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賞鎮平 相約玉都】主播帶你看鎮平—美食篇

2020-12-23 澎湃新聞

(點擊觀看視頻)

主播帶你看鎮平

博大精深的鎮平美食文化

源遠流長的獨特味覺審美

千差萬別的地方飲食習慣

讓人垂涎的家鄉特色小吃

舌尖上的鎮平,直擊你的味蕾

好吃,記憶中的鄉愁

主播申森:古人說:民以食為天。但是人們對於飲食的追求,除了滿足生理的需求之外呢,在果腹之餘,人們還追求對美食的形式,美食的含義更多的追求。主播帶你看鎮平,為你講述老家鎮平獨樹一幟的美食美味。

王楊: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中原是我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播帶你看鎮平,為你揭秘傳統和變化著的鎮平美食美味。

解說:鎮平,地處中原,頭枕伏牛,足蹬江漢,東依淮河,西扼秦嶺,楚風漢韻,鍾靈毓秀。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各類物種的形成和保存,潛在豐富的食物原材料,為鎮平這片土地增添了生活的力量和茶餘飯後縱情的詩意。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從早到晚,吃飽喝暖,穿越四季,講述人生。

申森:哎,王楊,你看又到了這個吃早飯的時候了,說到咱們鎮平美食啊,餐你最喜歡吃什麼?

王楊:那當然是咱們鎮平地道的胡辣湯了,因為它夠味的麻和辣 可以刺激味蕾,讓一天都保持精力充沛,生命旺盛。

申森:看你挺清秀靦腆的,原來口味還挺重。

王楊:是的,那你喜歡吃什麼呢,

申森:要是我呢,我會選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湯,因為它不僅營養豐富,還有一定的食療作用,畢竟我也到了養生的年紀。好, 那剛才你說了你喜歡喝胡辣湯,那今天早上呢,我就請你喝胡辣湯,哥買單,走起。

解說:從上海回來的王先生,吃膩了南方的甜食,趁著晨曦喝一碗胡辣湯,是他心儀已久的事兒。

早上五點,縣城內各個早餐店已經開始忙活了。廚師們把剛剛熬製好的羊肉大骨濃湯文火加熱,切碎的牛肉丁隨即放入鍋裡,同時加入花生、粉條、木耳、黃花菜、豆皮、麵筋泡等原料,八成熟後勾入適量芡粉,兌入辛香行氣,舒肝醒脾的上乘調料——一鍋色香味俱佳的鎮平胡辣湯就出鍋了。

食客:這裡的胡辣湯它的用量沒比較厚實,並且它的肉塊也比較大。

食客:喝一碗之後呢,就感覺一整天就是神清氣爽的。

解說:鎮平胡辣湯的來源極古,大多是民間傳聞,有說三國、有說宋代、還有說明代的。鎮平糊辣湯因是民間小食,典籍很少涉及,具專家考證,鎮平糊辣湯的祖宗應該是民間的酸湯和肉粥的改良品。

申森:如果說胡辣湯是一部分鎮平人早餐的首選,那麼我想呢我面前的這碗牛肉湯,應該是上班族的最愛了。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一碗濃湯,湯水還有這薄薄的幾片牛肉,可蘊含著咱們一天所需的大量的微量元素。

解說:牛肉湯是一道鎮平特色傳統的美食,主料牛大骨和現宰的牛肉在一起熬製,文火不停,讓骨頭裡的骨髓慢慢滲透在湯中,浸淫在時間的記憶裡。牛肉更是有講究,每個部位的牛肉都有不同的營養,都有不同的吃法。據傳,牛肉湯作為一種鎮平小吃和標誌性美食,由清乾隆年間興起,發展至今,久盛不衰。它和其他肉骨類清湯一道,形成了獨具鎮平特色的早晚餐湯文化體系。

食客:晚上喝完酒,然後早上喝碗這個湯,胃裡面特別舒服。

馬記牛肉湯傳承人 馬帥:你像這種甜湯,什麼調料都不用放,這樣喝出來的才是真正的湯。

王楊:哎 申森哥, 一走進咱們鎮平縣張林鎮,撲鼻而來(是)芝麻油的清香。

申森:嗯 ,沒錯。其實咱們張林麻油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就單單在咱們面前這兩個制油的工具你猜猜有多少年。

王楊:應該也有四五百年了吧。

申森:這個其實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我問問你, 這個是什麼, 你知道嗎?

王楊:這個我認識 它叫石磨

申森:哎 沒錯。那這個工具是當年咱們油作坊裡的工人用來粉碎芝麻的。那這個你認識嗎?

王楊:這個不認識。這個是什麼呀?

申森:這個是當年這個油簍,因為當時沒有油桶嘛,所以說它裡邊塗的是桐油,當年咱們成品油做好之後,咱們油坊的工人就會挑起這個油簍,把正宗的張林麻油送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解說:鎮平地處中原,優質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成就了芝麻等農作物充沛生長。鎮平縣張林鎮方圓十多公裡範圍內所生長的芝麻,仔細看去,和別的芝麻有所不同,每-個都是歪的,民間俗稱歪嘴芝麻。史料記載,遠在明朝年間,張林一帶的芝麻油已經風靡中州,人稱「林麻油」。

鎮平縣張林麻油五世傳人 張道山:在這個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相結合的時候做出來的這個油品質(好) ,還有含這個亞麻酸都比較高。

解說;清朝末年,林麻油進入鼎盛時期。張林街南北3華裡內,有水井48眼,油坊72座。每逢榨油時節,周邊十裡飄香,溫馨入脾。

鎮平張林麻油五世傳人 張道山:古代的時候 那個釉子缸經過沉澱以後,這個油經過三個月的沉澱,這個油的品質非常高,它有個醇香的感覺。

解說:林麻油之所以被列入鎮平南陽著名土特產之一,是因為它不僅傳承了榨取的傳統工藝,而且延續了「張林麻油」色澤澄黃微紅、入口醇爽悠長和久放不變味的獨有魅力。張林麻油已經走出鎮平,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就連老祖宗留下的油缸、油簍等傳世寶貝,張道山都精心的收藏著,它記載著張林麻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王楊:近年來,與張林麻油並肩齊驅的油脂類食物還有很多,但是最近網上抄的比較火的當屬一滴香香油了。為什麼把香油稱之為「一滴香」,我想,我們一起來揭秘。

南陽一滴香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朝龍:一滴香小磨油利用當地的芝麻作原料。咱公司由五千多畝的種植基地,咱們鎮平這個的地方土壤溼度 溫度 光照時間,有利於芝麻的生長。經過咱們的加工,三道過濾,三十天的自然沉澱 ,(壓榨)出來的小磨油就是自然醇香 。

解說:傳承古老的石磨工藝結合現代的技術低溫磨製,採用水代法提油運用層層過濾技術,從原料加工到市場流通,逐漸成就著一滴香的聲名遠播。現如今,無論是大型超市,小型商鋪,餐桌上隨處可見「一滴香」衍生產品風姿翩翩的身影。

申森:作為鎮平人,這個侯記燒雞應該大部分人都吃過。

王楊:對 這個侯記燒雞我也吃過。而且它這個感覺是越吃越香,越吃吃越離不了。

申森:沒錯 ,你看一說到這個侯記燒雞,我嘴中的某種液體都開始分泌了。

王楊:是不是口水啊。

申森:沒錯。

王楊:一看你就是個吃貨。要不然,咱們今天去嘗一嘗?

申森:好嘞,嘗嘗。

王楊:走。

(解說):《鎮平縣誌》記載:鎮平縣原飲食服務公司侯希山老師傅製作的燒雞,因以紅潤的色澤,濃鬱的異香,饞口的美味而得名「侯記燒雞」。侯記燒雞,也叫鎮平侯氏燒雞,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史料記載,侯記燒雞來源於山東德州扒雞,是正宗的鎮平特色美食。

(鎮平侯記燒雞第四代傳人 候洋):我爺爺大概是1942年來到鎮平,然後就以賣燒雞為生。解放之後,改革開放,然後就加入鎮平國營食堂。那個時候,(侯記燒雞)開始就已經列入鎮平特產了。

(申森):我知道在1956年的時候,咱們侯記燒雞是參加了南陽的名吃大賽,當時是一舉奪魁。在1960年的時候 ,南陽的四大名廚之一的侯希山老先生是代表南陽地區獻藝中南海,當時是一時間轟動京城。為什麼一隻小小的燒雞能折服咱們國人的胃呢,我想這應該是源自於這個商業機密,咱們侯記燒雞的獨家秘方對吧。

(鎮平侯記燒雞第四代傳人 候洋):對對 。就是因為是祖傳配方,主要是滷料,大概有二三十味吧。

(解說):侯記燒雞的製作非常講究。所選用的雞必須是生長半年以上,重量2斤以上的公雞和肥母雞,採取血管、氣管、食管三管齊斷法進行宰殺,使烹製好的燒雞燒雞呈美觀的元寶體造型。

侯記燒雞烹炸時更為講究,先用百分之四十的蜂蜜均勻的塗抹雞身,然後用鎮平特產的芝麻油炸雞,燒雞在滷製中,循環使用陳年老湯和適量鹽水,配入砂仁、豆蔻、肉桂、白芷、陳皮、良姜、丁香、草果等中草藥,保證滷製後的燒雞色澤紅潤鮮豔,雞皮不破不裂,香味濃鬱撲鼻。

申森:咱們這個燒雞最大的特色就是它都非常的脫骨。給你演示一下, 你就會一目了然。它這個肉是一夾,你看就散開了。哎,肉和骨頭非常容易脫骨,恩。而且還雖然它有很多的香料在裡邊但是它保留了這個雞的原汁原味的鮮味。

王楊:對

(食客):味道特別香。但是吃起來,說實話 特別嫩,然後肉特別爛。

(食客):入口即化 ,非常好吃。

(解說):如今,侯記燒雞已經晉升為「河南名吃」,並且增加了真空包裝生產線。侯記燒雞作為鎮平名吃的代言詞,實至名歸。

主播出鏡(申森):如果說在鎮平縣城我們時常聞到的是侯記燒雞的香味,同樣作為一種熟食,距離鎮平縣城20公裡的賈宋滷鵝,就是另外的一種美味了。有人說 在這裡的每天中午或者還是傍晚時分,賈宋的大街小巷飄蕩的都是滷鵝的濃香。

(解說):賈宋滷鵝作為一道傳統美食,是賈宋的吳漢林在三十多年裡的不斷探索和研究的結晶。

(鎮平賈宋滷鵝創始人 吳漢林):我們是(用)傳統絕料秘方滷製出來的。第二個是(用)鐵鍋(滷製),好吃就好吃在第二個是活鵝早晚都是新鮮的。

(解說):賈宋滷鵝的主要特點是色澤金黃髮亮、五香味濃、粑軟適中、骨質鬆脆、骨髓香滑。

主播出鏡(申森):現在賈宋的滷鵝已經上桌了。大家單從這個色澤就看出來,它的肉是非常入味的。但是遺憾的是 大家隔著屏幕,可能聞不到這個香味。

王楊:現場真的是滷香四溢呀。那咱們就替觀眾朋友們嘗一嘗吧。

申森:嗯 好的 我們來嘗一小口啊。

王楊:你先嘗。

申森:恩 我嘗一口。(肉)非常的軟爛。大家可能是對鵝的固化的意識,是覺得鵝有點膩,其實並不是的,賈宋的滷鵝是肥而不膩的,在你細細的品味之後 ,除了滷香之外,還有一點點辛香的蔥姜的這個香味在裡邊,王楊 你也嘗嘗。

王楊:我也嘗嘗。拿個腿。嗯 ,這個味道感覺很香,吃完滿嘴都是香的。

申森:對對對對。

王楊:然後吃一百遍都不會膩的。

主播出鏡(申森 王楊):王楊,你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話這麼說:無酒不成宴會,有酒才圓滿。

王楊:我一猜你就想喝酒了。

申森:被你看出來了。咱們今天品嘗了很多的鎮平美食,也該聊一聊咱們鎮平的酒文化了。

王楊:嗯,沒錯。

申森:鎮平的酒文化其實歷史非常悠久的,特別是鎮平的黃酒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這可是有記載也可以考證的。

(解說):1987年6月,在鎮平縣候集鎮馬圈王遺址西兩公裡處的宋小莊遺址,當地群眾在挖土方的時候,無意發現了兩件秦漢銅鍅,出於好奇心,在場的群眾撬開鍅蓋,發現酒香撲鼻。經搶救化驗和北京黃酒專家鑑定,這壇黃酒正是2200年前珍存的古黃酒,裡面儲藏著五公斤「半甜型黃酒」。這壇黃酒的重見天日,直接將鎮平釀酒史提前到5000年。

鎮平徐記黃酒傳人 徐華偉 :現在桌子上倒三杯酒,兩位品嘗一下,哪一杯是正宗的鎮平黃酒。

申森:來,女士優先,王楊你先嘗,你先選一杯。

王楊:我看這一杯顏色比較淺,我嘗嘗這一杯。這一杯感覺有酒精味比較重,我覺得這一杯是正宗的。

申森:其實我也覺得像這一杯,因為我覺得在黃酒館喝的這種比較多,那我也隨便選一杯吧。先聞聞,我又覺得這一杯是了。因為我覺得這一杯比較香,我嘗嘗。我覺得這一杯是(正宗)的。因為口感不刺激,非常的柔和。

王楊:我這一杯也不刺激。

申森:來, 老師你給我們揭曉一下我們兩個誰說對了。

徐華偉:實際這一杯才是(正宗的鎮平黃酒)。你一聞, 聞著有熬米粥時間長的香味,谷香味比較濃。這兩杯呢是紹興工藝做的,它的生產工藝是勾兌工藝,咱鎮平的是傳統的純原漿的黃酒,這一杯才是的。

(解說):純正的鎮平黃酒是一種低度發酵酒,以優質酒米、紅小米、糯米為原料,小麥作曲,經過浸蒸、加曲、發酵、過濾、陳放等工藝流精心程釀製而成。因色澤澄黃透明而得名。倘若是輕輕咂上一口,有焦香的滋味和綿軟的感覺,再品,醇厚爽口,濃鬱芬芳,令人回味悠長。

(鎮平徐記黃酒傳承人 徐華偉):(素材隨便延伸,同期錄的比較多)你看鎮平的黃酒用的原料不一樣,用的鎮平特有的紅酒谷。鎮平的氣候適合這種穀子的生長,在5000多年黃酒釀造史中,鎮平是歷史最長的。所以說古法釀造黃酒,口感更加醇香。

(解說):張仲景在《傷寒病論》中曾多處提到黃酒,並具體記載了黃酒的藥用價值和入藥道理,其炙甘草湯雲,「上九味,以清酒七升……一名復脈湯,治多疾」。

在鎮平民間,也流傳有「早飲黃酒午吃素,晚間漫步能長壽」的生活秘訣。眾多的黃酒品牌中,以徐記黃酒、小米黃酒最為著名,近年來,又相繼研發了竹筒黃酒、棗蜜黃酒等多個品牌,給鎮平黃酒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解說):自古以來,在鎮平人的餐桌上,麵食永遠都是最後上場的主角。因為麵食通常提供了人們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裡。鎮平人作麵食手藝與眾不同,從最平凡的一碗麵,到變化萬千的精緻麵條,都是鎮平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餚,麵條,都承載著每一個鎮平人幾千年飲食文化中的記憶和鄉愁。

主播王楊:說起麵條,的確是鎮平人的最愛。那在我手上的這一款麵條叫做趙氏手工掛麵,相傳明代移民大遷徙的時候,趙氏先祖從陝西的洪洞縣帶到了鎮平,距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趙氏手工掛麵是由鎮平優質的小麥精製而成,最大的優勢就是手工製作。

(解說):趙氏手工掛麵有細、筋、光、稀、汪、香等六大特點12道工序。細:面細如絲,細能穿針。筋:古時稱連綿數裡而不斷,一根掛麵繞長安。來說明此面的筋韌度。光:指面入鍋後盛出食用,入口細膩,口感光滑。稀:此面入鍋水宜寬,達到一兩面一斤水為宜。汪:指出鍋後的掛麵,不要立即食用,要放置七八成溫,此時食用,面香味更濃。香:此麵食用時湯香面鮮,透著原始的面香味。

主播(王楊):嗯 這個面你別看它夾起來的時候軟,但是吃到嘴裡呢特別的爽滑,入口即化,然後還特別的筋道,再搭配傳統的小磨油還有蔥的清香,簡直是一碗上品佳作。

(鎮平趙氏掛麵傳承人 趙傑):它採用的麵粉是角質小麥 ,角質小麥適合做手工掛麵,拉伸,拉長,拉細的特點,所以說可以做到細能穿針。還有就是製作過程中,它經過一步一步的發酵,發酵以後產生氣泡,所以又稱「空心掛麵」。還有就是咱的手工掛麵下鍋以後再煮都不會斷,所以又稱「久煮不斷」。

(解說):趙氏手工掛麵,秉承了民間古老的傳承工藝,保留了古樸純正的原始風味,深受當今人們的喜愛。在鎮平民間,趙氏掛麵又稱「空心面」「長壽麵」「貢面」,南方人則稱之為「面線」,尤其是請客待友,婚嫁添子,老人壽辰,孩童生日等,都很講究食用此面,以取福壽延年之意。

主播出鏡( 申森 王楊):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咱們想念集團的一款網紅產品番茄牛腩拉麵。它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是用料非常的足。這裡面不僅有一百克的麵條而且有牛肉、筍片,還有脫水的玉米粒,可以說營養非常非常的均衡,它的味道究其如何呢,稍後給大家揭秘。

(申森):現在這碗番茄牛腩面已經端在我面前了。如果一碗牛肉麵 牛肉和麵條是是主角的話,那麼湯底絕對是靈魂。來,王楊,先來嘗嘗這個湯底如何。

王楊:恩很鮮, 很美味。

申森:恩,其實從它端上來我就感覺到它這個番茄的香味是撲面而來的,讓人垂涎三尺。其實從即食麵的角度來說,咱們想念的這個麵條可以說是非常的筋道,不管是從它的視覺還是味覺來說呢,如果讓你猜的話,你絕對猜不到,它是一款即食麵,真的像是我們在飯店吃到的手工麵條是一樣的非常的筋道。

(解說):這碗面是用優質小麥麵粉通過9道壓面,配合南水北調中渠渠首的無汙染水源,不添加防腐劑、增白劑等,真的做到0添加,吃一碗放心面;而且它的香,在與每盒面都配有肉包、菜包和調味包,是滿滿一碗真材實料的牛肉麵,更是現在年輕人的一人食理念面。

(解說):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一個概念:北方人喜歡吃麵食,而南方人則離不開米飯,這是因為一千年前形成的兩大農業布局,一個是黃河流域以黍和麥為主的旱作農業,而另一個則是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因此出現了中國獨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鎮平是黃河流域小麥主產區,鎮平人喜歡吃麵,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申森:作為中國北方的鎮平人,大家都知道我們非常喜歡吃麵。但是這個面的品種其實是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的。

王楊:是的

申森:在咱們鎮平的這些麵食當中呢,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還是比較偏愛這個漿水面的。

王楊:沒錯。這個咱倆想到一起了。

(解說):漿水面土生土長的鎮平麵食。對於鎮平人來說,吃漿水面最講究的是喝湯,這不但是個進食的過程,還是個享受的過程。漿水面源自山西和陝西,興於西漢。認識鄢秋群的人都知道,1986年籌建天香館,漿水面作為鎮平老字號主打麵食,在鎮平已經是非常有名氣了。

(鎮平天香館漿水面傳承人 鄢寧):咱們的漿水面的製作工藝非常的講究。最重要的是在乎它的漿湯,漿湯我們選用上好的母雞 羊肉 棒骨 芹菜熬製成高湯,然後再用精選的辣椒麵 蔥花炒製成浮子,顏色鮮紅、鮮亮,再用熬好的雞肉、羊肉切成丁,燴成臊子,整個漿水面的工藝需要10個小時左右,才能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漿水面。

(申森):嗯 這個漿水面果然是名不虛傳。王楊你覺得怎麼樣?

(王楊):我剛才吃了一下這個麵條,應該是手工製成的,麵條特別的筋道,而且這個湯也很特別。

(申森):嗯 沒錯。麵條非常的筋道,而其實我覺得最合我口味的還是這個湯,一嘗呢就知道是熬了很久的高湯,爆香的蔥花特別香啊,香味撲鼻。而且我覺得這個湯的點睛之筆在哪兒呢,漿水面它裡面有一點點的酸,是可以勾起大家食慾的,讓你嘗第一口開始就欲罷不能。

(食客):聽說這一家漿水面挺好吃的。今天特意來嘗嘗吧,挺期待的。

(食客):出門多, 一出門就想著家鄉的漿水面,想著回來再吃一碗。

(隱黑)

(解說):然而,對於1992年就開始經營的鎮平吳記板面來說,板面「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特徵,香飄九州,譽滿中原,多次榮獲「河南名吃」大賽金獎。與國內各地各樣的牛肉板而與之相比,無論是色、形、味都大相逕庭,自成體系。

(鎮平吳記板面傳承人 吳天義):主要是臊子好。選用了本地南陽的黃牛肉,肥而不膩。還有20多種的中藥材作為配料熬製而成。

(解說):拉制板面的手法非常獨特,板面的拉制與中國其它地方的麵食有很大不同。一大塊面胚和好後,均勻的分成若干個小麵團。當有客人叫面時,才可以開始進入整個板面的製作過程。板面分為不同粗細和寬窄的幾個品種,其拉制方法也不盡相同。但大體上是把麵團先搓成長條,再由中間對摺板扯幾次,尤其是板面的過程,可謂是龍飛鳳舞,變幻莫測。

(王楊):申森哥,你是不是經常來吃板面啊?

(申森):那是。那作為鎮平人經常來吃板面,是咱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王楊):對。

(申森):今天呢,我們要再吃這個板面的時候,我們要說說這個板面的特點。第一,它的面特別的筋道。而且呢,它的肉非常的軟爛,產生了一種很奇妙的一種組合。那同時呢,我要給你推薦一種秘密武器。

(王楊):大蒜。

(申森):對,當你吃了大蒜再吃板面的時候,味道會有一點點的不一樣,會更香。那你覺得怎麼樣呢?你嘗一口。

(王楊):我嘗一口肉吧。特別有嚼勁,然後還特別的鬆軟,很好吃。而且你看這個油湯,紅色的,特別刺激味覺然後還有視覺,還有這個綠色的青菜搭配著很好看。

(申森):是的。肯定特別好吃,一看這個賣相就讓人大快朵頤。

(王楊):哎,對。

(食客):他們這裡的板面我經常來吃,幾天不來吃就想的慌。味道非常地道, 非常好吃。

(食客):味道挺好的,上來。碗挺大的,感覺分量很足。

(解說):其實際,我們品嘗拉麵的同時,也是在品嘗我們鎮平的美食文化。

如果讀不懂它的文化符號,你就品嘗不出正宗的鎮平板面。

主播申森:哎,王楊,咱鎮平有一句俗語如果用鎮平來說:「你今天吃麵條了沒有?」你知道這裡所說的麵條指的是什麼面? 王楊:這,你絕對難不倒我,作為土生土長的鎮平人,這種面,指的就是我們常說的「芝麻葉麵條」。

(解說);烹飪芝麻葉麵條有很多種,操作起來都非常簡單,只需將事先準備好的新鮮芝麻葉備好,然後加入食鹽、香油、蔥花等調料,帶鍋內水燒開的時候,尤其是控制住鍋裡的麵條煮到八成熟時,將醃製好的芝麻葉倒入水中,與麵條一起煮,撈出、裝碗,即可食用。

(張家柴房面師傅 趙豔):需要剪輯。芝麻葉麵條是最正宗的鎮平面,家鄉面。面好與壞,對如何選取最優質的芝麻葉息息相關。

主播出鏡:(申森 王楊 ):(王楊):嗯 這個芝麻葉的清香撲鼻而來小時候家裡也經常做這種,然後現在看到呢,感覺很像媽媽的味道。感覺又像回到了小時候。

(申森):其實對於很多在外地的朋友而言呢,鄉愁其實呢也是對味覺的一種追逐,現在人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大魚大肉其實經常大家可以吃到,但是呢這簡簡單單的一碗芝麻葉麵條,也是一種濃濃的家鄉的味道。

(解說):喝一口湯,吃兩根麵條,嚼一片家鄉的芝麻葉,休眠太久的味蕾瞬時被喚醒。舌尖上跳動的全是故鄉阡陌流水、薄暮星辰的味道。那一定是鄉愁中的狂歡,是鎮平人對麵食文化最終的註解!

文:王東照

原標題:《【雲賞鎮平 相約玉都】主播帶你看鎮平—美食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雲賞鎮平 相約玉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仵應汶
    【雲賞鎮平 相約玉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仵應汶 2020-05-11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 | 主播帶你看鎮平—美食篇!這些鎮平美食絕對能勾起你的很多回憶!
    主播帶你看鎮平,為你講述老家鎮平獨樹一幟的美食美味。王楊: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中原是我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播帶你看鎮平,為你揭秘傳統和變化著的鎮平美食美味。解說:鎮平,地處中原,頭枕伏牛,足蹬江漢,東依淮河,西扼秦嶺,楚風漢韻,鍾靈毓秀。
  • 時代楷模——鄧州編外雷鋒團走進鎮平宣講雷鋒精神
    12月18日,在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之際,曾獲得「時代楷模」稱號的鄧州編外雷鋒團王建新政委和雷鋒生前戰友孫紹顯攜鎮平春雷雷鋒營一行來到鎮平縣玉都街道安國小學宣講雷鋒精神,弘揚時代文明新風尚。鎮平縣文廣旅局、文明委、關工委、縣文聯、新聯會、鎮平融媒、玉都中心校等相關單位領導與六百餘名師生一道聆聽了雷鋒事跡及精神的宣講。 活動伊始,全體師生和與會人員一道高唱《國歌》和《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生前親密戰友孫紹顯同志為師生們分享了雷鋒故事,詮釋了新時代雷鋒精神。
  • 六位鎮平玉人的「玉見」故事,上陣父子兵,盡顯世家之盛
    世界盃開始了,2018年第11屆鄭州國際珠寶玉文化博覽會鎮平玉雕巡展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6月14日—17日),記得來瞧一瞧呦!昨天小玉推送了《你所走過的路,最終決定了你的信仰;六位鎮平玉人的「玉見」故事(上)》,見證鎮平玉人的風採。
  • 河南鎮平美食——燒雞
    說起鎮平的美食每個鎮平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燒雞」鎮平燒雞色、香、味、型別具一格。在1957年舉行的南陽名吃名廚大賽中獲得鎮平燒雞有很多家,各具特色,其中以侯記燒雞為代表。侯記燒雞由侯稀山始創,其原籍山東臨沂,1928年從德州名師學做燒雞。
  • 鎮平今天發生的事兒
    01 鎮平天氣 02 鎮平北頂四月天銀裝素裹惹人醉
  • 小商家拿起「數字武器」,鎮平復工復產「跑步前進」
    為什麼是鎮平?鎮平縣副縣長王洪濤說,秘訣是直播和無接觸貸款。此前,王洪濤曾親自上陣做直播,並引入網商銀行無接觸貸款,推動讓小商家拿起數字武器。副縣長親自上陣做直播3月23日,王洪濤主持了一場淘寶直播:「親愛的寶寶們晚上好,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鎮平特產產品掛麵」。王洪濤熟絡地對著攝影機向全國觀眾介紹鎮平的農產品,這場直播吸引了6萬多人的觀看,1小時賣出平常數倍的掛麵。
  • 玉美人和,雲端盛宴 5.18~5.20中國•南陽雲玉雕節「玉」你相約
    山蘊玉而輝,川存珠而媚。鎮平現有國家級玉雕大師30人,省級大師369人,從業人員超30萬,被業界公認為「天下玉源·大師搖籃」中華玉都。先後被授予中國玉雕之鄉、中國特色產業百佳縣、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等稱號。  南陽已連續舉辦十六屆玉雕節,今年舉辦雲玉雕節,這是展示南陽形象的重要窗口。
  • 創新| 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打好「鄉情」「戰友」「同學」組合拳;以市級「回創之星」張彬為代表的764名「致富帶富先鋒」,先後帶動群眾轉移就業6030人次,逐步實現「一家富」到「鄉村興」的轉變。培優新型職業農民,帶動致富
  • 創新|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制約,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鎮平縣找準能人事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大力發展能人經濟,培育發揮本土人才在創業致富、推動發展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引導各類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 7個月成交激增15倍,鎮平玉器市場的直播轉型路
    尤其是今年4月過後,伴隨著淘寶第一個珠寶直播基地在鎮平落地,想要趕上直播這個風口的人更多了。北京服裝學院設計藝術學碩士賀貝,畢業後在北京化工大學擔任教師。家鄉電商和直播的發展勢頭,讓她選擇和曾經穩定體面的工作告別。賀貝的父親是當地的一位玉雕師,雖是「玉二代」,這個回到故鄉的年輕人,卻想做點和父輩不一樣的事。
  • 鎮平城隍廟布局與建築特徵簡析
    關鍵詞:城隍廟;布局;結構做法;建築特徵 摘要:鎮平城隍廟是豫西南地區保存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之一,其布局緊湊,結構做法特殊,建築文化的地方性特徵濃厚,對研究該地區的古代建築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鎮平、南陽早期的煙標,估計很多人沒見過
    鎮平早期的煙標鎮平香菸生產歷史較長建國初期有地方國營鎮平捲菸廠公私合營鎮平光復煙廠生產有「臥龍」、「煦光」等牌號的捲菸1957年7月鎮平光復煙廠併入地方國營南陽工人捲菸廠白河橋"煙現在看不貴,但在四十年前,也不算便宜。關鍵是這煙不好買到,想逢年過節買幾盒充充門面,還要託關係、找人走後門呢!後來,南陽捲菸廠合併進入河南中煙集團。一段歷史,一段傳奇就此結束!
  • 【阿海鎮平話配音】諸葛亮怒斥馬謖去趕瓦罐廟會,而且還去看脫衣舞~
    點擊鎮平百事通關注我喲☀ 每天推送鎮平最新的本土新聞,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
  • 鎮平菩提頤養山莊老人蜂蛹而來,竟然是因為...
    此時此刻,你是該扮演一個尊敬長輩的「乖小孩」,還是竭力阻止的「孝順兒」?父母提出要去養老院,就好像一道擺在孩子面前的真心話大冒險題,不管你選擇哪個選項,都需要審視一下自己是否對父母給出了應有的照顧,很多人沒法心安理得地答應父母的請求。只是心中對「養老院」這三個字心存芥蒂。
  • 南陽世界月季大觀園鎮平展園:展眾「鄉」之魅 呈四「動」之彩
    鎮平,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彭雪楓,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當代36位軍事家之一;王佔國,中國科學院院士,半導體材料物理學家;臥龍生,臺灣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齊名;柳建偉,作家、編劇,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作為第一個建成的城市展園,鎮平園成為鎮平縣「弘揚歷史人文,展示地域特色」的秀美平臺,讓人心生嚮往。
  • 臺灣中視《大陸尋奇》節目專題報導鎮平玉雕
    2017年9月份,臺灣地區《大陸尋奇》節目製作組走進鎮平,對鎮平玉雕產業、石佛寺玉器批發市場以及中國玉雕大師創意園進行了全面綜合的報導,節目分為兩期,每期8分多鐘,10月1日一經播出,就引起了網上競相轉載,正如視頻中主持人所說
  • 「南陽家鄉味兒」鎮平燒雞:舔完手指,再來一隻!
    鎮平燒雞鎮平燒雞,是地道南陽味兒的代表之一。這道斷筋離骨、肥而不膩的「硬菜」,每一絲雞肉裡都蘊含著濃香。在眾多南陽菜中,鎮平燒雞怎麼就成了我們的心頭好?鎮平人:廢什麼話?吃就完了!肉食愛好者只是看到這兩個字,已經忍不住咽口水。
  • 讓孩子坐電動車或摩託車後座,鎮平的家長千萬別這麼做了,太可怕了!
    昨天晚上小編接到一位鎮平百事通粉絲朋友發來的簡訊,裡面大概內容是聽說鄰村有小孩因為坐在後座腳被絞進去摩託車車輪裡了,而且很嚴重,最讓她感同身受的是自己的孩子曾經也是因為坐摩託車後座,導致孩子的腳嚴重受傷……鎮平的家長們, 你們騎電動車或者摩託車接送孩子上下學時
  • 喜訊:熱烈慶祝巨豪集團·鎮平萬智興公司生產線開業啟航!
    2019年公司註冊鎮平巨豪智能製造孵化園有限公司,鎮平巨豪智能製造孵化園位於鎮平產業集聚區,佔地面積18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