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記憶大師」獲得者:焦曉婷。在參加比賽之初為了跟隨丈夫的事業四處奔波,之後不忍看到丈夫太辛苦,自己也開始致力於對大腦的訓練,並創造出了自己獨特的記憶方法。
在記者參訪中透露出自己的記憶方法,並發現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今天在這裡就要分享給大家。
1. 培養對事物感興趣與喜愛的能力想要充分刺激大腦的功能,必須抱著對所有事情都感興趣的積極態度,培養出凡事都想嘗試的主動性和樂觀、開朗的個性,這樣一來,接觸新信息時就會產生好像很有趣,我可能會喜歡的想法。另一個重點就是:去喜歡學校老師這類指導者。每個人都一樣,面對自己討厭的人,我們通常提不起勁聽他說話,不管對方講了什麼都聽不進去。一旦討厭某位老師,就會連帶討厭他所教的科目,由於對討厭的內容不易理解、不易思考也不易記憶,討厭的老師所教的科目也不可能有好成績。因此,當孩子回家抱怨被老師罵了、說老師的壞話時,父母親千萬不能跟著回應:對呀!反而應該開導孩子:不過老師也有這些優點哦!幫助孩子漸漸喜歡上老師。
2. 聆聽他人說話並真心感動大腦中有掌管感情的尾狀核,在情緒活動下會提高判斷力和理解力。當我們聽別人說話或接觸到新知識而有所感動,覺得好厲害哦,就能促使大腦的能力充分發揮。凡事都不屑一顧的輕蔑態度對於大腦是非常糟糕的。所以要告訴孩子:說不定會聽到有趣的事情哦!、也許能學到還不會的新知識。幫助孩子養成對每一件事情都認真傾聽的習慣。跟孩子一起聽其他人說話時,就算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事,也要對孩子說:好棒哦!、很有意思耶!讓孩子培養感動的能力。
3. 培養拋開得失、全力以赴的率真箇性這裡所說的率真,指的是拋開得失、全力以赴的態度。主動決定要做,並且設法完成──如果沒有這種態度,自我酬償系統就不會產生作用。倘若只是計較得失,老想著不用太拚也沒關係,大腦就無法充分發揮潛能。不偷懶、全力以赴地面對任何事情,這才是讓大腦能力發揮到極致的好習慣。
4. 絕口不說沒辦法、太辛苦、辦不到等否定字眼做事遇上困難或是覺得很辛苦時,我們總會脫口而出一些否定字眼,像是沒辦法吧、太辛苦了啦、辦不到耶。說出這些否定的話或是有這類否定的想法,都是大腦在表現自我保護的本能。一旦想著沒辦法、做不到,大腦就會為信息貼上負面標籤,思考力與記憶力都會降低。如果老是負面思考,就算原本做得到的事情也會變成做不到,或是得花上更多時間。重視大腦潛能發展的父母不該讓孩子聽到否定字眼。此外,要經常鼓勵孩子,對孩子認真的付出表示讚美,別讓孩子陷入負面思考。
5. 一口氣朝著目標前進想讓自我酬償系統充分發揮作用,很重要的一點是處理事情時要迅速下判斷、執行,並且一口氣朝著目標前進。這麼一來可以避免這樣真的好嗎?、搞不好會失敗等想法進入大腦,帶來不好的影響。激發大腦能力所需要的全力以赴和埋頭苦幹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該教孩子只知認真地埋頭苦幹,而是要教他們訂立目標、全力以赴,然後一口氣達成。
6. 不要有大概懂了的半調子態度
自我酬償系統會受到自己作決定、希望由自己達成的情緒所驅動。換句話說,一旦認為已經完成目標了,自我酬償系統的功能就不再充分運作,思考力等大腦功能也會隨之降低。比方說:跑步時要是想著就快到終點了,會讓速度變慢;念書時若覺得大概都懂了吧,思考力就會降低;一想看來這件工作就快結束咯,效率會突然變差,結果拖很久都沒做完。只要腦中一浮現大致好了、差一點的想法,就要馬上命令大腦別再想了!養成以完美為目標的態度,加上越到最後越有「接下來才是關鍵」的想法,在鍛鍊大腦潛能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7. 對於重要的事一再複習並反覆思考
大腦有個特性,就是會在瞬間對新信息產生反應,因此,無關緊要的記憶或只有部分、殘缺不全的記憶,會因為接收新信息而被抹去,之後就被漸漸淡忘。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記得今晚吃什麼,卻記不起來四天前的晚飯吃了什麼,或者想事情出了神而忘了原本要做的事。
想要在學習時牢牢記住內容,必須當大腦一開始接收信息時就貼上正面標籤,然後仔細思考。此外,為了不讓記憶只留下一部分,反覆地複習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想著「大概記住了」,大腦的功能就無法完全運作,所以必須持續複習到完全記住才行。
8. 承認自己的錯誤和失敗
在大腦自我保護的本能過度作用下,人會有防止自己受傷或被人責備的強烈念頭,這麼一來就會變得無法承認自己的失敗,或者無法面對未能達成的目標。不承認失敗會讓大腦功能的運作產生大問題,因為大腦原本就需要想達成的明確而具體的目標,才能夠發揮作用,要是沒有決定何時完成、什麼事、怎麼做,大腦就沒辦法努力。在鍛鍊大腦潛能的過程中,大人除了要對孩子的成就不吝讚美,同時也要正視孩子做不到的事,並且引導孩子一起加以克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