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為何只排第四名

2021-02-23 芳華說歷史

原標題:「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為何只排第四名

最廣泛流傳的三國武將排名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在這裡,關羽屈居第四,趙雲、典韋都排在了他的前面。

三國武將排名的直接依據就是兩位武將間的單挑,數百回合不分勝負可視為武力相當。比較典型的是許褚裸衣鬥馬超和猛張飛夜戰錦馬超,從而得出許褚=馬超=張飛。間接依據是通過兩位大將分別與另一位武將較量的回合對比,能用更少回合勝出的實力應該較強。

在五花八門的排名中,呂布第一的寶座卻雷打不動,因為羅貫中虛構了「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深入人心,就《演義》而談,無人能撼動。但倘若較起真來,這並不能說明問題,因為張飛戰呂布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助戰,三十回合戰不倒呂布,雖可見呂布之驍勇,但也不能說呂布比張飛、關羽高明多少,相比於單挑的馬超鬥呂布、張飛戰馬超、關羽戰黃忠大戰數百回合,羅貫中對這場「群架」並沒有寫太多的回合數,也為後來張飛單戰呂布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留下了餘地。而後劉備刺斜裡殺來助戰,呂布遮攔不定,望劉備虛刺一戟,飛馬便回。有人推測劉備助戰是因為害怕關張二人擊敗呂布,才去「幫倒忙」,這便是過分解讀了。因為原本就是虛構,自然是為藝術的表達服務了,以此來凸顯「桃園三結義」的情誼,想必這才是羅貫中虛構「三英戰呂布」的本來想法。

如果說羅貫中虛構了「三英戰呂布」樹立了呂布第一勇將的地位,那麼虛構和誇張描寫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的場面便是為了樹立在呂布死後關羽第一的位置。

歷史上顏良是關羽所斬,文丑被徐晃部下圍殲,作者移花接木的目的便是凸顯關羽的神勇。三英戰呂布之時,先有方悅、武安國一死一傷,再有公孫瓚數合敗走;關羽斬顏良時,先有宋憲、魏續二人喪命,再有徐晃二十回合敗歸本陣。結果是呂布五十回合戰平張飛,關羽只是手起一刀便砍翻顏良。張遼、徐晃想雙戰文丑,文丑料敵不過,先射翻張遼,再與徐晃廝殺。徐晃看到文丑軍馬齊到,撥馬便回,反倒是關羽不懼,帶著十幾個人就衝過來了,結果這位曾與趙雲三十回合不分勝負的文丑才與關羽交戰三個回合便心怯而走,而為之所殺。

若論歷史上關羽與呂布誰厲害?《三國志》上雖也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但當時關羽還是籍籍無名的小將,說這話的人還不知道關羽有多厲害呢!呂布有「虓虎之勇」,關羽是「世之虎臣」。所以說,不論是《演義》的描寫,還是正史的記載,關羽都不遜呂布。

如此就《演義》而言,呂布和關羽是穩坐前兩名的。至於第三把交椅,趙雲、張飛、馬超、許褚還有東吳的甘寧可以並列。甘寧是東吳第一猛將,《演義》裡寫他「百騎劫魏營」,無人敢當,魏軍損失慘重,甘寧不折一騎。無獨有偶,西漢的灌夫「十騎劫吳營」更令人稱道。灌夫之父灌孟本姓張,因受潁陰侯灌嬰提攜遂改姓灌,平叛「七國之亂」時,隨灌嬰之子灌何與吳楚交戰時陣亡,灌夫遂率壯士十人夜劫吳營,十人中只有一人生還,吳王劉濞看十個漢軍戰鬥力就這麼強,竟然連夜逃跑,吳軍不見吳王,自亂陣腳,為漢所敗,楚王劉戊自殺。可惜的是後來灌夫為竇嬰鳴不平,得罪了田蚡,為漢武帝所斬。《三國志甘寧傳》寫關羽率五千銳士與甘寧一千人對峙而心生懼色,不敢進攻。曹操曾對夏侯淵說過,「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演義》最後寫甘寧病重遇到番王沙摩柯「面目猙獰」的部隊時心生懼怕,撥馬便走,被沙摩柯射中頭顱,坐於大樹下而死。總的來說,《演義》中的甘寧戰鬥力也很強。

有人說,《演義》中的關羽沒有斬殺或擊敗過一位一流大將,與黃忠鬥刀一百回合而不能取勝,只能「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可見關羽已經心虛,到最後「兩日戰黃忠不下,十分焦躁」。黃忠的傳記字數很少,記載的主要是他輔助劉備攻佔益州、漢中的事跡,勇毅冠三軍,但具體可圈可點的只有定軍山一戰。黃忠是幸運的,一是在晚年得遇明主劉備,二是在定軍山出擊夏侯淵,得以遷升徵西將軍,進而受封后將軍,與關羽齊位。羅貫中將他奉為「五虎將」之一,自然要虛構一些內容來表現其勇武,不至於與其他四位差距太遠。試問,如果五十多歲的關羽一百回合拿不下六十多歲的黃忠的話,那後來關羽又哪來的自信去寫信給劉備要到益州單挑馬超呢?要知道當時馬超只是四十出頭,正值壯年,而且早已威名遠播。

相關焦點

  •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典韋為何在武聖關羽之上?
    三國亂世湧現了眾多的英雄豪傑,有些人還專門為這些武將就武力值進行了排名,於是就有了「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些順口溜。呂布排名第一毫無爭議,董卓亂權,除了有兵員、權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呂布這一猛將的跟隨,三英戰呂布,且不算劉備的實力,就關羽、張飛兩位萬人敵合力都不能戰勝呂布,可見呂布的實力。
  • 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 「一呂二趙三典韋」的產生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典韋,繡像中的典韋高大威猛,一臉兇相,一手抓著一個人在那裡揮舞。雖然人物身體比例有些失調,但視覺衝擊力十足。我大大爺(即大伯)是六十年代的大學生,很有學問,熟讀三國水滸。他聽說我在看三國,就問我三國武將中誰最厲害。我姓趙,只知道單騎救主的趙雲很厲害,其他人就說不出來了。大大爺告訴我:「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看三國演義,對於大部分年青人來說,最喜歡的就是其中的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了,最為我們津津樂道的就是武將排名,流程最廣的24名將排名,就是毛宗崗父子版的,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鏽與文顏
  • 「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是誰提出的?
    有一次我問我大伯誰三國中誰最厲害,他告訴我「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呂布、趙雲、關羽、馬超、張飛我都認識,但怎麼也記不得有典韋這個人了,我就翻來覆去的找,但怎麼也找不到,一度還以為「姜維(wei)」就是「典韋(wei)」。其實,那本縮寫版壓根就沒有典韋這個人物。
  • 「一呂二趙」是毛主席欽點的?非也!趙雲早就擊敗過典韋了!
    其中很著名的一句話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在這個版本中,趙子龍的武藝位居三國第二,僅次於公認的第一猛將呂布,那是相當威風了。都說一呂二馬三典韋,我看應該是一呂二趙三典韋才對,馬超這個人不簡單,文武全才,但是在三國演義裡他是比不上趙子龍的」,並親筆題下了這幾個字。
  • 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是流傳甚廣的《三國演義》武力最強的前六名排名,當然這個排名爭議不少,比如典韋不足以排名第三甚至前六都排不上,又比如趙雲名次應該和馬超對調等等。其實如果從正史來看,這六個人至少有三位都不足以躋身前六,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關羽演義中關羽屈居第四,雖然斬殺過華雄、管亥、顏良、文丑等猛將,但是斬殺顏良卻被質疑是靠著赤兔馬快和顏良的措手不及才得手,一百多回合拿不下黃忠和龐德,這些都使得他的武力含金量有所不足。
  •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三國二十四位名將排行榜
    > 看三國演義,對於大部分年青人來說,最喜歡的就是其中的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了,最為我們津津樂道的就是武將排名,流程最廣的24名將排名,就是毛宗崗父子版的,一呂二趙三典韋
  • 一呂二趙三典韋,聽說以前不這樣講?
    說起《三國演義》裡的武將排名,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說的是三國裡的六員虎將,但是《三國演義》裡的武將排名真是這樣嗎?首先,這個排名是在《三國演義》誕生後才出現的,在市面上一般的《三國演義》版本中找不到。
  • 「武神趙子龍」的一呂二趙是毛主席欽點的嗎
    其中很著名的一句話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在這個版本中,趙子龍的武藝位居三國第二,僅次於公然的第一名呂布,那是相當威風了。當然,也有部分三國愛好者對此不贊同,覺得趙雲都沒殺過什麼超級名將,憑什麼排到第二啊。 那麼,到底這句排名是怎麼來的呢?網上流傳一個說法,是毛主席「欽定」的。
  • 到底是「一呂二趙」還是「一呂二馬」
    到底是「一呂二趙」還是「一呂二馬」 在中國歷史上,三國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自東漢末至西晉初的這一段時間,都被稱之為三國。在這段歷史中,總有著挖掘不斷的話題,文臣武將是人才輩出,謀士方面諸如:諸葛亮、周瑜、龐統、司馬懿、郭嘉、荀彧等;武將方面諸如:呂布、關羽、張飛、趙雲、顏良、文丑、孫策等等。
  • 三國二十四名將終極武力榜:呂布之下,馬超稱雄,關羽未入前五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 三個方面綜合評定後,關羽排第三,他才是第一
    雖有一個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但問題是,一則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二則屁股決定腦袋,三則就是各自的標準不同,所以這個順口溜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成為定論。其實想選出《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將,筆者認為還應從:戰績、對手評價、影響力這三個方面,先縱向比較,再綜合評判,看誰最後綜合分最高,才算勝出。而選取的武將,則是那個順口溜的前四位: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這第一集團的四人。
  • 三國正史中武力最強的六位大將:張飛典韋上榜,呂布僅第五!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必然與真實的歷史有所不同,人們常將小說中武將排名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但在真實歷史上,武將排名則是另一種情況,甚至呂布都只能排到第五。第一:關羽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作為一名殺將,死在他手下的名將是最多的,其中就有「溫酒斬華雄」、「斬五關過六將」等故事。
  • 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七許八黃九姜維,三國武將排名你...
    -199年),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東漢末年著名將領,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 原為丁原部將,接著歸附董卓,後依附袁紹,再依附張楊。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叛亂,佔據濮陽。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dūn]後,曹操親自出馬徵討呂布,水淹下邳。
  • 一呂二趙三典韋: 三國24名將排行榜!
    [提要]看三國演義,對於大部分年青人來說,最喜歡的就是其中的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了,最為我們津津樂道的就是武將排名,流程最廣的24名將排名,就是毛宗崗父子版的,一呂二趙三典韋
  • 正史中的三國八位勇士,呂布趙雲馬超排不上號,關羽張飛排第幾?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是演義小說的排序,而且也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可,以至於有人說:按照正史記載評選三國悍將,呂布趙雲馬超連前八名都進不去,能稱得上三國八勇士的,關羽或許能排第六名,至於張飛能排第幾,那就值得商榷了。雖然《三國演義》把趙雲描寫成一身是膽的常勝將軍,但是《三國志》等三國正史,對趙雲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少到沒有記載趙雲武力的片言隻字。
  • 三國英雄人物武力排行前十名
    最後一句順口溜讓你秒記前十名。第一名:呂布這頭號呂布無疑,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尚且平手,論個人戰力,第一莫屬。第三名:典韋其形貌魁梧,膂力過人,善使雙戟,威風凜凜。為曹操的守門人,足見其能力。
  • 三國龍虎將戰力排行榜:關羽排四,張飛第三,第一當之無愧
    所謂的「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更是難以讓眾人信服。今天,夫子就為大家細數三國龍虎將戰力排行榜,不服來辯!第五位:趙雲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曾和多名三國名將對戰,衝鋒陷陣罕見敗績,長坂坡救阿鬥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