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成語故事——羽扇綸巾

2021-02-07 許昌市三國文化研究會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寫道:「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其實,周瑜病逝後,傳說夫人小喬痛不欲生,毅然為夫君寫了一副悼念輓聯,聯中特別提到周瑜的鵝毛扇和青絲巾:

萬裡南天赤壁,檣櫓灰滅,忍看羽扇綸巾,百歲齊眉成一夢;

幾番北地狼煙,戈矛直指,最是龍樓鳳闕,三分鼎足撼千秋。

三國以降,對於羽扇綸巾的持有者流傳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看過《三國演義》和由《三國演義》改編的三國戲曲、影視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手中持有一把鵝毛扇,頭上也一直戴著綸巾,這個鵝毛扇和綸巾就成了智慧的象徵,被用來形容態度從容。可鮮有人知曉這個鵝毛扇和綸巾原是周瑜的,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了創作的需要,將周瑜的東西移到了諸葛亮的身上。周夫人說的「羽扇」就是鵝毛扇,「綸巾」就是丈夫的青絲帶頭巾。周瑜逝世二百八十年後,北宋大文豪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裡明白地告訴人們,周瑜指揮赤壁大戰時,手裡拿的就是羽扇——鵝毛扇,頭上戴的就是綸巾——青絲帶巾。經後人考證,小喬和蘇軾所言非虛。在漢末三國時期,士人階層流行頭戴綸巾,手搖羽扇,而周瑜、諸葛亮會有同樣的裝束也不足為奇,無所謂誰將誰的綸巾、羽扇拿去!只是經他們穿戴之後,逐漸演變成後世儒將、名士隱逸爭相仿效的標配……




溫馨提示:許昌市三國文化研究會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



相關焦點

  • 三國成語故事:駑馬戀棧豆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曹爽傳》及其注引幹寶《晉書》,時間是在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主人公分別為司馬懿、蔣濟和曹爽。原文如下:《三國志·曹爽傳》載:「爽得宣王奏事,不通,迫窘不知所為。
  • 三國成語故事:強詞奪理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發生在諸葛亮「舌戰群儒」期間,相關人物為諸葛亮和嚴畯。原文如下: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孔明視之,乃嚴畯也。
  • 「羽扇綸巾」一詞,到底是說的諸葛亮還是周瑜?
    「羽扇綸巾」一詞,到底是說的諸葛亮還是周瑜?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眾人皆知,蘇東坡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三國成語故事:逸群之才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一番評價。原文如下: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
  • 三國成語故事:以肉餵虎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時間大約在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前後,主人公是呂蒙。原文如下: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當顧見大驚,呵叱不能禁止。
  • 三國裡誰的成語故事最多?不是諸葛亮曹操,而是名不見經傳的他
    百年三國戰亂史,在漫漫的華夏長河中,只是毫不起眼的一葉扁舟。元末明初時,羅貫中根據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寫成《三國演義》一書,使這段持續百年的動蕩紛爭,成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文學典籍。在這段戰火紛飛的歲月裡,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經典趣聞,很多成語也都源於此,比如:偃旗息鼓、單刀赴會、望梅止渴……東吳有位將軍在成語方面,堪稱三國頭號成語人物,與他有關的成語在三國人物中屬於最多的,比著名的諸葛亮、曹操等人還多。我們就從時間的順序上,說說那些與他有關的成語,這位成語將軍就是東吳大都督呂蒙。
  • 諸葛亮的「羽扇綸巾」裝束是怎麼來的
    【本文轉載自「陝西省三國文化研究中心」博客,圖片摘自網絡】
  • 52個三國典故和成語,讓《三國演義》成了好聽的兒童廣播劇!
    所以二話不說,《三國故事》也正式上了排期。 可三國故事複雜,而且線索眾多,最紅我們終於想到了用成語的方式,把整個故事串起來。 因為成語本身,既是歷史的濃縮,更是語言的精華。 一年的努力後,今天《三國成語故事小講堂》終於在常青藤爸爸APP上線啦,請大家接著品鑑!其實我們在籌劃西遊專輯初期時,就已經開始了三國故事的醞釀和撰寫。
  • 成語背後的故事:三國篇——你也可以成為「作文大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瑰寶,很多來源於古代的歷史故事或典故。如果能熟悉一個成語,就能了解一段歷史,知曉一個故事。《三國演義》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傳播,對於其中的故事和人物,大家也耳熟能詳,如數家珍,其中與三國有關的成語典故擼一擼至少有兩百來個,要是你能把這些成語故事的前因後果都瞭然於心的話,隨手寫篇百家號小文章還不是信手拈來,看來我還是需要努力的了。
  • 「一起讀詩詞」記成語=背古詩,尋找藏在古詩詞裡的成語
    唐李商隱的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隱藏了一個成語「心有靈犀」,是指雙方心意相通,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的意思。陸遊的《遊山西村》中的這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柳暗花明,原意是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現在常用來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由逆境轉變為充滿希望的順境。
  • 「羽扇綸巾」到底是誰的?羅貫中有沒有故意醜化周瑜
    其中一條罪名是:「羅貫中居然把周瑜的羽扇綸巾給諾葛亮了!」這條罪名較早的出處,是在20世紀詩人聶紺弩先生所做的《三國演義前言》裡面,原文如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迢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嘉文推薦】關於諸葛亮的成語,你知多少?
    諸葛亮何許人物,三國時期接觸的軍事家,政治家,位極蜀國丞相。雖然他的才華橫溢,然而他卻依舊忠心不二,為蜀國盡心盡力奉獻一切,是歷朝歷代都值得稱頌的人物。關於諸葛亮的成語,一起來看看諸葛亮的與眾不同。1、不求聞達:不求聞達於諸候。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2、舌戰群儒:諸葛亮舌戰群儒。
  • 成語故事|妄自菲薄
    各位爸爸媽媽和小朋友,晚上好,又到了我們的成語學習時間啦!
  • 成語故事:草船借箭
    【成語】:草船借箭【拼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解釋】:運用智謀,憑藉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 成語故事:吳下阿蒙
    成語原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學識才幹的人,比喻人學識尚淺。多用於他人有了轉變,學識大進,地位由低攀高,從貧窮到富有。《資治通鑑》卷六十六《孫權勸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 成語故事: 言過其實
    【成語故事】:  三國時,孫權使詐殺害了關羽;劉備悲憤不已,出兵伐吳,想替關羽報仇,不幸失敗,退到了白帝城,最後劉備又憂憤而病倒。當劉備臨終的時候,將復國的重任和輔佐幼主的事託付了給諸葛亮,並且告訴他說:「馬謖是虛浮不實的人,他所說的話,往往誇大,言過其實,今後丞相任用他時,要格外的謹慎。」
  • 中華成語小故事——割席分坐
    gē xí fēn zuò割 席 分 坐(註:視頻與下面內容不完全對應)三國時魏人管寧和華歆成語解釋成語gē xí fēn zuò割席分坐解釋席:坐席。把席割斷,分開坐。比喻朋友絕交。上期中華成語小故事——高枕無憂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語文資料】三國裡,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 中華成語小故事——狗尾續貂
    gǒu wěi xù diāo狗 尾 續 貂(註:視頻與下面內容不完全對應)晉武帝司馬炎兼併了魏、蜀、吳三國 成語解釋成語gǒu wěi xù diāo狗尾續貂解釋續:連接。晉代皇帝的侍從官員用作帽子的裝飾。指封官太濫。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後面,前後兩部分非常不相稱。
  • 三國的「成語」和「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