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唐時有位將軍,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性格原因結局很慘

2021-01-14 歷史摘記

後唐時有位將軍,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性格原因結局很慘

我國古代最為混亂的時期,一個是三國時期,另外一個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因為小說的緣故,我們都認為三國時期各種軍事人才很多,其實我們忽視了五代十國的時候,其實這個時期也是有很多優秀的將領湧現出來,他們雖然沒成功地完成統一,結束分裂的局面,但是他們的很多功績卻是無可爭議的。在後唐時期有一位將軍才華橫溢,是李存孝最大的仰仗。雖然立下很多奇功,但是因為性格的原因,也是沒能得到善終。

郭崇韜是後唐的中堅力量,後唐之所以能夠建國很大的功勞,很多都是因為這位將軍,郭崇韜後唐勢力中的很多人都在他的手下任過職,最後的李存孝對他是最為器重的,有一次李存孝被敵人包圍了,當時的情況很危急,並沒有其他的軍隊能夠及時地援救李存孝。

這時候郭崇韜也在李存孝的身邊,安慰有點驚慌的李存孝,說道陛下不用擔心,我們不會有事情的,我明天就先率領一萬人出城,他們肯定是會認為我們是突圍的,到時等他們衝上來,我們就全軍一起進攻。只要圍繞著他們的中路去,第二天果然是和郭崇韜說的那樣,敵人全部都圍了上來,結果就給了郭崇韜機會,成功地斬殺了敵方的統帥。

李存孝知道自己的國家有這樣一位將軍,是很大的幸運,所以對郭崇韜是十分的看重,很多軍國大事,都是要和郭崇韜商量。有一次後梁的大軍突然來進犯後唐,李存孝就問大臣們應該怎麼辦,當時很多大臣都被後梁軍隊的氣勢嚇住,紛紛對皇帝說,我們主動和後梁議和,並且歸還我們侵佔他們的城市,這樣他們肯定是會退兵的。李存孝雖然沒有當庭反對大臣們的意見,但是心中卻是對那些大臣十分不屑,於是就把郭崇韜叫到自己的身邊,詢問他有什麼意見?郭崇韜說道,如果皇帝你親自領兵去進攻後梁的都城,他們肯定就會退兵。

李存孝雖然是武將出生,但是做了皇帝之後也是愛上了享受,並不想去受這困難,於是就對郭崇韜說,說出你的根據和計劃。於是郭崇韜就說出了看法,後梁的朱友貞好大喜功現在就派出大軍徵討我們,但是他的軍心不齊,如果我們攻擊他的都城,必定會成功的。

李存孝聽了也是贊同,立刻就秘密領兵去偷襲後梁的都城,結果朱友貞自殺了。不僅僅讓後唐的危機解散,並且還成功地擴大了勢力。雖然郭崇韜作為將軍能力突出,但是他的處事風格卻讓人不敢贊同,這也為他後面悽慘的結局做好了鋪墊。郭崇韜性格張狂。並且跋扈,在他得勢的時候,結交了很多的士族,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群小人之輩。郭崇韜還公開地說自己看不起那些門第不高的官員,他的這個做法就得罪了很多官員,導致後來在他的事情上無人為他求情。並且郭崇韜還看不起太監,經常說希太監不好的事情,這些太監就想法設法地詆毀郭崇韜,最後郭崇韜也是不幸,被處死了。

相關焦點

  • 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卻由於為人太過高傲,最終很悽慘
    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這個人必須確定他死亡的消息是真的才敢動手,所以當他查探自己的消息的時候就是楊儀做準備的時候。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這個人想掌握國家的權利,但是皇帝並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由於諸葛亮在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得非常妥當,所以他沒有對國家權力下手的機會。
  • 為康熙立下汗馬功勞的十位將帥,你認識幾個?
    順治病重時,曾有意將大位傳於嶽樂,是順治、康熙年間功勳卓著的名將,為清朝入關後的穩定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亂爆發,嶽樂被封為定遠平寇大將軍,率師討伐吳三桂,戰功赫赫,為穩固康熙帝業立下豐功偉績。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嶽樂去世,年六十五歲。 2、愛新覺羅·勒爾錦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藍玉,明朝開國大將,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捕魚兒海一戰中,藍玉率領部隊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從而名動天下,建國後他被封為「涼國公」。那麼問題來了——藍玉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明知誅殺這樣的功臣會落得千古罵名,可他為何仍是將藍玉剝皮了呢?筆者認為,朱元璋殺藍玉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一、得勝而歸時暴力闖關當初藍玉率領大軍北徵南返時,在一個名叫喜峰關的地方受到阻撓。
  • 不該死的三位將軍,他們關係著國家的安危,人死國亡
    其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立下了不少的戰績,但是太平都是這些將軍們打下來的,然而到了太平年間,這些將軍們卻一個一個的被懷疑有二心,最終慘死。細究數千年的歷史上那些將軍,有三個較為特殊的將軍,他們關係著國家的安危,人死國亡,實在是可悲可嘆。第一位就是李牧。
  • 傅作義的女兒,曾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建國後結局怎樣
    儘管如此,她曾經為北平的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她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她就是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1946年,即將畢業的傅冬菊找到了天津報社,傅冬菊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一個在報社工作的機會,她希望自己可以用手中的筆為國家做出貢獻。經過層層選拔,傅冬菊脫穎而出,成為了《大公報》的記者。
  • 他是《西遊記》中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曾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
    在這部劇中,三打白骨精是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劇中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唐僧的不辨忠奸、八戒的挑撥離間、白骨精的陰險狡詐均在演員完美的表演下展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這位老公公的扮演者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剛出場時一家人的慈祥,被白骨精附體後的凌厲眼神,面對唐僧和八戒時的假裝,以及奸計得逞時的暗笑,和最後看有機可乘時的猙獰,均被演繹得非常出色,不得不令人佩服演員的表演功力。這名演員名叫黃斐,他雖然在劇組裡只是一個配角,但其身份和經歷卻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如果孫悟空是戲裡的英雄,那他就是現實中的英雄。
  • 《雍正王朝》大阿哥為什麼爭奪太子位?又為什麼失利後結局最慘?
    」,眾阿哥們互相鬥智鬥勇的過程更是讓人大呼過癮,最後的結果呢,也是真讓人不得不講:「最是無情帝王家」那麼我們都知道,剛開始的階段其實也就只有一個黨派,就是根正苗紅的太子一黨,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本來康熙的儲君人選就很明確,就是赫舍裡皇后拼死生下來的嫡子二阿哥胤礽,這個從一出生就立為太子了
  • 這些古代名將都沒有壽終正寢,最後一位的結局令人意外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首《從軍行》為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所作,彰顯出了一個書生決定棄筆從戎的堅定決心,也從更深處表達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民族氣節在個人百姓中的具現。不過古代人當兵不為百夫長,只為將軍,每一個從軍者都有一個將軍夢,因為能當上將軍的人都是英雄,都是為家國作出巨大貢獻的人,這不單單是為了個人榮耀,也是一種家國責任應踐己身的渴望,也因此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戰績出色、功勳卓著的名將。
  • 索尼、鰲拜等人,是怎麼被選為輔政大臣的?誰的結局最慘?
    後因反對多爾袞,曾几上幾下。然而,他是個官油子,加上年老多病,遇事往往三緘其口,明哲保身,不喜當頭;次輔大臣葉赫納喇·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外甥,他才器超凡,善於廣結善緣。他原是多爾袞舊部,後來在擁戴福臨還是在多爾袞路線上反水倒戈,投靠了孝莊,因此頗受重用,官至議政大臣、侍衛內大臣等;三輔大臣鈕祜祿·遏必隆是鑲黃旗人,因屢立戰功,官至議政大臣、侍衛內大臣,曾經因反對多爾袞,受到罷斥。
  • 平定淮南三叛的急先鋒,為司馬家族立下汗馬功勞的王基
    王基重大事件之四——荊州刺史,文修武備在上一期文章中筆者講到王基在高平陵事變後,被視為曹爽一派的官員而受牽連罷免,本期繼續講王基之後的經歷。嘉平二年(250),在曹爽黨羽清除殆盡,司馬懿地位穩固後,把許多受曹爽牽連而被罷免的官員重新起用,王基作為早年間曾受司馬懿徵召,陰差陽錯沒有成行的人才,自然得到了司馬懿的青睞,被任命為荊州刺史,加揚烈將軍。
  • 馬岱斬殺魏延,為蜀漢立下大功,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諸葛亮去世後,楊儀和魏延不僅爭奪兵權,還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這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不過,魏延勇猛,如果他想要造反的話,楊儀是難以降服他的。在這個關鍵時刻,馬岱站了出來,斬殺了魏延。那麼,問題來了,馬岱斬殺魏延,為蜀漢立下大功,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 為祖國立下汗馬功勞,卻被驅逐流亡美國19年,人人唾罵他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而他雖立下如此的汗馬功勞,卻成了人人唾罵的國民黨「大佬」,後來更是被驅逐流亡美國19年,而這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他就是,陳立夫這麼大膽的要求,蔣居然答應了,而在他為蔣介石服務的25年裡,蔣果然沒有罵過他。當然,想必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還是他辦事得力,蔣介石想罵也找不到理由吧。
  • 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如今宿舍都要死磕,粉絲:南韓唯一
    曾經為SM娛樂公司打開中國市場的Superjunior被公司要求取消獨立宿舍,跟後輩合住,這一消息已經放出就受到了網友的強烈關注,曾經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會有這樣的待遇,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事情的真相吧。
  • 【成語一則】殺妻求將:性格極端的吳起將軍,悲劇結局並不意外
    吳起就這樣如願以償的做了將軍,領兵出徵,大破齊軍,從此他的統軍能力也就被認可了,但「殺妻求將」這件事,就成為了他一生中抹不去的汙點,也成為他的政敵攻擊他的必備殺器。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吳起本人是個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這種性格的人,能力強,野心不小,那就必須有能駕馭這種人的君主才行。
  • 2018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楊冪和劉燁為湖南衛視立下汗馬功勞
    湖南衛視僅有的2部排名前十的電視劇:楊冪主演的《談判官》、劉燁主演的《老男孩》立下了汗馬功勞。說完了電視臺,我們再來說個人:論個人成績,鄧倫是最大贏家。鄧倫和楊紫主演的《香蜜沉沉燼如霜》全年第三,鄧倫和迪麗熱巴主演的《一千零一夜》排第十一,而且收視率都破1%了,還是在兩個不同的電視臺播出。
  • 劉徹不是昏君,為何他的4個皇后,結局一個比一個慘?
    阿嬌想挽回自己失寵的局面,於是想通過巫術除掉衛子夫,事情敗露後,參與人員皆被漢武帝殺掉,阿嬌也被廢黜皇后之位,打入冷宮,沒多久就鬱鬱而終。衛子夫是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她知書達理、性格溫順,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她為漢武帝生下三女一男,極受漢武帝寵愛。家族中也出現了衛青、霍去病這兩位名將,兒子劉據也被立為太子,衛子夫得到了她能得到的一切。
  • 中國歷史上「戰國四君子」,誰的結局最慘?其中某位公子滿門被斬
    戰國四公子,楚國的春申君「移花接木」,對楚王的兒子打起了主意,最終被刺客刺殺身亡,並被株連全家;趙國平原君和齊國孟嘗君壽終正寢,結局算是不錯;而魏國的信陵君最終遭兄長魏王猜疑,心灰意冷,沉迷酒色中抑鬱而終,可謂是身心受經歷摧殘後而亡,紫陌認為信陵君魏無忌的結局最慘。
  • 此女是張無忌的初戀,結局很慘卻是罪有應得
    後來殷離聽說了張無忌的遭遇之後,出手將朱九真害死,雖然小說中沒詳細說,但按殷離的手段,朱九真應當死得很慘。不過,朱九真結局再慘那也是罪有應得。因為,朱武兩家實在是有辱先人。朱武兩家皆系名門之後,是當初南帝傳人朱子柳、武三通的後人。
  • 雍正稱帝後,「四爺黨」成員結局如何?
    本來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時,康熙帝就已立他與結髮妻子赫舍裡氏所生育的皇子胤礽為皇太子。但年長後的胤礽恃寵而驕,性格暴戾乖張,並且有急於繼承皇位的苗頭,這令康熙深為不滿。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親太子黨的索額圖被康熙帝圈禁處死。
  • 將軍被敵軍嚇懵,手下卻大讚道:將軍真有膽氣!結果反敗為勝
    《三國演義》以真實歷史人物為原型,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曹操、劉備、關羽、張飛廝殺徵戰的英雄時代。同樣類似的歷史英雄小說《隋唐演義》也以隋末瓦崗寨起義為原型,塑造了徐茂公(李勣)、秦瓊、程咬金等膾炙人口的英雄人物。這些出身瓦崗寨的戰將們,在投靠李唐後,為唐朝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