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喇嘛哥
演唱:夜歸7,斯琴巴圖
去看電影《後來的我們》,完全是奔著劉若英的歌曲而去的。
我一直覺得歌聲裡存著我的曾經,尤其是劉若英的《後來》,每次聽那首歌的時候,當年聽歌時經歷過的那些苦逼的事兒,遇見過的那些已經陌路的人以及那時的心境、那時的遭遇都原封不動的拽到了眼前。
我因一場官司遠走他鄉,他因生意失敗逃遁他鄉,於是我們兩個像苦藤上結出來的兩顆苦瓜,在別人的城市偶遇並謹小慎微的活著,一起散發傳單,一起夢想翻盤,互相取暖,又互相督促,把最卑微的懦弱、最凌亂的不堪坦露給對方,我們又不知天高地厚的互相許諾,等我順風順水,天天請他吃燉肉,吃一碗倒一碗,他也憧憬著生意好了,回到原點,他要帶我去他的城市,住最高級的酒店,喝最優雅的咖啡。
那時候就聽到了劉若英的後來,一開始以為後來就是未來,以為我們的交情足以扛得過生分和疏遠,我們總是把劉若英的後來當成一首豔俗的口水歌曲來聽,我們甚至開著玩笑告別,都以忙的理由沒顧上正式的揮別,就消失在人海。
也就十年的時間,突然發現我們已經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是不經意間聽到《後來》,只有他能懂得幾點去菜市場能買到最便宜的菜,電影院的東牆有個小門,郝好婆家的火鍋兩塊八,MP3裡存著178首歌,後來是第13首,唱完《十年》就快到許巍的《藍蓮花》了,那時候的日子兵荒馬亂,那時候的情義純淨如水,我們說好是一輩子的朋友,卻很快變成了沉默會尷尬的熟人,再後來,只剩下聽某一首熟悉的歌,會有說不上來的酸楚和遺憾。
老實說,電影一開始老是跳戲,尤其是看到周冬雨的時候,總要和山楂樹裡那個清純人物對比,甚至他們十年後的重逢那場戲都沒找到感同身受,我們一邊聊著劇情,一邊磕著瓜子,至此,我還是把它當成一部80後懷念前任的青春葬禮片。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男主出人頭地,女主消失在茫茫人海,突然發現北京那麼大,卻找不到一個留住過去的地方。男主的身前背後開始有了那種冗長的重複和巨大的失落,那種無人分享的空洞漸漸的榨乾了功成名就的幸福感。那一刻突然明白:哦,原來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孑然獨行的自己,這不就是孤獨嗎?
對,就是孤獨,是那種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的孤獨;是那種把曾經存在另一個人身上卻永遠無法提取的孤獨;是那種風雨同舟後天氣放晴各奔東西的孤獨;是那種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卻發現你已遠去,消失在人海裡的孤獨。
漸漸的看著這些黑白交錯的畫面溼了眼眶,我居然看到了那些失散在人海裡的親情、友情、愛情,甚至是那個單薄的自己!男主女主雖然有著我們不曾有過的經歷,但是他們的身上攜帶著的何嘗不是我們都有的孤獨啊!直到劉若英用男主父親的口吻寫給了女主一封信,那一句:緣分這事,能不負就好!突然開始淚奔,那些自以為已經安放和深埋的遺憾和錯過統統復活,它們以愛情、友情、親情的名義收割著你貌似成熟的平淡。
我的曾經開始上演,想起很多年前,看到那件哈達藍的蒙古長袍,莫名的會流淚,想起那個喜歡哈達藍的親人,若她在該有多好;想起我第一次出書的那晚,盡然喜極而泣,多希望他們都還活著,知道我很努力該有多好;想起那年旅行在某地找到一個爆辣的小火鍋店,那種裝修的調調和熟悉的味道,是曾經的一個朋友特別喜歡的風格,要是他在該有多好;曾經一個擠兌你的小人突然有求於你,並誠懇的對他以前的行為道歉,你突然會想起很多年前的那個卑微的自己,要是當年他有現在的強大在該有多好。。。。。。。
突然懂得,所謂遺憾不就是現在信手拈來的獲得,卻是曾經跋山涉水不能企及的遙遠嗎?所謂的遺憾不就是那一路顛簸的路上,那個見證你走過的人兒,漸漸疏遠變成陌路了嗎?說到底,人生的遺憾不就是當我學會了如何去愛,卻發現你已經遠去,消失在人海嗎?!所謂的遺憾原來就是用那風雨同舟的相伴和一塵不染的真心換成了當下這段跌跌撞撞的成長和一身濃得化不開的孤單!
我始終固執的以為男主父親寫給女主的信,多像我寫給曾經的自己一封信啊:緣分這事,能不負就好,不管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可是在我們奮勇前行的路上,傻傻的以為緣分是用之不盡、揮之不去的富足,以為來日方長是一覺醒來的明天,可是,經歷已經告訴我們:所有猝不及防的相遇,都是為了蓄謀已久的告別。成了齊天大聖的至尊寶,沒有紫霞的日子照樣變得如此蕭瑟!
電影到了尾聲,導演巧妙的讓每一個平凡的人對那些錯過的人說一句最想說的話,他們大多數假裝雲淡風輕,假裝已經放下,微笑著說出對方無法看到的改變,有兩個人的話,我沒忍住陪著落淚了。
一個瘦瘦的女孩笑著說:我瘦了,可惜你沒機會看到了。
一個男人對他的朋友說:有種你就滾回來!
哦,遺憾就是我已經變成你喜歡的樣子,可惜你已經看不到了。
走出電影院,突然有些懂了,有些遺憾不就是因為我們太過在乎過去,太過期待未來,獨獨冷落了正在經歷的當下。我們做得最糟糕的事情,不就是用習以為然態度對待當下,於是當下正在經歷的我們,必將變成明天的遺憾嗎?
回去的路上,順手拉起了妻子的手,心中默默祈願:我們不要重逢,只要在一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