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是每個車主都知道的道理,但也有車主因為「好客」不願意喝一口,也有車主幾乎擋不住酒的誘惑,所以喝了很多,那些酒後不知道開車的人將面臨嚴厲的制裁,可能他們運氣好,覺得結束了,交警下班了,應該沒問題吧?其實查酒駕是在黑暗中進行的,喝酒沒關係,關鍵是帶上一個能陪你開車的「替身」,找一個能陪你開車的朋友,或者找一個司機,如果你喝酒,千萬不要開車,不喝酒開車、坐車也要算酒駕?這幾種情況都算,動輒扣12分。
不管交警能不能發現問題,喝酒都會麻痺神經,讓人大腦反應遲鈍,遇到意外事故,他們根本就反應不過來,俗話說,許多交通事故都與飲酒有關,所以國家會嚴懲酒駕,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個說法沒錯,但是不全面,在某些情況下,不喝酒開車被認為是酒後駕車,不開車開車開車也被認為是酒後駕車,如果你不知道,你會失去12分。
第一種情況:車沒熄火,在車上休息,有些人喝酒後容易犯困,他知道自己喝多了不能開車,所以打算上車休息,但是,因為天氣太熱(或者太冷),他把空調吹火了,但被交警以酒駕名義處罰罰款,12分丟失,交警扣分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司機酒後只要開車就可以認定他有酒駕行為,你說你點了火,車輛處於起步狀態,你喝酒,不是酒駕,所以,喝完酒想在車上休息,千萬不要發動車子。
第二種情況:同伴酒後駕車,騎手將受到連帶處罰,其實這樣說是「片面」的,其實不光是坐車的要受罰,同桌喝酒勸人的也要共同受罰,如果你知道「他」是開車來的,他喝完酒沒有找司機,而是自己開車,如果他不勸阻,他也將受到共同懲罰,如果發生交通事故,他的說服人也要承擔責任,所以,如果以後遇到「酒局」,一定要勸阻司機喝酒,哪怕你勸阻後他不聽你的意見,如果再出事,跟你沒關係,因為你已經勸退他了。
第三種情況:不喝酒開車被認為是酒駕,這個也很好理解,許多食物含有酒精,如果吃(喝)含酒精的食物(飲料),交警不會寬大處理,比如蛋黃派、葡萄和菜品中的料酒等,都會增加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