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啟超 尹海龍 於銘洪 吳汥湧
尹冬民 郭漢亮 宋 晶 魏暑臨
賀 喜 焦 磊 雷 江 嚴 安
張 凱 陳 鍾
和這個時代所有的優秀書法家一樣,韓啟超走過了一條漫長的臨池之路。磨礪與勤勉、努力加苦辛,幾十年如一日的勞動的確完善了他筆下的「技術」。但他又從此出發,對於筆性的思考、對於形式的探求、對於整體章法與風格的把握,他都如同生活中的為人一樣,恰到好處地處理了諸多的關係。真放裡的精微,婀娜中的剛毅,都在他自然天成的揮灑裡自然地呈現。釋文:
五柳先生懶自栽,唯坐享鄰家秀色;
六朝風景由他變,且快收此日清光。
釋文:
足下起祥雲,到此者應帶幾分仙氣;
眼前無俗障,坐定後宜生一點禪心。
於銘洪其書,法宗北碑,兼取隋唐,用筆謹嚴中寓靈動,結構精整中見疏闊,意韻清朗中得虛靜。其對古法借鑑之精準,碑帖融匯之妥帖,用筆結字之嫻熟,可窺見當代中青年書家眼光之獨到、識見之包容、境界之開闊。釋文: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釋文:
良田二頃茅屋三椽,修竹當籬梅當戶;
秋水雙明高山一弄,清風為伴月為鄰。
尹冬民書法古質樸茂,渾厚中見流暢,元氣充盈。篆書取法於《散氏盤》《毛公鼎》,尤其《石鼓文》深得吳昌碩之圓厚,結體生動,用筆老辣。隸書植根於《石門頌》,深得爛漫圓融之氣象,同時融入《禮器碑》與漢竹木簡的清秀規整,用筆洗鍊。楷、行書以二王帖學為基,又融入碑版沉雄氣勢,近來關注于右任碑帖融合書風,逐漸形成了渾厚而不乏流暢的面貌。釋文:
茶煙乍起,鶴夢未醒,此中得少佳趣;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何處更著點塵。
釋文:
近竹敲茶,試香溫鼎,把苔箋重譜;
揮毫記燭,鳴瑟傳杯,放繡箔半鉤。
宋晶是個讀書的文人書家,有生活情趣和感悟,字形結體稍扁,用筆隸楷參半,古意盎然,乾脆利落,靈動活潑,有書卷氣,古雅生動,神彩奕奕。釋文:
小樓昨夜東風,吹皺一池春水;
梧桐更兼細雨,能消幾個黃昏。
釋文:
半篙新漲雨初收,曲岸持觴垂楊系馬;
三月春光濃似酒,紅窗描繡畫扇題詩。
賀喜在南方青山秀水的多年孕育下,生就一副清秀的面貌。自小研習書法,本科是書法專業,且平日書法操練、碑帖研習不輟,有著一定的書法功底,書法風格也很樸素,沒有丁點的華麗。其畫用墨嚴謹渾厚,層次分明,溫溫潤潤,畫面上的雲水比重雖明顯,但以虛充實,與山石、樹木、房舍、橋亭等相應其中,自然舒服,畫面氣息更接近其人溫文爾雅、安安靜靜的氣質。賀喜
釋文:
屈子騷、龍門史、孟德歌、子建賦、杜陵詩、稼軒詞、耐庵傳、實父曲,千古精靈都供心賞;
敬行鏡、攻胥鎖、東宮車、永始斝、梁王璽、宛仁錢、秦嘉印、晉卿匣,一囊珍秘且與身俱。
釋文:
落梅亭榭香,風約亂紅依繡戶;
松篁幽徑寫,雨餘新綠細通池。
雷江的作品,有自己的體悟在裡面,從字裡行間能看到他日常修習所得精神思想對他筆下的滋養和影響,很乾淨,且有一股靜氣在裡面,在當下的浮躁裡很不易。他的作品也是一種「善」,就是弘一法師所說的「以筆墨做佛事」。也在通過書法將自己從印光法師那裡學到的、受益的,以自己的方式與更多的人分享。釋文:
慈悲心切雖救苦以尋聲常住楞言大定;
與拔情殷縱逗機而說法圓彰寂滅真宗。
嚴安書法以二王為宗,上溯漢魏,下至唐宋。尤於右軍《黃庭經》《聖教序》,魯公《李玄靖》《勤禮碑》諸碑帖精研多年,書風清雅安靜,從容內斂,富有書卷之氣。此長聯為其精心之作,內容與書風相得益彰,皆雅致宜人。釋文:
庭有餘閒,竹露松風梅雪蕉雨;
家無長物,茶煙琴韻劍氣書聲。
釋文:
爵比郭令公曆中書二十四考;
壽同廣成子住崆峒萬八千年。
釋文:
煙柳畫橋斜渡,銀漢淡暮雲輕,翠竹嶺頭明月上;
採蓮一曲清歌,湖水動鮮衣競,綠荷風裡笑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