前一定是露西娜先變心,但作為一個活在政治漩渦裡的女人,一個一心牽掛著皇族的穩定與安寧的女人,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她當初所做出的 選擇,一定出於無奈。她的感情生活,從一開始起,就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八年後,她對麥希穆斯依然念念不忘,她告訴麥希穆斯她一直在為他祈禱時的樣子儘管 有著略顯驕傲的笑容卻依然讓我覺得如此心疼。

在整部影片中他們一共直接會面了三次。第一次,是八年後重逢的略顯尷尬,與冷漠。第二次,是猜忌,是憤怒,是仇恨。只有第三次,你才會真正的相信,他們曾經愛過。如此隱忍,如此絕望。

露西娜頂著巨大的風險,將麥希穆斯護送出城。八年,一切都面目全非。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兒子。再見面,他們是將軍與公主的關係。但麥希穆斯理應記得露西娜跟他說過的那一句,每個人都是會變的。但不是每個人。

麥希穆斯說,你以前很愛笑。這一刻,他的指尖輕輕地觸碰著露西娜的臉,眼裡泛出極為少見的溫情。露西娜安靜的看著麥希穆斯,我不知道她是否突然感到異常疲倦。露西娜說,I have felt alone all my life,except with you。
  
我一直都覺得如此孤獨。除了和你在一起的時候。
  
很多臺詞在別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卻可以一針見血的刺中你的心臟,則必然是因為,它一語道破了你的某種心情。

那一刻我看著露西娜,安靜的流淚了。那一個吻,無關熱烈,無關激情,更多的是濃鬱的無奈與悲涼。為什麼,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影片的最後,露西娜為了自己的兒子,終於還是出賣了麥希穆斯。麥希穆斯臨死前,露西娜跑到他的身旁,淚如雨下。她終究還是沒有說對不起,因為他知道麥希穆斯不需要。而麥希穆斯說,盧賽斯(露西娜的兒子)終於安全了。

他知道是露西娜出賣了他。可他無意指責。而這句話,註定要比直接的指責更為噬骨。他們已經兩不相欠。而他,也可以無所愧疚無所牽掛的去與他的妻兒重逢。

一切都有著濃烈的感傷與悲涼。最美好溫暖的結局,莫過於康莫德斯死後,露西娜可以與自己的戀人最終走到一起。可是你知道的,依然以命運的名義。這註定是我們永遠等不到的結局。
  

VI. 一切終歸塵土。終歸,塵土。FACTOR:shadows and dust

這一句話在整部電影裡被帕西蒙反反覆覆的吟誦過多次。並最終成為他的絕唱,以及,他對這個世界的終極理解。

說真的,我不是能夠很好的明白。這個視財如命的老人,時刻把一切終歸塵土掛在嘴邊,他理應知道,他的那些大把大把的金錢自然也會終歸塵土。但他終究捨棄不掉。他把生活的本質理解得很單純,那就是瘋狂的賺錢。他對於麥希穆斯的復仇決心和羅馬共和理想不屑一顧,他強調他只是一個entertainer。娛樂別人同時為自己掙得金錢,這是他對生活的全部定義。

但不管最終是因為麥希穆斯的那一句「他殺了給你自由的那個人」,還是真的由於露西娜的成功勸說,總之,這個似乎一直猥瑣卑賤的狡猾商人,終於做出了一個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想明白的決定。麥希穆斯問他,做一個好人是否會給你招來麻煩。他沒有說話,但我堅信他不後悔。

麥希穆斯政變的洩密最終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臨死前他捏著那把當年馬卡斯賜予他自由的劍,喃喃地說,一切,終歸塵土。

一切,終歸塵土。麥希穆斯,馬卡斯,康莫德斯,帕西蒙。乃至最終整個龐大的羅馬帝國,一切,終歸塵土。

影片的主旋律,始終是落寞的。
  
VII.總有一天,我們終將再見FACTOR:but it is not yet

影片的結尾,那個和麥希穆斯一同被賣為奴隸的黑人將麥希穆斯的那兩個妻兒木偶埋入土中。伴隨著悠揚的音樂,他環顧著遠方,喃喃的說,I will see you again,but not yet。 他的眼睛,那一刻明亮得很動人。整部影片,我始終感動於那一群角鬥士與麥希穆斯誓死相隨的友誼。很簡單,很粗糙。卻絕對真誠。麥希穆斯一遍又一遍流露出他 渴望早日與妻兒重逢的心情時,那個黑人沒有勸阻,沒有安慰。他只是說,你們總有一天會再相見的。只是時候未到。黑人對於生離死別,有著自己的理解。他對於 死亡,有著一種獨特的輕蔑。他崇敬與愛戴麥希穆斯,他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好友之死的哀悼。

是的,總有一天,我們終將相見。
  
VIII.這是一個帝國的史詩傳奇,一個帝國的終極絕唱FACTOR:Now we are free

這部電影在我的大二徹底宣告結束的那個晚上走進了我的生命。那個夜晚的震撼,至今回想起來,依然如此鮮活而清澈。

這十幾天以來,我一直在反反覆覆的看這部電影。導演雷德利.斯 科特對視覺效果的崇拜讓這部電影在講述這個悲壯的英雄傳奇的同時,一直著力於對古羅馬全盛時期的繁華與壯觀的全景塑造。無論是羅馬競技場,還是帝國的宮 殿,甚至哪怕只是尋常的街道巷陌,那種讓我徹底震徹徹底拜服的恢弘與壯闊,都承載著我對於那個遙遠的帝國的全部想像。這一切,都讓我欲罷不能。

影片中的羅馬老皇帝卡莫斯,是羅馬帝國史中五賢帝的最後一位。五賢帝過後,一度強盛至極的羅馬帝國漸漸走向衰亡。影片中大的故事環境,其實已堪稱是是這個帝國全盛時期的史詩傳奇,更是這個帝國全盛時期的終極絕唱。

似乎是某種冥冥的天意。即使略顯牽強。這部影片上映於2000年,至今已有十年。我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會有更好的關於羅馬帝國的題材的電影,但至少就這十年而言,這部電影也堪稱古羅馬題材電影中的絕唱,後面再無來者。崇尚畫面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在他電腦特技塑造出來的近乎夢幻的古羅馬帝國的繁華裡,帶領我們感受了一個帝國的強盛,一個帝國的疲倦,一個帝國的孤獨,以及一個帝國永不可複製的,華麗絕響。

考藝考

全國免費藝考諮詢:4000-010-183

我們困惑 教育培訓業何故烏煙而瘴氣;

我們立志 為藝考生提供前所未有的資訊體驗;

我們明白 糟糕的職業規劃形同殺人兇手;

我們堅持 回歸藝術本質,還原健康藝術生態!

考藝考(微信號:kao_yikao)

發送你想報考及想了解的藝術院校、

藝考過程中迫切需要的信息,

下一期考藝考將是你的私人定製!

歡迎訂閱、分享至朋友圈

加盟合作 請私信 kao_yikao


相關焦點

  • 看電影 《角鬥士》觀後感匯總
    2、《角鬥士》觀後感   ——1501 任婭鳴                                                     這部電影對我來說並不是英雄的史詩犧牲不一定能產生英雄,英雄也不一定要做出巨大的犧牲。誰不願意看到悲劇的發生 何況是無謂的犧牲?深謂「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的命運苦酒。
  • 編導:罪惡之城【一生要看的500部電影123】
    ______熟悉羅伯特·羅德裡格茲的影迷會知道,他和昆汀·塔倫蒂諾一樣,醉心於出產cult電影。在本片裡,另類的黑白影像和人物的狂放被放大到了極致,這又是一部風格先行的電影:一如他當年好玩的《殺手悲歌》(ElMariachi,1992),一如浪漫火爆的《殺人三部曲》(Desperado, 1995),追捧和製造著娛樂的流行元素。
  • 經典電影——《角鬥士》
    昨晚看完了勵志電影《角鬥士》,一個簡單的故事被演繹的盪氣迴腸。
  • 適合編導考生看的100部電影
    很多小夥伴諮詢過編導片單,首先小編想說好看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電影可以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看,可以根據類型,風格,導演,甚至是某一個時代,或者某個系列看。 小夥伴們在看完一部電影後應該儘量的去消化,多查閱相關資料,如了解影片原著和拍攝背景,導演創作特色等,多思考,如影片主題表達,劇作技巧等。 閱片量,在藝考編導專業的學習中是一個始終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面試還是筆試。
  • 《角鬥士》:不容錯過的史詩電影
    (資源在文末)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角鬥士》,這部影片上映之後,在當時颳起了一陣對於史詩電影的熱潮
  • 編導生必看的6部金熊獎電影,你看過幾部?
    大導演李安確實拍了很多很棒的電影,拿獎也是拿到手軟的那種。今天,天籟在線小編一姐給大家推薦6部中國的經典電影,這6部影片均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其中有2部就是李安拍的作品,非常值得大家去看一看。或許有些編導生已經猜到是哪6部電影,但一姐還是先賣個關子,科普一下金熊獎。
  • 小e電影丨走進內心的《角鬥士》
    >已經是第三次看《角鬥士》這部電影,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覺。第一次看的時候,在內心種下一個英雄夢,瞬間就是喜歡上了羅素克洛飾演的麥西穆斯,同時這部作品也是他演員生涯上的巔峰之作。他對國王的崇敬,和深埋在他內心的那一股強悍的力量,以及夢回故土手撫麥穗,妻兒在狹長的小路上翹盼等等都是在我幾次觀看該片的觸動。第二次觀看的時候,是在我生活比較無趣的階段,想要找一種力量激發一下內心,於是又翻看了一次。
  • 編導藝術類藝考學習編導專業文化分要多少,編導藝考有哪些要求
    拿編導類專業藝考來說,由於競爭愈發激烈,近幾年來一些學校的編導文化分甚至飆到了重本分數線。但這僅僅只是少數,大部分文化分要求在350到500分之間,專業特別優秀的,也有300分左右就能通過的。且不少院校的編導類專業的通過原則還是按文化分數線通過,或者文化成績佔主要部分。
  • 《角鬥士》計劃拍攝續集《角鬥士2》!由《飢餓遊戲》編劇執筆_遊俠...
    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羅素·克勞、傑昆·菲尼克斯、康妮·尼爾森等主演的動作片《角鬥士》計劃拍攝續集!《角鬥士2》(暫名)仍然由雷德利·斯科特製片,目前已經請編劇彼得·克萊格(《飢餓遊戲》)在撰寫劇本。雷德利·斯科特目前是希望自己擔任導演,不過要等劇本完成之後再議。
  • 從史詩大作《角鬥士》看古羅馬的真實歷史
    大家好,雷德利·斯科特的《角鬥士》作為一部曾經拿過五項奧斯卡大獎的史詩電影,拍得有多麼優秀已經不用誇了,我只是打算從歷史契合度的方面聊聊這部電影,希望能給您提供不一樣的觀影角度。「五賢王」之中的最後一位就是電影《角鬥士》中出現的那位老皇帝:馬可·奧勒留。
  • 電影 看完這10部古代戰爭電影,你就不用看別的了.
    看完這10部史詩級古代戰爭電影,你就不用看別的了。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一.特洛伊(Troy) 這部電影看過不下十遍,音樂和場景都很有魅力。影片同樣是由雷德利·斯科特直到,除了《天國王朝》和《角鬥士》外,他還執導過《異形》、《黑鷹墜落》、《普羅米修》等大片。 《角鬥士》講述大將軍馬克西默斯在結束最後一場戰役後決定回歸麥田,不料康莫德斯殺父奪位,還派人殺了馬克西默斯的妻兒,馬克西默斯被迫成為一名角鬥士。該片於2000年5月1日在美國上映。
  • [電影推薦] 《角鬥士》:一場反抗奴役的恢弘史詩
    傍山而建的高大建築中,可以容得下九萬觀眾,而在競技場中間的空地上,無數的角鬥士,在這裡揮灑著自己的鮮血,留下一篇篇血淚史。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電影,就是第7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角鬥士》。
  • 電影 | 《角鬥士》:永留史冊的奧斯卡經典篇章
    《角鬥士》是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羅素·克勞、傑昆·菲尼克斯、康妮·尼爾森等主演的動作片,於2000年5月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康茂德在篡位成功後下令殺死了馬克西姆斯的妻兒,之後馬克西姆斯為了復仇,於是和康茂德在角鬥場上展開了一場生死決鬥的故事。2001年,該片獲得第73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獎。
  • 連載五:看經典電影《角鬥士》,帶您了解西方文明史!
    角鬥士 Gladiator (2000)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編劇: 大衛·弗蘭佐尼 / 約翰·洛根 / 威廉姆·尼克爾森主演: 羅素·克勞 / 傑昆·菲尼克斯 / 康妮·尼爾森 / 奧列佛·裡德 / 理察·哈裡斯 / 更多...
  • 推薦:10部羅素·克勞高分電影,角鬥士太經典了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羅素·克勞是個傲慢自大、極端自我的人,好萊塢冠以他「無法被馴服的明星」,而他的另一面又是演技精湛、對藝術全身心投入的人,他這種獨立的性格和不斷的花邊新聞,被媒體譽為「新壞男人」1:美麗心靈 豆瓣評分9.0《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是由朗·霍華德執導,羅素·克勞、詹妮弗·康納利等主演的一部電影。
  • 一生必看的四部美國電影,《勇敢的心》上榜,部部是經典!
    一生必看的四部美國電影,《勇敢的心》上榜,部部是經典《勇敢的心》這部影片以13-14世紀英格蘭的宮廷政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了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與英格蘭統治者不屈不撓鬥爭的故事。作為史詩電影,《勇敢的心》幾乎做到了所有可以做到的事情,劇情、攝影、聲音、剪輯、表演、場面調度幾近完美,尤其在各方勢力的塑造和人物刻畫上堪稱滿分。主題從始至終從未離題,縈繞在主人公周圍的愛情、友誼和一切故事都讓人那麼的心悅誠服,感人至深!
  • 電影《角鬥士》
    角鬥士:2000年美國戰爭史詩片,羅素克勞主演。馬克西蒙斯是羅馬帝國受人擁戴戰功顯赫的將軍,老國王對其信任有加,意欲在自己死後將權力交給他暫管,然後過渡到議會還政於民,然而消息走漏惹來關係曖昧的太子和長公主嫉妒。
  • 《角鬥士》20周年,為何至今沒有續集丨揭秘
    《角鬥士》劇照。20年前上映的《角鬥士》拋出了電影史上最有名的問題之一:「你看了之後覺得有多爽?」之後維克讓編劇大衛·弗蘭佐尼寫了一份劇本梗概,就去各電影公司找投資。維克去的第一家電影工作室看完劇本之後說,古羅馬元素早就過時了,電影不會成功的。
  • 《角鬥士》-Gladiator
    (Joaquin Phoenix)、康妮·尼爾森(Connie Nielsen)等主演的講述一個羅馬時代的復仇故事的電影。先說明,這部電影在2001年奧斯卡共獲得五個獎項,是個典型的得獎型電影(不過沒有最佳劇本),但也有商業片的宏大場面。整個故事是虛構的—時間對不上號(西塞羅和馬可·奧勒留不是同時期人)。
  • 考傳媒名校 編導藝考生必看這些書目與電影!
    很多編導藝考生在備考時,不知道該看哪些書和影片。雖然各大院校有自己的特點,備考也沒有固定模板、套路可用,但這些書目和電影,是想考名校編導生的必看項。 編導專業大體分為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廣播電視編導等專業,具體到某個學校某個專業,要看什麼書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