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2》一開播,正如預告片中所看到的片段,張大大果真憑一己之力,「演」足了綜藝節目中的隱形劇情。
但這次,他沒那麼好運,因為他遇到了「反矯情達人」爾冬陞導演。以往綜藝節目中所有可能贏得同情分的方法,通通失效。
節目一開始,根據幾位製片人對其綜合評分,張大大被劃分為B級演員,且在B組中個人分數排名靠後。也因此,輪到他挑選角色的時候,男性角色只剩下《我和我的祖國》高遠那個角色,以及《三十而已》許幻山那個角色。
考慮之後,他選擇了《我和我的祖國》。搭檔王智,演的正是任素汐和張譯在公交車上意外遇到的情景。
這一個片段,高遠因為被輻射汙染受傷,一直帶著口罩。另一方面,又怕被自己女朋友方敏認出來,一直沒出聲。這裡,方敏有大段大段的臺詞,感情比較外露,而高遠是克制隱忍的,所有的情緒波動,都通過眼神來表達。
這個角色有難度,但對演員來說也是個好機會。因為,這樣的設定,會讓觀眾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演員的眼神上,演的好,會很容易出彩。就像前幾年梁朝偉拍的一個廣告片,鏡頭只拍眼部。
整個表演,張大大成功引起了全場的注意,也成功讓感到無語的爾冬陞,最後從表演、選角、未來發展等方面,說了非常多。作為主持人,張大大有很厲害的思辨能力,但這一切,在爾冬陞面前戰鬥力為零。
那麼,爾冬陞是怎麼有理有據地反駁張大大的?
一上車,被方敏認出來,張大大此時的反應是東張西望,像個小偷。
後來兩人坐在車尾,方敏繼續說,張大大的反應是像翻白眼,用爾冬陞的話說,感覺像在告訴對方:再說我揍你了。
包括後來陳凱歌臨時出了個考題,讓他表演一下回到家裡,看到女友寫的紙條說「不要再等我了」後,是什麼樣的狀態。
張大大表演了走路有點東倒西歪,後來還扇自己耳光,大家看的雲裡霧裡,陳凱歌以為他表演的是一個人病了。結果,張大大說他想表達的是那個人喝醉了回家。
陳凱歌導演還會客氣的說試圖去感受到感動,爾冬陞則是非常直接。哪個表達是有問題的,哪個反應是不正確的,一一拆解後分析。
從爾冬陞身上可以看到早期香江影視劇工作者的某些狀態。當年,大部分的影視劇,給的拍攝時間非常短,不僅是演員,背後的支撐部門,基本每天都是超載工作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直接,是最高效的工作方法。
也許每個人對每件事有不同的反應,但作為觀眾,很多時候能感受到什麼,這是非常直觀的。我從你的表演裡接收到這樣的信息,但你卻說想表達另一個意思,那到底是觀眾的審美不行,還是演員的表達不準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綜藝節目總少不了拍一點參與者背後的故事,或者現場採訪一下個人想法。於是,無論是現場的評委還是場內場外的觀眾,被故事、被個人想法感動的更多。
但觀眾也會成長,這種套路做多了,不但沒有加分,反而讓大家覺得矯情。
張大大說自己為了這個表演,壓力特別大。那幾天又是失眠又是掉頭髮,自己都怕了,跑去看醫生,醫生說什麼事都沒有。聽上去,確實是把很多精力都放在這個節目的準備上。
但是,這個說詞,馬山就被爾冬陞輕鬆地反駁回去了。
爾冬陞說他們導演拍戲的時候,誰壓力不大,頭髮掉的更嚴重。
之後,張大大又在採訪中說自己很努力,但確實也沒有天賦,也沒有好的導演教過。
現在,「努力」好像成為一個特別好用的詞。似乎做的不好,但只要是努力的,大家都能諒解。就像有些年輕偶像,唱歌唱的不好、演戲也很差,但粉絲總會用「他已經很努力」了來維護自家偶像。
作為粉絲,對自己喜歡的偶像,當然有很高的包容度。可是想過沒有,放到行業中,業務能力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這和給人感覺很勵志沒有什麼關係。
就像張雨綺的那個金句:人氣是人氣,業務能力是業務能力。
張大大大概覺得自己的主業是主持人,演戲對他來說很難,能做到這樣已經很努力了。但爾冬陞顯然不吃這一套,他認為戲拍了、賺不賺錢,要的是結果,誰會管你背後是怎樣。
其實,同樣的問題,張大大也曾問過楊冪。
楊冪的態度和爾冬陞是一樣的,大家都只看結果,再說,誰不辛苦?誰不努力?
不愧是主持人,張大大還是讓大家刮目相看了。
在為自己的表演進行一番辯駁後,張大大總結的結論是:這個賽制很不合理!
為什麼不合理?他認為從一開始經過評級,他得到了個B級,所以只能等大家都選完角色了,他沒得選,只能演一個不適合他的角色。為什麼人家S級的就有選擇權,他們B級的就只能拿被人挑剩的?
言下之意是,如果他有優先選擇權,就能挑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就能演得更好。
所以說,張大大作為主持人,辯論技巧還是很厲害的,前面關於壓力、努力等問題被反駁後,他馬上就轉移焦點了,從賽制上去為自己的辯解。
這次,連郭敬明都看不下去了。
劇本和演員是互相成就的。一個好劇本,一個好角色,往往對於演員的塑造能力要求更高,也因此在找演員的時候,自然是往厲害的演員去找。反過來說,即使你有機會拿到好劇本,但你本身的業務能力不行,去演這樣的角色,只會更暴露自身演技的缺點。
張大大的這一段,到最後已經不是單純的表演和點評了,更像是一場關於演員的辯論。難怪爾冬陞到最後都像是在看戲一樣,還由衷的稱讚張大大的口才很好。但口才好也沒用,會說話的演員很多,但最終只能用演技說話。
當然,口才這麼好,往主持人去發展,前途也會更好。
爾冬陞第一次參加內地的綜藝節目,作為評委,他真的很嚴厲,點評更是單刀直入,很不客氣。比起現在很多節目評委變成「誇誇群」,爾冬陞真的是另類了。
但是,作為年輕演員,太需要這樣的導演了。也許,在聽到的那個當下,會覺得沒有自尊、會覺得很難受,但是聽進去了,對於自己的演技提升、未來的發展,還是很有好處的。
而張大大,講真,雖然這個辯解過程更像是詭辯,但從《演員請就位》綜藝節目的角度來看,他也有功勞,至少讓節目有話題性、有討論熱度。
——END——
本文為作者原創文章,洗稿抄襲必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自網絡,若侵聯刪。了解更多明星娛樂八卦、經典影視劇背後的故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