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雨晴,曾用筆名樓心月,臺灣著名言情小說作家。代表作有:《七月七日晴》、《風雪盟》、《欠你的幸福》等。
Q:對愛情的看法?
Ans: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凡事順其自然,有緣自然是我的,無緣也不強求。
Q:寫作的動力?
Ans:當心很滿很滿,對某個故事感覺酸酸的,想寫它的衝動與悸動很強烈,那麼,我就會不顧一切地下去寫,就算是言情市場的大忌、就算編輯哀哀叫、就算再來個九二一大地震,都阻止不了我的決心,「七月七日晴」和「愛情的海洋」就是這樣來的。[1]
Q:看異性先看那裡?
Ans:身高。
我還滿CARE男孩子太矮的。
Q:有沒有個人比較偏愛的男女主角?
Ans:男主角方面,最愛程予默。
女主角的話,應該是沈天晴吧!
Q:生活中最怕被他人問到的問題是?
Ans:1.職業
2.你談過幾次戀愛
這種問題超難回答的,有時就算回答了,也很難講得清楚,而且往往會延伸出更多難以回答的問題,所以……算了,還是維持在一個問題就好。
Q:作品中的愛情靈感是從哪裡而來?
Ans:以前是天馬行空,胡思亂想,有時看了一出拿狗血亂灑的連續劇,心裡覺得我灑來灑可能灑得更極致,然後就寫了。
而現在,則是沈澱心情好好聽幾首歌,安安靜靜的聽著朋友發生的事,想記錄一些年輕歲月,愛情紀事,所以我才會說,我的作品中,都有某程度的真實性,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Q:對自己的寫作有何堅持與期許?
Ans:每寫一本書,都希望能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每次翻開書都有出乎意料的驚喜感(或者說驚嚇感?!)最怕聽到人家說:「這樓雨晴的書越來越無聊了,看十本和看一本沒太大的差別。」要真這樣,我想我會直奔回家哭溼一條棉被吧!
Q:當一個專職作家會不會很有壓力?
Ans:當自己心無旁騖寫作時,不會。
反而不再專職寫作時,被很多瑣事分散注意力,無法全心去蘊釀整個故事,那時會很焦燥,抓不到寫作Feeling,那種壓力才大。(所以編編,不要怪我啦,嗚嗚,人家真的不是故意要拖稿的……)
Q:在愛人與被愛之間,你選擇哪一邊?
Ans:愛人吧!
總覺得這一生不曾真正愛過,就不算活過一回。
Q:如果有來世,你希望變成男人?還是女人?
Ans:女人。
男人要頂天又要立地的,我骨頭不夠硬,身高不夠高,頂久了會變矮啦!
Q:什麼樣的愛情是你所不能接受或不贊成的?
Ans:暴力、第三者。
尤其是婚姻中的暴力及第三者。
我可以接受同性之愛,也可以接受老少配,甚至可以接受世人眼中的「畸戀」,因為真正的愛情,並沒有年齡或性別的條件限制,只要不違背自己的道德和良知,我不能接受挾愛情之名,將傷害別人的行逕合理化的行為。
Q:你欣賞哪一種類型的男人?外型列不列入考量?
Ans:外型OK,以出門不嚇到人為原則。
至於類型,長輩認為,我適合忠厚老實型的男性(典型範例請參詳言家會說話的木頭先生),因為我處女座性格適合安定:而朋友則是一致認為我適合痞痞的男生:返有什麼話說?除了某位有生命的精子提供機先生,不作第二人想),因為我皮皮的個性,需要拌嘴互損當成生活樂趣,嘴巴不夠毒我還不放在眼裡,要是找個一板一眼的男孩子,我可能沒一個禮拜就悶死了!
PS事實證明,我果然適合痞痞的男生……(我是不是有某方面的被虐傾向?)
Q:哪一種角色和小說類型是你目前最想寫而還沒寫到的?
Ans:目前最想寫的剛寫完,如果小編心臟夠力,讀者還沒被我搞瘋,過一陣子也許會再冒出更想寫的。
Q:有人愛得轟轟烈烈,有人傾向細水長流,你較偏好哪一種呢?
Ans:細水長流。再怎麼絢爛的愛情,都有歸於平凡的時候,一直都覺得,細水長流的愛情才是最恆久的。
Q:趕稿時難免會精神不濟,你有什麼讓自己振作清醒的獨家小偏方嗎?
Ans:在自己的作品中,拿出一本自認為最經典的作品,立志要突破,寫出比經典還要經典的超水準之作,讓讀者眼睛為之一亮,這樣就有戰鬥力繼續和男女主角磨下去了。
Q:在小說裡可以不顧現實的大談兒女之情,那你認為愛情與麵包何者重要?
Ans:麵包。不要覺得我市儈,當一個人連自己都餵不飽時,我不相信他們還有本錢風花雪月,所以古人才會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那本《沒有嫦娥的中秋節》,其實就是根據這樣的想法去寫出來的。
Q:平日是否也有看小說的習慣?會否「微服出巡」到租書店觀察自己作品的租閱情況?
Ans:看啊!平常沒事時,啃小說啃得可狠了咧!想當然耳,到租書店借/還書時,就會多少留意一下市場走向、哪個作者最近表現亮眼,以及自己的作品反應如何。
印象中比較誇張的,是在上課時,同學遞來一本小說強力推薦(不好意思,正是區區在下不才本人我的拙作啦),我一看:正刻搖頭拒絕。
結果怎樣你知道嗎?她不死心,一再強調「不看你會後悔」,我只好哭笑不得地告訴她:「這本我看過了!」(哪還用看?根本熟到不能再熟了好不好?)
Q:最後,有什麼話想對讀者說嗎?
Ans:這一路走來,我的轉變很多,有低潮,也有成長,我總說自己是很任性的作者,寫自己想寫的,至於讀者想看的、市場想要的,一直都不是我最考量的因素,在這一方面,出版社給予很大的空間,讓我盡情發揮,而讀者們,一路陪著我走來,給予那麼大的包容度,你們的認同與支持,讓我有信心可以不斷地挑戰、不斷地嘗試以往沒寫過的東西(所以如果要抱怨我老是造反,讓人心臟無力,你們都是幫兇之一啦)。
新的朋友,歡迎你從現在開始認識我;舊的朋友,感謝你們的不離不棄。由於課業因素,我的出書進度慢了許多,但是無論如何,我並沒有忘記你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