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2020-12-25 李時針的時針

文/時針

古代人遊歷名山大川,江洋湖海,領略了天下各地的奇秀之險。同時也流傳著非常適用的這三句話: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

百裡不同音,十裡不同俗,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面聽時針向您一一解釋一番。

男不入川

年少不入川,「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生存環境,不同的社會環境,造就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人群特色。雪嶺青松,東北姑娘多堅韌毅然;馬鳴風蕭蕭,蒙古姑娘多豪放質樸;煙雨如墨染,江南水鄉女子多溫婉柔情。截然不同的人群特色與性格,算是各有千秋。

巴蜀川地自古便是美人的故裡。如今的四川和重慶地域正屬於巴蜀一帶,曾經蠻荒之時,古代許多人被貶途經此地,多會留有詩作。後來巴蜀之地經歷了幾次大遷徙,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群在此地匯合,文化融合,最終在一代一代人的經營之下建設為富庶之地。四川平原,成都平原,更是被稱作為天府之國,這裡不僅富饒美麗,還美女如雲。人們津津樂道的總離不開美食和美女。

古人曾寫過一首詩《巴女謠》,「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

這首詩沒有華麗的詞藻,卻充滿畫意詩情,生動地讓人感覺如臨其境。勾勒出了一位姑娘唱著歌謠回家,還有傍晚時分人景合一讓人沉醉的畫面。古時巴蜀之地出落的美女——漢時的卓文君,姿色嬌美,善通文曲;五代時期的花蕊夫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而巴蜀姑娘的知書達理,賢淑持家也是有名天下的。

所謂少年心性,見叢中萬花,易心猿意馬。在本該奮勵人生大有作為的年紀,來到這花海蜀地,沉淪於情動相思,流連忘返,不知歸路,錯過了奮力的好年歲。因此,男不入川的說法,是對血氣方剛的少年郎的忠告。

老不入廣

此即由於環境氣候因素和生活節奏因素等,老年人不適合去廣東地帶養老。廣東之地古時也稱作嶺南。古時秦滅楚後,秦國在開疆拓土時同嶺南的百越部族苦戰多年,一將功成萬骨枯,犧牲了萬千將士才將其徵服。而自古以來廣東等地就脹氣嚴重,用養生之道來分析就是潮熱之氣甚重,不利身體調理。

從清代開始,廣東的經濟發展步伐越來越穩健,經濟發達起來則百姓的生活節奏也就加快,則適合慢節奏的老年人也就不適應了。所以「老不入廣」上了年紀之人要是身體狀態不佳的話還是另擇他處養老。

女人不入藏

這種說法是流傳於當代這些年。藏地的高海拔原生態,讓不少人神往,自由。隨著日益發達的經濟條件和旅遊交通條件的成熟,生活在喧囂忙碌的大城市的女白領、女文青們漸漸嚮往這一片淨化靈魂的藏地天堂。她們去藏地旅行,拋卻心中的包袱,感受內心的回音。

但是,理想與現實是有距離的。雲淡天藍的青藏高原固然美麗純粹,高海拔對身體帶來的負面效應並非人人都可以克服。很多自駕遊的女性途中,會因為不適應缺氧而造成突發疾病,甚至有的都無法及時聯繫到醫療機構,而造成生命危險。

青藏高原在現在仍然地廣人稀,開發程度還沒有達到極度安全的指數。這是需要時間去進一步完善的。女性作為弱勢群體,在沒有嚮導的情況下,在手機連接不上信號的情況下都極有可能在荒郊野外迷路,甚至於讓自己受到傷害。

還有一些女青年愛好窮遊藏區,一路靠著別人的幫助或許搭車或許借宿,萬一在這人煙稀少地區遇到別有用心的歹人,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因此,女不入藏絕不是無稽之談。

後記

俗語真的是短小精悍,並且還蘊含著深刻的含義,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今天,一些俗語會仍舊可用,但是也有一些已經和現在社會發展相悖離了,因此我們在理解俗語時,應該結合現在的情況,辯證的對待。

相關焦點

  • 俗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你認同嗎
    俗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就是在說這三個地方的特點。「男不入川」,說的是四川這個地方太安逸了,男人到了這麼安逸的地方,過著舒服的生活,很容易消磨了鬥志。四川處在盆地之中,周圍都是高山,物產豐美。正是由於這種獨特的地形條件,使得四川自古以來受到的戰火騷擾就比較少,於是當地人生活得很是悠閒。
  •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字面意思很好了解,就是男的不要去四川,女的不要去西藏,老人不要去廣州。先來看一下男不入川,四川生活節奏慢,尤其是成都,這一點大家有目共睹。上半年中國多地發生洪澇災害,洪水到了成都,成都大媽冒著雨,淡定的在洪水中打麻將,有說有笑,絲毫沒有被洪水大雨嚇跑。四川人較為散漫,沒事的時候喜歡研究研究吃喝,打打麻將,遛遛狗,小日子過得舒服似神仙,似乎永遠都不會發愁。
  •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呢?今天終於明白了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呢?今天終於明白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們國家就有無數種名言,像「少不入川、老不入蜀」等等。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一些名言就又產出新的含義,比如開始在流傳的「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等,可是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人們常說「女不進藏、男不去川、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出門旅遊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普遍的消遣方式,那麼西藏就是很多遊客朋友們的首選之地了,不過西藏可不比尋常景區,畢竟那裡地勢險峻、環境惡劣,所以要想去西藏必須要提前做好各項攻略,小編也相信去過西藏或者準備去西藏的朋友們肯定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女不進藏、男不去川、老不入廣
  •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你知道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嗎?
    猴王道:「怎麼叫做『未入流』?」眾道:「末等。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後,這等殷勤,餵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尫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猴王聞此,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道:「這般藐視老孫!老孫在那花果山,稱王稱祖,怎麼哄我來替他養馬?養馬者,乃後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將去也!」
  • 女不進藏,男不入川,老不入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看完就懂了
    ,男性不入河,總是不入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今天一起來看。  首先是「女性不進入西藏」的意思,女性請不要去西藏,近年來,很多遊客自己開車去西藏遊玩,「川藏線」途中的美景也有很多人憧憬,為什麼不推薦女性去呢?
  • 俗語「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說明一個女人嫁對一個人,對一生非常重要。一般來講,女人嫁一個人,就要和他生活一生。選擇相伴一生的人要非常慎重小心,就如同男人做事一樣,如果入錯行,也將會耽誤一生的前程。男人入錯行以後還可以改行,但是女人嫁錯人。
  • 俗話說:「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老人們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有些俗語放到現在依然很實用,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好男不鞭春很多人認為「好男不鞭春」的意思就是:每到春季的時候,人們就會舉行一種用鞭子打牛的習俗,或者是鞭打一種與牛相似的模型,用這種儀式來讓牛聽話好好耕田,說是在鞭打過程中難免會誤傷其它人而發生爭執,所以才有了「好男不鞭春」的說法。
  • 俗話說:「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怕?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老人家活了大半輩子,啥事都經歷過,啥樣的人也都見過了,人生閱歷豐富,所以看人、看事都比較準,有獨到之處。所以,很多人對老人們的話都深信不疑。
  • 《惡之花》男主隻身入險境,女主不離不棄
    上一集的信息量太大,劇中出現的綠色手環,還有男主身份被發現了,新的劇情中女主為了男主不被發現,懇請前輩放過老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可是警察畢竟是警察,為了不讓女主繼續錯下去,前輩狠心拒絕了。另一邊男主隻身入險境只為揪出,關鍵時刻本來都已經拿到共犯的資料信息了,但是真正的白熙成父親卻打電話來破壞了這一切,竟然想要借綁匪的手殺了男主。男主的姐姐也因為手環的事情找到了白熙成家,可是這種關鍵證據去找白熙成的父親真的是羊入虎口啊,還說出了以前見過這個人的事情,看真正的白熙成緊張的樣子,應該是他沒錯了。
  • 農村俗語:「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究竟是啥意思?
    每到過年的時候,大齡單身男女青年大多頗為煩惱,不得不面對左鄰右舍的「關懷」,還有親友的詢問,最長問道的是:「現在談對象了麼,怎麼不把對象帶回來。」每當聽到這樣的問題,心中恨不得把對方一頓怒懟,但表面上只能強顏歡笑,然後隨便找個藉口搪塞過去。婚姻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必須慎重考慮,甭管別人評價,最好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老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婚姻就成了擺在青年男女面前的最重要的問題,對於婚姻男女都會非常的慎重,因為這畢竟是終身大事,不可視若兒戲。俗話說「對錯一門親,敗壞九代根」可見婚姻的影響之大,那麼「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到底是什麼意思?
  • 我以前不也刀槍不入麼?
    前幾天有個朋友跟我說:「小雨有了孩子以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軟肋,她說她終於變得溫柔和溫暖起來,不再是那麼刀槍不入了。 小雨是我們共同的朋友,從大學畢業認識她,就刀槍不入的堅強,我們都以為她就是衝著女強人路線走的,未來就是女版普京啊。朋友跟我說這個話的時候,我不禁一冷,嗨,我以前不也這樣刀槍不入麼?現在想來,挺招人討厭的。 年紀越大,人會變得越平和,內心也會變得與世無爭。或許是因為以前爭的太多,現在累了,反而什麼都不爭了。
  • 古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如今仍然適用
    我們經常有聽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其實這就是古代百姓教育自己孩子時經常說的話,雖然說現在看來屬於迷信的說法,但是窺見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有著很好的警醒意義的,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含義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總結吧。
  • 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芝麻君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些民間俗語,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芝麻君趁熱打鐵,給大家再介紹一個俗語,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有些人把這個俗語錯誤的理解為,男人不能娶五十歲以上的女人,女人不能嫁給六十歲以上的男人,這實際上大錯特錯了。這句話的意思,實際上飽含了民間的婚姻智慧,是無數前人總結的結晶,是告訴我們在男人和女人結婚的時候,要有所不為,即男人有五種女人不能娶,女人有六種男人不能嫁,否則準會吃虧!
  • 俗話說「男怕低頭走,女怕老抬頭」,是什麼意思?裡面蘊含大智慧
    古老的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裡,古人利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經驗雜談,他們把這些經驗雜談歸納成短短的一兩句話,形成俗語流傳下來,其中就有「男怕低頭,女怕抬頭」的俗語。"男士怕低頭"的字面意思大家都很明白,男人本來就應該頂天立地,如果一直低頭走路的話。那個男人一定很自卑,他會被人嘲笑,沒有什麼社會地位,應該屬於那種內向的一種,男人可是家裡的頂梁柱,如果一個男人沒有自信,最後還是會一事無成!更有甚者,更別提承擔內在責任了!
  • 「財不入急門,福不入偏門」,說的是什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比如人們常說的一句話:"金錢不進應急門,幸福不進旁門左道",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有什麼意義嗎?可以說,這句話很短,只有十個字。但這十個字道出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古人用十個字來闡述古代的儒家和佛家,包含了許多道家和佛家的精華,這句諺語是教導人們如何處世的好方法。那麼"財不入急門,福不入偏門"該如何理解呢?首先要講一個"偏"字和"急"字。
  • 農村俗語:「男不娶5,女不嫁6」是什麼意思?蘊含了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蘊含了什麼道理?對於農村俗語大家都知道是祖祖輩輩總結的經驗,或者是切身體驗,或者是時間長的觀察出現的頻率高總結的一些現象。農村俗語對後人來說的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至少能警告後人少走彎路,有提示的作用。
  • 少不入川老不離蜀,讓成都的「懶」透露出萬般誘惑,勸你別去
    少不入川老不離蜀,讓成都的「懶」透露出萬般誘惑,勸你別去,四川省是一個美麗的省,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國寶」熊貓的故鄉不僅風景非常美麗,也是「豐富」的美人之地, 山川秀美,美食美女很多,少年一入河,就享受蜀國,沉浸在快樂之中。
  • 老人常說「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是什麼意思?不得不說在理
    而很多地方老一輩經常會講一些俗語,比如:『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種莊稼怕誤了節氣,嫁姑娘怕選錯女婿』,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這些婚姻俗語是什麼意思。一、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生妻」,指的是被休了的女人,與寡婦不同,寡婦是丈夫已經離世,生妻是丈夫還健在的時候,將妻子以一紙休書趕出家門,也是我們今天說的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