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文/攝
昨天(12月10日)晚上,有很多網友說,發生地震了,你也感受到了嗎?
根據浙江省地震局發布消息——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0日21時19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本次地震中位於宜蘭縣海域,距臺灣島15公裡,距臺北市57公裡。截至目前,浙江省內溫州、台州、杭州部分地區有震感報告。
據了解,今年以來,臺灣共發生4級以上地震45次,其中4.0到4.9級38次,5.0到5.9級7次,此次地震是臺灣今年以來發生的最大地震。
那麼,臺灣地震,為什麼杭州高樓有感,地面卻沒感覺呢?
剛剛,小時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周新民博士。
「這是因為地震時產生的地震波經過長距離傳播,其高頻成分(短周期波)已逐步衰減,到達杭州時地震波以低頻波(長周期)為主,波長很長。樓層越高,樓體的自振周期就會與這些地震波的周期越相近時,發生共振現象,震動也就越明顯。」
另外,因為杭州市的建築地基主要是深厚軟土,對地震波有顯著的放大效應,地震一來,自振周期超過一秒的高層建築,很容易與被軟土放大的長周期地震波產生共振,即使是震級較小或者震中距很遠,也能引起此類場地上高層建築強烈的地震反應。所以臺灣地震,距離800公裡的杭州,高層有明顯震感。
周新民說,大家不要擔心,高層建築的抗震設計和材料都有更為嚴格的要求,比普通建築抗震能力更強。「所以,發生地震時,如果住在高層,不要急著往外跑,就地做好『伏地、遮擋、手抓牢』,等地震過後再疏散撤離。」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