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雙江參加了查幹湖文化旅遊節開幕,現場演唱了一首《草原之夜》,嗓音高亢,盡顯一代藝術家的的紮實功底。演出當天天氣十分炎熱,李雙江穿著一套西服,在後臺等候期間,熱得不停地喝水。也許是年紀大了,李雙江的腿腳好像不如從前利索,上臺時還由兩名壯漢保護他上臺階。
近幾年,李雙江好像老當益壯,不顧高齡與身體條件,頻繁現身各種商演,拼命程度一點都不輸年輕人。
對於李雙江的近況,網友們褒貶不一,有的稱讚說「還是老藝術家唱的穩,有味兒」,有的則舊事重提,說李雙江80多歲了還在賣力掙錢,是為了給還有三年出獄的兒子李天一以後的生活存錢。
李雙江今年已經81歲高齡了,原本應該是在家安享晚年的年紀,可他卻接各種商演、給學生上課,忙個不停,拼命掙錢,確實不容易。
李雙江為什麼還要如此拼命呢?雖然他自己不會明說,但我們也不難推測:造成這一切的根源,還是李雙江教子的失敗,就像網友評價他的那樣」成功的歌手,失敗的父親「。
李雙江51歲與自己時年24歲的學生夢鴿結婚,57歲得子李天一,2013年李天一因強姦罪被判刑10年。因老年得子,李雙江對兒子李天一非常溺愛,這也許是導致李天一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人說,溺子如殺子,溺愛就像毒品一樣,會讓孩子慢性中毒而成為廢材,甚至使孩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
中國有句古話,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確實,培養教育孩子是父母至關重要的課題,在孩子成長成才的年齡,把孩子的內在品質培養好了,把孩子走的路扶正了,後續你會特別省心,你才能安享幸福的晚年。
否則,你培養出來的不是巨嬰,就是「啃老族」,無論你的事業多麼成功,這都將是你教育的失敗、痛苦的源泉和人生的敗筆。而且,很可能還會讓你在本該安享清福的年紀,還要拼了老命去掙錢接濟補貼孩子。
由此可見,培養教育好孩子是多麼的重要!綜合分析許多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精進君認為父母培養孩子以下四種品質,至關重要。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離開了孝,人不能成其為人,與動物無異。就算是動物,也是知道孝道的,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
培養孩子孝順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母親十月懷胎、鬼門關裡走一遭生下來的,是父母含辛茹苦、傾盡全力培養出來的,讓孩子明白生恩和養恩的偉大和無私,使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無私的愛和付出,並發自內心地認為孝順父母是自己義務和責任。
此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想要孩子孝順,父母還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小時候,父親過年過節給爺爺奶奶錢,都把我叫過來,讓我送到爺爺奶奶手裡,父親的目的就是要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讓孩子有樣學樣。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中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培養孩子勤儉節儉的品質也非常重要。
一直以來流行著一種錯誤的思想,那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很多父母為了孩子吃遍了苦頭,嘗遍了辛酸,卻不捨得讓孩子吃一丁點兒苦。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逆商很低,過慣了好日子,享受慣了特殊待遇,受不了一點委屈,吃不了一點苦頭,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要麼就是怨天尤人,要麼就是撂挑子不幹,要麼就是自暴自棄、破罐破摔。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說一個女大學生,為了買一萬多塊的新款蘋果手機,逼著父母要錢,甚至說出了」不給錢就斷絕父女關係「的話。女生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父親在工地幹小工,母親在家種菜養雞,為了供養女兒上大學已經傾盡全力、債臺高築了。
無奈之下,為了給女兒掙夠買蘋果手機的錢,父親只好每天晚上去燒烤攤加班打零工。一天凌晨,在從燒烤店趕回出租屋時,父親出車禍被撞成植物人。而女兒得知消息後,竟然沒有回來看望父親,而且還因父親沒有給她買蘋果手機而耿耿於懷。
這樣的孩子,不但不知道勤儉節約,而且還是嚴重不懂孝道。試想一下,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會是怎麼一樣自私自利、薄情寡義之人!
古人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一個人成長成才過程中,會經歷很多事,遇到很多人,離不開父母的生養之恩、老師的教導之恩、朋友的幫扶之恩、領導的提攜之恩、妻兒的關愛之恩。
做一個知恩、感恩、報恩的人,在你的人生路上,你的」恩人「」貴人「就會越來越多,你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否則,你就像鑽牛角尖,路越走越窄,以至於無路可走、無人能幫,而成為孤家寡人,一事無成。
我們常講,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以喚醒我們沉睡的靈魂。是的,有些儀式,並不只是形式,還是必要的。畢竟再好的內容也需要一定的形式來表達。
生活中,父母可以採取一定的儀式或者形式,來培養孩子感恩的心和知恩圖報的品質。比如,讓孩子給父母敬茶、洗腳,讓孩子與父母互換角色,孩子當爸媽,父母當子女,讓他們來安排一天的生活。
通過這些儀式,可以讓孩子體驗當父母的感受,體會父母的艱辛,從而感知父母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的生養之恩,從而逐步培養孩子知恩圖報的品質。
其實,知恩圖報不止是人,動物也知道知恩圖報。爺爺曾經給我講過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老狼報恩。
爺爺曾在戈壁灘上當兵,一次他和戰友們巡邏時,在一個草叢中發現了一隻腿上血流不止的老狼,它喘著粗氣,因流血過多已經奄奄一息。爺爺和戰友們趕緊用隨身攜帶的急救包給狼清理傷口,並進行了包紮,還給它吃了罐頭肉。三個月後的一天,爺爺和戰友們執行任務,天黑了也沒有趕回去,只能在野外過夜。可是,半夜時他們被飢餓的狼群包圍,足足有20多隻,一隻只雙眼冒著綠光。
爺爺和戰友們嚇得後背直冒冷汗,危在旦夕之際,狼群裡發出一聲長鳴,一隻老狼出現在眼前,它的長鳴過後所有的狼都原地不動了,只見老狼一瘸一拐的走到爺爺和戰友跟前,吻了吻他們的腳,突然轉身立起前腿,又發出一聲震天動地的長鳴。頃刻間,所有的狼調轉頭齊刷刷的向四周散去。爺爺和戰友們看出來了,眼前的老狼就是他們曾經救過的那隻受傷的狼,原來是它報恩救了他們。
狼是如此兇殘的動物,竟然都懂得知恩圖報,人作為高等動物,更應該知恩圖報。
爺爺把這個故事講給了爸爸聽,也講給了我聽,我也把這個故事講給了我的兒子聽,並且將一代一代講下去。
俗話說,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如果說前三項品質決定的是一個人的「德」,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那麼好學上進則是決定一個人的「才」,是一個人立身的資本。
我們常說,有德無才是堪用品,無德有才是危險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德有才是精品。培養了孩子前三項品質,再培養孩子好學上進,打造出來的則是精品。
處於學習階段的孩子,上進才有目標,好學才有動力,成才的概率才會更大。培養孩子好學上進的品質,就是讓孩子更加用功讀書,更加素質過硬,將來能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有份不錯的收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就像女作家龍應臺跟他兒子說的那樣:「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作為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熱愛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學習力就是一個人競爭力,即使我們讀了博士,也不能保證象牙塔裡學的那點知識可以受用終身,除了校園這所大學,我們還要讀社會這所大學,而且永無止境,需要我們活到老、學到老,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脈搏,不被時代所淘汰。
作為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努力奮鬥的精神,要讓孩子知道機會都是奮鬥爭來的,成功都是奮鬥出來的,幸福都是奮鬥換來的。誰都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不能只羨慕別人成功的輝煌,而看不到別人拼搏的汗水。
要讓孩子明白在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就會在本該安逸的年紀仍須奮鬥,以發自內心的自覺,抓緊青春的歲月,用好年輕的資本,不懈奮鬥,不負青春,不負韶華,為自己的人生爭取更多可能,創造更大輝煌!
我是,每天為您分享生活中的真心、真情、真愛。看別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