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他名利雙收,14歲退學,成就他的是父親的3個人生觀念

2020-08-28 憶依風起

不管大家喜不喜歡聽相聲,相信「德雲社」三個字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德雲社」的創立者之一郭德綱老師,已經是相聲界首屈一指的大師,說家喻戶曉也不為過。說起郭德綱便不得不說一下他的長子郭麒麟。

郭麒麟現在是當紅藝人,參演過多部電影、電視劇,例如《慶餘年》、《寵愛》等好評熱劇,近期總是可以在熒幕上見到他的身影,《奔跑吧第四季》、《最強大腦》、等綜藝節目,郭麒麟還是常駐嘉賓。

人紅是非多,郭麒麟的自出現在公眾視野,便遭到了許多網友的質疑,「星二代」、「低學歷」等標籤被貼在了他的身上。人們質疑這麼小的年齡,又沒上過幾年學,初中都沒讀完能有什麼能耐,能紅全是靠著郭德綱,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郭麒麟自出道以來,在熒幕前的各種細節表現收穫了一大批的粉絲。近期,在《最強大腦》當常駐嘉賓對選手的一段點評更是讓人刮目相看,人們都無法相信,一個初中都沒上完的人能說的如此字字珠璣,對選手的評價一語中的。

自此,一大批人改變了對郭麒麟的看法,原來學歷低並不意味著文化低,因此,郭麒麟的熱度再次飆升,24歲的他便已經名利雙收。這與郭德綱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郭德綱將自己的人生觀念傳遞給了郭麒麟。

人可以沒有學歷,但不能沒有文化

我們都知道,郭德綱並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學歷,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文化底蘊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智商情商都非常高。所以,在郭麒麟14歲退學的時候,郭德綱作為父親並沒有過多的阻攔。

郭德綱曾對郭麒麟說:「你可以沒有文憑,但是一定要有文化,可以不上學,但是不能不讀書。」

於是,在郭麒麟退學以後,雖然不學語數外,但是四書五經一個不少,只是換了不同的知識而已。在郭德綱看來,念書是人必須要做一件事,學習知識是人可以自力更生的基礎。

達·文西說:「無論掌握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好的東西保留住。」

不斷的學習是我們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知識,加以深耕,才能得到力量的果實。

有許多不想上學的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像比爾蓋茨,輟學也可以成就一番事業,但是請不要忘記,他前提是在哈佛大學的入學考試中考了1590分(滿分1600)。如果確實因為一些原因而不得不放棄自己學業,那也要記住,學歷並不是決定一個人水平的必要條件,文化才是。

吃虧要趁早,在家裡吃虧好過外邊摔跟頭

在郭德綱的人生觀念中,人想要成長就必須要去經歷,有些事,說再多不如自己去經歷一次,不經歷一輩子也不明白,可能經歷一次一輩子也忘不了。

在郭麒麟的童年時期,沒少遭到郭德綱的打壓和責罵,而這些打壓責罵,在郭德綱看來是對郭麒麟的歷練,有利於他的成長,現在事實證明,郭德綱的說法是正確的。

郭麒麟曾作為嶽雲鵬的助演嘉賓登臺演出,對於郭麒麟來說這次演出是比較重要的,但是由於考慮不周,導致節目效果不好。本以為郭德綱會安慰失落的兒子,但沒想到會在微博公開批評郭麒麟。

在一次採訪中,有人問郭德綱這樣對郭麒麟會不會太殘忍,不會傷害他的自尊麼?

郭德綱說:「必須要傷自尊,這麼大的孩子,把他所有的自尊全部打掉,他就明白了,我把他欺負夠了,遠比他出去之後讓外人欺負他,我心裡好受。」

那一年,郭麒麟16歲......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生畏,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雨果

成長的過程是痛苦的,就像你面前有一個坑,掉進去了是挫折,爬出來了是成長。沒有一個人的生命中是可以一帆風順的,小的時候吃虧多並不是壞事。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裡的掌上明珠,不捨得打,不捨得罵,但是總有一天,到了社會上,同事並不會向父母一樣慣著,到那時再摔一跟頭,爬起來就難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尊老愛幼是必備品質

郭麒麟曾在一次採訪中說起自己的童年:「我小時候一直和師兄弟們住在一起,每次不管什麼好吃的,我父親一定是讓師兄們先吃,最後我再吃,到現在我吃什麼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問一句,爸爸,我能吃嗎?」

有人說郭麒麟太慘了,身為「德雲社」的少班主,居然這麼沒有地位,郭德綱也太狠心了。但是細品,就不是那麼回事,如果不是因為這種「規矩」,怎麼造就如今郭麒麟在任何場合都懂得尊老愛幼,識大體的紳士形象呢?

在走紅毯籤名的時候,郭麒麟雙手接筆,雙手奉還;在舞臺演出的時候,每次結束首先找到師父于謙,扶著師父下臺;不管在什麼地方,有自己的長輩在,就一定要去看望問好。

尊重別人,才能讓人尊敬。——笛卡爾

郭麒麟最成功的不在於尊敬自己的父母長輩,而是在於會尊敬自己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有些時候,我們往往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卻不要忘了,別人同時看見的也會是有色的自己。不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目中無人,人不能沒有規矩,就像魚不能沒有水,當一個人沒有了規矩,那就離失敗不遠了。

結語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郭麒麟也不例外,在光鮮亮麗的背後,付出的是多於別人十倍百倍的努力。成功沒有捷徑,所有的成功都是有跡可循,腳踏實地,慢慢積累,才能夠觸摸到成功的門檻。

努力做一個讓自己看得起的人,不論現在的你是豆蔻年華還是不惑之年,年齡不是墮落的理由,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當初想要得到的一切,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知識,直面挫折,懂得規矩,這將是你我可以借鑑的成功之法。

文|憶依風起

相關焦點

  • 17歲進入中科院的神童,因生活不能自理退學,愛情讓他的人生逆襲
    神童魏永康魏永康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父親臥病在床,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百貨工人。母親從小就對魏永康的教育非常看重,她將魏永康成了家裡唯一的希望。所以,在莫永康還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母親就天天教他識字、背誦古詩。
  • 15歲退學,23歲進福布斯,郭德綱教兒子的故事,比他的相聲更精彩
    文 | 崔大大4部電影,3部電視劇,當紅青年演員,2019年福布斯榜30歲以下精英...這就是郭德綱的大公子「郭麒麟」如今所取得的成就。而今年,他才24歲,距離他從學校退學轉而學習相聲,剛過了9年。所以,郭德綱最後給兒子才起了郭奇林這麼個名兒。
  • 他13歲被重點大學錄取,17歲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被退學,後怎樣?
    這個故事大家小時候可能都學過,說的是戰國時期有個宋國人,他非常期盼田裡的禾苗快點長高,於是就動手將禾苗一顆一顆拔高,然後回到家後還跟家人邀功說:「可把我累壞了」。他的兒子聽說這件事後趕緊去田裡查看禾苗,結果發現禾苗全都枯萎了。
  • 他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20歲被迫退學,現在怎麼樣了?
    魏永康1983年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兩歲時就認識1000多個漢字,4歲時學完初中課程,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在魏永康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之後,多家媒體大篇幅報導,一時間魏永康成了家喻戶曉的「東方神童」。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年之後魏永康卻因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完善,無法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而被迫退學。魏永康這個「神童」全得益於他媽媽曾學梅的培養。
  • 母親45歲才生于和偉,他3歲就喪父,被大24歲姐姐餵奶長大
    ,都會覺得應該在人生中多養育幾個孩子,到時候老了有保障。可是,受限於家庭條件的影響,往往會讓幾個孩子的年齡有著很大的差距。甚至差距比較大的情況,會讓兄弟姐妹相差十來二十歲,幾乎是一代人的年齡。而作為長兄長姐,自然也會像父母一樣,擔負起一些養育的責任來。
  • 于和偉勵志人生:母親45歲生他,3歲喪父,24歲姐姐餵奶長大
    》中心懷大義的劉備 ,也可以是《下一站婚姻》中普通甚至平庸的「恐婚族」···如果說每個角色都代表了一種人生,那麼于和偉的真實經歷,卻比任何一個角色的人生都要來的坎坷。在那個奉行多生孩子生活好的時代,他那已經45歲高齡的母親,可謂是拼盡了自己所有的力氣,才生下了家中最小的這個兒子。
  • 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
    11月28日,網曝廣東汕頭一名潮陽區18歲高中生迎娶一名14歲初中生。網上的視頻中,兩人坐在一起吃飯,桌上擺著紅燭和「雙喜」,當地一名村幹部表示確有此事,潮陽區民政局工作人員回應稱:如屬實會調查此事。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應該是不一樣的,十幾歲的年紀,正是書聲琅琅的時候,應該好好讀書,而兩人卻一個退學,一個休學,我們不知道兩人離開學校的原因,但多讀書總歸是沒錯的,我們學到的知識會改變我們的認知,讓人成長成熟。
  • 他是霍家「不孝」子孫,酒駕被退學,劈腿女友閨蜜,怎能這麼作?
    雖然他已經去世將近14年的時間了,但是霍家依然屹立不倒。在學校呢,因酒駕被退學,更是劈腿女友閨蜜,他怎能這樣?成績優異,他的父親也經常帶著了解商界。他的父親霍震霆和母親感情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濃情四溢,只有平平淡淡。受到的關愛並沒有特別的多,但這些他的父母全然不知。
  • 他是霍家「不孝」子孫,酒駕被退學,劈腿女友閨蜜,怎能這樣作?
    雖然他已經去世將近14年的時間了,但是霍家依然屹立不倒。在學校呢,因酒駕被退學,更是劈腿女友閨蜜,他怎能這樣作?成績優異,他的父親也經常帶著了解商界。他的父親霍震霆和母親感情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濃情四溢,只有平平淡淡。受到的關愛並沒有特別的多,但這些他的父母全然不知。
  • 智商震撼楊冪大張偉,郭麒麟15歲退學,郭德綱給了他最好的教育
    歲生日,該月所有星期六的日期相加等於75,生日過後的第7個周二,陶小寶突然變聰明。」他明明是個數學家!」大老師這個情商我給100分。要知道,郭麒麟在15歲的時候就退學說相聲了,如今24歲的他怎麼能把那麼多文理科的知識活學活用呢?
  • 24歲慘遇車禍,37歲放飛自我,他的人生總在一次次放棄之下成就
    「高歌猛進」是他母親賦予他名字的寓意,奈何小時候的他,不僅膽小,還是個「胖墩」。所以為了鍛鍊他的膽識,他便被媽媽送進了小熒星藝術團「進修」。為了不甚寬裕的家庭,他選擇了面對現實,決然的放棄了他年少時的夢想。大約,這僅僅是因為他身體裡「懂事」的因子在作祟,讓他不能隨心所欲,也不能義無反顧。然而,於常人而言,對一件堅持了許久的事情,做到輕言放棄,自然是不易的,於胡歌亦然。所以,即使進入上戲讀書,他也曾有過退學的念頭,好在有名師的指點,他才堅持了下來。終不負他當年如此決絕的取捨。
  • 于和偉勵志人生:母親45歲生他,3歲喪父,24歲大姐餵奶長大
    ,有著不少辛酸,而這些勵志人生都成為他多年來奮鬥的動力。從小他出生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中,當時那個年代很多人家一生就是五六個孩子,大家對生活也沒有過高的期待,但就這樣的小心願都被剝奪,在他剛剛記事的時候父親就因一場疾病離世
  • 耗時56年,跟拍14個孩子,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道盡教育真相
    《人生七年》被稱為「最偉大的50部紀錄片」之一。上世紀60年代,導演保羅·阿爾蒙德在精英階級、倫敦東區的貧民階層和鄉村挑選了14個7歲的孩子。參與拍攝的14個孩子,有10個男孩,4個女孩。分別選用他們人生中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56歲,63歲,這9個節點進行拍攝。記錄下他們當時的出身、家庭、教育和生活狀態。
  • 18歲高中生娶14歲初中生,面對早戀,3招幫孩子樹立正確觀念
    最近網傳廣東一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的視頻,經查實,確有此事,並且於今年11月26日雙方按照當地風俗已經舉行婚禮。當地政府對當事雙方展開心理疏導,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婚姻觀,並責令女方回歸原來家庭。及時幫助雙方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念。
  • 母親45歲高齡生下他,3歲喪父,被24歲的大姐奶大,一生坎坷
    ;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還有5個姐姐,3個哥哥,母親生他時已經是45歲的高齡。;因為大姐已經成年,並且足足比他大著24歲,也算是對應了那句話「長姐如母」。由於孩子多,且父親的收入有限,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在他3歲那年,父親因癌症不幸去世
  • 母親45歲高齡生下他,3歲喪父,被24歲的大姐養大,如今怎樣
    ;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還有5個姐姐,3個哥哥,母親生他時已經是45歲的高齡。;因為大姐已經成年,並且足足比他大著24歲,也算是對應了那句話「長姐如母」。由於孩子多,且父親的收入有限,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在他3歲那年,父親因癌症不幸去世
  • 父親拋下年僅一歲的他去找大自己16歲的初戀,香川照之的人生往事
    藤間紫也出身名門,是日本醫科大學前任校長河野勝斎氏的長女,12歲時跟隨日本舞「藤間派」掌門藤間勘十郎(六代目)學習舞蹈,後來成為他的妻子,育有一兒一女。  藤間勘十郎是三代目市川猿之助的恩師,三代目少年時期也跟隨藤間勘十郎學習過舞蹈。  三代目從12歲開始,就暗戀比自己大16歲的藤間紫,後來藤間紫與自己的師傅結婚了,讓他痛苦萬分。
  • 郭麒麟24歲,為什麼活出了42歲人的境界?
    ,不是說讀書沒有用,而是郭麒麟除了讀書以外,他還有更好的選擇和成就。24歲的孩子,而是老練的像一個42歲的中年人。這是因為在郭麒麟14歲的時間已經離開學校了,他開始接觸相聲,接觸社會,接觸比他大幾歲或十幾歲的人,所以他的14歲更像是普通人的20歲。現在的他已經24歲了,已經說他已經在社會、在相聲圈、在娛樂圈整整摸爬滾打10年的時間了,這是普通人要30歲以後才能體驗到的生活。
  • 原來他是陳寶國兒子,14歲出國留學,37歲不靠父親大紅大紫
    今天要說的這位星二代,和王詩齡相比就十分低調了,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這位星二代就是陳月末。和劇中的「白景琦」一樣,陳寶國對兒子的教育也非常嚴厲,為了讓兒子受到更好的教育,14歲的時候便把兒子送出了國。
  • "千面影帝"于和偉:母親45歲生他,3歲喪父,長24歲大姐餵奶長大
    于和偉被譽為「千面影帝」,在娛樂圈中,他並不是靠著一夜爆紅而出名,他能獲得現在的成就完全就是他一步一步拼出來的。于和偉1971年出生於遼寧省撫順市,家中有9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九,在母親45歲生下他的時候,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