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被玩壞:「茶藝照」遊走色情邊緣,越界衝擊傳統茶文化

2020-12-26 中國青年報

  妝容的痕跡要輕,表情清純卻要略帶心機,穿著要少但不色情……時下,社交網絡上正颳起一股「茶藝照」風潮,這種遊移於色情邊緣的「茶藝照」盛行背後,是有人或跟風好玩,或博取流量,或引異性關注。無論目的如何,這種風潮已對中國傳統茶文化圈層產生了「衝擊」和消解。

  如何抵禦亞文化越界衝擊,引發00後群體、文化學者、網絡觀察家們的思考和討論。

 

  此「茶」非彼茶,「茶藝」衝擊茶文化

  杭州的姜女士想學習茶藝,網上搜「茶藝課」後驚訝地發現,想像中「煮水烹茶」畫面少之又少,滿屏儘是「清純少女」「氧氣女神」的吊帶長腿照。原來在年輕男女間,正流行著另一種「茶藝」文化。

  打開拍照軟體,會看見「茶藝」妝專屬特效;打開b站、微博,會看見一堆博主一本正經地教授女孩們學習「茶藝」妝拍攝大法;打開抖音、小紅書,會看見臉上抹奶油、腳丫子懟攝像頭的刷屏小姐姐……無處不在的「茶藝照」裡,無外乎吊帶短上衣、露腳、少女、欲拒還迎的害羞表情等元素。

  「綠茶」是過去網絡對心機女的稱呼。而如今,「紅茶(大膽性感)」「奶茶(溫柔絲滑)」「黑茶(腹黑霸氣)」等紛紛登場,社交平臺成了「茶園」,玩壞了茶文化的同時,將女性「按茶分類」,節操碎滿地。

  對於傳統茶藝而言,這是一次越界衝擊。

  當「走綠茶的路,讓綠茶無路可走」開始盛行,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只要我願意,我也可以」,用戲謔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但是,往往解構「綠茶」的人最後也成了「綠茶」,在開玩笑的同時也樹立了自己的人設——「真實不做作」「又純又欲」,獲得女性的一句「姐妹厲害了」往往是最大的鼓勵。

  浙江工商大學的00後章曉棟認為,這種「茶藝照」首先是有其美的地方,所以才會有人去仿效,這間接地反映了當代青年的審美觀。其次是一種新鮮事物,吸引人們的好奇心,先有「吃螃蟹」的人,後有趨之若鶩的人。與此同時,拍「茶藝照」這種行為,可以算是挑戰了禁忌,產生快感,一如張愛玲所言,「正經女人雖然痛恨蕩婦,其實若有個機會扮個妖婦的角色的話,沒有一個不躍躍欲試的」。

  但80後和一些90後的女性則認為,這種「茶藝」盛行,是女性不自愛的表現,她們這種裝清純的方式,實際是想撩漢或賺流量。

  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圈層,圈層文化需要引導,青年人的亞文化也要積極引導。「茶藝課」中的化妝藝術可以適當吸取,但其中頗具挑逗曖昧的「茶言茶語茶心」則不可取。

  搞曖昧、玩心機、行詐騙:「茶藝」江湖實為泛性文化圈

  自古江湖,魚龍混雜,險象環生,這絕不是空話。混跡在「茶藝圈」的,既有未成年跟風黨,也有網絡博主流量黨,還有攀附異性的心機女,甚至還有「茶藝女」團隊伺機行詐騙之術。

  在茶藝圈裡,有很多慣用術語,「茶藝女孩」「茶藝課教學」「茶藝課打卡」「鑑茶師」「茶話」等。甚至不少人還去做「全國『茶藝水平』等級考試」,裡面的題目包括你會選擇哪款妝容去約會、搞曖昧階段你會選擇與小哥哥用哪句話開啟聊天等。

  就連詐騙團體,也利用起了這股「茶藝」風潮——行騙者往往會經營一個知性、清新的半年可見的朋友圈,打造一個暗含各種套路陷阱卻又單純、甜美、孝順的鄰家女孩形象,通過網絡聊天一步步套路你,不時加戲山區支教、幫爺爺賣茶、受傷入院、急事回家等情節,受騙男性不由得心生憐愛,慷慨解囊。

  「渴望獲得與性有關的消費是人類的本性,『茶藝』也無外乎有著色與性。」浙江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師杜坦坦認為,愛拍「茶藝照」的女孩應該對年輕美貌非常在意,但還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

  浙江工商大學學生屠湘媛說,網絡男女們一邊大肆轉發「鑑茶攻略」,一邊吹捧「茶藝」妝,有欲望又害怕顯露出欲望。「茶藝照」女孩希望自己看起來純,吸引他人的欲望,但與自己無關,因為有欲望是可恥的。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系主任章安邦認為,「茶藝」圈之所以能引起關注,也許就因其與中國文化中較為禁忌的「性」話題有關,「茶藝」圈可能成為網絡色情產業的符號性概念。

  00後大學生凌盈子認為,我國文化中對性教育的保守,一定程度加劇了國人對性的那種既難以啟齒又十分渴望的心理。和老一輩人截然不同,部分青少年接觸到了性文化但又無法交流,在這種情況下亞文化適時地提供了一個可以進行小範圍交流的圈子,青少年在這個圈子裡獲得了一種身份認同,能夠平等自由地抒發觀點進行交流,不會像在現實中被教育、被否認。

  「玩梗」破下限,亞文化表達不能失掉底線思維

  「茶藝」文化迅速「出圈」,為自己賺足了發展空間,自由和反叛成為熱門標籤。一些淡漠道德律法的無底線者,為了走紅和「出圈」大肆炒作、博關注,有的還不斷秀道德下限,甚至幹起了違法生意。

  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圖

  章曉棟說,青年亞文化是具有衝擊性和時代性的。亞文化應該反映時代的特徵,體現青年一代的需求和呼喚。在與社會核心文化的對抗交融中,成為社會核心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成為社會核心文化。但這種衝擊不應該失掉底線思維、破壞公序良俗。比如,以漢服圈為代表的亞文化正進行著與主流文化融合發展的有益探索,文化應該講究道德,文化不能沒有底線,即使是虛擬二次元世界也應該在現實規定的範圍與規則束縛下活動。

  據統計,目前我國可以劃分出十大類至少72種不同的亞文化群,其中大眾熟知度比較高的包括漢服、Lolita、JK制服、動漫、鬼畜等。與這些亞文化一樣,「茶藝」文化迅速在青少年群體中蔓延,年輕網友跟風打卡「茶藝課」。

  大學生吳詩睿在瀏覽「茶藝照」後,聯想到最近上海漫畫展中的不雅動作事件,「『茶藝照』很明顯和主流文化有衝撞。而這類文化之所以被歸類為亞文化,是因為它本身的屬性帶有這種突破規則的風氣。」

  福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湯黎虹說,網絡上亞文化的表達,應當在服務、服從總體文化需要基礎上追求關注度和商業利益,只有這樣才能有生命力。中國當前正面臨世界大變局,各種思潮和行為藝術,正在通過網絡展現並影響青少年。對於網絡上的亞文化表達,應當有「度」的把控,一是有自律章程,二是有他律規範,三是有矯正機制。

  章安邦認為,亞文化存在的意義在於,一個小眾圈子分享共同的價值觀和審美旨趣,是把人類主流價值觀宣揚的禁忌及其所存在的隱秘角落的事物,以一種光明姿態與主流文化共舞。當然,這個亞文化的展示方式,不應當傷害到共同體的一般道德觀念,也就是說某些亞文化應當控制在特定的群體和時空場域當中,否則是對他人自由與審美的冒犯。

  此外,網絡平臺不能在傳播之後就拍拍屁股走人,在監督和管理方面,網絡平臺理應對亞文化傳播擔負起把關人責任。

【責任編輯:趙小萱】

相關焦點

  • 茶文化 | 臺灣的茶藝及其發展
    雖然出現了一種叫「純吃茶」的地方,最早是在臺北火車站旁邊,中央日報隔壁,有一家叫『青龍』的「純吃茶」,臺北衡陽路靠近新公園附近有一家『田園』,這些純吃茶店取代了一些過去有名無實的茶室,過去臺灣的茶室幾乎是色情的代名詞,是屬於特種營業,目前還有茶室業同業公會;但是,還沒有茶藝業同業公會,也沒有茶藝館業同業公會。
  • 茶文化|臺灣的茶藝及其發展
    雖然出現了一種叫「純吃茶」的地方,最早是在臺北火車站旁邊,中央日報隔壁,有一家叫『青龍』的「純吃茶」,臺北衡陽路靠近新公園附近有一家『田園』,這些純吃茶店取代了一些過去有名無實的茶室,過去臺灣的茶室幾乎是色情的代名詞,是屬於特種營業,目前還有茶室業同業公會;但是,還沒有茶藝業同業公會,也沒有茶藝館業同業公會。
  • 談中國茶文化「泛化」現象及對茶藝、茶道、茶文化概念的思考
    一是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多學科領域交叉融合的邊緣、開放的綜合性文化。從廣義上來講,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有「物質性」和「非物質性」的雙重屬性,在整體上具有「綜合性、地方性、民族性、傳承性、社會性、集體性、類型性、播布性」的特徵。
  • 為什麼要學茶藝?從三個方面告訴你,茶藝的好處
    國人自古愛喝茶,我國傳統茶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茶文化的相關體系發展的已經十分完善,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 我國茶文化都有著不同的傳播形式,由此也能夠看出這種文化的適應性極強, 茶藝文化作為茶文化體系下的一大分支,學習茶藝能夠傳播和發揚我國茶文化。
  • 長嘴壺茶藝是傳統文化中一枝獨秀的技藝
    長嘴壺茶藝是中國茶藝的奇葩。長嘴壺是我國一種獨特的茶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長嘴壺茶藝表演是項群眾喜愛的民俗文化,是我國茶道的一環,是茶文化的一部分。長嘴壺茶藝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觀賞性。沸水在長嘴中流過,自然降低了溫度,水就不會太燙,最適合泡茶,特別是泡蓋碗茶。
  •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國學經典,學傳統茶藝
    茶藝老師教同學們學習茶藝茶禮,了解茶文化,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同時國學老師為家長們講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茶的起源,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最早發現並利用茶,茶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代以前茶葉的製作,品茶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
  • 馮提莫跟風拍茶藝照?清純可人堪稱全網最強茶藝照
    最近在網上掀起了一股&34;的熱潮,在各種的社交平臺上一夜之間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茶藝照,甚至有不少的明星們都開始跟風拍茶藝照了。不過要說實力特別強的茶藝照,那還是要是娛樂圈中的明星們比較厲害了,因為她們大多數都是顏值和身材都非常在線的,特別是有一些長相比較顯幼態的女明星,那拍起來茶藝照簡直就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 對茶藝感興趣的朋友看過來→
    對茶藝感興趣卻沒機會學習?參與者可在心舒予野茶藝體驗店(延安西路1451號臨)聆聽心舒予野聯合創始人蘭山圍繞茶文化的創業經歷學習茶藝技巧並且現場有茶藝師助理崗位在招聘!
  • 女人必看:茶修和茶藝美學正在侵蝕著中國茶藝
    一條茶修路,憑藉著禪式空間,一套精緻的茶具和一套清雅的茶服,不斷地衝泡著茶葉,講述著經過千錘百鍊造就的茶藝和茶修之路。茶,是變化的,季節是變化的、茶具是變化了,空間是變化的,如同天晟茶藝培訓學校謝添明校長所說的,唯有十足地了解茶,才能達到茶與水、器之真正的融合,才能衝泡出十足的韻味,也才有真正的中國茶藝。
  • 展示茶藝 傳承文化
    雙手分別劃出優美的弧線,輕輕放下杯子,醒杯、醒茶、奉茶……鑫小軒茶藝的工作人員蘇暢一氣呵成。經過五年的磨練,每當有客人來時,她的唯美展示都會給大家留下一個個美好的瞬間。然而,單單是店內專營的普洱茶泡茶禮儀,蘇暢就學了好幾個月。
  • 茶藝師是一個整麼樣的職業-瀋陽茶藝師、茶藝表演培訓_中國
    在中國,茶藝師是一個很需要被關注的職業,他們關係到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可是這個職業卻一直沒有標準、沒有規範,甚至沒有得到尊重。茶藝師都是年輕人?在中國,茶藝師這個群體更多是指茶莊、茶店裡有泡茶技巧的茶藝人員,而且幾乎都是年輕人。中國茶藝更注重形式,美感為上,所以無論從形象、動作、禮儀上,似乎年輕人確實更適合這個職業。
  • 聽臺灣茶藝大師範增平講茶的那些事
    1980年代初,臺灣開始復興茶文化,開創茶藝的構建,掀起新茶文化的發展。臺灣茶業的發展,一直循著歷史輪迴前進,首先是烏龍茶,然後是包種紅茶、綠茶,又再輪迴烏龍茶、包種茶、紅茶、綠茶。請問茶與現代科技有怎麼樣的結合?
  • 看了《三十而已》,爸爸也想當「茶藝大師」?
    《詩意中國》第三季上線變身獨一無二的「傳記類名人文化綜藝」全季節目將圍繞蘇軾一人展開節目風格做到將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潮流接軌」的滋味~茶藝大師第一課:茶史雖然「茶」已經被玩梗玩成了形容詞但它作為名詞存在的時候學問可太深啦!
  • 上海桃浦社區「統戰之家」開展茶藝交流活動
    為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3月29日下午,桃浦社區「統戰之家」開展了「品香茗傳茶藝,話友誼敘衷情」——桃浦社區各界人士茶藝交流活動。  特邀社區臺胞卞文輝先生為大家介紹中國茶文化的社會功能及茶文化與養生等方面的內容,讓大家領略茶文化之深厚意蘊。活動現場,參加活動的人士邊飲茶,邊交流,邊學習,了解茶文化。
  • 茶藝演示專業知識
    相信有認真看過我前面文章的人已經了解了茶葉-茶具-茶藝準備的基本知識了,今天給大家講講更加深入的知識,茶藝演示;茶藝演示指是除了茶葉挑選,茶具準備,衝泡方式等基本過程以外,一種讓茶藝過程變得更專業的茶文化。1.茶藝演示與相關藝術品(1)茶藝表演的音樂-高雅的茶藝館最宜選播以下三類音樂。
  • 四川蓋碗茶及長嘴壺茶藝系列將出臺行業標準
    四川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調研員宋毅、蒲貴昌、四川省文化廳產業處科員方維、成都市人社局職建處處長楊健、成都市人社局職業技能鑑定中心主任餘勇、著名茶文化專家、全國《茶藝師》培訓鑑定教材主編餘悅、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孫前、四川農業大學茶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何春雷、廣元武曌茶藝館總經理胡英、蒙山派茶藝總監趙夏、天下茶友網CEO楊健等相關政府領導和專家參加此次會議
  • 全省茶藝技能大賽 南通選手表現不俗
    原標題:全省茶藝技能大賽 南通選手表現不俗   第一屆全國
  • 看了《三十而已》,爸爸也想當「茶藝大師」?
    《詩意中國》第三季上線變身獨一無二的「傳記類名人文化綜藝」全季節目將圍繞蘇軾一人展開節目風格做到將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潮流接軌讓兩代人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滋味~茶藝大師第一課:茶史雖然「茶」已經被玩梗玩成了形容詞但它作為名詞存在的時候學問可太深啦!
  • 金瓶梅女子茶藝圖鑑:西門慶6個老婆,誰的茶藝更高?
    誰的「茶藝」段位最高?接下來,讀小妹就來品品西門府太太們的茶。李嬌兒 孫雪娥●身份:西門府二姨太 四姨太●人設:邊緣小透明 宅鬥炮灰●茶藝必殺技:收集情報,聯手告狀●茶藝等級:⭐⭐在西門府,二姨太李嬌兒和四姨太孫雪娥
  • 金瓶梅女子茶藝圖鑑:西門慶6個老婆,誰的茶藝更高?
    網友為了表彰她在撩漢領域裡的突出成就,頒給她一個「茶藝大師」的稱號。所謂「茶藝」,是指女子為了追到自己喜歡的男人而使出的各種招式手段。《三十而已》林有有千古第一奇書《金瓶梅》,堪稱「茶藝」寶典。李嬌兒 孫雪娥●身份:西門府二姨太 四姨太●人設:邊緣小透明 宅鬥炮灰●茶藝必殺技:收集情報,聯手告狀●茶藝等級:在西門府,二姨太李嬌兒和四姨太孫雪娥,都是靠一技之長在西門大宅站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