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唐時有位將軍,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性格原因結局很慘
我國古代最為混亂的時期,一個是三國時期,另外一個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因為小說的緣故,我們都認為三國時期各種軍事人才很多,其實我們忽視了五代十國的時候,其實這個時期也是有很多優秀的將領湧現出來,他們雖然沒成功地完成統一,結束分裂的局面,但是他們的很多功績卻是無可爭議的。在後唐時期有一位將軍才華橫溢,是李存孝最大的仰仗。雖然立下很多奇功,但是因為性格的原因,也是沒能得到善終。
郭崇韜是後唐的中堅力量,後唐之所以能夠建國很大的功勞,很多都是因為這位將軍,郭崇韜後唐勢力中的很多人都在他的手下任過職,最後的李存孝對他是最為器重的,有一次李存孝被敵人包圍了,當時的情況很危急,並沒有其他的軍隊能夠及時地援救李存孝。
這時候郭崇韜也在李存孝的身邊,安慰有點驚慌的李存孝,說道陛下不用擔心,我們不會有事情的,我明天就先率領一萬人出城,他們肯定是會認為我們是突圍的,到時等他們衝上來,我們就全軍一起進攻。只要圍繞著他們的中路去,第二天果然是和郭崇韜說的那樣,敵人全部都圍了上來,結果就給了郭崇韜機會,成功地斬殺了敵方的統帥。
李存孝知道自己的國家有這樣一位將軍,是很大的幸運,所以對郭崇韜是十分的看重,很多軍國大事,都是要和郭崇韜商量。有一次後梁的大軍突然來進犯後唐,李存孝就問大臣們應該怎麼辦,當時很多大臣都被後梁軍隊的氣勢嚇住,紛紛對皇帝說,我們主動和後梁議和,並且歸還我們侵佔他們的城市,這樣他們肯定是會退兵的。李存孝雖然沒有當庭反對大臣們的意見,但是心中卻是對那些大臣十分不屑,於是就把郭崇韜叫到自己的身邊,詢問他有什麼意見?郭崇韜說道,如果皇帝你親自領兵去進攻後梁的都城,他們肯定就會退兵。
李存孝雖然是武將出生,但是做了皇帝之後也是愛上了享受,並不想去受這困難,於是就對郭崇韜說,說出你的根據和計劃。於是郭崇韜就說出了看法,後梁的朱友貞好大喜功現在就派出大軍徵討我們,但是他的軍心不齊,如果我們攻擊他的都城,必定會成功的。
李存孝聽了也是贊同,立刻就秘密領兵去偷襲後梁的都城,結果朱友貞自殺了。不僅僅讓後唐的危機解散,並且還成功地擴大了勢力。雖然郭崇韜作為將軍能力突出,但是他的處事風格卻讓人不敢贊同,這也為他後面悽慘的結局做好了鋪墊。郭崇韜性格張狂。並且跋扈,在他得勢的時候,結交了很多的士族,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群小人之輩。郭崇韜還公開地說自己看不起那些門第不高的官員,他的這個做法就得罪了很多官員,導致後來在他的事情上無人為他求情。並且郭崇韜還看不起太監,經常說希太監不好的事情,這些太監就想法設法地詆毀郭崇韜,最後郭崇韜也是不幸,被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