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原著中的悲情女子,也曾是端然生華的六宮之主

2020-12-27 小爽說小說

看小說還是要看原著,雖然《後宮甄嬛傳》電視劇曾經火爆一時,但小說中很多精細的地方電視劇還是沒能演繹出來。在《甄嬛傳》中皇后「宜修」曾是皇帝厭棄之人,在整部小說中最常說的就是皇后已年老色衰,不受皇帝寵愛,是一個心狠手辣撥弄是非的人,最後皇帝與她的結局是死生不復相見。

其實在原著《甄嬛傳》中皇后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少年時期的皇帝是一個不受寵愛的王爺,母親也不是宮中最受先帝喜歡的妃嬪,她們在這皇宮的夾縫中求生,謹小慎微,朝堂更替,曾經的王爺被自己的勢力推舉為皇帝,謹小慎微的在這皇宮中如履薄冰。

此刻朱宜修來到皇帝身邊,成為了王爺身邊最有力的助手,幫助他管理後宮,所以皇帝也曾許諾只要你能生下皇長子你就是我的皇后,但姐姐的出現讓她的皇后之位旁落,甚至自己新出生的兒子也隨之夭折,她只能默默隱忍,最終姐姐離世,她成為了皇后,成為了端然生華的六宮之主,可是此刻的心境已經不復當年。

1、悲情之一:庶出身份

朱宜修是朱家的庶出女兒,在娘家不受重視,其實朱家不是有根基的人家,朱宜修的父親通過科舉考試入朝為官,在鄉下的時候曾經與朱宜修的母親相戀結婚,科舉有名後娶了世家女兒才能在朝堂中佔有一席之地。後來母親尋得父親,母親由原配夫人降為妾侍,朱宜修也成為朱家的庶出女兒,原本就不受重視,而朱家的嫡長女是一個人人稱讚的美人,只要有長姐在的地方就能吸引眾人的眼光。

本以為朱宜修的一生都將如此暗淡,但是太后回娘家,朱家女兒迎接,太后看到這個女子眼神中的堅毅,更看到她身處低位的不卑不亢,叮囑哥哥好好教養這個女兒,雖然嫂嫂也曾輕蔑的說道一個庶出的女兒何須好好教養,太后橫眉冷對直接說出我也是庶出的女兒,朱家上下一陣慌亂,大家不敢說話看著高高在上的太后,此刻朱宜修意識到只有身處高位才能讓人不敢輕視自己庶出的身份。

朱宜修一直都很在意自己的庶出身份,可能是童年的陰影,亦或是自己永遠都不能擺脫掉的出身,也可能心中頗有不甘。

自己的母親明明是原配就是因為沒有出身氏族的身份,只能屈居妾侍,所以她要改變這一切,她要成為一個男人的正妻,更要成為這個國家皇后,一國之母的身份足以壓倒一切。

2、悲情之二:姐姐奪寵

朱宜修因為庶出剛剛入宮不能立為皇后,以貴妃之禮迎入皇宮,待產下皇長子才能立為皇后。朱宜修進宮後懷孕本以為皇后之位唾手可得,但是美麗的姐姐純元出現,奪走了皇帝的所有關注,更成為了皇帝最心愛的女子。

宜修深知大勢已去,所以主動情願姐姐為長,自己為幼,所以姐姐入宮理應為皇后,才解了太后和皇帝的尷尬境遇。但這份傷害朱宜修一生都不能痊癒,自己為之爭奪半生的東西要拱手想讓,自己夫君的寵愛,孩子的嫡出之位都被剝奪,這是切膚之痛,更是豬心之痛。

其實在太后心中不想純元進宮,在如此波詭雲譎的環境中只有朱宜修的沉靜和謹慎才能輔佐皇帝,純元除了美麗和純善外不能彈壓嬪妃,更不能管理後宮,她是一個喜歡風花雪月的女子,而非皇后的最佳人選。

但皇帝在波詭雲譎的環境中呆得太久了,當他看到純元的時候就如同在黑暗中走了太久的人看到一絲絲光明,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

皇帝不是不喜歡朱宜修,是因為朱宜修太像自己了,庶出的孩子本就自卑,兩個自卑敏感的人在一起生活少了一絲輕鬆,而純元從來沒有受到過任何束縛,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不需擔心有人暗害,不會擔心日後的安危和前程,應為她是朱家的長女,因為她的美貌在京城無人不知。

朱宜修則什麼事情都要盤算,皇帝也是如此,從一個不受寵愛的王爺登上了皇位,每天活得小心翼翼,有時候皇帝看到朱宜修就能像看到自己,看到從前的自己,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所以皇帝會感覺到累,他不想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生活在危機中,他想在後宮中徹底的放鬆自己,尋找一份安樂,所以朱宜修自然而然的失寵了。

皇帝雖然不經常來看朱宜修,但是他心中最信任的人還是朱宜修,當年華妃的墮胎,香料的配置甚至後宮中很多暗黑見不得人的事情都是皇后代勞,他們是切切實實的夫妻,他們固守著同樣的秘密,但是他們不能如平常夫妻般和美,因為皇帝厭惡這樣的朱宜修,厭惡這樣的自己,看到朱宜修就能想到自己是一個弒殺孩子的父親,是一個暗算妻子的男子,是一個卑微的庶子,是一個需要外戚才能坐穩皇位的皇帝。

3、悲情三:唯一的孩子夭折

朱宜修一生中最為悲情的地方也許是孩子的夭折,若是有這個孩子朱宜修還能有一絲慰藉,但是此孩子失去她的奮鬥,她的人生,她的堅守都少了希望。

縱然她可以撫養其他嬪妃的孩子,但是沒有血脈親情相連怎能真心相待。後來的甄嬛就與四阿哥離心離德,但是甄嬛有自己的親生子女,而朱宜修這一生為朱家鞠躬盡瘁,為朱家鞏固後位,但朱家可曾給她母親一個正室夫人的牌位,朱家可曾在內心深處認同過這個庶出的女兒。

最終朱宜修落個悲情結局,後來青櫻成為了皇帝的嬪妃後曾看過這位姑母。朱宜修曾問過青櫻為何還願意來看我,青櫻說我們都是朱家的女兒,若不是當今太后,現在坐在太后位置上的人將是你,所以我願意聽你教誨,朱宜修告訴青櫻朱家的女兒不能為妾侍,要為皇后。

要在後宮立足,恩寵,皇子,固然不可少。但是青櫻,你要隱忍,更要狠心。斬草除根,不留後患。乾淨利落,不留把柄。你要爬得高,不是只高一點點。你高一點點,人人都會妒忌你謀害你;可是當你比別人勝出更多,籌謀更遠,那麼除了屈服和景仰,她們更會畏懼,不敢再害你。」

總之,曾經端然生華的六宮之主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恨過、愛過、爭過、勝過、輸過。可能她不想成為這六宮之主,不想成為一國之後,她想成為一個人的妻子,相夫教子安然一生,但此生她終究是不能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中甄嬛還沒入宮,就被皇后使了三大暗招
    甄嬛傳電視劇改動太多,很多地方和原著不符。咱這篇文章,是依據電視劇來講的,原著黨勿擾!神似五分、貌似五分,甄嬛還未入宮,便已捲入鬥爭漩渦甄嬛傳前期,後宮眾嬪妃都生活在華妃的陰影下,母儀天下的皇后也不例外。新秀入宮,有了新鮮血液的注入,後宮中的一潭死水變的活躍起來。
  • 甄嬛傳:安陵容的悲劇,在原著裡更悽慘一些
    《甄嬛傳》改編自流瀲紫的小說《後宮·甄嬛傳》,劇版《甄嬛傳》是繼宮鬥鼻祖《金枝欲孽》後,又一部劃時代意義的宮鬥劇,其精彩程度總是讓人忍不住多刷幾遍。與劇版《甄嬛傳》不同,小說中甄家一共有5個孩子,分別是甄嬛的哥哥甄珩,甄嬛,妹妹甄玉姚、甄玉嬈,還有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劇版《甄嬛傳》為了精簡劇情,直接刪除了甄珩這個角色,當然也就刪除了安陵容與甄珩的感情戲。
  • 甄嬛傳:原來陵容入宮前已非「完璧之身」,難怪第一次侍寢遭退貨
    安陵容出身不比一同入宮的甄嬛和眉莊,她自認為自己地位卑微,所以心裡是有些自卑情結在的。而在進宮之後又受到很多貴人和華妃等人的欺負,所以心裡就更加自卑了起來。  等到好不容易有了為皇帝侍寢的機會,卻遭到了皇帝的嫌棄又送回去了。這一消息一出,安陵容淪為六宮的笑柄,使得她更加沒有底氣,更加抬不起頭來!
  • 《甄嬛傳》與原著小說《甄嬛傳》
    電視劇版《甄嬛傳》裡,砍掉了原著小說中一個重要的人物,甄嬛的哥哥甄珩。原著小說裡,安陵容恨甄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覺得甄嬛阻礙了她和甄珩。所以安陵容慢慢的背叛陷害甄嬛,還利用鼠疫害死了甄珩的老婆和孩子。然而這場由愛生恨害你全家的戲碼,不過是一場單相思引發的血案,因為甄珩根本不可能喜歡安陵容,根本不可能在一起!
  • ​甄嬛傳:原著被刪減的那些精彩片段,拍出來估計會更火!
    大家都知道《甄嬛傳》原著小說裡的年代並非在清朝雍正年間而是一個架空的朝代,經過電視劇改編才將朝代確立在了清朝,因此,原著中的許多人物和故事並沒有全部在電視劇中體現出來
  • 甄嬛傳電視劇剪掉了原著裡哪些重要妃嬪?
    電視劇《甄嬛傳》改編於流瀲紫的小說《後宮甄嬛傳》,將時代背景定位在了清朝的雍正年間。電視劇大概縮減了小說中的以下重要角色:一,貞一夫人,在甄嬛再次回宮後,皇宮內多了一個和華妃一樣真愛皇上的妃子,就是貞嬪,後累進封號至貞一夫人。
  • 甄嬛傳:大封六宮是甄嬛爭取來的,為什麼卻一定要以端妃為尊?
    就在這個時候,宜修皇后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特地向皇帝請求晉封安陵容為妃,皇帝看在安陵容懷孕的份上就點頭同意了,甄嬛見狀心中警鐘大響,面上卻不動聲色地也為安陵容求了封號的恩典,然後又借著給安陵容擬封號的幌子,求著皇帝答應了大封六宮的申請,於是安陵容這個妃位就等於沒升一樣。
  • 溫實初:《甄嬛傳》中最悲情的角色, 被兩個女人誤了一生
    傳》中誰是人生贏家,非女主甄嬛莫屬。溫實初找個年齡相當的女子,以後安安穩穩過日子。道德綁架的手法,和好姐妹甄嬛有異曲同工之妙。溫實初奉眉莊之命去看她,發現她和允禮在一起後,曾有一瞬間的惱羞成怒。畢竟暗戀了那麼久,又是冒著生命危險幫她照顧沈眉莊,又是對甄嬛隨叫隨到。沒想到鬧到最後,甄嬛愛了一個又一個,就是對他完全不感冒。可甄嬛言辭鑿鑿:「你是覺得和我在一起要緊,還是我真心安樂要緊?」
  • 新語聽書 |熱播宮鬥大戲《甄嬛傳》原著小說
    而更多的後宮女子殘留在發黃的史書上的,唯有一個冷冰冰的姓氏或封號。她們一生的故事就湮沒在每一個王朝的煙塵裡了。                                她筆下的後宮,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許有顯赫的家世,或許有絕美的容顏、機巧的智慧。她們為了爭奪愛情,爭奪榮華富貴,爭奪一個或許並不值得的男人,鈎心鬥角,爾虞我詐,將青春和美好都虛耗在了這場永無止境的鬥爭中。15歲的甄嬛,一心想要嫁與這世間最優秀的男子。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可事與願違,她偏偏被選入宮廷,嫁與這世間絕不可能一心待她的人——當朝皇帝玄凌。
  • 《甄嬛傳》原著/一群女人和一個影子的故事
    《甄嬛傳》圍繞後宮中一群女人的故事開展,故事中的她們無一不是美麗燦爛又有個性的獨特存在,然而她們卻又不得不讓自己活成一個已經消失了的人的影子,她們可悲嗎?可悲。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在愛人眼裡活成別人的影子,何其可悲又可憐,可在那個時代,女子又能有多少力量可以跳出這種禁錮呢。
  • 《甄嬛傳》: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深度解析甄嬛傳
    我想近幾年的古裝宮鬥劇中,能稱為經典的就是《甄嬛傳》。一部小小的宮鬥劇,火遍了整個螢屏,每個人對它都有不同的看法。曾有人說過,1萬個人就有1萬種江湖,這個江湖,男人跟女人之間從來都是不一樣的。或許在他看來那不過是小打小鬧,但在《甄嬛傳》中這些女性的智謀、能力和堅韌,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它完完全全就是一部講述後宮女人故事的電視劇。
  • 比孫儷《甄嬛傳》更精彩,原著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人物
    說到孫儷的古裝劇,不得不提到《甄嬛傳》,這部劇讓孫儷到達事業巔峰,細數劇中的一眾女性角色,沈眉莊端莊大氣,安陵容楚楚可人,華妃華貴霸氣,皇后心機深沉,端妃和善穩重,敬妃溫和賢良,槿汐老成持重,浣碧縝密,流朱機警。
  • 她是《絕代雙驕》中最低調的悲情女子,1999臺版扮演者顏值更高!
    眾所周知,古龍著名經典武俠小說《絕代雙驕》中有不少美女,風格迥異,個性鮮明,比如豔若牡丹的女主角鐵心蘭,機靈聰慧的蘇櫻,清冷脫俗的慕容九,溫柔如水的花月奴,還有邀月、憐星兩大宮主。此外還有一個女子也是極美的,但戲份非常少,受關注度低,可以說是最低調的,而且身世非常可憐,她就是鐵萍姑。鐵萍姑是「十大惡人」中李大嘴之女,母親為「三湘盟主」鐵無雙的千金。她出場時輕紗花冠,冷若冰霜,美勝春花,出身移花宮,輕功輕盈美妙。性格堅強聰慧、清冷淡然,面對愛情時十分軟弱痴情,所以輕而易舉被江玉郎俊秀文雅的外表欺騙。
  • 《甄嬛傳》大封六宮,眾娘娘表情各異,皇后一臉懵 ...
    雖是皇后之下,眾妃之首,卻也只是空有其名罷了。宮裡的人都知道,宮裡能一直得到皇上寵愛的人是熹貴妃。好在端妃本就不是爭寵之人,妃位與皇貴妃之位,於她而言,不過是一個稱呼而已。宮裡爭寵之風盛行,而她想要的,無非是安穩的日子和皇上的康健。敬妃→敬貴妃:
  • 甄嬛傳:麗嬪曾一夜承寵3次,為何蘇培盛敢擅自撤下她的綠頭牌?
    在《甄嬛傳》的原著小說當中,麗嬪是宮中長得最美豔的女子,而且頗得皇上寵愛,以至於牌子都被皇上翻掉漆了。尤其是麗嬪曾一夜承寵3次,就連寵冠六宮的華妃都沒有這樣的「榮譽」,可以說麗嬪在宮中也是一位相當得寵的妃嬪。
  • 「新語聽書」熱播宮鬥大戲《甄嬛傳》原著小說
    而更多的後宮女子殘留在發黃的史書上的,唯有一個冷冰冰的姓氏或封號。她們一生的故事就湮沒在每一個王朝的煙塵裡了。女人之間的鬥爭,永遠是最殘酷的鬥爭。而後宮,是殘酷的密集地。與大部分後宮小說相比,流瀲紫用一個架空的王朝——大周朝完成了她對古代後宮的一種還原。她筆下的後宮,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許有顯赫的家世,或許有絕美的容顏、機巧的智慧。
  • 《甄嬛傳》中,皇上駕崩前夕,為何要扯黃帶子?原著給出答案
    甄嬛傳中,皇上發覺六阿哥好像是果郡王的兒子後,命夏刈再次滴血驗親,幸好寧貴人及時察覺,才沒有讓皇上知道。此時,寧貴人就對皇上起了殺心。她讓甄嬛看好和果郡王的孩子,然後就問太醫院要了硃砂,想毒死皇帝。當時甄嬛雖然知道寧貴人要害皇上,但是她卻無動於衷。給衛臨說;「寧嬪跟你要你就給,反正本宮從未聽過這些話」。
  • 甄嬛傳之太后,她也曾經認真的活過
    以至於雖然在後宮中皇后當家,但她總能眼看六路,耳聽八方地得知宮中的所有消息,並能讓宮中人都敬畏於她。可見她也是有一定的能力。而劇中一些沒有提到或並沒有考慮到的一些細節,也能證明太后的手段之高。很快,純元成為了福晉,獨享專寵但太后又開始擔心起來了,她對於她這兩個侄女並無憐愛之情,所以她親眼看著宜修失去弘暉而不管不問,但純元的過於柔和的性子和雍正對她的過於寵愛,讓她認為純元不宜做未來的六宮之主,她便再次無視了宜修對純元的迫害,導致其一屍兩命。
  • 【音樂與八卦】本期登榜:《甄嬛傳》10大「小主」生存現狀大起底
    本期登掛:《甄嬛傳》10大小主生存現狀大起底《甄嬛傳》中「甄嬛黨」中不能遺忘「浣碧」。雖然略施計謀贏得自己人生,但無奈悲情終結空留一腔熱愛。很多人都記得《甄嬛傳》中那個話說直爽形式果決又長得聰敏秀氣靈動活潑的女子「甄玉嬈」吧。因角色的討喜其表演者徐璐也再次走紅。
  • 《甄嬛傳》《三生三世》越抄越火 原著抄襲的影視劇該抵制嗎?
    被奉為宮鬥經典的《甄嬛傳》,還未播出的《如懿傳》,也被抄襲受害者下場手撕,著實令網友感到震驚。原著抄襲對影視劇的影響有多大?抄襲的原著和改編的影視劇,到底該不該區分對待呢? 《甄嬛傳》《如懿傳》涉嫌抄襲 連錯字都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