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南通等地多位家長反映:當地的橡皮筋藝術培訓機構突然宣布倒閉,所有學員交由另一家培訓機構接收。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要求退費的家長們不禁懷疑:剩餘課時的學費還能要的回來嗎?
五地市分校「無法繼續經營」
僅蘇州校區欠課時金額達千萬元以上
蘇州橡皮筋藝術培訓中心港龍城校區是蘇州市的第四家校區,市民張女士在此為孩子報名了語言課程,主要教授朗誦、小主持人等內容,共計交了兩年12920元的學費。據張女士介紹,課程共計100節課,去年孩子已經上了33節課,也很認可老師的教學水平。
受疫情影響,年後該機構始終沒有線下複課。可到了4月25日這天,家長們突然收到一條來自另一家名叫「藝朝藝夕」的藝術培訓機構發來的簡訊,稱「橡皮筋出現困難無法繼續經營」,剩餘課時由他們接手,這讓大家傻了眼。當天不少家長趕到校區討要說法時,發現機構內橡皮筋的工作人員已經沒了蹤影。眾多家長認為,橡皮筋單方面宣布倒閉關停,將學員轉至其他機構,不與家長進行協商的做法不能接受,「我們同意那就轉課,不同意那就再退費,我們家長覺得太被動了。」
「變故」不止在蘇州。從4月25日當天江蘇橡皮筋藝術培訓集團官方發布的一份聲明顯示,「因疫情長達好幾個月的持續影響,江蘇橡皮筋藝術培訓集團有限公司(無錫、蘇州、南通、杭州,寧波五個公司)經營確實出現巨大困難,實在無能為力,無法繼續經營」,並且正在申請破產清算,而所有在讀學員的剩餘課程,全部交由「藝朝藝夕」接手。藝朝藝夕藝術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表示,在原橡皮筋學習的孩子,剩餘課程可在接管的藝朝藝夕繼續學習,不受任何影響,也不會收取任何額外費用,「只要確認好在這邊剩了多少節課,後面所有的課程我們都會給他上完的。」
據公開資料顯示,江蘇橡皮筋藝術培訓集團成立於2013年,旗下的少兒藝術培訓中心,為3-12歲少兒提供舞蹈、美術、語言等培訓,截至2019年,橡皮筋藝術培訓已覆蓋全國16個主要城市,直營50餘家校區。該機構自2018年進駐蘇州市場後,便陸續設立匯鄰、港龍城等四個校區,學員1800多名,家長們在「交費越多優惠越大」的誘惑下,為孩子預付了一到五年不等的學費。目前,這四家校區全部停止運營,所欠課時金額達1100多萬元。
(維權群統計信息的部分內容)
轉課責任模稜兩可 想退費又無從著落
家長遭遇維權難
轉到其他機構繼續學習剩餘課程,似乎一定程度上能挽回家長的損失。可對接手的藝朝藝夕培訓機構,其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如何,都讓有意轉課的家長內心打起了問號。在藝朝藝夕向家長提供的「轉課協議」中寫明,「橡皮筋作為乙方向甲方提供課程服務的剩餘課次由丙方藝朝藝夕完成,若甲方籤訂協議後不參加相應課程,不能要求丙方承擔任何責任。」也就是說對藝朝藝夕而言,此舉相當於公益援助,「如果要求退費或者是跟錢有關的事項,就得去找橡皮筋解決。」
除此之外,家長們還有另外一層擔憂,「橡皮筋的工作人員曾講,一旦與藝朝藝夕籤過協議,就不能去找橡皮筋維權了。」一旦籤了轉課協議,若「藝朝藝夕」也倒閉了,家長們又該找誰維權呢?
目前,除少部分家長願同「藝朝藝夕」籤訂轉課協議外,多數家長仍堅持要求橡皮筋藝術培訓機構退費。對此,記者電話聯繫了橡皮筋藝術培訓機構一名叫做餘小勇的股東,但得知記者身份後,對方立即掛斷了電話。從另一位橡皮筋工作人員口中得知,橡皮筋自去年10月份就已出現資金鍊斷裂的問題,當時仍可以維持正常經營,但疫情過後這五家培訓中心難以為繼,「但凡我們能夠去承擔得起退費的話,我覺得我們橡皮筋都不至於說現在宣告破產。」
就此,家長們只能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
江蘇對培訓收費行為已有規範
為何難落實?
為規範培訓收費行為,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維護培訓對象和培訓機構的合法權益,早在2018年江蘇省物價、教育、工商、人社等多部門聯合出臺《關於印發江蘇省培訓收費行為規範的通知》,並於當年11月1日開始實施,該規範適用於江蘇省內培訓機構依法舉辦各類非學歷培訓的收費行為及其監督管理。其中明確: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教育、工商、人社、民政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加強培訓機構收費行為的監督和管理。那麼,對於橡皮筋藝術培訓機構倒閉關門無法退費的問題,該由哪個部門來監管呢?
為此記者諮詢了蘇州市相關主管部門。其中,蘇州市教育部門表示,他們只負責審批學科類培訓機構,藝術類不在其審批範圍之內。而蘇州市市場監管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稱,已核實過蘇州市橡皮筋公司提供的帳戶信息,顯示其「只有兩千多塊錢」,無力承擔一千多萬的退費,依據其職能,一方面將倒閉機構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另一方面正由蘇州市消保委從中協調。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樊居奇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