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不用機油,要怎麼保養?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電動汽車和傳統汽車驅動方式有些差別,兩者保養最大的區別就是,傳統汽車主要針對的是發動機系統的保養,需要定期更換機油機濾等,而純電動汽車是靠電機驅動,不需要機油、三濾、皮帶等常規保養,主要是對電池組和電動機進行日常的養護,並保持其清潔即可,由此可見電動汽車的保養比傳統汽車省事很多。
而且,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新能源汽車。而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是核心,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動力總成,不需要更換火花塞,換機油機濾。因此,新能源汽車不需要機油更換保養,更多保養是在常規保養方面,相比傳統燃油車要簡單一些。
確實,提出新車後必須補充電能,保持電池在充滿狀態。在使用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準確把握充電時間,參考平時使用頻率及行駛裡程,把握充電時間。正常行駛時,如果電量表指示紅燈和黃燈亮了,就應該去充電,如果只剩下紅燈亮,應停止運行,儘快充電,過度放電會縮短電瓶壽命。當然,如果實在沒有可以充電的地方,離目的地還有幾個公裡,有些品牌的車是支持SOC0%還可以行駛幾公裡的,但切莫經常如此,否則對電池的損害是致命的。如果使用非專業電樁,每次充電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形成過度充電,使車輛電瓶發熱。過度充電還有過度放電和充電不足都會縮短電瓶使用壽命。在充電過程中,電瓶溫度超過65℃,應停止充電。說白了,就是儘量使用原車附送的充電盒和專業電樁充電。
當然,關於多久充一次電這個問題,也要根據自己的行駛裡程來進行判斷。在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如果電量表的指示燈紅燈和黃燈都亮了,就應當充電了,如果黃燈滅了只剩下紅燈亮,應儘快停止運行充電,否則電池會因為過度放電而縮短壽命。有些人習慣每次出門前都充電,有時只運行了很短的時間就續充,這個時候充電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就會過度充電從而使電池發熱。一般情況下汽車蓄電池平均充電時間在10小時左右,過度充電、過度放電和充電不足都會縮短電池壽命。
而且,嚴禁虧電。虧電是指電池使用後沒有及時充電,在虧電狀態下存放電池,容易出現硫酸鹽化、硫酸鉛結晶物附著在極板上,會堵塞電離子通道,造成充電不足,電池容量下降。虧電狀態閒置時間越長,電池損壞越重。因此電池即使閒置不用,也應該每月充一次電,這樣能讓電池保持健康狀態。
重點是電池定期進行一次深放電也有利於「活化」電池,簡單說,就是將行車將電池soc用到10%y以下再充電。此舉可以略微提升電池的容量。電池經過第一次欠壓保護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後電壓還會上升,又恢復到非欠壓狀態,這時候如果再使用電池,對電池的傷害很大。在完成完全放電之後,對電池進行完全充電,會感覺電池容量有所提升。每月完全放電一次,完全充電一次,形成良好習慣,長久下來,電池壽命相對更長。
還有避免暴曬或極寒。電動車如果長時間放在強烈的太陽光下暴曬,會使蓄電池內部壓力增加而導致電池失水,引發電池活性下降,加速老化。而如果放在極寒氣溫也,同樣會對電池的活性產生不利影響,導致續航能力降低。
總而言之,出門前應注意檢查各個新能源純電動汽車配件是否良好,電池是否充足電。如遇雨雪積水,不能讓水淹沒輪轂中心,這樣才能延長純電動汽車電池、電機的壽命。雨雪天過後,電動車的保養尤其要注意。冬季還應勤潤滑。對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前軸、後軸、中軸、飛輪、前叉、避震器轉動支點等部件進行一次擦洗和潤滑。大家都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