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拯救了我,他給予了我很多東西,不僅是陪伴,更是人生的目標和方向。我們的書和電影所取得的成功是個奇蹟,他感動了無數生命,再也不會有一隻貓像他一樣了。我感覺仿佛我的人生失去了光芒,我永遠不會忘記他。」——詹姆斯·波文
電影《流浪貓鮑勃》的原型兼主演,橘貓鮑勃已於6月15日去世,推算年齡為14歲,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部電影,緬懷一下回到喵星的小精靈。
2007年,身體羸弱、生活落魄且有著d癮的街頭藝人詹姆斯,在本該朝氣蓬勃的年齡卻深陷在D品、酒精和絕望中不可自拔,倫敦街頭和專門收容無家可歸者的慈善場所都是他不堪過往的見證,只能整天蜷縮在貧民區的廉價小房子裡惶惶不可終日。
一天夜裡家裡意外的闖入一隻傷痕累累的薑黃色小貓,這位不速之客吸引了詹姆斯的好奇心,在詢問了鄰居是否走丟貓無果之後,詹姆斯只能用僅有的一點積蓄,為這只可憐的小貓看病,並給其買了食物。
沒想到從今往後,這隻橘貓就留下來不走了。
本來就生活窘迫的詹姆斯也不敢貿然收留這隻橘貓,然而這隻貓就像命中注定選擇了他那樣,一直在他家轉悠,就連詹姆斯出門坐公交,小貓也能追上公交車並偷偷爬上去,最後出現面前,這讓詹姆斯本人也感到詫異:你是怎麼上來的?
最終詹姆斯還是決定收留這隻聰明的橘貓,並給他取名:鮑勃。
由於流浪在外的緣故,鮑勃一開始身體不太好,所以照顧鮑勃成為詹姆斯每天早晨起床的動力,他要從微薄的收入中分出一部分,為鮑勃看病,給它買好吃的。所以他必須比以前更加專注
而詹姆斯的工作就是街頭賣藝,鮑勃每次也會陪伴其左右,於是他們形影不離,鮑勃每天陪伴著詹姆斯往返於家與賣藝、推銷雜誌的地區,而鮑勃也會像小精靈一樣守候在他腳邊,甚至主動臥在他的肩頭。。。
當詹姆斯收留鮑勃那一刻,他還沒意識到,他的生活已經開始進入了一個轉折點。
這一人一貓的組合,在街頭吸引了大量目光。平日的倫敦街頭,匆匆而過的行人幾乎不會注意到街邊這個落魄邋遢的年輕人,詹姆斯仿佛就是路邊的石頭一樣無人問津。而如今人們忽然放慢了腳步,對這對特殊的組合露出燦爛的微笑,甚至駐足在他面前。
有的時候在詹姆斯還未演奏,就有人往吉他盒裡放硬幣了。乖巧可愛的橘貓鮑勃,走到哪都有人想和它拍照,這也給鮑勃的「生意」帶來成倍的興隆。
而鮑勃的的魔力還不僅僅是幫助脫下了詹姆斯身上的「隱形鬥篷」,還讓這個自閉多年的小夥子有了與別人交流互動的機會,甚至敞開心扉的勇氣。
早年間,家庭的破裂令詹姆斯遭受了巨大的打擊開始自暴自棄,並患上雙向情感交流障礙症,他開始與世隔絕,無論他主觀上多麼不願意,他的大腦總是會生理性地讓他比普通人更敏感,更容易沮喪,有自毀傾向甚至染上了D癮,身無分文的他,只能成為了一名流連在街頭的賣藝,他沒有勇氣接觸這個世界。
而如今,在街頭行人會主動與他打招呼,時不時的與他攀談起來,人們了解了他的故事,當大家知道這個流浪街頭的藝人無微不至地照顧鮑勃時,他流露出來的善良和責任感讓人不禁為他的溫情動容。鮑勃給了煢煢孑立的詹姆斯溫暖的感受,小貓的陪伴讓詹姆斯有勇氣去面對這個世界,甚至做了一件數十年都沒成功的事——戒毒。
而且詹姆斯還與自己的家人和解,結識了住在隔壁的女子貝拉,在貝拉的身上,詹姆斯重新燃起了對愛和生活的渴望。
命中注定的精靈
這就是電影的故事,這就是電影的故事,改編自詹姆斯·波文的同名回憶錄,一個溫暖而心酸的故事。貓牌雞湯,電影的好處就是不賣慘不煽情,很勵志的雞湯電影,很簡單也很治癒。吸D改吸貓,欲罷不能!
該片由《明日帝國》《第六日》的導演羅傑·斯波蒂伍德執導,英倫帥哥盧克·崔德威飾演主人公詹姆斯·波文。電影於2016年公映,2018年被引進內地,悄無聲息的拿下了5200萬票房,作為批片來說這個成績已然可以了,豆瓣評分8.0分。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由鮑勃親自主演,其本色橘貓的形象,其呆萌的形象和傲嬌的表情,讓我們了解到了在貓咪使用說明書裡,除了「負責整天賣萌」外,也不要忽視其「治癒人類」的功能。
受傷的小貓,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二者相遇,鮑勃找到了自己歸宿,詹姆斯也在對方的影響下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形象。在潛移默化他們相互影響,瘦弱的小貓變成了可愛的大橘,頹廢流浪漢也被改造為英倫陽光帥哥。
所謂治癒,就是這麼簡單,不僅僅是電影中來自於戲劇性的敘事與真實故事強烈的對比,還有一種是來自一點一滴的為愛改變,為某種責任而衝破自己的勇敢。所以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沒什麼大悲大喜,也沒什麼震撼人心,但足以讓你感到內心被滋潤的安慰和美好。
另外,鮑勃的故事發生在倫敦,電影也有著貓主觀視角的鏡頭,讓我們跟隨著小貓的腳步,對這座陰冷城市的人情冷暖窺知一二。
除了鮑勃本色出演外,原著與電影貼合的一點,就是不加粉飾的英國倫敦街頭生活特有的辛酸與動蕩,無論是詹姆斯自己脆弱和墮落的一面,還是在街頭賣藝時,這個一個毫無存在感的社會邊緣人遭受的各種不公,就像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那樣,寫盡了冰冷世界的現實駁雜。
然而與之對應的,就是鮑勃讓人驚訝的街頭生存智慧,這個小傢伙不但能夠引起無數路人圍觀,讓詹姆斯看到陌生人的善意;他的搞怪和貪吃讓詹姆斯看到了萌寵世界單純的快樂;他甚至會用特殊的方式(擊掌)治癒著詹姆斯的人生
在男主角的生命中,曾長期缺席的「信念、希望和愛」,如今化身為這隻淘氣、貪吃、精明、偶爾鬧脾氣但永遠忠誠的貓,譜寫一出戳中你淚點的人生反轉大戲。在這一人一貓笑中帶淚的生活片段中,瀰漫著關於生命、責任、尊嚴與幸福的主題,老套但很真摯,尤其是這是一段來源於真實的記錄,更加閃爍著動人的人性光輝。
這部《流浪貓鮑勃》的主題,讓人想起了前幾年大熱的《一條狗的使命》,同樣是寵物電影,二者風格和題材完全不同,但共通之處則在於:二者都是強調了寵物與人類的雙向情感。
我們一生可遇到很多人,也有著複雜的情感訴求,但寵物就不一樣了,他們一生相對短暫,當他們認定你的時候,你就成了TA的唯一。你給了TA全世界,TA也會回報你一個奇蹟。
動物單純的情感,對比人類駁雜的世界,那種相伴已久最為純潔的情感,恰恰格外動人,且永遠不會變。
陪你走過人生
電影原著也有中文版,叫《當Bob來敲門》,還有一本續作,小弟都有實體書。內容都很樸實,字裡行間卻充滿了堅韌而積極的品格。
第一本的主要就是電影的故事,第二本則更多表現了當詹姆斯與鮑勃成名之後,他們所要面對的現實——街頭的謀生環境並不友好,有人指責他利用鮑勃,有人把他趕出生存地盤……麻煩總是蹲在下一個路口等著他。比起第一部如童話般的偶遇,第二部都在告訴你一個鐵一般的事實:你看,即使你終於在這個廣闊的世界上遇到了拯救自己的那個人(或那隻貓),也不代表麻煩就此完結。
當詹姆斯某一天失去這個把自己帶出泥淖的夥伴時,他又會怎樣獨自面對這個冰冷的世界?
所以這本書的主題就是,幸福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條曲折的路徑,而鮑勃就是帶你走一條「捷徑」的嚮導。
因為詹姆斯在和鮑勃相守的過程中,他更了解了自己和這個世界,也更接納了自己和這個世界,從一片黑暗和冰冷中,找到了面對明天的勇氣,這才是最重要的。
《流浪貓鮑勃》的第二部電影,《鮑勃的禮物(A Gift From Bob)》,原定於2020年12月公映,可惜鮑勃無法再看到這部電影了,該片也成了鮑勃的遺作。
但我們無法忘記這隻呆萌的橘貓,因為他真的教會我們一個道理:
現實永遠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不幸,生活正是如此千瘡百孔,但我們不能自暴自棄,要知道該怎樣應對各種各樣的不幸,不斷在苦海中的見招拆招,尋找那條通往幸福的「捷徑」,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尤其是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更要振作。
很多朋友都養過小貓或者小狗,他們不會陪你走到最後,但我相信他們能給你指出通往幸福終點方向,當他們不在你身邊的日子裡,不要難過,因為他們會在喵(汪)星,遠遠地看著你,並說道:
「呵,愚蠢的人類,沒我的日子裡,你要好好的,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