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淺薄,懶宅,李雪琴會是下一個李誕嗎?

2020-10-13 文小咖

一夜之間,《脫口秀大會》喜提兩個高位熱搜:


王勉成了冠軍。


李雪琴髮長文反思稿子寫得不好。


這是什麼節奏啊?


《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眾輿論哄鬧了一個夏天,姐姐各有各的歸屬。《樂隊的夏天》,水木年華被淘汰了,炸出前輩老炮護短,五條人被淘汰又復活,牽動人心。《脫口秀大會》,開局新人輩出,楊笠的」普通男人為何這麼自信#紅透半邊天,雙胞胎姐妹的body shame引爆話題,尾聲了,東北妹子李雪琴一記絕殺,自己爆紅,節目話題度又上升了一把。


王勉先按下不說,來說說新晉「網紅」李雪琴。


長文裡,李雪琴說稿子沒寫好,擰巴、討好,不及格,這是事實,沒什麼好爭辯的。看現場就知道最後那句:我也不喜歡你們,就知道氣氛不對。


但,回頭看李雪琴的脫口秀的表現,你會發現,她的表演具有一種「珍貴的缺乏特質」:


最棒的是,這些特質僅僅是一種拒絕、一種退讓,一種成長中必須完成邏輯自恰。


1


1995年,李雪琴生於鐵嶺。說起鐵嶺,東北喜劇的權威感呼之欲出。趙本山唱二人轉,從鐵嶺走向央視舞臺,宋小寶、小瀋陽也一併出名,而《鄉村愛情故事》的長盛不衰,讓趙家班成了東北的一大招牌。


1995年,趙本山剛剛開始為人民群眾所知曉,1999年,他與宋丹丹、崔永元飾演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瞬間爆紅,大江南北無人不知趙本山。新一代的觀眾成長,《賣拐》《不差錢》等小品被咂摸出味道來了:趙氏喜劇,總感覺要編排別人。


歲月流逝,趙氏喜劇的底色還在,但新一代的喜劇之王蠢蠢欲動了。開心麻花,大碗娛樂,嘻哈包袱鋪,相聲新勢力、德雲社,這些由新人執掌的「喜劇門派」此消彼長,攪動一時娛樂風雲。


李雪琴的成長,橫跨兩代幽默玩家,長大後,李誕、池子,王自健那些更網絡化的喜劇弄潮兒再次興起,簡直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要在這樣一個迅速更迭,競爭激烈的時代裡突出重圍,李雪琴是怎麼做到的呢?


時間回到2009年,那年李雪琴14歲,因為一些原因,家裡沒錢了,父親也不知道跑哪兒去了。李雪琴第一感受到了來自家庭的壓力——她或許需要迅速長大為扛起家庭經濟大旗的成年人。


李雪琴唯一的辦法,只好靠學習。


她不逃課了,她學習名列前茅,各項活動都積極參加,為了不讓父母操心,她成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孩子。


漸漸地,母親成了那個撒潑撒嬌的小公主,李雪琴成了照顧別人的大姐姐,生活要管,情緒要管,連精神這塊,也要頂上。


作業弄完了,看會兒電視,媽媽看見了,罵一頓之後,倒把自己給氣哭了,李雪琴就只好先安慰好媽媽,再來收拾自己的情緒。


每天上學,想起家裡的糟心事,忍不住要哭,李雪琴就哭夠哭完了,再回家。


高考之後,她覺得自己沒考好,瞬間難過了,媽媽就更難過了,緩都緩不過來。


多年來,她的悲傷都是靠忍度過的。所以,她才會說出「這麼說有點誇張,因為我不賺錢,但我是我媽唯一的精神支撐」這樣的話。


初高中熬過來了,大學去了北京,一個人時最容易沮喪。李雪琴也不例外。


她抑鬱了。


抑鬱這種病在文藝界特別流行,落到了實際生活裡,得病的人很可能不願意正視,而別的人則容易輕視,進而鄙視它。


李雪琴還好,沒有躲,積極配合治療。


可她試了三次,都失敗了:


第一次:去心理中心,老師一看,病成這樣了,趕緊告訴所屬學院,李雪琴痛哭著求他不要說出去,結果學院知道了,又把事情告訴了李雪琴的朋友、同學,李雪琴突然崩潰了,失望之極。


第二次:去醫院開藥。開完藥,吃了,情緒穩定了,李雪琴反倒七上八下的,該不會是心理作用吧?


第三次:打算遠離熟悉的地方,去紐約留學。出了家鄉,思念奔湧,李雪琴去了校友會找歸屬感,人剛到就覺得不對勁兒了,別人都是有名有錢高精尖,她呢,一個本科學廣告的,研究生讀教育的——尤其是後者「教育」,一聽就是以後要當英語老師賺快錢,交際再瘋的人也沒有留她的微信。


最後一次潰敗,李雪琴看紐約城的眼神都不對勁了。就覺得那裡的樓這麼高,陰影遮蔽的大街上,除了流浪漢和垃圾,就是疾步的人。


安全感丟失了,與外界溝通的欲望也消失了。


真正讓李雪琴回過神來的是一件小事。


當時老師得知她大四了,能正常畢業,說了一句:那還抑鬱啥?


她樂了


最終,讓人快樂成了她生活的勇氣來源之一。


2


回國之前,李雪琴就迷上「搞笑」了。


微博大V銀教授這樣看起來蹩腳、尷尬,讓人會心一笑又露出淡淡憂傷的段子,是她的最愛。


銀教授的段子很奇怪,看過之後,不會記得具體內容卻會將那抹淡淡的憂傷印在心裡,這些段子看多,偶然看到他的真雞湯便會感動到流淚的地步。


2017年,李誕、池子等加入了李雪琴的關注列表。


2018年6月,正好朋友要創業,李雪琴也學不下去了,就回國了。


9月,李雪琴在抖音上傳了第一條視頻,教觀眾用蹩腳英語讀奢侈品名字。室內拍攝,有乾貨,沒笑點:


但很快,就在同一天,笑點來了。李雪琴站在北大校門前,介紹自己母校的門。上來就老三樣:看大門,多豪華。還有這人,多多。還有這獅子,多獅。


以上兩條抖音,還沒有出現經典梗。李雪琴也承認,那時候還沒想著要好好拍,就是看見大爹大媽都在拍,自己喜慶勁兒上來了,也想拍。


第四個視頻,一口氣加入了三個經典梗:吳亦凡和「大家好,我是李雪琴」以及「你吃飯沒呢?」


這些視頻,比一般的短視頻還要短小,說得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不同的事,這些日常中,沒有一個小心思是藏著掖著的,全是敞開式輸送:


追吳亦凡,從北大門口追到了三裡屯,到最後說起吳亦凡的名字,連李雪琴自己都不好意思,傻乎乎的笑。說起減肥,先是讓小哥哥姐姐們收斂點,後來就直接吐露心聲,一本正經告訴說:我昨晚吃夜宵了。


三個月後,李雪琴又來到清華校門,站在了背面拍視頻,因為如果站前面,只要一說出「大家好,我是李雪琴」,就不讓拍視頻了。


四個月後,吳亦凡回應李雪琴的視頻,被李雪琴剪成了裡程碑合集,炫耀了一下。


「吳亦凡抬我一手,不是很明顯嗎?」


在眾多走紅的原因裡,李雪琴明確表示,是因為吳亦凡幫了她一把。而她喜歡吳亦凡也是因為他好像生活很好,從小沒有被欺負過,而她自己一直生活在漩渦中。


網紅不像是真人,更像是算法構建出來的貼滿標籤的智能塑料模特,身上最明顯的標籤就是識別度。


比如,同一個公司的網紅頂流,因為完全不同類別,拉出來單看,你不可能想出她們出處是一個。


成為網紅之後,這種消解迎來了更兇橫的「粘貼複製」,幾乎所有人都想從李雪琴身上撬出最明顯的軟肋。《脫口秀大會》內定投票,專業選手因眼高手低,把業餘的李雪琴投成了倒數第一。PK賽,作為笑果管理層,專業播音出身的豆豆選擇了李雪琴,因為自己和她不是一個圈層的。


專業選手如此,大眾也不例外。得知李雪琴北大畢業之後,他們的印象從羨慕變成了不解。


李雪琴當初拍視頻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消解。消解生活本身,消解掉環境構建的那個自我,從而成為真正的自己。


但由於紅,她的消解變成了風格的一種,越發偏離了航向。怎麼辦?


從第一次玩抖音到如今成名,她的抖音短視頻都是如出一轍的low。


隨著時間發展,短視頻APP上許多瑣碎、膚淺、有趣,甚至很low的視頻,都有了既定的風格,看多了,會莫名生出一種反抗套路的感受。


李雪琴沒有。


解構到極致,成為真正膚淺、瑣碎而有趣的人,進而成為能夠溫暖別人的人,這種古怪的幽默感,自始至終都是李雪琴的理想,而在《脫口秀大會》上,體現得更明確。


3


李雪琴無疑是強悍的。


多年「透視」自身心理狀態,沉浸於「搞笑行業」的老道經驗,讓她比別人更多了一份接地氣的溫柔。


更重要的是,幽默是一種保護罩,能讓她輕鬆面對成長中的傷痛,更能獲得認同與歸屬。


李雪琴說,搞笑,要讓人在三秒鐘記住。


她確實做到了。


她上臺,先說自己不行,資質不行,也不夠專注。


面對滿場的大佬,她更是點明——來上貨的,一句話把自己拉到了鄙視鏈最低端。


自己的圈層裡,她又屬於哪一檔呢?


低俗檔。


這樣一個底層網紅,鹹魚中的鹹魚,她最想做什麼?事業、人生都不是事。


她最想要的是結婚。


然而,蟄伏多年,父母離婚了,又組建了新的家庭,她依然是那個單身的,見床就躺的鹹魚。


很多人嚮往北上廣,仿佛只有混過北上廣的人生才叫人生,在底層鹹魚李雪琴看來,北京第一個被拉下水。


別人遇到標籤,求之不得。


李雪琴遇到標籤,轉頭就走,還拔劍將自己刺得七零八落。


李誕說她是天賦異稟,她一開口,說與自己最有共鳴的物種其實是之前家裡死去的三隻蚊子。


鐵嶺的鍋包肉、燻雞架、鐵鍋燉大雞才是靈魂伴侶。


含蓄中,帶有小小的報復;慵懶中,又有些不甘。這本就夠戳年輕人的心了,而李雪琴還有一個必殺技,就是那種對世事不屑一顧又不安心放過,只好被迫地,寡淡地,和紅塵調戲一下的態度。


這種態度,和上班摸魚的感覺一模一樣,不同的是,別人上班摸魚是怕別人知道,且摸魚之後,生活很可能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而去。李雪琴上班摸魚之後的發展方向是太極拳,像一根小小的針,插進了不可動搖的海底,整片海都被漆上李雪琴的套路。


可是,說到套路,如今動不動就說天賦,說自律,仿佛只要一個人爆紅了,他必定遠離凡塵,羽化成仙了。


連最基本的人性,都要改頭換面。


楊天真切胃之後,說她最擔心的工作,出院後,走路還要人扶就已經開始工作了。於是許多人說,她是一個對高段位成功有著極致追求的人,很多人羨慕她,卻不知道她渴望的成功不是脫穎而出,高人一等,而是一種極致人生的境界。


李誕的成功,被說成是表面吊兒郎當,其實私下極端努力,兩年內上了37檔綜藝,努力堪比薛之謙巔峰時期或者當世真正的鳳毛麟角——超級富豪李嘉誠。


而李雪琴呢,她從入學北大便開始抵抗精英、反駁圈層,即便是成功了,她的抑鬱依然在,甚至說「上班的一小時用來自殺結果沒死成」,磨磨蹭蹭,沒有靈感還是寫不出來稿子。她人生最大快樂就是躺在床上,看電視。說起工作,她很重視熟悉的人的陪伴,沒有他們一天也活不下去。


有人說,我們喜歡一個人是喜歡她身上自身的倒影,可是,李雪琴難道不正是那個癲狂高端的雲朵世界裡,最正常的那個嗎?


她曾經病過,如今依然病得不輕。


她的天賦,她的才華,被她狠狠拖到地上摩擦,然後用實際行動告訴大眾:就這樣吧,先。


我們喜歡李雪琴,很簡單,因為她是我們中的一員,我們護的不是犢子,是朋友,是親人,是同病相憐的比鄰,簡言之,一個普通人。


—FIN—

相關焦點

  • 千萬別被「低俗」的李雪琴給騙了
    「李雪琴,你對自己的理解不夠深刻——以我對你的了解,這個熱搜(#李雪琴和XX分手#)你肯定會買的。」而一個女孩,長得漂亮是爹媽給的,後天的有趣是能力所在。有趣,會讓一個姑娘擁有愛的能力,尤其說情話的感染力。
  • 李誕的人間不值得,是低俗苟住北大「戀愛腦」的廢物李雪琴?
    低俗李雪琴在初次上臺時說,大家提到她的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的「整容、做作的網紅」,而是一個「低俗」的網紅。李誕讚嘆雪琴是天才少女:「在絕對的天賦面前,技法不堪一擊」。曾在《十三邀》中,李誕對談許知遠:我就想活在淺薄中,活得流於表面,但(淺薄)這個東西能讓你開心讓你笑。
  • 李雪琴和李誕,都不能小看
    李雪琴,上了《脫口秀大會》後,徹徹底底地紅了。為什麼會紅?一個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居然去當網紅還講脫口秀,這種反差感,足以讓人好奇心爆棚。雖然李雪琴是北大學霸,可她的段子裡,說的都是我們平常經歷的事,會煩惱糾結的問題,這樣無形間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感。一個高材生說自己普通,反差之外又有吸引力。
  • 王建國的糾結-遙不可及的李誕和聰明有趣的李雪琴
    《脫口秀大會3》播出後,大概會有更多人關注他,因為與李雪琴的「雪國列車」「一建鐘琴」。無論是李誕還是李雪琴都是能活明白的人,只有王建國最糾結。李誕是活明白了的人:人間不值得。他只想淺薄的活下去。而王建國雖然也知道,但還是在較勁,一方面羨慕李誕的多金,一方面糾結自己的立場。就如他「當機立斷」的段子一樣。李誕一直不正經,就一直好笑。李誕說,「我的價值觀就是都可以,都行,真的,都行,都可以,咋都行。」他說他可以回內蒙老家喝三塊錢一瓶的酒,真的行,就是這種真的還行,讓他感覺很可怕。
  • 李雪琴,會不會是下一個賈玲
    李雪琴也是一個大姐款式。李雪琴原名叫李雪陽,後來因為她要在短視頻裡扮演一個大姐,她乾脆叫自己李雪琴。這個名字一出來,就知道是屬於她的名字。大姐是什麼感覺,嘮嗑,家長裡短,全是廢話,但會讓你忘記煩惱。李雪琴就怒發了一條微博,「北大畢業的怎麼了,念了北大就不能做一個廢物嗎」。然後寫進段子裡,她說別人都是怎麼評價網紅的,整容,炒作,而我就不一樣了,我是低俗。
  • 李雪琴,會不會是下一個嫁不出去的賈玲
    要我說,李誕也是瞎了眼的拉郎配,王建國這愚蠢的貨色怎麼能配的上李雪琴。他會說英語嗎?出過國嗎?知道世界有多大嗎?難道真的想讓李雪琴的宇宙盡頭就停止在東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了嗎?很多人都說兩人有夫妻相,越有夫妻相的人越不能結婚。本來王建國媽媽還想著兒子有出息了,搞個漂亮的改良一下老王家的基因,怎麼又找了個一樣的。
  • 李雪琴晉級被說低俗,只因她來自東北,東北人不能說脫口秀麼?
    不過第三季《脫口秀大會》之所以會再次引起人們的注意卻並不是因為這些老人,而是因為一位名叫李雪琴的脫口秀新人。提起李雪琴,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但是卻想不起來她是誰。其實李雪琴是一個網紅,一個因為在網上喊話吳亦凡、李彥宏、郭艾倫等人,然後被人家回復了而出名的網紅。
  • 雞湯喝多了,就需要李誕這樣「涼白開」
    最近手機被《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裡的「追星錦鯉」李雪琴刷了屏。每每當李雪琴提到萬建國的時候,嘉賓席上的李誕都笑得不能自已。王建國和李誕算是一起出道的,兩人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後來李誕一個「人間不值得」火了。
  • 撩到吳亦凡的李雪琴,是李誕的救星
    北大畢業這四個字成為「吳亦凡」之後她的又一個標籤,人們心中的學霸通常是國之大器的類型,可是李雪琴卻在拍搞笑視頻,追星搞CP!: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low逼了嗎?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廢物了嗎?我復活李雪琴李雪琴出現在《脫口秀大會》,應該和老四的初衷一樣,就是去給李誕捧場的。
  • 肥胖、宅、割腕、抑鬱,這樣的李雪琴,為什麼我們還喜歡她
    ,又有點喪,大家都說他是「女版李誕。」 李誕靠喝酒消遣寂寞,他的口頭禪「開心點吧,朋友,人間不值得」,安撫著每一個同齡人的孤寂靈魂;李雪琴靠電影、小說排解孤獨,她喜歡《美麗心靈》、《模仿密碼》、《許三觀賣血記》之類的作品。
  • 如果沒有李誕的力捧,打破規則,李雪琴還能不能像今天這樣爆火?
    可以說,誰也沒有想到笑果文化會遭遇有史以來的最大的危機和困難:除了公司內部人員的調整,外部環境更是雪上加霜,線下活動停擺,聲譽危機不斷。李雪琴在《脫口秀大會3》裡的表現,李誕用了一個詞來形容:「天才少女」。
  • 李誕傳給大家的喪,被李雪琴的「慫」治好了
    還有一個人管我要錢,我說我沒錢,你有二維碼嗎?她說沒有,我說給你筆,她說我不要。」「我媽是我帶大的」,過去她多會安慰媽媽,現在就多會安慰觀眾們,這種撫慰人心的能力已經內化了。,穿著很宅的黑T恤,對著那個崩壞的蛋糕哭崩了。
  • 李誕的「喪」,終究還是敗給了李雪琴的「慫」
    誰都沒想到,十九年後,一個叫脫口秀的圈會把這幾個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圈在一起,還讓他們成了脫口秀界的流量擔當。,殫精竭慮,頗有點「脫口秀屆郭德綱」,意圖振興一個行業的味道。,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發掘新人,努力推動著一個行業的發展。
  • 李誕:淺薄地活著,不要深刻,只要給你帶去快樂
    但現在的李誕會去勸他,會給他看那個廣告能換來的一疊錢,告訴他,可以去接。 生活在淺薄裡,不希望自己太深刻,甚至不喜歡太努力的李誕,真的淺薄嗎?他的真實務實,又何嘗不是一種通透呢?也許有人會說,他顯得一下子太世俗了,叫人鄙視。但這個有些俗氣的李誕,又何嘗不是展示著自己的真實?
  • 傅首爾打算說脫口秀,比起王勉奪冠,李誕復活李雪琴是有多明智
    但是,到了第六季依舊可以參加,並且順利當上了李誕戰隊的隊長。而這一次李誕復活李雪琴,後者通過自己的實力,一路挺進總決賽,獲得全國第五的好名次,這都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跨界來講脫口秀,其實並不難。讓更多的人接受並且喜歡上脫口秀,應該說李誕作為一個領路人做的很成功。
  • 李誕的喪和李雪琴的慫,都救不了一顆想逃避的心
    一、 李誕的喪是假的,李雪琴的慫卻是真的李誕的喪是更像是特意打造的人設,「人間不值得」是他的標籤。畢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個鮮明的,獨一無二的標籤,足以像腦白金一樣的具有超高的辨識度。但李雪琴的慫是真的慫。
  • 李雪琴再這麼幹下去,就沒有李誕什麼事了
    ,情緒很不穩定,時不時會拿李雪琴出氣,但李雪琴不但選擇忍著還反過來去安慰她的母親。很可能李雪琴她自己都沒有想到今年會憑藉著《脫口秀大會3》一炮而紅的吧,從短視頻網紅轉型到國內炙手可熱的脫口秀達人,曾經那個自卑甚至有些膽小的李雪琴真的做到了。雖然現在的她還沒有達到李誕的高度,但出道即巔峰的戰果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搶了李誕的風頭。
  • 又懶又喪的笑星李誕:不要扯什麼高大上,我就要沒皮沒臉地活著
    李誕,這個80後滯銷書作家,因為脫口秀這種在中國極其小眾的藝術,火了。1989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一個礦區人家,生下一個名叫李瑞超的男孩。讀小學時,他按捺不住一顆頑皮的心,愛接老師話茬,但也因為這個經常被父親打,教他要「規矩」。
  • 池子向大家介紹《脫口秀大會》「黑馬」李雪琴,和李誕真的和好了
    別看李雪琴是一個喜劇工作者,可是她卻罹患抑鬱症多年,是一個社恐患者。2018年,李雪琴的命運發生了轉變,因為她被吳亦凡點名了。他一定很自豪,因為李雪琴第一輪就被淘汰了,是李誕把她復活了,隨後一步一步進入總決賽。如果說李雪琴是千裡馬,那李誕就是伯樂!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李誕發現的上一匹千裡馬池子,已經離開了李誕。
  • 快快評 | 李雪琴爆紅背後,藏著李誕的慧眼和焦慮
    李雪琴、楊蒙恩、何廣智等新人得以 " 顯山露水 "。作為競技性節目,終究是要面對殘酷比拼和現實的。要知道,如今爆火的李雪琴,原本在前兩期 " 海選 " 階段就被淘汰了,擁有絕對話語權的李誕憑一己之力 " 走後門 ",在節目規則沒有復活機制前提下執意復活,慧眼識珠。深諳此道的李誕明白,《脫口秀大會》需要李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