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 不是你遇見了作品,而是作品遇見了你

2021-02-23 洛克青年空間

要是問懂裝置藝術嗎?我絕對是第一個搖頭的。

但聊完之後,我確實對裝置藝術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甚至可以說是喜歡上裝置。

從李子然發來的裝置作品資料中,我可以從一堆裝置照片裡到自己所偏愛的那幾個。試著像貢布裡希說的那樣,觀察這位藝術家如何努力地追求合適的平衡。真是件引人入勝的事兒~

一個朋友無意間看到我在做他的專稿,毫不誇張地表示了對其作品的喜愛。「我看過這個展覽,是不是在北京,這個作品給我留下挺深的印象。我當時還拍了這個作品的照片,他沒有我拍得好看啊!哈哈。」

 

不是你遇見了作品,而是作品遇見了你。——李子然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是理科生

試著讓自己感性起來。

 

進入油畫系似乎是很普通的一個選擇,

就像是當時大多數高考畢業生在選擇志願時一樣,一頭霧水,沒有方向。

其實僅僅是因為某一位老師說你畫畫挺好的,可以去學油畫,就這樣順理成章的進入到油畫系。

敢於真正面對自我之前,總會繞各種各樣的圈子。

在大二時期,課程讓我了解到了當代藝術。

裝置和影像讓我著迷,一切都像是符合身體結構一樣順手,

就像吃雞騷年撿到第一個背包一樣

我對父母講訴了自己的想法:

不想畫畫,想做裝置。

可想而知,這件事情對老一輩生活經驗的人來說是多麼瘋狂。


鐵樹銀花 2011 裝置  4 寸手機顯示屏、樹 尺寸可變 

母親那段時間每天早上五點地打電話勸解我,

這你還是要畫畫,別做那些亂七八糟的。

世間父母大都相似,不過是想儘可能的讓自己的孩子少走些彎路,總怕孩子這兒摔著,那兒磕著。可惜我比較相信自己。

2010年至今,七年,一晃而過。

一輩子的事 2012 裝置 雷射裝置鐵板、玻璃 尺寸可變


本科畢業-駐留計劃-研究生,

重新思考創作。


喜歡一件事,人們會想要儘可能的去做好,

但越想抓住,就越容易走偏。

點子式的思維方式,使我的工作陷入瓶頸,

懷疑自己是否合適,這種感覺就像回到以前。

《吊燈》   布面丙烯、油畫 120x120cm 2014

畢業後,被選入川美駐留藝術家計劃。

在瓶頸之後,我需要找一個方式排解一下,畫點畫吧。

用做裝置的某些想法去看待油畫,這似乎使我有了些許觸動,反而帶給我做裝置新的靈感,找到最初做裝置的樂趣。

《棕櫚樹下的藍人》綜合材料-130x184cm-2015

在思考繪畫和裝置的關係上,我發現繪畫在言說上相對無力,

用裝置作品去言說,更容易表達內容。

2013年做了《夜洗衣》這件作品。

夜  洗衣 2013 裝置 洗衣機、路燈、人體感應  尺寸可變

通過改裝洗衣機和聲音播放裝置,讓有人路過洗衣機邊上時,路燈亮起,

洗衣機開始運作並由於偏振而原地劇烈抖動,

同時聲音播放器放出一段福州方言。

這個作品主要講述的是有關語音不準而導致的可笑歧義。

夜  洗衣 2013 裝置 洗衣機、路燈、人體感應  尺寸可變

臺北,匯聚世界各地文化且極具特色的地方。


2015年我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開始為期5個月的交流學習。

開放的社會結構,國際性的社會氛圍,視野也隨之拓寬。

在臺灣重新學習了藝術史的課程,

讓我驚訝的是之前所學到的藝術史知識是很片面的,之前對藝術的認識也太簡單。

同時在川美研究生階段,導師的指點迷津讓我正真認識到問題的所在,

再加上經過這幾件作品,慢慢摸索

發現自己的個人脈絡其實是想通過實踐,去研究,

深入生活,從而達到去言說問題。

而不是對某種媒介的依戀,又或者是對某個圖示符號的不斷重複。

對於藝術,我一直在摸索,並也一直都在實踐。

在臺灣交流學習期間讓我感受很深的是明明在資訊發達的現在,

明明在相近的年齡,明明在基本民族文化相同的兩地。

對臺灣的朋友們解釋大陸是那麼的困難,無力,蒼白

在臺灣期間,我創作了《對臺灣朋友講大陸》系列攝影作品,

表達我對這一差異的思考。

對臺灣朋友講大陸-宣誓  2015 攝影 尺寸可變

攝影師:戴宏霖

對臺灣朋友講大陸-砍頭  2015 攝影 尺寸可變

攝影師:戴宏霖

對臺灣朋友講大陸-賭牌  2015 攝影 尺寸可變

攝影師:戴宏霖

剩餘價值生成器

是我的一個系列作品

NO.1 -NO.4

每一次重構造成當下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而我喜歡在作品中表現出一種莫名的混亂,每個部件在攪亂下重新定義了它的視覺與功能。

剩餘價值生成器 NO.4 2017 裝置 冷光線、鐵、鋁、木、影像 

我的作品是由多種材料組合而成的裝置,

我認為它是一個不確定但又完整的裝置,

所有的材料都會根據每次空間場域的不同而被重新構建。

我用這些廢棄材料重現了它們作為為了資本操作而過量生產的悲劇產物,

把它們置於空間中或者懸掛或者旋轉,

場域的佈置呈現出生產的下一個環節——娛樂至死。

與這種自我安慰的娛樂至死鮮明對比的仍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藝術表達並不能把人從過量生產的資本漩渦中拯救出來,

甚至反而要變成娛樂至死的幫手,

我希望在這現狀中把問題意識集中在現實中人的處境究竟是什麼樣的。

剩餘價值生成器 NO.4 2017 裝置 冷光線、鐵、鋁、木、影像


剩餘價值生成器 NO.2 2017 裝置 冷光線、鐵、鋁、木、影像

剩餘價值生成器 NO.2 2017 裝置 冷光線、鐵、鋁、木、影像 

剩餘價值生成器 NO.2  2017 裝置 冷光線鐵、鋁、木、影像 


《通過一次打魚檢驗我曾經是否是農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打魚視頻截圖

「我在鎮上買了一個價格合適店家推薦操作簡單的漁網,

在鎮上的小河中打了一下午的魚,實際上是練了一下午的如何撒漁網,最後只抓住了 4 只小魚。」

根據自身的研究方向,我發現需要追問自己的身份,

這在某些方面可以簡單的驗證我是誰、從哪來。

父母從農村身份到城市身份的轉變讓我對出生時擁有的農村戶口提起了興趣,對於我來說,這像是一個很熟悉但又沒見過幾次的親戚。

父母即使生活在城市但仍然保有農村生活的印記,

而對在農村出生而後在城市中生長的我來說,

農村經歷反而是我希望去補全的缺失,是一次對自己身份的確認。

通過一次打魚檢驗我曾經是否是農民 2017 裝置 漁網、地毯、文本 等

我一直羨慕身邊出生於農村的同學擁有各種勞作的經驗,這種羨慕來自於我對自己出生時的農村戶口的考古。

在打魚的時候我試著讓自己找到這個隱藏身份對自己的影響,

用肉身去明白為什麼我不用打魚和我為什麼要去打魚。


在這個過程中,我儘量不讓城市身份使得打漁這個行為變得太過娛樂,而是去找尋作為一個農民對魚群進行獵殺的狀態。

事實上城市和農村的經驗碰撞讓我措手不及,更讓我明白我所羨慕的勞作經驗在這時候已經在城市語境中破碎不堪。

我至少明白了我的糾結實際就存在於這兩個身份更替,

農村的經驗讓我對物質的過剩不僅期待又惋惜,而城市經驗卻還沉浸在過量的歡呼娛樂中。

通過一次打魚檢驗我曾經是否是農民 2017 裝置 漁網、地毯、文本 等

通過一次打魚檢驗我曾經是否是農民 2017 裝置 漁網 、地毯 、文本 等

《人均200 ㎡》

「言說」過量生產和這個社會的關係

每個城市都有的廢品站,是真實存在但大多數人不想去觸碰的地方。

《人均200 ㎡》這個作品主要來自對一家廢品收購站的關注。

《人均 200 m²》2017 裝置 鋼管、連接件、文本、廢品現成品、 視頻、錄音

大約1000平米的壩壩上堆滿了從周圍回收來的廢品,

經營這家廢品收購站的是一對30 出頭的夫婦,同樣生活在這裡的還有丈夫的母親和兩個女兒。

一家五口就住在兩個簡易房裡,

生活的區域都是由廢品再利用組建起來的,

在髒亂差的環境中一家人儘可能保持生活底線的整潔。


這兩年,國家提倡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環保等政策,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廢品收購的生意越發難做。

一系列的政策補貼看起來能解決很多宏大的問題,

但這個真實存在的廢品收購站卻接受了大量的廢品。

但政策並未顧及到這個環節,使得百多噸的廢品難有下路,

只能滯留在廢品收購站。

由於長期在這裡收購材料,便與一家人熟絡了起來。

在我還什麼都沒說的情況下,他們就先和我說了過量生產以及他們的生活。


《人均 200 m²》2017 裝置 鋼管、連接件、文本、廢品現成品、視頻、錄音 

我收集了大量的廢鐵,把電視機的內外殼拼接在一起,鋪出了一塊看起來很科技但實際卻是一片狼籍的區域。

放置了一些外表完整功能性還在的廢棄通風管,並在內部安裝了共振音箱,播放他們在搬運東西時砸、摔、扔東西的聲音。

並在其中穿插了幾個視頻,播放他們的生活日常和外出收料的過程,在通風管上臨摹了他們家大女兒的畫,觀眾可以走上電視機外殼地面,從視覺、聽覺和觸覺來體驗這種在宏大政治下的現實廢墟。

《人均 200 m²》2017 裝置 鋼管、連接件、文本、廢品現成品、視頻、錄音 


《人均 200 m²》2017 裝置 鋼管、連接件、文本、廢品現成品、視頻、錄音 


李子然

1989年出生於福建省長樂市

2012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本科

2015年九月至2016年一月 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交流學習

2017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

群展:

2017年

教學相長——第三屆學院實驗藝術文獻展,CAFA,北京

第五屆「明天當代雕塑獎」,羅中立美術館,重慶

100公裡第四回,了了·藝術傳播機構1樓,成都

復調·中國藝術生態調查——雲貴川,南藝美術館,南京

 2016年

放開打項目重慶地區《一本道拔尖人才計劃》,灰空間,重慶

 2015年

流變與共在:中國新現實繪畫,佛羅倫斯達巴索古堡,義大利

十年:「凱撒藝術新星」2015大學生年度提名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混血張釗瀛李子然聯展,星星藝術空間,重慶

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南京

第六屆新星星藝術節,西安美術館,西安

 2014年

第五屆1912新星星藝術節,今日美術館,北京

第四屆張曉剛研究生當代藝術創作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CAEA美術館,重慶

 2013年

ARTBABA流動空間壓路機項目:夜襲,視界藝術中心1空間,上海

 2012年

「2012之舟:『富隆杯』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學院力量之四川美術學院——差異公共體,羅湖創意文化廣場,深圳

羅中立獎學金2012年度獲獎作品展,重慶美術館,重慶

 2011年

第五屆成都雙年展,成都東區音樂公園,成都

文/小九

策劃/唐媛媛

編輯/唐媛媛

圖片來自藝術家本人

相關連結:

青年 寧佳偉 | 用影像講述故事,他不止為自己發聲

青年 姚鶴立 | 作品就是另一個『我』的表達

青年 張海超 | 十年,他從未間斷過對尖端科技的關注

青年 王撩 | 這個一直在旁邊觀察著的「我」,究竟是什麼?

青年 黃才駿 | 不規則才是時尚的規則

以青年人的方式訴理

你的同齡人正在你以為做不到的樣子生活

TIPS:洛克青年持續舉辦展覽、沙龍、工作坊、放映等各種活動,最新信息將在微信公眾號及微信群公布,不定期還有紅包福利派送。

掃描添加 小洛 ,暗號:又雙叒叕 [yòu shuāng ruò zhuó] ,便可加入這個有愛有料的大組織~

         叮!

       我是小洛

       外面風大,進屋坐坐

        談正事兒 也接受勾搭

重慶洛青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中國 重慶市沙坪垻 四川美術學院商業街 A-3F  郵編:400020

ADD :A-3F, SCFI Commercial Street, Chongqing, China, P.C.400020

TEL:023-65523127|E-MAIL:rockyouth@foxmail.com

歡迎參觀來訪:

·THE  END ·

相關焦點

  • 《最美的時候遇見你》:不是最美的時候遇見你,而是遇見你時最美
    文/守護karrie用筆來演繹人生的精彩,用字來填補生命的空白前言《最美的時候遇見你》是導演吳娜執導的作品,由譚松韻,羅雲熙領銜主演。這部影片是導演吳娜的處女作,它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共鳴,也收穫了多個獎項,豆瓣評分雖不是很高,卻在觀眾心中留下了真實的情景。故事由童年、少年和青年三個部分交叉組成,男女主機的三個階段各有出現,只是戲份不多。高中的楊芳芳是一個平凡的「醜小鴨」,一封來自她初中「夢中情人」的情書,便打破了她生活的平靜。她開始做各種嘗試,努力讓自己變成「火鳳凰」,為的是要在最美的時候遇見他。
  • 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環境就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是不是一定要專職打坐、閱讀靈修書呢?修行,總會讓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隱士,幕天席地、禪坐、行腳,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義。
  • 《雨你再次相遇》孫藝真:遇見這部作品是命中注定
    身為挑戰過多樣化題材,演過多種角色的演員,孫藝真唯獨喜愛自己的愛情電影,2000年代的電影《緣起不滅》與《腦海中的橡皮擦》都曾帶給觀眾深刻感動,《雨你再次相遇》孫藝真將再讓大家看見她的愛情故事。但孫藝真以往的作品已經相當優秀,即使還想有所突破卻苦無適當的劇本,直到她遇見了《雨你再次相遇》,她表示這是令她無論如何就是想演出的一部作品。
  • 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你,而是遇見你之後都是最好的時光
    《特首小姐你早》2.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要永遠堅信這一點,一切都會變得。無論受多大創傷,心情多麼沉重,一貧如洗也好,都要堅持住。太陽落了還會升起,不幸的日子總有盡頭,過去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3.對於季節,或者心靈的創發,我們應該有一種決然的態度。
  • 月褪作品集合,小編力薦《錯過你為遇見誰》
    月褪的《錯過你為遇見誰》,《夜妝》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1.《錯過你為遇見誰》豆瓣評分:7.4作品簡介:《錯過你為遇見誰》:世上的一切似乎都有跡可循,但唯獨愛情沒有模板。
  • 獻給在逆境中堅守的你!湖南衛視新劇《只為遇見你》致敬新青年
    儘管剛剛播出四集,但從故事設計、人物設置,到細節巧思等環節的用心和創新,無一不展現出新一代年輕人堅韌拼搏、勇於創新的精神風貌和強大復原力,讓《只為遇見你》在國內眾多都市情感題材電視劇中散發出獨特的光彩,讓觀眾眼前一亮。
  • 人點亮人的「遇見」《因為遇見你》觀影有感
    人點亮人的「遇見」——《因為遇見你》觀影有感褚清源一切「遇見」都是為了更好地抵達。美國詩人惠特曼說:「一個孩子朝前走,他最初看見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作品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發生地玉泉小學。因為入學前的房產拆遷,思思面臨入學困境,又因為在公園裡與一位陌生人的「遇見」,思思的困難被看見,學校在克服了種種困難後,接收了思思,並在學習生活上給予了悉心幫助,由此,思思在玉泉小學得以幸福成長。這個溫暖的微電影結束,劇場裡自發響起了掌聲。這掌聲裡顯然寫滿了感動。
  • 遇見未知的自己私攝影|丹寧酸作品
    /《遇見未知的自己私攝影》項目是丹寧酸時光工作室唯一可以盈利的運營項目/我要養活自己籌獨立電影放映運營的費用籌拍攝電影所需要的費用/我需要爭取更多的工作機會/拍攝前我們要進行大量的溝通彼此都是對方的一面鏡子
  • 《只為遇見你》李建義飾演什麼角色 李建義代表作品介紹
    由思美·觀達影視、芒果TV聯合出品,張銘恩、文詠珊、李建義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勵志劇《只為遇見你》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芒果TV和優酷視頻熱播。《只為遇見你》延續了姊妹篇《因為遇見你》對傳統工藝與匠人精神的關注,講述了年輕一代守護中國傳統民營珠寶企業,在競爭中頑強生存、謀求革新的故事。
  • 在濯水,遇見愛情遇見你,又一部影視作品在濯水開拍
    在濯水與心上人一同乘遊船,聽蓬江水音,品古鎮美食,賞土家民歌……你是否與我一樣,期待在「千年古鎮」濯水,遇見愛情遇見你!這不,年輕職員王勇,在遭遇女友背叛、工作弄丟的人生困境後,就在濯水古鎮遇見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2月20日,CCTV12法制欄目劇《古鎮危情》在黔江濯水古鎮舉行開機儀式。
  • 文學作品 | 劉志敏:美麗的遇見
    步入不惑之年的我,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有許多美麗的遇見,但能改變我命運的,有兩次遇見。兒時記事起,母親常常撫摸著我的頭感慨道 : 多虧那個珍阿姨……便給我講起珍阿姨怎樣挽回我生命的故事。在我出生後的第三天,母親發現我脖子上有個大疙瘩,她不是特別焦急,而是特別糾結:去看醫生還是讓這個小生命聽其任之。
  • 《遇見你真好》:真不怎麼好
    《大鬧天竺》走「小鎮青年」路線,路演了50多個城市,才「拜」出來觀眾一張張真金白銀的影票。《遇見你真好》只在幾個大城市辦了若干場小規模的映後見面會,蜻蜓點水,效果很難談得上理想。——是不得地利。顧長衛本人一度是其導演作品的活招牌——《孔雀》、《立春》、《最愛》在豆瓣網上的評分分別為7.9分、8.1分與7.3分。但是文藝青年的熱捧來得有多熱烈,冷嘲就也來得有多冷酷。
  • 蒲潔能化舉辦 「幸好遇見你」青年聯誼活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曹亞婷 記者 李雨倩)為關心青年員工成長,增強青年員工的幸福感,12月17日,蒲潔能化公司與蒲城縣衛健局、教育局、園區管委會聯合舉辦「幸好遇見你」青年聯誼活動,為青年牽線搭橋。
  • 最難過的不是不曾遇見,而是遇見了,也得到了,又匆忙失去
    一、最難過的不是不曾遇見,而是遇見了,也得到了,又匆忙失去。二、其實如果別人是真的想給你,直接會塞你手裡,根本不會問你要不要。三、時間是最好的表達方式,能力,是抉擇一切的源頭,別太用心,成功就在咫尺,如果太用心,失敗了,心情會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時間差會讓自己墜落。四、找女朋友就應該找一個不愛化妝的,偶爾畫一次,感覺會怦然心動!
  • 【陳妍工作室見面會】之很高興遇見你
    ,在剛剛好的時間,遇見剛剛好的人,如綠芽遇見春雨,如朝陽遇見晨露。        因為渴望,所以遇見,今天未到、晚到、早到都不重要,一切剛剛好,因為在這裡,很高興遇見每一個你。        陳妍工作室,不是一個任大家獲取資源的五穀豐登的糧倉,也不是一個建好骨架待大家添磚加瓦的建築工地,它只是一塊土地,而種子就在你自己的手裡,等待你將它種下、灌溉、施肥,直至長成你想成為的樣子。
  • 遇見你就是遇見光
    在這個非常浪漫和可愛的地方邂逅你,真的會忍不住心動的啊。我本來是有點冷漠的,但是這一下就被你的眼神打倒。我原本就很笨拙的,現在一見到你就更丟掉大腦。自認為自己很淡定,可是我怕我睡著的時候想到你,我都還會在偷笑。對你著了迷,對你一見鍾情。所有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你的每個動作之間。
  • 廣西高校劇目展演丨遇見話劇 ,遇見新青年,遇見自己
    >戲劇青年大有可為,高校劇目超有戲今年南寧青秀·新青年戲劇節還優選了全區高校劇目來到403禾集紅椅劇場的專業舞臺進行表演、交流,這也是廣西本土優秀青年戲劇人在新青年戲劇節的首次亮相。武漢新青年戲劇節丨403國際藝術中心新青年戲劇節給予青年戲劇者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激發大學生戲劇創作表演熱情,提升活動在大學生群體的影響力。
  • 媒體訪談電視劇《緣分讓我遇見你》編劇劉渂
    日前,創業勵志都市情感電視劇《緣分讓我遇見你》在廣電總局報備完畢,該劇在創作之初既得到同行各界的熱捧,而據該劇《緣分讓我遇見你》的編劇劉渂透露,該劇的劇本已經成熟,現在已經進入前期籌備期,並定於2021年4月左右擇機開始拍攝,編劇劉渂也將親自操刀擔任導演。編劇劉渂創作出很多優秀作品,包括24集超級網劇《非常神探》,電影《搖滾少年》、《古墓奇緣》、《青春備忘錄》、《非常神探》系列等。
  • 《遇見你真好》:顧長衛的現實世界
    《遇見你真好》不是一部純現實主義的電影,而是一部充滿電影家本人對於生活的主觀理解的幽默電影。幾乎所有不帶偽學術面具的人們走出影廳都會說這部影片很搞笑。顧長衛導演不是一個追逐時尚的浮淺的商業電影人,他的深刻已經沉浸在挖掘每一個小角落中的超現實主義力量,然後重新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譬如我們其實都生活在「復讀學校」裡。人性的所有困惑、選擇、痛苦、叛逆、友情、愛情,甚至反目成仇和製造悲劇,都是人所難免的曾經遇見。而人性的張揚、內斂、同情、挑釁、追求與含蓄等等,又都是悲喜劇的默默根源。
  • 《因為遇見你》中的五個小童星,張雨欣墊底,第一不是樂童而是她!
    《因為遇見你》中的五個小童星,張雨欣墊底,第一不是樂童而是她! 想必大家都看過《因為遇見你》這部電視劇吧,男主是鄧倫,女主是孫怡。另外劇中還有5個小童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不是樂童而是她!《因為遇見你》中的五個小童星,張雨欣墊底,第一不是樂童而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