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錢戀水
「老鷹樂隊」(Eagles)代表曲目之一《Desperado》。(03:43)
嗑過藥、迷失過、做過搖滾英雄的那一批璀璨樂隊的成員們,大概是因為賣力燃燒過生命,所以常常下壽而亡,剩下一群沉浸在他們的歌裡度過青春的人嘆息緬懷。美國當地時間1月18日,「老鷹樂隊」(Eagles)在官網確認了元老級成員格列·弗雷(Glenn Frey)的死訊。格列·弗雷因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結腸炎和肺炎引起的併發症在紐約去世,享年67歲。
樂隊的另一位元老級成員唐·亨利(Don Henley)發表了一則聲明:
他對我如同一位兄弟。我們是一家人。就像大多數家庭一樣,我們有過分歧。但是45年前我們建立的這份聯繫從未斷裂,即使在我們長達14年的單飛生涯中亦是如此。當年,我們是兩個懷揣夢想赴洛杉磯朝聖的年輕人,希望在音樂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在我們的堅持,對音樂的熱愛,以及與其他優秀的音樂家和我們的經理人歐文·阿佐夫(Irving Azoff)的共同助力下,我們建立了遠久於我們想像的音樂事業。但是,格列才是開始這一切的人。他有計劃在胸,為我們開啟了音樂之路。
格列懂音樂,敬業、有趣、固執,才華橫溢又慷慨大方。他愛自己的妻兒超過一切。我們都沉浸在震驚和深深的悲傷中,不敢相信這一切的發生。去年七月底,我們的巡演「History of the Eagles」剛順利收官,如今斯人已逝。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相信命運,但是1970年當命運讓我們的道路交錯,不僅我的人生被永遠改變,成千上萬這顆星球上的人的命運也被改變。沒有他的世界多少會有點奇怪,但是我每天都會感謝他曾來過我的生命。安息吧我的兄弟,你已完成了你的使命,並且還遠不止於此。
「老鷹樂隊」(Eagles)的吉他手兼主唱之一格列·弗雷(Glenn Frey)。 視覺中國 資料
老鷹樂隊官網截圖。
老鷹樂隊。 圖片來源:老鷹樂隊官網
1948年,格列·弗雷出生於「汽車城」底特律。當年的底特律是黑人的摩城音樂和硬搖滾的天下,玩音樂是一件時髦的事情。英俊少年弗雷參加過好幾支當地樂隊,直到長發少年不再滿足於底特律。於是他和當時的女友去了洛杉磯,繼續尋找他的音樂之路。
1971年是一個轉折點。鄉村搖滾歌星琳達·朗斯黛(Linda Ronstadt)在籌備她的同名第三張專輯時,希望找一支超級樂隊擔任錄音室和巡演伴奏。於是,她的經紀人為她從Shiloh樂團中抽調了唐·亨利(Don Henley)、理察·波頓(Richard Bowden)、麥克·波頓(Mike Bowden),再加上Longbranch Pennywhistle二重唱的格列·弗雷,組成了這支超級大樂團。稍後,伯尼·利頓(Bernie Leadon)和蘭迪·麥斯納(Randy Meisner)也加入了這個大家庭。
超級大樂團的相處如此融洽,以致巡演結束後他們也捨不得分開,而是以原住民的守護神鷹為樂隊名籤約了一支新廠牌Asylum。很幸運,第一首單曲《Take It Easy》即讓他們大獲成功。
1970年代是新晉樂隊「老鷹」大放光彩的時代。他們的音樂鄉村又不夠鄉村,搖滾又不夠搖滾,倒是有不少民謠的味道。人們把他們的風格定義為「鄉村搖滾」,廣受喜愛的則是他們優美的旋律與和聲,相較「硬搖滾」更柔軟舒適的配器和曲風,以及混雜了當年流行的一眾樂隊比如「沙灘男孩」(Beach Boys)、「野牛春田」(Buffalo Springfield)、「艾弗利兄弟」(Everly Brother)等的風格。
人們把「老鷹」的風格定義為「鄉村搖滾」 圖片來源:老鷹樂隊官網
「老鷹」的兩位主創弗雷和亨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貢獻了他們整個職業生涯中大部分最棒的歌曲。嬉皮文化驟然退潮之後,「老鷹」的音樂優美而落寞,似乎是自知時代已過,註定將錯過成為史詩級樂隊的歷史時刻。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向更早的美國荒蠻時代,寫出《Doolin-Dalton》這樣為19世紀末美國大西部的不法之徒而立的紀念碑。在他們活躍的年代,美國的家族黑道都已快被大公司的車輪碾壓出歷史舞臺,荒蠻和武勇、狂野和牛仔都將成為過去,他們無限惆悵,只能懷念。
不僅如此,他們還用《On The Border》記錄「水門事件」,用《James Dean》為這位「垮掉的一代」的代表影星立傳,經典之作《Desperado》更是瀰漫時不我待的傷感氣息。
1971-1975年間的四張專輯讓「老鷹」聲名鵲起。經歷再次的人員更迭後,曾為重型布魯斯和硬搖滾樂隊成員的吉他手喬·伍爾什(Joe Walsh)加入。他們把木吉他換成了電吉他,聲音的層次亦更加豐富。1976年,「老鷹」發行了他們流傳最廣的專輯《Hotel California》,其中弗雷的《New Kid in Town》不僅是他自己,亦成為1970年代加州搖滾現場菸酒障眼的最佳寫照。
毒品、成功、膨脹的自我總是很快就長成巨怪,繼而吞噬這些騷動著的年輕人。《Hotel California》發行後不久,「老鷹」的老臣蘭迪·麥斯納最終也繼伯尼·利頓之後離開了樂隊。他們製作了三年的雙CD專輯《The Long Run》雖然依然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卻未能抵擋樂隊此後的分道揚鑣。1982年,「老鷹樂隊」解散。
1970年代時的格列·弗雷
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成員們各自發展。弗雷的單飛生涯還算成功。1980年代,他的幾首單曲繼續成為榜單上的熱曲:《The One You Love》是弗雷個人歌唱事業的最紅單曲。另外兩首 《The Heat Is On》和《Smuggler's Blues》分別是電影《比佛利山超級警探》和電視影集《邁阿密天龍》的插曲,同樣久據榜單。「老鷹」對激烈時代的嚮往延續在了弗雷的個人歌唱事業中。
及至1990年,成員們的單飛生涯進入瓶頸。1994年,在前經紀人阿佐夫的策劃下,他們的重組巡演「Hell Freezes Over」開啟。雖然只是把曾經的金曲再次唱響,卻讓「老鷹」重生。
讓人念念不忘的,是1994年的MTV不插電演唱會上他們重新改編的《Hotel California》。這個版本褪盡了火氣,流水的吉他和淙淙的手鼓成為很多中國人唯一能夠清晰記得的搖滾歌曲前奏,亦是學過吉他的人必須挑戰的經典吉他曲。他們音樂裡揮之不去的美國西部之廣袤清晰呈現,是時代的輓歌,亦是個人的。
在過去的二十年,「老鷹」不斷地巡演。這段時期見證了他們由美國本土樂隊成長尾全球知名的超級樂隊的過程,技術上的成熟彌補了樂隊創作上的乾涸。他們的新作不多,2007終於推出收錄多達二十首作品的新專輯《Long Road Out of Eden》。他們依然愛說故事,內容亦涉及「新聞道德淪喪」和「文化垃圾充斥」等內容。精神上,「老鷹」仍活著。
2012年,弗雷出版了他自1990年代以來的首張個人專輯《After Hours》,溫柔不浮華的爵士歌曲在這個時代很容易被忽略,但是聽到的人至少能得片刻寧靜。
太激烈的音樂也許會讓懷舊的人們不忍卒聽,但是「老鷹樂隊」的那些曾在電波中飛揚多年的暖洋洋的歌曲卻流行到如今。他們1971-1975年期間的精選集《Their Greatest Hits》和麥可·傑克遜的《Triller》一起並列為史上最佳銷量專輯。
2013年,他們的新一輪巡演《History of the Eagles》開啟。這一輪的巡演已有了告別的一位。當時弗雷曾說過:「當我們二十多歲進入音樂行業的時候,我們擁有最棒的職業藍圖。我們年輕,曾犯過錯誤,至今仍在犯錯誤。這是一支美國樂隊的歷史,也是我們寫過的歌以及這些歌影響過的人們的歷史。我們站在這裡,因為人們愛這些歌。」
「老鷹樂隊」的吉他手兼主唱之一格列·弗雷亞利(中)在桑那州鳳凰城演出。 東方IC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