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韓國瑜在社交媒體上直播「禿頭洗剪吹」、吃滷肉飯,臺灣網友大呼接地氣,分分鐘買帳。
2019年,蔡英文也跑到西門町直播吃滷肉飯買鴨翅,但你猜效果怎麼樣?
不僅如此,民進黨當局的大小官員「忽如一夜春風來」,仿佛大腦突然開竅一般,紛紛開起了直播——自稱「阿春」的臺勞動部門主管許銘春,在直播中深情款款高唱閩南語歌后江蕙的名曲。
號稱「基哥」的臺科技部門主管陳良基則抱著獨角獸玩偶「奇奇」,在直播中邊賣萌邊談政策。
還有新任臺交通部門主管林佳龍,乾脆直接在社交網頁上宣布島內今年連假夜間道路不收費,連記者會都省了……眾長官賣力拼流量,結果卻是「不忍卒睹」。同時在線觀看這些「部長」直播的人數,多則兩百多,少則數十人,別說「網紅」了,連素人開直播都完全碾壓他們。
如此慘況,恐怕要怪蘇貞昌。
一上任,他就要求臺行政團隊成員「要善用社群網絡、多開直播接地氣」,言下之意要多學學人家韓國瑜、柯文哲;再加上一個醉心於一場接一場直播記者會談話,分享抱貓照片,用貼圖加字搞病毒式政策營銷的蔡英文,俗話說「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各主管只能依樣畫葫蘆,硬著頭皮「東施效顰」。
結果,被效仿的「西施」之一、臺灣政壇「網紅界元老」、臺北市長柯文哲則辛辣點評回應:
事實上,2018 的「韓流」之所以成之為「流」,有韓國瑜的主觀(個人口才+高情商)、客觀(喊出贏得民心的政策口號)因素,並不是「東施」們打開攝像頭,當起直播主,就能達到同樣效果的。臺灣媒體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韓國瑜模式」的關鍵在於政策內涵,而不在於形式。如果政策本身不夠紮實,開直播又有用嗎?臺灣網友則批評道:民進黨慘敗後放低姿態想顯示「接地氣」,但演的真難過,看的更痛苦!
對於臺行政機構及各主管部門全面啟動網絡操作、大搞「網紅」政治,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點出了幾大風險:
1、蘇貞昌、陳其邁和林佳龍經過選舉的洗禮,比較熟悉網絡操作,但其他官員可能不熟,恐造成接下來網絡操作上良莠不齊;
2、「政府」太著重於網絡直播,反而讓島內媒體在監督上變得被動,也讓政策宣傳變得膚淺;
3、網絡族群的年齡集中在五十歲以下,那五十歲、六十歲以上的族群怎麼辦?
4、「政府」不斷強調戰術上的營銷操作,反而可能忽略有前瞻性的戰略規劃……
臺灣時事評論員邱毅則痛斥這種爭當「網紅」模式,根本沒踩在痛腳上,反而讓島內政治更加空心化、民粹化。
邱毅認為,民進黨走「網紅」路線根本是捨本逐末,因為它有本質的三大問題未解決。其一,蔡英文要連任,沒有希望、不得人緣;其二,提高網絡聲量和獲得更多選票不能劃等號,民進黨「以改革之名行鬥爭之實」的改革策略不變,網絡聲量再高也沒用;其三,民進黨針對兩岸的政策如果還是執迷不悟,網絡聲量再高,也依然挽救不了民進黨這一艘即將要沉入海底的大船。
蔡英文努力經營臉書,2020就有戲了嗎?
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稱「政治溝通論述交給名嘴網紅,是專業政治人物失職」,又表達了怎樣的態度?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今晚22:13分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臺灣時事評論員江岷欽、楊泰順將帶來更多解讀!