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節目現場,好不容易做飯的食材準備好了,又發現自己根本不會生火,只好再次求助兒子。
沒關係有我呢 / 綜藝《一路成年》
一般來說,面對這樣粘人又「無孔不入」的父母,孩子厭煩是人之常情。
可徐錦江的兒子徐菲,全程沒有任何不耐煩的情緒。
反而一五一十地「匯報」自己的行蹤,不慌不忙地解決老爸製造的麻煩。
因為徐菲明白,這個「未成年」老爸,其實只是想多要一些陪伴。
所以,好好地寵他就夠了。
別以為你的「故意」不留痕跡 / 綜藝《一路成年》一個是孩子氣的老爸,一個是「做家長」的兒子,「吃瓜」之餘,許多人不自覺地想到自己和爸媽。
其實,這種「倒置」的親子關係,很多年輕人,正在經歷。
曾經對自己嚴苛的那個大人,不知不覺間,換上了一副小心翼翼、客客氣氣的面孔。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的父母 / 微博
當我們在人生的上坡路上不斷「進步」,父母卻在斷崖式地「退化」和下滑。他們的記憶力越來越差,你囑咐了千百遍的事情,扭頭就忘了。 父母老了,最怕他們出門不帶手機 / 微博《狗十三》特邀情感觀察-姜思達:從「她」青春回望「我」青春 / 騰訊視頻
理解變老,接受變老來帶的「笨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耐下心來適應老人的變化,有時候,本就該多寵他們一點。
「常回家看看」,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事。
參加了綜藝《做家務的男人》的演員魏大勳,難得有了和家人朝夕相處的機會。
結果,他給爸爸蓋毯子、給媽媽餵吃的,反而讓二老感到驚喜又不適。
閉眼躺著,不用幹活;水果吃著,張嘴就行 / 綜藝《做家務的男人》媽媽生日當天,他帶著父母一起拍婚紗照、吃蛋糕、看相冊,回顧一家三口的「成長」。
魏大勳後悔又感慨:「(這些事)我為什麼到今天才辦呢?」 大道理都懂,真正領悟總是遲來 / 綜藝《做家務的男人》總以為父母可以再等等,等自己下班,等自己掙更多的錢。綜藝《跟你回家可以嗎》節目組,曾去過一名叫「桃子」的女士家中。 日綜《跟你回家可以嗎?》身為女兒的桃子,也竭盡全力,想在母親彌留之際,給她最好的一切。
只要能賺錢,再辛苦、再討厭的工作她都可以去做。
只要有能力讓媽媽開心,多討厭的工作都可以忍受 / 日綜《跟你回家可以嗎?》後來,大家聊起過往才知道,如今成熟懂事的桃子,也曾叛逆過。
不肯好好讀書,吊兒郎當地混日子。
直到媽媽生病,桃子才扛起肩上的責任,在不知不覺間,活成了媽媽的媽媽。
自己打算要一直照顧的女兒,不知不覺長成了鼓勵自己的人 / 日綜《跟你回家可以嗎?》時間不會允許父母停留在原地,等我們功成名就衣錦還鄉。
多給他們一點愛吧,別等到來不及,才後悔當初什麼都沒有做。
每年總有那麼幾個節日,人們扎堆在朋友圈感謝爸媽。
忙於工作的兒女,總有這樣那樣的無奈,哪怕心裡想著要對父母好,手裡卻常常錯過父母發來的消息;
沒時間陪父母聊天談心,嫌他們麻煩嘮叨……
父母需要的,不是一句「在」 / 社長的朋友和媽媽的聊天記錄
可是,我們忽視的,或許恰恰是父母最想要的。
怎樣好好「寵愛」爸媽,是當代年輕人的必修課:
脫口秀演員王思文,分享過一段自己姥姥和咖啡的故事。王思文小時候,從事外貿生意的媽媽經常帶些「洋貨」回家。那個年代的普通人家根本沒接觸過咖啡,不知道怎么喝,也不好奇。直到姥姥發現,咖啡馬上要「過期」了還沒開封,才本著不浪費的原則,逼自己每天喝咖啡。 咖啡太難喝了,我太難了 / 綜藝《脫口秀大會》形式上寵愛父母最容易,難的是知道父母真正喜歡什麼,需要什麼。
滿足父母多方面的需求固然重要,但有時,如果你能站得更高一點,效果會更好。
陳學冬在成名後,因為擔心家人過上「好日子」就會漸漸失去目標感,特意給沒什麼工作經歷的老媽「安排工作」,讓她在「享清福」的年紀「有點事做」。
要物質的富裕,也要精神的豐盈 / 綜藝《拜託了冰箱》畢竟,一味接受愛的「供養」,可能只會讓他們對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產生懷疑。寵愛父母,不是要我們把父母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也要讓父母走進我們的世界,讓寵愛從「客客氣氣」變得「真真切切」。在日劇《最終幻想14:光之老爹》中,主人公稻葉光生和許多年輕人一樣,與父親疏離隔閡。光生想關心父親,卻發現根本無法交流,於是突發奇想,不如邀請父親來到自己的「世界」。 第一步我走,剩下的都靠你了 / 日劇《最終幻想14:光之老爹》「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無法讓歲月不老,就在有限的時間裡,珍惜和愛的人相處的每一秒。給文章點個在看,趁來得及,給他們多一點問候,多一點陪伴。「我現在依然不太會轉彎,雖然孤單的人,偶爾也想有個伴。」夢想和現實的碰撞、獨處或合群的妥協,既是毛不易正經歷的,也是許多年輕人的困惑。9月12日,本周四中午12點,明星《談心社》毛不易篇上線,我們一起聊聊交朋友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