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曾相遇,我會是在哪裡?」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旋轉。如果當年不看《灌籃高手》,我不會去聽J-POP、Being、ZARD,還會是一個唯周杰倫的腦殘粉,還是一個自以為是的鐵憨憨,還會是一個空無一物的文藝青。2008年5月入坑,11年後,此時此分此情此景,有著蠻多的情緒的波動,有些很多的感慨和感謝,就讓我娓娓道來吧。
上初中時,每到下午放學的時候,傍晚時分在地方的電視臺《灌籃高手》都會如期而至。除了為動畫的劇情牽掛外,另一個快樂的源泉就是欣賞著不同的OP和ED。無論是最早的《好想大聲說喜歡你》、《只想凝視著你》,還是之後的《直到世界盡頭》、《捕捉閃耀時光》,強烈的節奏感給予了叛逆期的孩子的一種共鳴,而《我的朋友》與前者相比有著蠻大的反差,無論是曲風還是演唱者嗓音。2008年5月26日,第一次在百度貼吧發有關ZARD的貼子,2008年5月26日第一次在QQ加入了有關ZARD的興趣群,11年前的今天,有關ZARD的故事開端了。
如果說到ZARD的勵志歌曲,大家會自然而然的想到《負けないで》,而我最喜歡的ZARD的《Get U're Dream》。這兩首的曲作者分別是織田哲郎和大野愛果。如果他們不曾相遇,也無法展現出ZARD的兩個不同的時代。1993年2月5日,ZARD第5次上朝日電視臺音樂節目《MUSIC STATION》演唱了這首歌,也是ZARD最後一次上電視音樂節目。這首單曲發行首周在Oricon公信榜排行第2位,已經創下ZARD當時最高紀錄了,發行後第八周銷量突破百萬,是ZARD銷量最高的單曲。1993年的日本,正值泡沫經濟爆破不久,進入了經濟長期停滯的「失去的十年」,民眾承受的生活和心理壓力倍增,這首歌被譽為是「失去的十年」的應援主題歌。1993年,織田哲郎憑以《不要認輸》《揺れる想い》等曲成為作曲銷量一年內突破千萬的日本第一人(年內共計1300萬枚)。之後又為ZARD創作了《君に逢いたくなったら…》、《Today is another day》等作品,1997年離開Being唱片公司。
大野愛果1997年起,進入Being公司開始作曲工作。在織田哲郎、慄林誠一郎相繼離開後,ZARD開始嘗試新的曲風,雖說是想尋找新的自己,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迫於無奈,所以不得不讓當時主要負責倉木麻衣作曲的大野愛果來與ZARD合作。由於大野愛果主攻麻衣R&B風格的歌曲,用在過去唱抒情搖滾的ZARD身上有一種非常強的排異反應。但隨著大野愛果與ZARD的不斷磨合,給人的感覺越來越好,磨合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2000年大野愛果為ZARD創作的日本NHK電視臺雪梨奧運會插入歌《Get U're Dream》,鮮明的R&B風格讓很多人不適應。不過這也成為ZARD與大野愛果長期合作的轉折點,這期間與大野愛果合作的柯南的主題歌《明日を夢見て》備受歡迎,繼而合作的《もっと近くで君の橫顏見ていたい》和《かけがえのないもの》,使ZARD終於找到了新的感覺。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我會是在哪裡?」這樣一個問題,一萬個泉泉之心有著一萬種答案。第一次聆聽ZARD的音樂,也許還是一個少年、一個青年、一個中年;也許使用磁帶聆聽、實體循環,還是數位相伴;也許用聽歌的方式守護姐姐;用購買實體的方式懷念姐姐;亦或親赴墓地進行祭拜。每一個人用著恰當的方式守護著她,量力而行盡心去踐行就對了。早期的前輩們,為了普及ZARD在論壇和貼吧拓荒,隨著群體的慢慢擴大,先驅們嘗試著做一些活動,感謝著風流哥、水山姐、約翰尼、地瓜醬的有益嘗試,慢慢的使線上或線下粉絲活動日臻完善。11年前,熬著大夜寫著貼子,下載著有關ZARD的紀念演唱會的視頻;11年後,在檯燈下噼裡啪啦,編輯著相關文字趕著即將推送的文章。不要忘記那微笑,奔向嶄新的明天,只為更好的自己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