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有,電視劇《三十而已》中一個大學剛畢業的綠茶女神,這一角色,有演員張月飾演。
張月,一位蠻年輕的演員。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在沒有看這部劇之前,根本不知道張月這個演員。但自從播了這部《三十而已》,林有有成了小三的代名詞,而張月也飾演林有有,『紅了』。
大部分人對於小三的態度其實都是一樣的,恨。
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還在充當著那樣的角色,但又在看劇的時候罵著劇裡的林有有,這是一種很怪異的畫面。
林有有這個人物被觀眾罵得這麼慘,足以說明,這個人物是成功的,而觀眾入戲太深。入戲太深並沒有什麼錯,但是連帶演員一起罵,那就是有點分不清戲裡戲外。演員演的是故事,扮演的是角色,好人有人演,壞人也會有人演。殺人犯殺人,你知道那是假的,怎麼人家演個小三,你就認為那是真的。
最近很多從罵著林有有還不過癮,連對演員張月也進行了人身攻擊,我覺得這真是一種暴力。一種頂著『入戲太深』名義的暴力。
當然,張月並不是第一個因為出演反派被罵的演員。
記得當年熱播《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時候,在劇中出演反派的俞灝民也同樣遭受了人身攻擊。
俞灝民因為前幾年拍戲的一次事故造成身體大面積損傷,雖然經過多次手術,但容貌並沒有恢復到出事之前。加之,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又出演一個反派角色,於是,網友罵得就極為難聽。
看劇,入戲,你可以罵角色,但帶入了對演員的情緒,這就是一種網絡暴力。因為你隔著一面屏幕,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對別人進行各種辱罵。
如果屏幕裡可以伸出一雙手來,那些隨便罵演員的人,可能就會考慮一下,會不會罵完了讓演員賞上一巴掌。人,還是要善良一些。看戲就是看戲,不要帶入對演員的情緒。
其實,正是因為演員演得好,你才會覺得這個角色很壞,很可惡。如果一個大反派,壞到底的惡人,讓你不討厭,那才真的應該罵演員,至少,他的基本功不行。
除了俞灝民,之前那部大熱劇《延禧攻略》裡的爾晴,也受到了同樣的遭遇。
爾晴這個角色確實讓人罵,甚至恨得咬牙。但也正說明,演員是演得真好,不然也不會讓看的人入戲太深,但總有人看不清楚戲與真實。
曾經,出演《還珠格格》中容嬤嬤的老戲骨,也曾說過。她有一次坐計程車,結果被司機認出來,司機便說,要是早知道是你,我根本就不拉你。這司機其實就是把對角色的情緒帶到了演員的身上。
演員演完一部戲,早已經出戲,然後進行新的角色和故事。只有看戲的人,還傻傻地在角色和故事裡走不出來,分不清現實和戲劇,這可能才是真正的戲劇。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