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沉默的真相》已經大結局了,短短的12集電視劇卻讓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年輕的檢察官江陽為了捍衛司法的尊嚴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這是多麼讓人心痛的結局,同時觀眾也為江陽的大無畏精神所震撼,不過該劇故事中有些情節也在質疑江陽的做法,因為結局時江陽沒有得到任何嘉獎之外,這是對英雄的不公,同時劇中一個不起眼人物韓克明的戲份也說明了江陽雖然勇氣可嘉,但是卻不是一個識時務的人,江陽只是一意孤行,看不清局勢,而韓克明則是和江陽正好相反的例子,江陽真的應該向韓克明學習。
《沉默的真相》雖然被定義為是一部懸疑破案劇,但實際從故事內容來看,更像是一部寫實的反腐大劇,其實很多觀眾看到最後也是把它當作反腐劇來看的,因為故事的懸疑程度明顯不是太強,從第一集張超不承認自己殺人之後開始,觀眾已經猜到了這是一起什麼樣子的案子了。所以說該劇能夠讓觀眾持續追劇以及能夠獲得如此高評分,完全是得益於案件背後反映出來的社會現實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共鳴!
年輕的檢察官江陽本來是有著大好前途,女朋友是市檢察院檢察長的女兒,而江陽自己又非常有能力,年紀輕輕就成為了科長,還是單位重點培養對象,然而這一切卻轉變得太快了,侯貴平的一起陳年冤案將他的生活軌跡徹底打亂了,最後為了尋求黑夜中的一絲光明不惜放棄了深愛著的女朋友;被惡勢力陷害入獄,大有前途的工作也丟了,還患上了肺癌,但是他依然執著於徹查侯貴平的冤案,為了心中的正義,毅然決然的選擇和朱偉、陳明章等人實施地鐵拋屍案,這個計劃就是為了引起社會更多人關注侯貴平的冤案,然而這個計劃的付出太大了,江陽選擇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最終是換來了侯貴平的沉冤得雪,但是一幫為了伸張正義的好人卻都淪為了階下囚,這個結局太扎心了。
雖然觀眾們也知道張超、陳明章、江陽以及張曉倩等人的計劃是違法行為,是應該受到法律制裁的,但是他們也是被逼無奈呀,本來都是好人普通人,朱偉是平康白雪,平康最有正義的老刑警;張超是法律教授,人畜無害呀;陳明章是優秀的法醫,即便不當法醫還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張曉倩是當年的受害者李雪,也是一名成功的記者;為正義獻身的江陽自然更不用說了,前途本來一片光明,他們的生活本來應該美好,可是最後都成了階下囚,人生從此有了案底,他們何錯之有呢?正是這樣擰巴的結局觸動了觀眾的心。江陽他們到底該不該去做這件事?其實江陽真的該學習劇中另外一個人物韓克明的做法!
劇中出現的省委書記韓克明的戲份可不是沒有用意的,韓克明在侯貴平案發生時是公安局長,到了嚴良查案時已經升為了省委書記,在六七年間就可以升遷的如此之快,說明韓克明很有能力,做事更是有勇有謀,關鍵是韓克明是識時務的人,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如果江陽也能像韓克明一樣認清當時的局勢,就不會丟掉性命了!
劇中有一處張曉倩回憶當年報案的戲份,當年的張曉倩還叫李雪,被胡一浪等人欺負後,不知道該怎麼辦,當聽到公安局長韓克明在收音機裡做嘉賓時,李雪勇敢地拿起了電話去諮詢韓克明。而韓克明教給李雪一個辦法,讓她給自己寫一封信,將詳細的經過都寫出來,然後郵寄給自己,但是不要拆開,等到時機成熟了再拿出來做證據。
韓克明為什麼如此教給李雪呢?因為韓克明雖然作為公安局長,但是應該知道當時的大環境不好,就算是公安局長也沒法和惡勢力去抗爭,所以他讓李雪保存證據,有了郵局的郵戳就可以證明是真的,這是韓克明的高明之處,同時也是他認清了當時的局勢的一種表現,不會像江陽那樣一意孤行的硬來。
假如李雪當年真的去舉辦了,也許證據早就被銷毀了,也正是韓克明的指導,才讓李雪的證據能夠保存到韓克明成為省委書記的時期,最終通過江陽等人的巨大努力,換來了司法的公正!
其實江陽真的應該學習侯貴平講的那個「君」字一樣,用手捂住自己的嘴不說話才是真君子。當然不是讓江陽選擇沉默,而是要讓他學習韓克明那樣認清局勢,懂得避實就虛,才能保存實力等待最佳時機給敵人致命的打擊!這樣也算是沒有放棄心中的正義,一直尋求光明的做法,而劇中的江陽的做法雖然也換來了正義的判決,卻付出了沉痛的代價,讓人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