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底疫情爆發,給人民帶來了一場大危機,作為身陷疫情中心的武漢更是受到了極大的創傷,中文的危機分為兩個詞:一個意味著危險,一個意味著機會。危險代表著疫情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也指那些滿眼大發國難財者,造謠言者等;機會代表著國家做出的強硬有效的措施以及在疫情中目光在更高遠處的慷慨為國者。
一位醫護人員的女兒在人民日報的採訪中說出的一段話讓我十分感觸:「我媽媽其實是個抵抗力特別低的人,她給兒童看病有時候自己都能感冒,又意外的得知我的外公也還在一線上班,在我的世界裡面我的媽媽和外公是很能行的,我把他們借給你,他們可以頂起我這家,他們同樣可以頂起患者的一片天!」在疫情中毅然站出的醫護人員,警察等他們曾經也只是白天陽光下極為普通甚至不為人知的光啊,因為黑暗。這些光顯得更為耀眼,讓人流淚的耀眼。請記得那些對你好的人,因為他本可以不這樣!
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幸運的是,我們中國,有!疫情的數字讓我們觸動,而逆行的面孔卻給了我們最深的感動,鍾南山院士84歲了,卻依然沒有選擇退休生活,抵達武漢後他的出現,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這位年邁的老人,是2003年抗擊非典的第一功臣;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2018年就被確診漸凍症,這個病不可逆,但他仍然站在了一線在記者採訪時匆匆說了句:「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便朝著隔離區跑去,基辛格在《論中國》說過:「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無論什麼時候,我們作為集體表現得有多麼不堪,我們之中,總有那麼一群最勇敢最有擔當的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們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人的脊梁!
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語言。在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困難的時刻,國際社會為中國提供了寶貴的醫療物資捐助:巴基斯坦拿出全國醫院庫存的口罩、緬甸政府提供大米、斯裡蘭卡捐助紅茶、蒙古捐贈三萬隻羊等,這些捐助都是雪中送炭,我們將銘記於心。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山河無恙,人間有情。期待,疫情之後的美景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