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蕾最響亮的稱呼,不是明星,不是導演,不是裁縫,不是作家,不是書法家,而是才女。是因為她是個多面手,很多方面都很有才,稱為才女?還是掩蓋她沒有長性,哪件事幹得也差不離,但也沒有幹多好,都還有那麼點差強人意,總是登不了頂?
徐靜蕾還沒上大學的時候,就很有才,毛筆字寫得很好,北京第一個廣告燈箱上,當年用的就是徐靜蕾寫的毛筆字。但是,高考第一年她報考中央藝術學院,名落孫山了。如果真的愛好寫字畫畫,她應該再接再厲,鍥而不捨。但是,沒有,她放棄了,後來的生活和工作都跟寫字畫畫沒啥關係。這個「才」算是徹底被她遺棄了,一生充其量是個寫字畫畫好的人,但並無成就。
第二年,徐靜蕾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大二的時候跟大她15歲的京圈大院子弟王朔好上了,不在乎對方有妻子女兒,大搖大擺出入王朔的家。利用王朔的關係,她認識了京圈一幫大佬,讓王朔把她引薦給好哥們趙寶剛和高曉松,拍了《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和《同桌的你》,後來又出演了《將愛情進行到底》,爆紅成明星,一時跟趙薇、周迅、章子怡一起,被稱為內地四小花旦。但是她的老毛病又犯了,還沒登頂演藝的最高峰,她不幹了,去當導演了。不知道是她覺得自己在這行已經走到盡頭了,沒有潛力可挖了,沒法再超越了,還是沒有長性,不想幹了。於是,在演藝這行當,她也沒有做到最好,她沒法跟鞏俐、張曼玉等演藝頂峰人物比,同時被稱為四小花旦的趙薇、周迅、章子怡,後來的成績也都遠遠超過了她。所以,在演藝方面,她有點才,但不是大才。
她當導演,王朔利用自己的人脈為她找來了葉大鷹、姜文和張元這樣的大咖撐場。在各位大佬的扶持下,徐靜蕾的導演處女作《我和爸爸》,拿下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徐靜蕾才女的稱號一下子響亮起來。當大家都充滿期待地等著女性大導演的誕生,期待著她的新作時,她離場了,再無作品。她這次果斷,剛一試水,就不幹了。因此在導演這行上,她也沒有多大成就,沒法跟大導演姜文,趙寶剛比,更別說張藝謀、陳凱歌這類導演頂峰上的人物。
好像2016年她又導過片子,但是很少人知道。
網絡博客興起的時候,她成了網文創作者,「老徐的博客」當年真紅啊,大家又期盼著一個美女作家的誕生,但是,很快,她的博客停更了。也只是一個曾經很紅火的「寫手」,最終沒有成為作家。
後來網絡又爆出她迷上了做手工包。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但市場上沒見過。據說,只送給朋友。朋友都很賣力地誇獎:非常好非常好,非常時尚,有創意。但是,外人如我們,看不到,茫然不了解。
後來她又幹什麼了?反正,她當裁縫的事兒,再也沒人提了。曝出來的新聞,都是她跟男友黃立行的愛情。在幹什麼,不知道。
說了這麼多,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徐靜蕾不務正業,沒長性嗎?
這麼做事,是什麼都幹不好的,再怎麼誇,也得看事實。
作者:蔚菲虹:撰稿人,編劇。在繽紛的世態人情中,理出決定人生高低成敗快樂與否的背後準繩,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