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一部代表著義大利電影一座難以逾越的藝術高峰。該片不僅僅是簡單的「少年心事」那麼簡單,而是通過瑪蓮娜個人的命運,展開對二戰納粹運動和女性在社會中被動弱勢局面的批判。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二戰後,在西西里風情萬種的瑪蓮娜在人性扭曲的環境中生存的故事。電影通過一個14歲情竇初開男孩的視角,來跟蹤和旁觀這個故事的發展。
瑪蓮娜是個美麗的女人,她過人的氣質和身材,惹得不少西西里的男人駐足眺望,想要一嘗芳澤,這也引來了很多非議和西西里女人的妒忌。影片時常出現瑪蓮娜獨自一人,孤芳自賞,獨守空房的場景,以及丈夫出徵,自己形單孤影的落寞。後來瑪蓮娜丈夫去世的消息傳來,悲慟的瑪蓮娜躲著房間裡哭泣。而西西里的男人知道這個消息後卻像瘋了一樣,共同慶祝瑪蓮娜的丈夫去世,個個都想接管瑪蓮娜。在被律師強迫並被染指後的瑪蓮娜徹底妥協,她剪斷長發,留起短髮,收起高雅,只為生存。這也就出現了影片最經典的那一幕,在一群德國大兵的注視下,瑪蓮娜獨自走到桌子旁邊,坐下抽菸,周圍幾個男人圍著為她點菸。
那時在瑪蓮娜的眼裡,滿是對悲慘境遇的無奈,對希望凐滅的痛苦。戰爭結束,德國戰敗,小鎮上的女人們把對德國的憎惡發洩在瑪蓮娜身上,她們瘋了似的圍毆瑪蓮娜,並面目猙獰地呼喊著,逼迫瑪蓮娜離開西西里島,無奈的瑪蓮娜消失在了人群中,坐上了墨西拿的火車離開了西西里。她的丈夫其實並沒有死,在他回來以後面對著西西里人的不屑和質疑,四處尋找妻子瑪蓮娜。後來在雷納多的幫助下,在墨西拿找到了妻子。一年之後,尼諾史冠第中尉挽著妻子瑪蓮娜回到了西西里。在影片的最後,雷納多目視瑪蓮娜走遠,自己也向反方向加速離開,仿佛在逃離,逃離渴望,逃離純真。
看了這部電影,我心中感慨萬千,似乎喘不過氣來。我看完的第一感受就是壓抑,壓抑的源頭或是對瑪蓮娜悲慘命運的同情,或是對女性社會地位弱勢不公的憤慨。影片處處都是對比和諷刺,通過西西里島的美麗的風景,通過塑造瑪蓮超凡脫俗的美麗,以及西西里女人對她的摧毀,深刻地展現了戰爭中人性之醜陋邪惡,社會之扭曲病態,進而使觀者思考戰爭對人的傷害。
近年來,遭遇過和瑪蓮娜一樣境遇的女性不計其數。在中國,近年來發生的性侵事件數不勝數,每年都有大量的女孩遭遇如此不公平的事件。在網絡上,關於女性穿著性感的問題一直受到民眾的廣泛討論。一方認為穿著選擇是每個人的權利,旁人無權幹涉。然而當穿著性感的女性遭遇性騷擾甚至強姦時,另一種呼聲便出現了,本來應該受到社會安慰和保護的女性受害者反而遭到了來自社會的譴責和謾罵,他們竟認為女性受害者罪有應得,甚至聲稱是女性穿著性感誘導了男性犯罪欲望的產生。難道女性改變穿著能有效避免性騷擾嗎?如果社會對於女性如此刻薄冷漠,如果女性接受的是這樣的教育,那麼這根本無法避免她們成為受害者,只會讓她們成為沉默的、自我怪罪的、難以走出陰影的「膽小鬼」。只有當我們都沒有了對受害者的偏見,把錯誤歸結於施害者,才可以消除受害人不應該承受的、來自大眾的偏見與歧視,才能幫助受害女性正確面對自己往後的人生。
除了女性遭遇的性騷擾,還有普遍的就業性別歧視。就業性別歧視是一種持續性的問題,並且長期的對許多女性勞動者產生著消極的影響。現階段,導致女性就業歧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一些企業對於女性給企業加重的成本不情願,比如女性生育階段的保險、孕產假期間僱傭他人代替的成本,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了女性就業歧視。我認為,完善法律法規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增強相關法律的可行性、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等措施都可以削弱就業歧視的趨勢。但是我國自古以來長期以小農經濟為基礎,想徹底扭轉社會對女性的各方面偏見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我們科學的運用法律的武器,就業性別平等的那天總會到來。在性騷擾和就業歧視之外,當代女性還接受了各種不公。這也就是導致女權運動的根本原因。
這是一個悲傷的電影,把象徵運用到了極致。瑪蓮娜,這個女人是真正的人間極品,也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無論國外還是國內,人性之惡都存在。很多女人都成為了沉重歷史、傳統文化、落後家庭教育的犧牲品。在近代以來,出現了許多女性權利崛起的實例,男女平等的觀念已經在多數人的腦中紮根。然而相比女性的反抗,更為重要的是需要整個社會的反思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