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逛頭條的時候看到這樣一篇文章。
「火影終於完結了!」
聽著火影最後的ED,於是我打算來寫點什麼。
這部名揚海外的日本動畫,在陪伴我們15年後,終於收尾。你可能是死忠,也可能只是看過幾集的路人。但沒人會否認,它的出現,確實影響了一代人。
《火影忍者》第720話。
鳴人雛田大婚在片尾,swimy唱著《絶絶》銀幕上用護額回憶,曲風也十分輕鬆活潑中透著歲月感,似乎在說,我就要完結了哦混蛋們!火影也用這首歌來結束疾風傳迎來博人傳了!
就在這首輕快的ED中,淚目。
さよなら!
坦白說,從鳴人和佐助和解之後我已經很久沒看過它的連載,點開720集最終話,甚至不知道鳴人和雛田、鹿丸和手鞠這些情侶是怎麼走到一起,新角色也叫不出名字……
而且鳴人長大的樣子實在讓我不忍直視。
但看到鳴人對伊魯卡老師,結巴地說出那句請求:
「能不能以我父親的身份出席婚禮」
瞬間,就想起暑假晚上一個人拿著手機邊看火影邊哭的那個自己,想起伊魯卡為鳴人擋槍的一幕。
想起鳴人知道自來也死去的消息的時候,拿著冰棍,坐在長椅上淚流滿面;
鳴人媽媽對鳴人說要好好吃飯,酒要滿20歲才能喝;
想起鳴人VS佩恩之戰的時候;想起和九喇嘛和解的時候...火影帶給我太多了。
真是如夢幻泡影。
幾個性格各異的夥伴,經歷分離、分歧,最終回到原點,再次重聚。鳴人還沒當上火影,也沒得到心儀的小櫻。
但在這場夢裡,我們為他和佐助的羈絆而揪心,為他與九尾和解而欣喜,為他重逢父母而感動。
夢不也一樣嗎,夢中情緒萬千,醒來一無所有。
...
我最愛的動漫給了我一個我沒見過的世界。
《火影忍者》的基礎是忍者,相信許多人進坑,都是因為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忍術」。釋放忍術,需要消耗「查克拉」,每次釋放,還要先「結印」。
類似超能力的存在。
岸本刻畫的每一個人物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去發現忍者世界裡,每一個人身上複雜的往事。
就好像生活裡,我們很難了解別人,總是片面地曲解別人——
我們質疑過鼬。
因為我們目睹他離經叛道的惡事,而最後你發現,將死的鼬看到弟弟終於蛻變成長之時,笑得如此溫暖。
再回望他的一生,貌似自私地背叛國家、屠殺族人,實則為了保全國家、保護弟弟,完全捨棄自我。
我們也質疑過自來也。
因為他貪杯好色、不務正業。但當他知道自己無法拯救黑化的徒弟們時,他就盡全力戰鬥,然後微笑著死在他們手下。
他臨死前,自顧自地回憶「豪傑物語」,才讓我們見識到,什麼叫灑脫。
我們還質疑過,鳴人的父母為什麼拋下孩子。
但最後我們看到,鳴人父母臨終前的一幕:哭著叮囑兒子,又拼命微笑的樣子。
那一刻,什麼叫父愛如山,母愛似海,才真的懂。
《火影》裡每一個角色,都是善與惡的合體,讓我們經歷了「建立偏見、拋開偏見、認同並且深深被打動」的過程。
記得岸本在宣布火影完結後接受記者的採訪時,有這樣一組對話。
記者:有沒有什麼話相對過去的自己說呢?
岸本:我想對還是二十三四歲的,在自家走廊的複印紙上隨便畫了個鳴人的自己說:「好好珍惜那傢伙!那傢伙讓你連載了十五年漫畫哦」。
感謝火影,感謝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