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巨星李小龍在童年及少年時代主演了《細路祥》、《苦海明燈》、《慈母淚》、《雷雨》、《人海孤鴻》等24部電影,是當時人氣頗高的童星。
李小龍俊朗帥氣、身手不凡,深受女孩子歡迎,他也從中得到了成就感。
李小龍在少年時期曾經為了追求一名女孩而在舞廳與人大打出手,這個姓陳的女孩與他交往了一段時間後提出分手,這讓他很傷心,據說這是他離開香港到美國讀書的原因之一。
在美國,李小龍曾經和一位菲律賓女孩談戀愛,這位姑娘期望和李小龍過普通人的平靜生活,這讓一心追求事業的李小龍難以接受,兩人以分手告終。
在大學裡,李小龍的功夫和男子氣概吸引了不少西方女孩。他也並不排斥與西方女孩交友,但在中國傳統家庭長大的李小龍覺得適合他的還是溫柔典雅的東方女性,未來的妻子一定是中國人,直到琳達·埃莫瑞闖入他的生活。
琳達生長在一個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在她5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將她和姐姐撫養長大並送她們上了大學。
琳達17歲時第一次遇見了李小龍,那時他已經是華盛頓州立大學心理學系的二年級學生。她回憶說:「他是那般英俊且穿戴不俗,一頂窄邊禮帽配上一件米色長風衣,絕對是校園中難得的風景。」
1963年,18歲的琳達進入華盛頓大學醫科部學習。在華裔朋友蘇小姐的介紹下,琳達加入了李小龍在大學裡開設的功夫課堂,成了李小龍的徒弟。
李小龍和學員們經常在課下一起吃飯看電影,琳達第一次接觸到正宗的中國菜,當李小龍看到她往茶水裡放糖時,驚詫得差點噎住。
琳達很快喜歡上了中餐,對李小龍也由崇拜轉為了愛慕。當時跟隨李小龍學習功夫的漂亮女孩子很多,李小龍與班上眾多女學生打得火熱。而琳達相貌算不上出眾,性格安靜內向,因此李小龍一開始並沒有注意到她,但時間一長,李小龍就發現她與眾不同。
那些女孩子來學功夫是因為好奇,大多當作健身方式,態度隨意,多半學藝不精半途而廢。只有琳達總是一節課不落,練習非常用心。
李小龍發現琳達性格溫婉有內涵,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他意識到這樣的女孩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1963年10月25日晚上,李小龍和琳達第一次約會,琳達說:「那一天布魯斯簡直帥氣極了,我一下子便陶醉了。」
李小龍送琳達回家時,兩人以一個吻結束了這次約會。
他們進入熱戀期,天天形影不離,一起吃飯練功。從小喪父的琳達覺得李小龍是理想中的男人,帶給她父親般安全和溫暖的感覺。
琳達認定李小龍是她相伴一生的男人,但她的家庭是難過的一關。琳達一家都是基督徒,琳達的母親不願女兒嫁給一個整天打打殺殺的中國小子。
兩人決定先斬後奏,1964年8月12日,李小龍和琳達在西雅圖領取了結婚證,根據規定,他們的名字被登在了報紙上,琳達的母親很快知道他們秘密領取結婚證的事情。
琳達的母親召開了緊急家庭會議,所有的親戚全部到場。李小龍向琳達母親表達了對琳達的愛,他的真摯終於打動了琳達母親,答應了他們的婚事。
李小龍和琳達在西雅圖羅爾教堂舉行了婚禮,在此後的歲月裡,琳達始終默默站在李小龍身後,一心一意做賢內助,無怨無悔地付出,李小龍的成功離不開她的奉獻和執著的愛。
在他們的婚姻生活中,從未因文化背景的差異而出現問題,相反因為互補的性格而讓婚姻更加牢固和美滿。
李小龍在美國開武館創業初期,生活極其不穩定,9年時間裡先後搬過11次家,琳達從未後悔過。
1965年2月1日,李小龍和琳達的兒子在奧克蘭出生,取名李國豪。1969年4月19日,他們又有了女兒李香凝。
李國豪出生一周後,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病逝,沒來得及看一眼孫子。
李小龍攜妻兒回港為父奔喪,琳達知書達理,溫和親切,很快融入了傳統的中國家庭,李小龍的母親對這位溫柔嫻淑的外國媳婦很滿意。
琳達為了照顧李小龍的口味特意學做中國菜,李小龍練功受傷,學醫出身的她以醫學知識精心照料李小龍,使李小龍的傷勢恢復比以往快得多。李小龍在生活上完全依賴於琳達的照料。
李小龍是個急性子,經常和同事發生衝突和矛盾,琳達的作用就是幫助他們溝通,化解矛盾,在公眾面前維護李小龍的良好形象。
琳達是李小龍最信任的人,也是最了解他的人。
李小龍深情地說:「在我的一生中,最大的收穫並不是在武道上或電影表演上,而是娶得了一位好妻子。她為人很賢惠並能處處遷就我。重要的是在我困難的時候她鼓勵我並給予我信心,是她使我不平凡。」
1971年,李小龍回港發展,加入嘉禾公司。他看了幾部香港當時最好的武打片,將這些影片貶的一無是處,說:「如果讓我來演,我會拍出比他們好千百倍的影片來!」
1971年10月,李小龍的《唐山大兄》上映後不到3周打破了香港影壇的票房紀錄,創造了350萬的票房奇蹟,成為最走紅的明星。
不到一年,《精武門》又打破了《唐山大兄》的票房紀錄,李小龍的巨星地位不可撼動。
《猛龍過江》是香港電影首次到歐洲拍攝外景,以530萬港元的票房再次刷新票房紀錄。《龍爭虎鬥》讓李小龍一躍成為國際巨星。
李小龍改變了西方世界對中國人的印象,將中國功夫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當李小龍處於事業的巔峰期,1973年7月21日香港《晨報》刊登了驚人的消息:一代巨星李小龍於20日晚上11時30分在伊莉莎白醫院突然逝世,年齡還不滿33歲。
人們不敢相信,身體強壯功夫非凡的李小龍怎麼會突然去世了?媒體和民間紛紛猜測李小龍的死因,各種說法都有。
其實李小龍在去世前一年已經出現了健康問題,1973年5月10日,李小龍在為《龍爭虎鬥》配音的時候暈倒被送進了醫院。他醒來後第一句話是:我感到非常接近死亡。兩個月後,一語成讖。
嘉禾老闆鄒文懷對媒體說李小龍死在了家裡,當天晚上6點琳達叫李小龍叫不醒,送到醫院時已不治身亡。
但是3天後《星報》爆出驚人消息:李小龍死亡地點不是自己家,而是女星丁佩家裡。他們有充分證據證明當晚有救護車從丁佩家裡接走了李小龍,鄒文懷向外界說了謊。
鄒文懷和琳達考慮到李小龍的名聲,李小龍和丁佩的緋聞已經被香港媒體寫了很多,突然暴死在丁佩家裡,難以向媒體解釋。
李小龍和丁佩的關係一直是小報追逐的焦點,1972年李小龍在九龍購物逛街時認識了丁佩,請丁佩去咖啡廳喝了一杯咖啡,談了一下午。
後來李小龍拍《龍爭虎鬥》時帶丁佩一起去配戲,電影拍完兩人也墜入情網。
丁佩原名唐美麗,祖籍北京,1947年生於中國臺灣。她家世顯赫,舅爺是張學良,外公是北平警察局局長。
丁佩很愛李小龍,經常到片場去探望李小龍。她不顧李小龍是有婦之夫,豁出去對外界說:「我就要跟李小龍,死愛活愛,愛給你們看。」
而李小龍說:「我承認我喜歡很多女人,但我愛的卻只有我太太琳達一個。」
李小龍死在丁佩家裡,丁佩被罵是害死了李小龍的「狐狸精」,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她患上精神恐慌症,有一年的時間必須靠安眠藥和鎮定劑麻痺自己。
1976年,丁佩嫁給向華強,生有一女。她半夜經常驚醒,起床看丈夫女兒是否還有呼吸,生怕他們像李小龍一樣突然離她而去。
丁佩皈依了佛教,與向華強離婚後不問世事,潛心向佛。
2008年,丁佩出版了《李小龍自傳》,稱「李小龍是欣賞我的人,我的愛人,我的至親。」
丁佩和李小龍相處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對她來說已經是一生。
被稱為「嘉禾」公主的苗可秀與李小龍合作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3部電影,可以說是李小龍的御用女主角。
李小龍和苗可秀在戲外留下很多合影,緋聞傳的沸沸揚揚,但他們稱只是好朋友。
李小龍去世後,苗可秀傷心欲絕,在李小龍出殯當天一襲黑衣出席,被媒體報導是「戴了孝的半個未亡人。」
她說:「夢到了小龍站在床邊看著我。」
苗可秀的名字一生和李小龍捆綁在一起,媒體多次向她追問李小龍的往事,她在65歲時終於鬆了一點口風:「我不否認。」
苗可秀此後又和柯俊雄、潘志文交往,均分道揚鑣,如今68歲的她仍是未婚單身。
最可憐的是李小龍遺孀琳達,丈夫去世時她只有28歲,兒子8歲,女兒4歲。她克制著巨大的悲痛,一邊冷靜地操辦喪禮,一邊讓大家不要亂猜李小龍的死因了,只要記住他的天賦和成就就好了。
李小龍去世15年後,琳達經過謹慎的考慮,改嫁李小龍的徒弟湯姆·布裡克。然而兩年多後,這段婚姻就結束了。原因是湯姆隱藏的很深,他的目的是從琳達口中得知李小龍更多的秘密。
離婚後,湯姆·布裡克以「琳達前夫」的身份出了一本關於李小龍死因的書,撈了一筆錢。琳達很憤怒,卻無法阻止此書的出版。
1991年,琳達嫁給了股票經紀人布魯斯·卡德威爾,本以為從此過上幸福生活了,不幸再次降臨到她頭上。
1993年4月1日晚12點半,李小龍唯一的兒子李國豪在拍攝電影《烏鴉》中的一場槍戰戲時,道具槍竟然射出真子彈,年僅28歲的李國豪腹部中彈身亡,重複了父親的悲劇。
世間最深的痛莫過於此,琳達的精神一度陷入崩潰之中。她將李國豪和李小龍合葬於西雅圖,並要求全家搬到李小龍墓地附近的住宅區居住,丈夫布魯斯很不理解,兩人發生爭執,最後以離婚告終。
琳達一人去了西雅圖,為李小龍父子倆守墓。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今年3月9日,李香凝曬出母親琳達與外孫女的合照,75歲的琳達穿著優雅得體,精神奕奕,看樣子生活得不錯。
李小龍是琳達一生最愛的男人,她說:「在我的一生中,再沒有遇見像他那樣令我心動的人。」
李小龍如果活到現在,已經80歲了。他的一生極其短暫,但光輝從未熄滅,是不朽的神話,是不可複製的傳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