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英女王和丈夫菲利普親王在溫莎城堡共度時光。周日,女王現身教堂,看起來美極了。儘管過去幾周,英國的天氣總體上很沉悶,更不用提因冠狀病毒大爆發帶給人恐懼和沮喪之感,而女王還是確保用她充滿活力的綠松石色套裝來點亮早晨。
就在周日這天,雖有消息曝出女王周末前往溫莎城堡是為躲避疫情,但又有其他多方消息公開指出,女王前往溫莎城堡不過是為與菲利普親王團聚,以及前往教堂做禮拜。親王早前已宣布退休,不再為王室履職,因此其大部分時間都在溫莎城堡中度過。
當新的一周到來之時,女王照常回到白金漢宮中工作,並堅持會見一些私密客人。只是此次工作,白金漢宮的大門是關閉的,其他一切如常。本次爆發的疫情,應該可以被看作是上世紀爆發世界大戰以來,人類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事實上,就算是爆發了世界大戰,女王和其家人均為撤離英國。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女王和家人在那段時間都做了些什麼。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伊莉莎白女王剛滿13歲。為了安全起見,有人建議伊莉莎白和她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一起從英國撤離到加拿大,但這個想法遭到了伊莉莎白的拒絕,由此她還在當時獲得了「女王母親」的美譽。
伊莉莎白當時拒絕離開的理由是:「孩子們沒有我是不會離開英國的。沒有國王(伊莉莎白的父親),我也是不會離開英國的。國王永遠不會離開,所以我也不會離開。」與之相對應的是,伊莉莎白和妹妹瑪格麗特在1940年搬到了溫莎城堡,在那裡她們度過了戰爭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通過表演啞劇來為工作人員帶去歡樂。
14歲的時候,伊莉莎白首次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兒童時間」廣播節目中向從英國撤離到美國、加拿大和其他地方的兒童送上最美好的祝願。她在廣播中說:「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幫助我們英勇的水手、陸軍士兵和飛行員,我們也在努力分擔戰爭的風險和悲傷。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最終一切都會好起來。因為神會眷顧我們,賜給我們勝利與平安。當和平來臨的時候,請記住,是我們今天的孩子們,讓明天的世界成為一個更美好、更幸福的地方。」
戰爭期間,國王和王后白天都待在白金漢宮中辦公,夜晚會去溫莎城堡與孩子們過夜。1940年閃電戰期間,白金漢宮遭到轟炸,這對夫婦死裡逃生。僅此一事後,伊莉莎白說:「她覺得自己可以比以前更勇敢了」。空襲之後,國王和王后定期視察全國各地遭受嚴重破壞的地區,同時前往醫院和工廠視察,並會見軍隊。
1945年,19歲的伊莉莎白公主成為第一個作為全職成員加入英國軍隊的皇室女性成員。在英國的輔助國土服務處(ATS)工作期間,她學會了開車和保養車輛。
戰爭結束後,英國舉辦了「歐洲勝利日」活動。那一天,伊莉莎白和瑪格麗特偷偷地混在倫敦街頭的人群中慶祝。一直到1985年,伊莉莎白接受了英國第四電臺的採訪時回憶了當時的情景。她說:「我和妹妹向站在陽臺上的國王和王后歡呼,之後又跟隨人流步行了數英裡。那時,互不知名的人們手挽著手站成一排排走過白金漢宮的門前,全都沉浸在從戰爭解脫出來的巨大幸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