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財經自媒體進軍B站,圖文作者搖身一變百萬粉up主

2021-02-11 新榜


財經、資本、科技、商業、網際網路……


一篇包含上述關鍵詞的近萬字文章,即使噱頭夠足,可能很多人還是難以卒讀。


但是,如果以這篇長文為基礎,製作一條10-20分鐘左右的視頻,卻有可能在B站上成為播放量上百萬的熱門。




比如《瑞幸咖啡是如何暴打資本主義的?》、《楊冪的資本博弈之路》、《王思聰資本帝國淪陷記》……


B站帶「財經」標籤點擊量Top10(截至4.7日)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在B站談「資本」,分析商業財經和科技網際網路的視頻肉眼可見地變多了。從「二次元小破站」到讓人「奇怪的知識增加了」的學習網站,B站一直在努力讓自己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財經內容的崛起也是其中重要一環。

 

2019年11月,B站啟動知識領域認證,發起「好奇心計劃」,與此同時,科普區也掀起了一股「財經熱」,不少商業、財經、科技領域創作者入駐B站。

 

B站財經科技領域人氣最高的up主們,有人段子講得飛起,有人故事講得精彩,也有人數據和財報講得頭頭是道。

 

我們觀察了一些風格鮮明的up主,和其中幾位聊了聊,看看他們如何把「硬核」的財經知識和商業故事視覺化,以及他們為何選擇B站作為「主戰場」。

 

 

半佛仙人:從公號黑馬到B站黑馬

「做視頻無非就是把文章做成了臺本」

 

「大家好,我是______的半佛老師,是一個每天都在鏡子前給自己磕頭的硬核男人……」


對於半佛的粉絲來說,這段文字應該是有聲音的。


 

去年12月,半佛仙人在B站發出第一個視頻,當時還被網友吐槽收音差,他馬上花了好幾千購買了專業設備,第二期視頻收音就有了質的飛躍。

 

目前,半佛在B站的粉絲數已經超過250萬。發布的28條視頻中,27條播放量過百萬,3條超過500萬,是財經區的黑馬,也是人氣最高的段子手,沒有之一。

 

他曾在B站直播中談到,B站月活過億,用戶付費意願高,視頻平均打開時長驚人,大部分用戶都是年輕人,由此認為「B站是未來」。

 

這不是半佛第一次被稱為「黑馬」。

 

2019年,在行業普遍認為微信公眾號紅利期已過的前提下,半佛仙人一年從0漲粉到60萬,成為公號領域當之無愧的年度黑馬。


2020年1月,他在新榜大會上談到自己對圖文和視頻的看法:「圖文的成本較低,非常適合磨練思想;視頻的成本相對較高,很適合傳播。」


演講當天(1月6日),他的視頻《你知道奶茶加盟有多坑人嗎?》獲得B站日榜全站第一, 這是他在B站發布的第3條視頻。


 

在成為公號和B站黑馬之前,這個本業做風控的90後已經是知乎知名用戶,因為經常揭露外行不懂的行業內幕和陷阱,讓「薅羊毛黨」恨得牙痒痒,但在粉絲看來,他卻是在鐮刀和韭菜之間,永遠站在韭菜一邊的人。

 

半佛有兩個公眾號,「半佛仙人」和「仙人JUMP」,用他自己的話說,前者主要是寫報告、PPT,風格一本正經;後者就是他自己講話的風格,會用大量表情包,做圖時間比寫文時間還要長。

 

如何從圖文到視頻,半佛的邏輯也很簡單——做視頻無非就是把文章做成了臺本,做導演就是把文章做成了劇本。

 

「玩弄文字玩得好,腦袋裡當然是有畫面的,把這個畫面做出來,就夠了。」他的視頻幾乎都是以「仙人JUPM」推文為基礎創作的。


雖然可能很多人關注半佛就像關注羅翔一樣,聽段子娛樂的欲望大於長知識的需求,但半佛對自己的優勢很清楚:有行業經驗,有寫作經驗,有濃烈的個人風格。

 

我本想約他進一步聊聊圖文轉型視頻,不過他只談到天賦和運氣

 

 

IC實驗室:兩個「社畜」的內容創業路

「引導大家思考,比直接輸出觀點更好」

 

與半佛仙人「通殺」兩個平臺不同,同樣是從公眾號到B站,IC實驗室經歷了冰火兩重天。


2019年4月,廣告營銷出身、在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做了近五年的館長和另一位同事決定在工作之餘開通公眾號「IC實驗室」,講自己最熟悉的領域:網際網路消費觀察。 



公眾號開通沒多久,他們就發現,沒有資源,僅靠冷啟動,即使有幾篇爆款文章,比如對小紅書、知乎平臺的觀察,也都是因為角度討巧才「僥倖」獲得比較好的數據。

 

意識到入局公眾號的時間太晚,兩人開始考慮,是否能利用快手、抖音這樣的視頻平臺做一些新的東西。但是因為並非全職創作,精力有限,還需要儘量保持兩天出一篇稿,做視頻的計劃就被暫時擱置。

 

直到去年9月,「巫師財經」在B站橫空出世,三個月漲粉破百萬,讓很多內容創作者意識到,原來財經商業類視頻也可以這麼做,IC實驗室也在12月入駐B站。

 

製作第一條關於電商直播的視頻時,館長其實心裡沒底。


一方面是因為兩人都沒有視頻製作經驗,另一方面也是擔心這樣toB的垂類視頻觀者寥寥。因為以他們做公眾號的經驗來看,截止2019年底,用戶畫像都比較垂直,基本上都是營銷公關和消費電商行業從業者。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一期講李佳琦和電商直播的視頻居然打破了ToB和ToC之間的壁壘,垂直領域的選題視頻化之後,也受到了很多C端的用戶的歡迎,真的「出圈」了。

 

對於「出圈」,館長是這麼理解的:小範圍內發生的事情,大範圍內的人也很好奇。像閒魚、小紅書這樣的平臺,其實相對來講是比較封閉的生態圈,「圈外」很難get平臺政策變化和波動,但卻對其帶來的影響充滿好奇,所以IC實驗室所做的就是試圖找到「圈內」讓「圈外」也好奇的點,為大家解釋清楚來龍去脈和可能帶來的影響。

 

目前,IC實驗室視頻一般每周一更,大部分視頻時長10-15分鐘,文字稿5000字左右。製作周期3-5天。

 

在視頻製作方面,從零起步的兩人還在摸索。


從最初的先定文字稿,再根據文字找畫面,到現在寫文稿和找視頻素材並行,能用畫面表達的信息,文稿中就不會重複出現,作為文字作者,他們也在努力向視頻創作者思維轉變。

 

現在,IC實驗室已經有兩個固定的欄目:「暗中觀察」和「消費戰爭」。



在發布的22條視頻中,讓館長印象最深的有兩條,一條是分析《囧媽》和頭條系的春節特別篇,從定選題到製作完成上傳只用了不到8小時;另一條是清揚和海飛絲的商業戰爭,製作周期長達一個多月。

 

2020年春節,同為武漢人的館長和同事未能回家,在看到《囧媽》撤檔後臨時改免費線上點播之後,兩人決定做一期春節特別篇。


除夕當天,兩人遠程協作,從早上11點開始,定選題,寫大綱,同時找視頻素材,下午2點確定腳本,5點剪完視頻上傳,7點審核通過上線,第二天視頻播放量就突破了百萬,這條視頻也是目前為止兩人效率最高的一條。

 

清揚和海飛絲的那期「消費戰爭」視頻則是IC實驗室製作周期最長的一條。為了保證視頻中信息的準確,兩人找到兩家品牌的相關的負責人,反覆求證細節,包括當時海飛絲和清揚內部發生了什麼,市場部內部如何溝通、怎樣決策。



「我覺得這才是商業故事最需要嚴謹的地方,」館長說,「所以雖然稿子寫得很早,但我們為了修正裡面的一些小細節,花了一個多月。」

 

對於內容創作,IC實驗室堅持的準則是:理性和自由。看待問題保持理性,思考和表達觀點是開放和自由的。

 

」其實對於B站的受眾來講,他們更樂意看到事件本身,至於故事的結論,他可以選擇去相信你的結論,也可以有後續更多的思考,我覺得這個是好的,」館長說,「去引導大家思考,比直接輸出觀點要更好。」

 

入駐B站以來4個多月,IC實驗室目前粉絲60萬出頭,沒有經歷過一夜爆紅,但他們對現狀比較滿意,因為視頻轉粉率在數據好的時候能達到40%-50%。


也就是說,每兩個人看過這條視頻,其中就會有一人轉化為粉絲。

 

公司對他們的內容創業也非常支持,甚至提供了一筆資金,讓他們能夠安心全職做IC實驗室這個內容品牌。

 

「(至於商業變現)我覺得再等等,等我們100萬粉了,再好好考慮一下這個事。」館長說。

 


DannyData小丹尼:名校留學生創業

「哪怕講商業也是需要結合人文」

 

與半佛和IC實驗室大相逕庭,DannyData系列重點分析的是代表性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視頻風格明顯更加嚴肅和學院派。


 

其實,DannyData的定位並不是,或者說並不只是一家「自媒體」,而是一個科技創業團隊。目前團隊16人,大部分是國際名校畢業生,主要在做數據可視化分析工具。

 

「我們有時候開玩笑說,我們是做視頻裡做數據分析最好的,數據分析裡做視頻最好的。」DannyData的創始人Danny說。

 

Danny是YouTube十年老用戶,平時喜歡看科技類、財經類或者攝影類視頻,之前也拍過vlog,本身就是一個電影愛好者,「拍視頻是我的一個夢想」。

 

2019年,Danny突然發現,YouTube上有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視頻團隊和自媒體,他們製作的科技類視頻從專業度和內容水準上來講已經完全不亞於國外知名YouTuber,比如「影視颶風」和「何同學」。


進一步關注後,Danny發現這些博主的國內「主戰場」都是同一個平臺——B站。

 

「雖然我做的是財經內容,但我對B站的最初印象其實是來自於科技測評類內容。」Danny說,很多人把B站定義為一個視頻網站,甚至有一些人說它是一個披著視頻外衣的遊戲公司,但他更願意把B站當做一個對創作者和用戶都有非常好的反饋的激勵作用的社區。

 

在B站越來越多的財經科技類內容中,Danny認為自己的優勢主要在三方面——數據可視化分析、商業分析模型和結尾的人文價值觀表達。

 

從大結構來講,DannyData的視頻都是以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結合大家熟悉的公司,比如瑞幸、特斯拉等做實例分析,還會融入一些財務知識。 

 

「我們對自己內部有一個算是比較嚴格的要求,如果你要分析這家公司的話,你需要把它財務數據搞透,把他近幾年的財報、電話會、所有的創始人的演講都看完,然後再去寫文稿。現在大部分新媒體為了趕熱點,可能一天就能搞定一篇稿,但在我看來,這樣的分析從整體來看,角度是有局限的。」


 

每一期視頻最後,Danny會利用名人演講或影視片段,闡述個人價值觀。


「我認為哪怕講商業也是需要結合人文的,類似賈伯斯倡導的科技+人文。我也希望以此吸引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們的團隊,一起去做更多的事情。」 

 

從第一期開始,想走國際化路線的Danny就堅持每期視頻都會配中英雙語字幕。DannyData一期視頻大概20分鐘左右,前幾集視頻製作流程大概是一周完成文稿,另外一周做視頻。中文文稿大概8000字左右,英文翻譯字數稍多,一萬出頭。一般一篇文稿會分4個人翻譯,加上校對,大概需要兩到三天。

 

「中國的科技公司商業模式,其實不僅中國人非常感興趣,這些中國的科技公司為什麼增長這麼快?然後還有哪些新的點?這些也是老外非常去關注的,我們在YouTube上的數據也不錯。」

 

未來,Danny計劃增加行業訪談和偏人文方向的內容。


他介紹,現在DannyData可能80%是數據商業模式分析,20%是價值觀人文,可能之後會做80%人文結合20%數據分析的視頻。

 

在他看來,做財經內容也有多種選擇,有脫口秀段子手的方式,也有稍微嚴肅分析類的,而他傾向於用電影化的方式,結合商業分析的模型去展現。

 

「B站財經現在還處於初步階段。希望大家能把這塊蛋糕做大。」


相關焦點

  • 巫師財經出走B站 「用愛發電」的視頻創作者也要恰飯了?
    來源: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作者:陸鵬鵬 一聲「資本永不眠」,巫師財經正式宣布退出B站,然而在這之後迎接他的卻是B站的一紙違約公告。巫師財經宣布退出B站用愛發電的巫師要恰飯了?6月14日,知名財經知識類UP主「巫師財經」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則名為《鮮衣怒馬少年時》的視頻,宣布正式退出B站。
  • 火燒雲數據:最新B站UP主漲粉榜,看看你關注的UP主有沒有上榜!
    第五名:峰哥亡命天涯周度漲粉167397峰哥原名周立峰,是深證MCN公司蜂群文化的合伙人兼高管。早在12年就已經進入了自媒體行業。在抖音上早已達成百萬粉成就。在B站上,峰哥從19年9月3號開始進行初投稿。
  • 那些日掉千粉的B站UP主,有人拋棄女友,有人被B站封殺
    他們當中有的本來就是自媒體行業的大牛,比如圖文的大牛半佛老師。有的則是來自其他領域的精英,比如「法界的曙光」羅翔老師。這些能夠創作出精品內容的UP主能夠同時受到平臺以及用戶的重視,播放量與粉絲量都與日俱增,比如半佛老師就在三個月時間內吸粉超過百萬。然而有內容質量高吸粉的UP主,同時也有因為各種原因脫粉的UP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那些日掉千粉的B站UP主,有人拋棄女友,有人和B站決裂。
  • 我們研究了100個B站百大up主,得出了這些結論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藍鯨渾水(ID:hunwatermedia),作者:路暢,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半佛仙人」公眾號關注泛科技、泛財經領域,以深度分析的文章為主,篇幅在 5000 字左右,近一周( 1 月 6 日- 1 月 13 日)頭條平均閱讀超 9 萬,在看人數一千左右。作為曾以微信公眾號為主要平臺的內容創作者,遷移到B站要完成從圖文到視頻的轉變。從數據來看,這種內容形式的差異並未給半佛仙人在B站的成長帶來阻礙。
  • 「挖人大戰」後,西瓜視頻要再造N個「巫師財經」?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作者 少年于謙,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年6月,張一鳴在一次會議上明確傳達了西瓜視頻要發力中長視頻、優化西瓜用戶年齡結構的信息。 也是在那一個月,B站知識類大V巫師財經選擇出走B站,獨家籤約在了西瓜麾下,坊間傳聞,籤約費用高達八位數。
  • b站敬漢卿憑什麼火?862萬粉絲全站top2? 漸漸德不配位的b站大up主們
    那期視頻播放量至今是2700萬(上方截圖第一個),我就是那時才知道並關注了他。他那段時間漲幾十萬粉應該是有的。幾天幾十萬粉什麼概念?表情包太騷,容易看表情包走神)德不配位的up們隨著b站的出圈,以前在b站小打小鬧甚至自娛自樂的up主們也火起來了,進入了萬粉十萬粉百萬粉甚至千萬粉的行列。但說實話視頻質量和個人素質的提升真心沒有粉絲量增長快。漸漸的就會讓人覺得德不配位。
  • 圖文自媒體創作之我見
    話說前兩年搞自媒體月入過萬的傳聞,甚囂塵上。於是我也跟風趕潮流,開通公眾號、百家號、企鵝號等等。搞著搞著,就歇菜了。 為什麼幹不下去呢?因為凡事都有個先來後到的問題。誰搶佔高峰,誰就能風光無限,然後天下景物盡收眼底。追隨者只能擠進半山腰,山上的事物,他是看不到的。
  • b站粉絲最多的up主是誰 嗶哩嗶哩粉絲前十的up主排行榜
    18183首頁 b站粉絲最多的up主是誰 嗶哩嗶哩粉絲前十的up主排行榜 b站粉絲最多的up主是誰 嗶哩嗶哩粉絲前十的up主排行榜
  • 退出B站的巫師財經,現在怎麼樣了?
    後來,嘗試視頻內容創作之後,豐富的財經知識儲備則成了巫師財經「一夜爆紅」的基礎。然而,迅速崛起之後,巫師財經也很快陷入爭議。低谷期時,巫師財經甚至幾度斷更,後來又面臨解約風波。在最近的「告別視頻」中,巫師財經將尚不足一年的自媒體經歷總結為「樓起」、「樓塌」、「再樓起」的過程。而如今「再樓起」,巫師財經將新的落腳點選在了西瓜視頻。
  • B站還在虧錢,可有的up主已經年入百萬了
    吃瓜群眾都知道公眾號大V刊例價百萬。眾多MCN一年可拿千萬預算投放微博。可很多人對B站的印象還很模糊:用愛發電的up主,到底能掙多少錢?B站和淘寶怎麼合作,又如何盈利?關於這些事,我們問了幾個up主。得出一些模糊的數字,以及相對個人的觀點。
  • 【圖南清話】淺談王冰冰b站爆火的背後
    大概就是這漲粉速度如果放在火箭上,銀河系應該早就被探索個乾淨了吧不得不承認,2020年是個魔幻的徹頭徹尾的一年。就連2020年的最後一天,也是如此31日一個up主統計了2020年漲粉最多的up主,這邊剛統計完,那邊王冰冰反手就以個人帳號發布了第一條vlog。
  • 膨脹了,B站UP主LexBurner一周掉粉百萬,原因是......
    有好事者把Lexburner的這些言論轉發給《無職轉生》的作者,原作者也回覆說:他的話只是他個人的感想,發表個人感想是個人自由。其他觀眾也因此被侮辱確實令人沮喪,但動畫並不是只為成功者而存在的,覺得享受的人愉快地觀看就好了。可以看出咱們的一哥真正犯「眾怒」的,並不是針對作品發表的的一些觀點,而是評價作品時,夾雜著對觀眾的言語攻擊。
  • B站大碗吃肉,up主小口喝湯
    目前B站視頻數量最多的 5 個類目(娛樂、生活、遊戲、動畫、科技)中有 3 個都是非二次元內容,B 站已經很好地從二次元人群走向了更廣泛的人群。這些布局和策略,都表明B站是一家有戰略縱深的公司。但也許是忙於擴張,B站似乎忽略了自己最重要的資產——up主。
  • 我關注的B站良心up主大合集(大雜燴)
    9、和之夢影視最喜歡的up主了,之前在網易公開課上看的,一集不露,簡直越來越好看啊,後來轉戰b站,就一直在追。11、科技美學看一些手機評測,又稱直播美學。那巖評測不錯,挺喜歡的科技區up主,看看新手機評測,買不起看得起啊,日常黑ov。
  • B站設立「紀念帳號」制度,用戶紛紛提名過世up主,場面令人心酸
    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12月23日,b站的官方帳號之一「嗶哩嗶哩社區小管家」發布動態,證實了「卡夫卡鬆餅君」和「虎子的後半生」這兩位up主離世的消息。這兩位up主在b站上記錄自己的抗癌日常,受到了眾多好心人的關注,卻因為個人原因飽受爭議。B站在證實兩人去世之後,決定將兩人的b站帳號設為「紀念帳號」,並宣布「紀念帳號」制度也將對那些已經離世的UP主開放,以達到紀念他們的目的。動態發布之後,b站用戶紛紛提名那些過世的UP主,令人心酸。什麼是「紀念帳號」制度?
  • 全職做自媒體,就是人生火葬場!
    但企業相對個人來說人力財力都不是一個臺階的,動不動砸幾萬的事企業能幹你不能幹,而在媒體企業工作的人也都有著多年自媒體經驗,這些人加起來都沒能力給企業做不起一個百萬大號,更不要說普通群眾來做。
  • 我一直不看B站,直到...
    3月11日下午19點,在B站up主「羅翔說刑法」的粉絲破百萬,距離他開通帳號僅僅兩天的時間,這使他成為與好萊塢明星巨石強森並駕齊驅的男人!聽到這個消息,小編我驚呆了,為了了解這個叫羅翔的人,小編我做了不少功課,為此第一次註冊了B站帳號,只為一探究竟,結果……羅翔是誰?
  • 每天漲粉上萬!B站當紅UP主「三代鹿人」有多猛?
    開篇就有「將公眾和媒體當猴耍」、「詭辯」、「偷梁換柱、羊頭狗肉」、「做事不能太酷狗」等頻繁輸出,勢必將酷狗釘在恥辱柱上攻勢展開。這種陰陽怪氣的搞事風格,讓我想到B站一位同樣用陰陽怪氣語氣,做了幾期緊跟熱點的視頻,從而漲了不少粉的影視up主,三代鹿人。1. 三代鹿人三代鹿人,B站影視區up主,185萬粉絲。雖然沒有冰冰一入駐就刷新最快百萬記錄的輝煌,但是目前保持著日漲粉過萬的水準,堪稱B站新晉當紅UP主。
  • 全職做自媒體如何?現實版的人生火葬場
    這種行為可能多少受到全國流行病的影響,諸多的打工人被老闆解僱在家,不做副業害怕哪天連褲子都穿不起,而b站上確實有很多的自媒體up主吹噓月入上萬, 激動之下總有人想改行成了全職UP主,作為從事自媒體行業多年,一直走在行業頂端的柯雅老師,只想告訴大家,對大多數人來說表面看著光鮮亮麗,背後不為人知的全職自媒體就是活生生的人生火葬場。
  • 「小馬說券」自媒體財經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小馬說券」自媒體財經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備註:本文數據來自站長之家移動傳媒平臺,文章涉及的數據依託平臺大數據計算所得,非百度官方數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