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談談「懷古」和「穿越」。
為何要談到這兩個詞彙呢?在我看來,喜歡古玩的人都愛懷古,而古玩中的古玉最能發揮古玩「穿越」的特質。
讓我們先通過百度了解一下什麼叫作「懷古」?百度給出的定義是思念古代的人和事。
【漢】張衡《東京賦》:「望先帝之舊墟,慨長思而懷古。」
【唐】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詩:「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
【明】劉基《紹興崇福寺記》:「因登其皆山之樓,眺於群山,悠然而懷古焉。」
此外,百度對「懷古」還給出了另外一種定義:一種玉飾的名字,又叫「平安扣」,一種外圓內圓的古錢型小玉飾。
把平安扣稱作「懷古」,我也是通過百度剛剛知道,這充分說明,早在古代,玉已經成為國人體現懷古情結的最佳載體。
當今社會,廣大國人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和打拼的人應深有體會,快節奏的生活和巨大的工作壓力幾乎壓得每個人都喘不過氣來,更別談什麼生活幸福感。工業文明和科技文明的確帶給我們更多的生活便利,更豐富的消費產品,但也同時帶來環境的汙染、健康的透支、人情的冷漠……
絕大多數人奮鬥一生不是為了一套房子,就是為了能給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而很多很多人消耗了全部青春甚至換來一身疾病時才幡然醒悟,這麼多年的努力最終化為泡影,那些曾經為之奮鬥的目標原來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把名利看淡一些,把身上的壓力主動釋放幾成,「偷得浮生半日閒」,讓自己浸淫在古玩的世界裡,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美好值得你去品味,那些房子車子學歷的攀比是多麼的無聊,幾千年前的老莊學說並不是讓你消極,今人的確可以從古人身上獲取很多寶貴的財富。
懷古是一種情結,也是一條紐帶,把喜歡古玩的人聚集在一起。有的人通過懷古獲得了物質財富,有的人獲得了精神財富,更有很多人獲得的是一種樂趣,能帶給他們輕鬆愉悅的心境,能讓他們忘卻很多現實生活的鬱悶與不快。
談完了懷古再來說說穿越。
百度對「穿越」的定義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簡稱。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為某原因,經過某過程(也可以無原因無過程),從所在時空(A時空)穿越到另一時空(B時空)的事件。同時,穿越也是一種戶外運動。
在這裡我們就不談戶外運動了,談的是穿越時間和空間。這兩年,穿越這個詞很火,大量的文學作品和影視劇都有穿越的情節。我個人認為,喜歡古玩的人最「容易」穿越,最「可能」回到古代社會,跟古人對話。而在古玩中,古玉無疑是最能發揮「穿越」特質的載體。
這是因為,中國輝煌燦爛的玉文化超過五千年,甚至早於文字的出現。玉的發現和利用,在我國古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佔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源遠流長,曾影響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人民的觀念和習俗,影響了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響了相當一批文化、歷史、政治等著作,產生了豐富的與玉相關的思想、文化和制度,這一切物質的、精神的東西,構成了中國獨有的、光照世界的文化分支——玉文化。
可以說,中國玉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歷史,就是幾千年來科學、藝術、政治、道德、法律、宗教、民俗等發 展的綜合和濃縮。
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認為玉能通靈,而經過古人雕琢的玉器更是凝聚了當時社會人文的精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無論是雄才偉略的千古一帝,還是縱橫沙場的常勝將軍,最終也會化為黃土,隨風飄逝無影無蹤。而古玉卻不懼滄海桑田,火燒雨打,有的更是幾千年後重見天日卻纖塵不染。
千百年來,國人一直沒有降低對古玉的熱情,乾隆皇帝更是出名的「玉痴」。國人對古玉的痴迷不僅是玉被古人賦予了「仁、義、智、勇、潔」這五德,更是對其背後承載的深厚文化所強烈吸引。
今晚,清風徐徐,島城的夜晚是如此的涼爽。我拿起案頭一塊心愛的古玉,輕輕把玩,我在猜想,它的第一個主人是一位儒雅的公子,還是一位好古成痴的官員?
我想,這個迷可能永遠無法揭開,但或許就在今晚,當我進入夢境的時候,這塊古玉會帶我穿越時間和空間,讓我與它最初的主人相逢……
(2016年7月11日晚寫於青島·偉東幸福之城)
作者:大龍結玉緣
配圖:源自網際網路
(看完有勞分享朋友圈,感謝您對原創作品的支持!)
為了給大家提供更好的交流環境,為了打造一流的資源共享平臺,,古玉鑑賞公眾號特成立【緣璦】古玉鑑賞微信拍賣群!想入群參拍的朋友請加微信loongfree或1543994參拍,加好友口令「參拍」。
感謝您關注《古玉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