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眼裡,2020年曾是個「神奇」的年份。當初,有人說它會像科幻電影裡的劇情一樣,機器人服務整個社會;還有人說它會像末日電影一樣,遍布危機;甚至有人說它會回到遠古時代。而現在看來,20年前好像很遠,也好像很近。20年的時間,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86年前,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位經濟學家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它叫「GDP」。10年後,這個概念被正式「任命」為統計國家經濟總量的工具。也就是說,從那以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指標就以GDP來衡量。
而自從有了GDP概念之後,美國就一直是世界第一,超級大國地位顯現,並建立了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貨幣體系。而事實上,在美國之前,GDP還未出現之前,英國才是超越所有國家,包括美國的存在。80多年過去了,美國依舊是超級大國,依舊是世界第一,美元也依舊主導世界貨幣。
單看美國的話,我們實在看不出什麼變化,但是轉過頭來看中國,你會發現沒有什麼是毫無變化的。20年前,也就是2000年,美國的生產總值超過了10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一。這個數字極其驚人,因為當時全球的生產總值是33.62萬億美元,這相當於美國佔據了全球的30%左右。
要知道,當時排在第六位的中國才只佔全球的3.5%,因為正處於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剛剛才突破1萬億美元。而當時的第二名是日本,可也只有不到5萬億美元,還不足美國的一半。至於以前的第一名,即英國,比我們多了一點,達到了1.66萬億美元。
1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十倍之差,足以見得中美兩國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更不要說什麼人均GDP了,那更是沒法比。而之後的一年,也就是2001年,我們加入了世貿組織,經濟得以進入世界中心,「中國製造」也得以有機會銷往世界各個地區。
對外開放和改革開放的努力,使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製造業得以崛起,經濟也得以快速增長。10年的時間,中國一步步地超越了法國、英國和德國,最終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一年,全球的GDP將近62萬億美元,美國還是第一,佔比不到23%,為14.6萬億美元。而第二名的中國則是5.75萬億美元,佔比接近10%。這個時候,是約6萬億美元和約15萬億美元之間的差距,雖然數額差依舊是那麼多,但其實差距已經拉近了。
而近幾年,這個差距越來越小。2019年,美國GDP是21萬億美元左右,中國則是14萬億美元左右。眼看著,這其中的差距越來越小。尤其是今年的黑天鵝事件,讓中國一下子成為了世界的焦點。因為美國上半年的GDP是10萬億美元,而中國則是6.5萬億美元左右。且去年就有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是美國的兩倍。
事實上,很多專家和國際機構都預測,中國會很快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甚至有人說,五年後的中國將會是現在的美國。但其實這個說法不太準確,中國在進步,美國也不會退步,兩個國家還是會有差距。而且,GDP並不是評判的唯一標準。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會努力追趕,力求差距越來越小。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