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棄兵》刷新netflix觀看紀錄!來看看文化名人版西洋棋「後...

2020-12-28 和訊

中國小康網訊 近日,Netflix宣布《后翼棄兵/女王的棋局》上線4個星期/28天觀看用戶數為6200萬,刷新了網飛旗下限定劇集的觀看紀錄。

該劇10月23日上線,安雅·泰勒-喬伊、瑪麗埃爾·海勒、託馬斯·布羅迪-桑斯特等出演,斯科特·弗蘭克(《金剛狼3》)打造,根據Watler Tevis所著同名小說改編。講述冷戰時期,女主角貝絲·哈蒙從小被遺棄在肯塔基州的孤兒院,她發現自己在下棋方面有驚人的天賦,不幸的是,她也對孤兒院給孩子們開的常規鎮靜劑上癮了。為了成為西洋棋冠軍,她不僅要擺脫藥物依賴,還要在男性主導的西洋棋世界與對女性的厭惡做鬥爭。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這部2020美國年度爆燃爽劇讓人們關注起了西洋棋這門棋類運動。西洋棋自誕生伊始,就始終與人類文明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以至於和數學、文學、美術、電影、等領域的文化名人,都產生出了奇妙而有趣的化學反應。

數學:宰相被殺,歐拉跑馬

棋盤上的麥粒截圖

大家也許在中學數學課本就聽到這個故事了:舍罕王打算獎賞西洋棋的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伊爾,而宰相只請求國王在棋盤第一個格賞他一個麥粒,第二個格兩個,第三個格四個……後一格比前一格多一倍。國王計算後發現,全世界的麥粒也擺不滿棋盤,結果宰相落了個被殺的下場。

實際這只是個傳說,但是現實中卻真有一位數學家擺滿了整個棋盤,不過沒有用麥粒,而僅憑一枚「馬」棋子。他就是瑞士數學家——歐拉。

歐拉也是我們數學課本裡的老朋友了,就是因為那道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橋問題」。

當然後來我們也知道了,那個老在橋上散步的哲學家就是說出「頭頂星空與心中道德律」的康德。

歐拉在解決完「康德散步問題」後,便把目光投向了西洋棋。我們知道,西洋棋的「騎士(馬)」和中國象棋的「馬」走法近似,我們說「馬走日」,而「騎士」則走「目字格」。

動圖即為「騎士(馬)」的走法

歐拉同學想到,既然「馬」這麼歡脫,那麼假如從棋盤上任意一格開始,不間斷地連續跳,能不能所有的格都跳滿呢?當然,他最後證明出來這是可以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試試)。

文學:「B博士」與愛麗絲

《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

看過韋斯·安德森導演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同學可能都知道,主人公古斯塔夫的原型是奧地利文學家史蒂芬·茨威格。

這位寫過《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昨日的世界》等作品的大作家,在生命的最後兩年裡創作了一部反納粹的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

小說講述了一艘從紐約開往阿根廷的輪船上,西洋棋世界冠軍被一位名為「B博士」的業餘棋手擊敗的故事。原來B博士在被法西斯的囚禁中飽受摧殘,便終日自我對弈以排遣,卻練出驚人的棋技,代價便是精神分裂。茨維格以苦苦煎熬「B博士」的心魔隱喻納粹魔影,西洋棋在文學家的筆下成了人類苦難的寫照。

茨維格與友人在下西洋棋

不幸的是,茨威格本人最終也像他筆下的「B博士」那樣崩潰了,在《象棋的故事》出版的同一年,帶著對古老歐洲文明的眷戀,和對納粹鐵蹄蹂躪世界的絕望,茨威格與妻子在巴西雙雙服毒自殺,《象棋的故事》也成了他最後一部中篇小說。

另一部與西洋棋有關的文學作品,與孩子們有關,那就是英國童話作家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鏡中奇遇記》。

故事講述了一個午後,愛麗絲被一隻揣懷表的兔子領入迷幻的夢境,裡面的西洋棋「紅皇后」讓她在棋盤上走格子,當白皇后的小卒。然後她穿越進一面鏡子,裡面的棋盤就是森林、田野與河流,最後愛麗絲自己變成了紅皇后!

對於愛麗絲在西洋棋棋盤上行走的充滿想像力的情境,後世的傑斐遜飛機樂隊在1967年的專輯《超現實主義枕頭》中,就有一首「White Rabbit(白兔),大家可以聽聽感受一下——

美術:超現實主義棋子

上文中提到,在文學史上,西洋棋上升到了「超現實主義」高度,那麼美術史不幹了,明明超現實主義是在我們這裡發源的嘛!超現實主義與達達主義創始人之一——馬賽爾·杜尚,不但自己愛下西洋棋,還設計出了幾副史上著名的棋子,並且還為世界西洋棋大賽設計海報!

美國《生活》雜誌上的杜尚

杜尚說過一句名言:「不是所有的藝術家都是棋手,但所有的棋手都是藝術家」,這位貨真價實的殿堂級藝術家自己設計的棋子和海報。

最美西洋棋遊戲《Pure Chess》裡也收錄了杜尚設計的棋子。

杜尚為第三屆法國西洋棋大賽親手設計了海報,並參加了比賽。

杜尚就像美術界的「老頑童」周伯通,不但自己玩轉西洋棋藝術形式,還拉上了音樂大師,搞西洋棋版「跨界歌王」。

有位音樂大師在上圖的電影中為杜尚執導了一段夢境配樂,他的名字叫約翰·凱奇。就是那個寫出《4分33秒》的先鋒派古典音樂家。

然而再厲害的大師,也是杜尚的「迷弟」,他說過一句名言:「如果你想學習音樂,那麼先研究杜尚」。結果他先被杜尚給「研究」了。

杜尚與約翰凱奇的西洋棋比賽

1968年3月5日,杜尚和凱奇在加拿大多倫多瑞爾森劇院,進行西洋棋比賽。腦洞比黑洞還大的是,棋盤下面鋪設了傳感線,每走一步棋子,都會生成隨機的音樂!

這些音樂要經過四名作曲家處理後,再由劇院的八組揚聲器對外公放(請問你們考慮過西洋棋的感受嗎?)。

凱奇下棋的姿勢都像彈鋼琴,結果第一盤他就輸了(杜尚還讓掉一個「馬」)。

這場視聽盛宴不但把西洋棋玩出了「奇蹟」,也是人類藝術史上的奇蹟。(子華)

相關焦點

  • 11月23日熱榜|《棋魂》口碑持續高走,《后翼棄兵》刷新網飛紀錄
    短時間內憑實力實現逆襲,不被看好的漫改劇讓觀眾直呼「真香」,其中「本土化」情節頗受好評,勾起了80後、90後觀眾的青春回憶。 有網友曬出日本粉絲在社交平臺對網劇《棋魂》的反饋,從這些評論中看到,網劇《棋魂》得到了日本網友的普遍肯定,「日本網友對棋魂的反饋」在新浪微博熱搜登上高位,討論十分火爆。《棋魂》「出海」獲贊也引發大批劇粉自發安利。
  • 《后翼棄兵》破網飛觀看記錄 帶動西洋棋熱潮
    《后翼棄兵》劇照1905電影網訊 「我們當時覺得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網飛對於《后翼棄兵》的敘述,據公開數據顯示,該劇上線四周吸引了6200萬用戶觀看,受歡迎程度更是全球性的,擠進92個國家的前十名榜單,其中在63個國家中都是以第一名奪下寶座,成為了網飛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限定劇。該劇由斯科特·弗蘭克執導,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1983年的小說,講述一位年輕的西洋棋奇才貝絲·哈蒙(安雅·泰勒-喬伊飾)從孤兒院逐漸登上國際舞臺的故事。
  • 時光早報:《后翼棄兵》創收視率紀錄
    《后翼棄兵》創Netflix限定劇收看紀錄Netflix宣布《后翼棄兵》上線4個星期/28天觀看用戶數為6200萬,刷新了旗下限定劇集的觀看紀錄。為了成為西洋棋冠軍,她不僅要擺脫藥物依賴,還要在男性主導的西洋棋世界與對女性的厭惡做鬥爭。
  • 《后翼棄兵》破觀看紀錄!年度最熱爽劇強在哪?
    《后翼棄兵》(又名《女王的棋局》)是Netflix在10月底推出的一部西洋棋題材的迷你劇。而如今已經過了一個月,該劇的討論熱度不但沒有明顯衰減,反而破了個紀錄——幾天前,Netflix高調宣布該劇獲得了6200萬用戶觀看,成為了他們迄今為止最火爆的限定劇集。開播28天以來,《后翼棄兵》收穫了6200萬用戶觀看,成為了網飛迄今為止成績最好的限定劇。
  • Netflix 熱播劇集《后翼棄兵》和《王冠》或掀起時尚界新潮流
    本文轉自【華麗志】;時尚美容產品研究平臺 Stylight 指出,Netflix(網飛)最新兩部熱播電視劇「Queen’s gambit」(中譯名《后翼棄兵》,又譯為《女王的棋局》) 、「Queen’s gambit 《后翼棄兵》/《女王的棋局》「Queen’s gambit」 改編自美國作家 Watler Tevis 同名小說,講述了天才西洋棋女王 Beth Harmon 的成長故事,由影壇新秀 Anya Taylor-Joy 主演。
  • 《后翼棄兵》掀起西洋棋風暴,奈飛再次提價引爭議
    「后翼棄兵」是西洋棋中的一種開局方式。通過捨棄皇后側翼的兵,換取棋盤中心位置,將皇后出路打開,獲得局面優勢。《后翼棄兵》(又名《女王的棋局》)是奈飛日前熱播的7集美劇,片名昭示了劇集的主題,同時也隱喻了主人公貝絲·哈蒙的人生。貝絲·哈蒙在遭遇了家庭悲劇之後成為孤兒,在肯塔基州一家孤兒院的地下室裡,向校工習得西洋棋的技能並展現出驚人天賦。
  • 做我所愛成為冠軍——《后翼棄兵》
    2020年秋季,Netflix又推出一部爆款原創劇《后翼棄兵》。《后翼棄兵》改編自小說家沃爾特·特維斯(Walter Tevis)198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后翼棄兵》圍繞西洋棋展開,所有人的舞臺就是西洋棋8×8的黑白棋盤。如果觀眾不熟悉西洋棋的話,可能會產生一些理解障礙。這裡介紹一下相關知識。西洋棋中,雙方均有國王、王后,國王在棋盤一側,王后在棋盤另一側。
  • Netflix《后翼棄兵》特效解析:真&幻的人生棋局
    豆瓣9.0爆款美劇《后翼棄兵(女王的棋局)》亦是如此。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下由特效製作公司Chicken Bone VFX分享的《后翼棄兵》特效解析。Netflix迷你劇《后翼棄兵》講述了一個女性西洋棋天才,克服了個人創傷、毒癮、酗酒和性別歧視,最終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
  • 《后翼棄兵》火爆,秋季檔美劇也能「不政治」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后翼棄兵》讓每個人都去買象棋!」據美國《名利場》23日報導,火爆秋季檔的美劇《后翼棄兵》不僅創下網飛非虛構限定劇觀看用戶數量的新紀錄,還帶動人們對於西洋棋的極大興趣——「如何下西洋棋」的搜索量達9年來峰值,西洋棋的網購銷量大幅飆升,就連西洋棋聯合會發言人大衛·拉達都大加讚賞。
  • 刷新了Netflix的收看紀錄,這部9.1分新劇火成了爆款!
    這部新劇叫《后翼棄兵》,也叫《女王的棋局》,由安雅·泰勒-喬伊、伊斯拉·約翰斯頓 、瑪麗埃爾·海勒等主演,共計7集,是一部限定劇集。口碑極佳的一部新劇,在豆瓣平臺,15.8萬人給《后翼棄兵》打出了9.1的高分,五星好評超60%。
  • 《后翼棄兵》:享受天才施虐的快感
    《后翼棄兵》中,西洋棋天才貝絲·哈蒙(右)憑藉驚人的天賦和技藝橫掃由男性主導的西洋棋界。如果是在一個空閒的午後,你可能會像看完一部超長版的電影般,一口氣看完它,有人形容這是一部「比德芙更絲滑的爽劇」。作為一部美式「大女主爽劇」,《后翼棄兵》的時代背景設置在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女主角貝絲·哈蒙是一個西洋棋天才,同時也是孤兒。
  • Netflix新劇《后翼棄兵》口碑爆棚!史蒂芬·金盛讚「年度最佳」
    《后翼棄兵》為《無神之境》(Godless)編導史考特法蘭克(Scott Frank)的新作,改編自美國作家華特戴維斯(Walter Tevis)於 1983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這個成長故事探索了天才背後真正的代價。20 世紀 50 年代末,年幼的貝絲·哈蒙(安雅·泰勒-喬伊飾)被遺棄並託付給肯塔基州的一家孤兒院。她具有驚人的西洋棋天賦,同時對政府提供給孩童的鎮靜劑上癮。
  • NETFLIX《后翼棄兵》女主角服飾60年代時尚元素全上身
    ——《后翼棄兵》導演Scott Frank>Netflix超火紅神劇《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掀起一波追劇熱,雖然只有短短七集,卻讓人回味無窮。設定《后翼棄兵》服裝的法國設計師Gabriele Binder受訪時曾表示,Beth的造型主要參考60年代的明星,像是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伊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等,凸顯她自由奔放、自信的精神。
  • 《后翼棄兵》為什麼讓人感覺「爽」?
    《后翼棄兵》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的同名小說,講述天才棋手哈蒙的故事。背景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正處於冷戰時期,那時的西洋棋冠軍基本都在蘇聯人之手。年幼的伊莉莎白·哈蒙被遺棄並託付給當地的一家孤兒院,基於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西洋棋,並表現出驚人的天賦。
  • 美劇《后翼棄兵》裡的冠軍方法論
    ——美劇《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後翼」指的是棋子王后旁邊一側,「棄兵」指的是捨棄一個棋子兵。「后翼棄兵」是一種開局方法,意思是開局時將王后旁邊的、象前面的兵讓給對方吃掉,以換取己方王后和象可以迅速走出的優勢。
  • 《后翼棄兵》,一部精緻的爽劇
    《后翼棄兵》的故事邏輯,與這些爽文相差不多,女主角的超級技能就是高智商,升級路徑在西洋棋界,她如何從孤兒院的地下室,成長為打敗世界西洋棋大師博戈夫的新冠軍?光是這一點,這個故事就足夠吸引人。當然,我覺得這裡寫她死去,基本是功能性地,為了給女主角製造一次大型挫折,置其於死地而後生,甚至可能是對標題「后翼棄兵」的一次點題——queen's gambit 是西洋棋裡的一種開局方式,大意是主動犧牲自己一個兵棋子,以獲得某種優勢。《后翼棄兵》剛上線的時候,豆瓣上還叫它《女王的棋局》,後來大家就為它叫哪個名字更合適吵起來了。
  • 《后翼棄兵》(女王的棋局)是安雅·泰勒-喬伊的紀錄片?
    | Anya Josephine Marie Taylor-Joy 安雅·約瑟芬·瑪麗·泰勒-喬伊生於1996年4月16日 美國佛羅裡達州 邁阿密女演員兼模特近期,一部名為《女王的棋局/后翼棄兵而這部劇的火爆程度是意外的,本以為會在《新變種人》這種超級英雄題材的電影中獲得演繹事業的突破和認可,卻沒想到是因《后翼棄兵》得到了蛻變,從「小公主」到「女王」,安雅也如願擺脫了在《女巫》《分裂》等恐怖片中的標籤。
  • 《后翼棄兵》的藝術魅力與思想意義
    作者:葉路加近期熱播的美劇《后翼棄兵》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天才少女在西洋棋界的成長故事,有著電影般的精妙質感。劇作力求將故事性與專業性加以平衡,採取長鏡頭、分屏等不同方式,對原著中大量的專業象棋場面做了巧妙處理。這樣,即使觀眾不了解西洋棋,也能獲得連貫、舒適的觀劇體驗。
  • 《后翼棄兵》女主安雅:自認不漂亮長相怪異
    近日,網飛新劇《后翼棄兵》大火,上線4個星期(28天)觀看用戶數突破6200萬,刷新了網飛旗下限定劇集的觀看紀錄。而女主安雅·泰勒-喬伊更是因為此劇被許多影迷熟知。而安雅在接受採訪時還坦言到:自認長相併不是好看類型,甚至還有些怪異。
  • 《后翼棄兵》火了,為什麼我更推薦《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上個月,Netflix 宣布其2020年新劇《后翼棄兵》是該平臺目前被看次數最多的有限劇集。推出四周內,在全球有6千多萬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