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影集團:老國企,迸發新活力

2020-11-18 西部網

原標題:西影集團盤活存量、尋找增量,補強影視產業鏈 老國企,迸發新活力

從西安電影製片廠到西影集團,《西安事變》《老井》《紅高粱》《大話西遊》……經典作品中珍藏著幾代中國人的電影情緣。然而,輝煌之後,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機制僵化,人才流失,佳作難再。

2016年,西影發出「三年夯實基礎,五年振翅高飛」的宣言。2020年,歷經5年改革陣痛,伴隨著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開幕,西影驚豔亮相。

「補鍋除鏽」,煥發生機

2020年10月12日,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西影特別單元「影視人回家——西影之夜」在新啟用的西影大廈舉辦,一大批電影藝術家、老中青西影人回到西影。

83歲的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演員許還山第一次走進大廈。「在來這兒以前,我曾遠遠地看著廠裡一個造型別致的建築慢慢聳立。這是我們西影嗎?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後來有人告訴我,這是未來西影的大樓。」

1980年進入西影的許還山經歷過西影的高光時刻:

1987年吳天明執導的《老井》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麒麟獎;1988年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獲當時的德國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1993年與香港影視公司聯合投資、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棕櫚獎……西影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地方,至今獲得國際獎項的數量仍位居全國第一,影片出口量排名第一。

但這些成績屬於上個世紀。

2002年,以《電影管理條例》施行為標誌,中國電影的製作、發行、放映開始向民營資本全方位開放。中國電影進入井噴式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電影製片廠卻陷入困境:活力漸弱、人才流失、創作乏力、負擔沉重,甚至賣地為生。

幾經改制,西安電影製片廠更名為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國家電影產業布局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企業依然在生存線上掙扎。

2015年底,西影集團在冊人員1872人,實際在崗僅370人。總負債3.2億元,負債率達61%,第二年還要償還各種短期債務8000多萬元。

2016年1月,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勇,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文濤組成西影集團新一屆領導班子。看著荒草叢生的院落、破敗不堪的廠房,經歷了數次被名導演、名演員拒絕的尷尬,他們痛定思痛……

新一屆領導班子一致認為:無論是拍一部電影,還是管理一家企業,先得把這口千瘡百孔的鍋給補好。他們把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作為改革發展、重塑西影輝煌的第一抓手。

一個月內,西影梳理家屬院五號樓商鋪、老廠區土地開發、電影版權維護等13類30餘項錯綜複雜的遺留問題後明確表示:堅決按時處理,「不怕上訪戶」。

1900平方米家屬院五號樓商鋪常年陷入租賃權糾紛。堅決收回!每年挽回國有資產損失近300萬元。

72戶臨時住戶安置問題長期制約老廠區改造。妥善安置!10月份,老廠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

200多名在外藝創人員「五險一金」企業仍在交付。規範處理!僅此一項每年降低成本費用約280萬元。

再加上調整機構、精減人員,清算「殭屍企業」等措施,手起刀落,多年沉痾舊疾一一清除,廠區舊貌換新顏。「比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更讓人振奮的,是職工的精神面貌也隨之一新。領導班子終於贏得了西影職工的信任,企業凝聚力增強,激情漸漸被點燃。」負責組織人事工作的西影集團總經理助理趙衛萍深有感觸。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西影為什麼當時行現在就不行了?」

很多電影愛好者這樣發問,西影人也這樣自我追問。上任之初,新一屆領導班子深入調查,形成了5萬字的調研報告。

報告認為,改革創新,一直就是西影的基因。

1984年12月,西安電影製片廠成為第一個推行企業化改革試點的全國電影製片單位,創造了上世紀80年代的輝煌。

重新揚帆,必須改革。2016年6月23日,陝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西影集團進一步深化改革振興發展方案》,吹響了西影深化改革的號角。

「我們按照改革方案努力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但是在推行的過程中就發現,比體制機制更難改變的是觀念。」西影集團黨委副書記黃獻松說。

檔案在企業放著,自己抱的就是鐵飯碗。很多老員工這麼認為。他們要麼在下屬企業另覓工作,要麼人浮於事。

2017年一個晴朗的下午,一輛大卡車駛入西影廠,存放在檔案室的所有員工檔案被搬上卡車,運往人才市場,包括王勇、趙文濤。

老人新人,一視同仁。領導班子決定:「誰用人、誰管人、跟誰籤」,全面推行市場化人事管理改革。

鐵飯碗沒了,但並未讓一個人丟飯碗。當時,集團本部有215人,通過競聘上崗壓縮為57人,工資按績效考核。其他人員或與下屬企業重新籤訂勞動合同,或調任適宜崗位。西影人才結構得到優化,人才活力隨之激發。

「做文化產業,文化是核心資源、創新是核心能力、資本是核心推動力。為什麼陝西文化產業做不起來?我們不缺文化資源、不缺創新人才,但是核心推動力不行——缺資本。」王勇說。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發布,支持改制文化企業以作價出資方式盤活國有土地資產,恰如久旱之甘霖。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陝西的文化建設,兩次來陝西考察都對加強文化建設、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提出要求。」陝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牛一兵說,「振興西影、振興西部影視是陝西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

陝西省委省政府多次就西影通過盤活土地資產、擴大資產規模事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並協調推動有關工作。2020年4月,陝西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西影按照作價出資(入股)方式,盤活廠區土地,助推陝西影視產業發展。

「這一歷史性的轉變為西影未來10年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經濟基礎。」王勇說。

西影集團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打出組合拳,降低成本、盤活存量,資產規模已從2015年底的5億元增至目前的21億元。

「電影圈子」,未來可期

「西影什麼時候能再拍出好片子?」這是西影人被問次數最多的問題,也是最怕聽到的問題。

借盤活存量的東風,西影尋找增量,想盡辦法籌資10億元,將2016年啟動的老廠區改造工程提升為「電影圈子·西影電影產業集聚區」,於2019年8月29日全面對外開放。

拆掉圍牆後的「電影圈子」,向路過西影路、走過大雁塔的市民、遊客大大方方地展示著她的文藝氣質。

來到西影路508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3層結構蘇式紅磚建築,這座樓便是建成於1958年的西安電影製片廠辦公創作樓。這裡走出了吳天明、張藝謀、滕文驥、顧長衛、黃建新等著名導演,蘆葦、莫伸等著名編劇,許還山、姜文、鞏俐、高明、張嘉益等一批優秀演員。不久,西安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陝西省電影家協會將進駐辦公,這裡會成為電影人、藝術工作者自由交流的天堂。

紅磚樓西側,新建了一條南北走向的星光大道,道路兩側立著幾十尊電影獎盃主題雕塑:金熊獎、金麒麟獎、金雞獎……遊客紛紛留影拍照。

而人氣最高的還是西影電影藝術體驗中心:一層的老爺車博物館收藏的16部古董轎車;二樓的盤絲洞、水簾洞、黑風嶺等《大話西遊》還原場景;三樓是全球藏量最多、種類最全的放映機博物館,讓參觀者嘆為觀止。

藝術體驗中心南面則矗立著西影的未來——西影大廈。這是一棟用電影盒子造型堆積設計而成的後現代風格建築。大廈入口照壁上,醒目地刻著4個字——「總有辦法」。意味深長的4個字,傳遞出西影人不畏困難的堅定信念。

10月12日「西影之夜」,承載了60多年光影記憶的西影藝術檔案館揭牌開放,珍貴資料琳琅滿目;擁有藝術影廳、劇本討論室、書吧等設施的西影藝創之家揭牌成立,影視人把酒言歡。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旗幟》《生命出口》《對你的愛很美》等影視項目加快推進。未來3年,電影圈子預計將匯聚影視產業上下遊企業50家以上,每年實現影視主業產值超過20億元。

趙文濤說:「以電影為核心涵蓋創意策劃、劇本創作評估、影視投資、宣傳發行、衍生品開發、院線運營、旅遊園區等領域的影視全產業鏈正在逐步完善,打開圍牆的西影將成為中國最美的影視創作基地。」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老國企迸發新活力 西影補強影視產業鏈
    中國電影進入井噴式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電影製片廠卻陷入困境:活力漸弱、人才流失、創作乏力、負擔沉重,甚至賣地為生。幾經改制,西安電影製片廠更名為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國家電影產業布局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企業依然在生存線上掙扎。2015年底,西影集團在冊人員1872人,實際在崗僅370人。
  • 老國企,迸發新活力
    中國電影進入井噴式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電影製片廠卻陷入困境:活力漸弱、人才流失、創作乏力、負擔沉重,甚至賣地為生。幾經改制,西安電影製片廠更名為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國家電影產業布局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企業依然在生存線上掙扎。2015年底,西影集團在冊人員1872人,實際在崗僅370人。
  • 瀟影集團打造「源頭活水」讓「電影湘軍」迸發新活力
    瀟影集團供圖瀟湘電影集團鄧楚煒導演工作室近日在長沙掛牌成立。這是瀟影集團成立的第二個導演工作室,標誌著其電影主業創作格局和人才隊伍的進一步擴張。瀟影集團供圖目前,瀟影集團攝製、出品的紅色電影《半條棉被》正在三湘大地熱映。這部以3名女紅軍戰士與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村民徐解秀之間故事為主線、生動講述紅軍長徵途中軍民魚水情深歷史的影片,受到影評人和觀眾的高度評價,贊其是「主旋律電影的新收穫」。
  • 西影向上記:每一次谷底突圍都源自改革創新
    一位西影老員工回憶道。五個月後,西安電影製片廠推行企業化改革試點,主動放棄事業體制和財政撥款,打破傳統僵化的用人制度和分配機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釋放了巨大活力。2003年,經國家廣電總局和陝西省政府批准,西部電影集團掛牌成立,開始了集團化運營的新探索。2009年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掛牌運作,成為國家電影產業布局的四大集團公司之一。
  • 西影向上記:每一次谷底突圍都源自改革創新
    一位西影老員工回憶道。五個月後,西安電影製片廠推行企業化改革試點,主動放棄事業體制和財政撥款,打破傳統僵化的用人制度和分配機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釋放了巨大活力。2000年,西安電影製片廠依託電影主業創立了西影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國第一家實施股份制改革的國有電影製片廠。2003年,經國家廣電總局和陝西省政府批准,西部電影集團掛牌成立,開始了集團化運營的新探索。2009年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掛牌運作,成為國家電影產業布局的四大集團公司之一。
  • 國企發展智庫!廣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研究會在北投集團揭牌成立
    廣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研究會在北投集團揭牌成立 2020-12-25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行當迸發新活力 即發集團逆勢勇進實現年營收過百億
    來源:信網研發生產這款口罩不僅是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機會」,更是即發這家「老牌」企業創新實力的「出口」之一。通過練好創新「內功」,即發早已撕掉了「傳統紡織企業」的標籤,成為以創新驅動實現多元化發展的科技型企業。2月15日,即發集團第一次辦理了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應急審批。
  • 國資新新 | 無線電集團聚焦體制機制改革 以創新基因激發新活力
    「廣州國資」公眾號開設「國資新新」專欄,梳理回顧具有廣州特色的國資國企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改革創新量質齊升的良好局面,推動廣州國資國企改革再深化、再發力。- 第16期 -▲▲▲ 無線電集團將體制機制改革貫穿企業發展的始終,將創新視為企業的生命力,並在持續的改革創新中把握機遇,實現發展。
  • 西影廠,你變了!
    ,由此開始了中國電影的西影時代。新商業模式,讓老廠區重獲新生西影廠起於影視,但不局限於影視。從打造多元的電影世界開始,西影廠就開啟了蛻變之路,重獲新生煥發出新的活力。 • 打開封閉圍牆,走向開放街區 • 西影廠對老廠區進行改造和提升後,打開了原有的封閉街區,從2018年開始這裡便成為了開放街區。
  • 人民文創來訪西影電影圈子 合力打造文創產業風向標
    8月4日下午,人民文創來訪西影電影圈子,雙方就影視IP開發、文創電商、內容品牌等方面深入洽談,為後續人民文創與西影視頻優選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礎。人民日報環球人物副總編輯趙洪俊,人民文創總經理仇炳剛等一行人參觀了西影電影藝術體驗中心、膠片電影工業館、西影TIME等全新的電影圈子,感受西影深厚的影視文化底蘊,以及未來的發展布局。西影集團總助、西影視頻CEO餘潤德等陪同參觀。
  • 自貢燈彩:擦亮國家文化名片 在創新中迸發出新的活力
    自貢燈彩:擦亮國家文化名片 在創新中迸發出新的活力 2020-06-1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城建集團攻城略地的背後,武漢國企改革的進與退!
    但這次拍地,僅是武漢城建集團攻城略城的縮影,近期其曾數次出手。公開資料顯示,本次獲地之前的12月8日,武漢城建集團更是在寧波(聯手融創)和武漢等地斬獲3宗土地,且武漢拍得的地塊成為花山片區的「地王」。更之前的11月13日,武漢城建集團同樣曾參與武漢新「地王」,漢口濱江地塊的競拍。
  • 老企業煥發新活力
    2016年6月,在陝西陝焦化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姚繼峰帶領下的新一屆黨政領導班子,臨危受命;秉承陝煤集團「興能強國 智領未來」的企業使命,統一思想、勵精圖治、一改頹勢,在艱苦卓絕的奮鬥中破冰突圍,實現了連續3年盈利的好業績。
  • 《技驚四座》迎來「分組擠位賽」 傳統雜技迸發新活力
    「雜技+」為傳統藝術注入新活力 (央廣網發 通訊員李銳明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何偉奇)大型雜技文化節目《技驚四座》將於12月26日晚在廣東衛視播出第二期,第一階段「分組擠位賽」火熱進行中,跨越不同項目的六組選手將繼續展開雜技巔峰對決
  • 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 天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重要成果
    內容提要:泰達控股旗下津聯控股攜手上實集團,舉行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標誌著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泰達控股旗下津聯控股攜手上實集團,舉行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標誌著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此次摘得天津醫藥集團股權的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上實集團為參與天津醫藥集團混改專門牽頭成立的,註冊資本50億元。
  • 「西影之夜」今晚舉行 許還山 柏雨果 張嘉益等大咖齊聚西影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魏曉文)隨著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正式開啟,作為此次電影節西影特別單元的「西影之夜」盛典活動,將於今晚(10月12日)19:30在西影電影圈子舉辦。據了解,活動屆時邀約百名影視人重回西影,更有多位神秘大咖將蒞臨現場致辭。
  • 平煤神馬集團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企業
    原標題:平煤神馬集團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企業   今年以來,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三家上市
  • 「廣州之夜」閃耀夏季達沃斯 千年商都全球化時代迸發新活力
    今年夏季達沃斯的主題是「領導力4.0:全球化新時代的成功之道」,從主題可以看出論壇的兩個背景一是全球化,二是新時代。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國家、城市和企業如何持續發展?「廣州之夜」這場活動,正是在國際化的舞臺上,向全球展示新時代背景下老城市的新活力。
  • 超越與創新,威馳家族不斷迸發新生活力
    在和80、90甚至00的交往中,我常常聽到他們在說的一句話就是:「再不……,我就真的老了。」 於是,他們認真工作之餘,也為自己的假期旅行做好一個個規劃——因為,「再不去看看詩和遠方,我就真的老了」。 於是,他們一回家開始瘋狂讀書,仰望星空思考未來——因為,「再不思考人生和規劃未來,我就真的老了」。
  • 老園區迸發新活力,廣州文化園區亮點十足
    老園區迸發新活力近年來,廣州市通過「三舊改造」為文化產業發展騰出空間,文化產業園區實現數量和質量 「雙提升」。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目前有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約400個,其中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有21個,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有20個,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有33個。在本屆文交會開幕式上,珠江鋼琴創夢園等7個園區獲頒「2020最具價值文化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